201 年—201 年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师 课题 陈吉峰 日 出 科目 语文 班级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2、把握、学习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写作手法。 3、理解本文的象征意义和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日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 教学重点 学习层层烘托、步歩蓄势的手法来突出高空日出的奇景 教学难点 《日出》的象征意义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 1、简单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2、自读课文,标出自己认为难读难懂的字词句,理解重点字词的意义,小组内部交流、互助。本课生字词较多,重点字词如下: 精辟(pì) 炽热(chì) 晨曦(xī) 窒息(zhì) 天穹(qióng) 衣襟(jīn) 俯瞰(kàn) 无羁(jī) 矗立(chù) 迸射(bèng) 酣睡(hān) 黛色(dài) 预习环节 3、再读课文,标出带有表现事物色彩的句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总结文中用到的修辞手法,理解各种修辞在文章里的作用。 认识这些修辞手法并不困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理解,交流认识,完善自己的阐述内容。 4、在自我理解、交流认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尽可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目标和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又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在这个环节,要安排小组内部加强对朗读能力较差的同学的帮助和鼓励,在小组之间展开竞赛,尽快让学生熟读成诵。 5、布置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文学常识,开拓视野。 1、检查对本文重点字词和重要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字词:炽( )热 晨xī( ) zhì( )息 俯kà( ) 无jī( ) 酣( )睡 造句:用上四个表现事物色彩的词语写一段话,描写秋天的景色。 古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作家:徐霞客 海涅 屠格涅夫 2、朗读文中描写日出景观的重点句子,赏析这些句子的作用和特点,小组总结内容进行班内交流,展示环节 比较学习。 海涅: 俯视 冬季 那绯红的 只有山尖分明出 云雾缭绕 屠格涅夫 平视 秋季 那种暗紫色 露了露面„„ 柔和明丽 刘白羽 平视 冬季 日出前:上空游动„„暗红色长带 日出时:红带在„„闪着金光。 日出后:晶光耀眼,„„照明了 雄伟瑰丽 3、小组检查背诵情况,选送一人在班内进行小型朗诵比赛。 4、布置学生观察日出,独立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散文。 1、小组讨论、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在作者眼中,是日落美还是日出美? 作者是喜欢看日落,还是喜欢看日出?为什么? 海涅、屠格涅夫描写的日出和本文描写的日出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要引用他们的文章段落? 作者在写自己看到日出前,写了两次未能如愿的看日出,有什么作用? 反馈环节 作者主要从哪两个角度(色彩、动态)描写日出?标出相关词语。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指出具体句子。 2、思考:“日出”在本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你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描写日出、日落的著名诗句,体会两种景观在诗文中的不同表达作用。 4、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收获。
《钦差大臣》导学案
201 年—201 年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师 课题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方法 陈吉峰 钦差大臣 科目 语文 班级 1、读通课文,识记文中要求积累的字词 2、学习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学习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积累词语 诵读法、研讨法 一、读课文,积累常识及字词 (学法,参照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 1、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 , 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将四字短语补充完整,以读3-5遍,书写3-5遍进行巩固。 饮差( ) 俏皮( ) 官衔( ) 爵位( ) 千( )难逢 时来( )转 死乞白( ) ( )无忌惮造( )生事 鸡犬不( ) 挑( )是非 二、把握人物性格,学习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1、请画出赫列斯达科夫在信里对市长及其官员的评价,嘲讽。(默读并加批注) (1)市长 (2)邮政局长 (3)慈善医院主任 (4)督学 (5)法官略普金——贾普金 2、果 理以卓越的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一系列俄国官僚的典型形象,全剧有正面人物吗? 3、试分析一下赫列斯达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有什么典型意义? 4、小组分角色上台表演 三、课堂检测 1、听写生词 2、课堂练习一 学习过程 《放下你的鞭子》教案
201 年—201 年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教师 课题 教学目标 陈吉峰 放下你的鞭子 科目 语文 班级 1、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2、体味戏剧语言的特色。 1、把握文章脉络,明晰故事情节的发展。 教学重点 2、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 3、体会课文主题:反抗压迫,争取幸福。 1、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反抗精神。 教学难点 2、领会作者在故事结构、情节编排上的用心。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俄国文学大师的戏剧《钦差大臣》,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部中国的现代戏剧—《放下你的鞭子》。展示油画《放下你的鞭子》。感受画中父女眼中的悲苦无助。 师:谁能跟我们说说你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生:画的是一对贫困的父女,他们蜷缩在一旁,眼中尽是茫然和无助,未来毫无希望。 2、师:本课《放下你的鞭子》是一部街头剧的剧本,陈鲤庭既是导演又是编剧,它讲述了卖艺父女二人,因家乡被日寇占领而离乡背井的痛苦经历。该剧抗战期间在大街小巷广泛演,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展示《放下你的鞭子》的剧照。 3、介绍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概况以及作品时代背景。 二、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注意文中人物 的语言是如何展示人物性格的。 1、朗读课文,了解剧本内容,找出文中精彩的片段,思考出场人物的性格特征。 2、抽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理出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 3、一个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几个矛盾冲突在讲述中不能漏掉,不足处其余学生补充。 4、、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从71页“岂有此理”到78页“一齐去打倒我们的敌人”。 5、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要进人情节,在朗读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深入理解 1、师:汉子和香姐是什么关系? 他们是父女关系。 2、师:为什么一开始汉子要说香姐是他从苏州买来的呢? 学生的认识可能不够全面,教师要加教学流程 以指点。 1残酷的现实使他漠视亲情。2说女儿是买的可以引起旁人的同情从而博取可怜钱。3要亲生女儿卖艺会让父亲很没面子,因而隐瞒。 3、师:汉子和香姐卖艺街头,为什么他要鞭打自己的亲生女儿呢?这合乎情理吗? 生:饥饿让父亲脾气暴躁,忽视亲情。 4、师:汉子和香姐最初认为是什么让他们经历苦难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生: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命,是天意。 5、师:他们这种思想观念最后有什么改变没有?用文中的语句加以分析。 他们后来认识到了使他们命运多舛的根源,懂得了安稳的生活要靠自己去斗争、去争取。 6、师:是谁促使这种改变的发生的? 是青工帮他们认识到的。 7、请分析一下青工的人物形象,将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 分析青工的人物形象,在教师点拨下加以明确。 四、小作文1、布置作文:假如你是香姐,当父亲用鞭子打你时,你是怎样想的呢?用一段文字把你的想法写出来。深人体会香姐的心理,用文字将之描述出来。 2、抽学生朗读,加以点评。3、完成课堂练习。 五、本课小结:本课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分析人物特点,点明课文主题。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旧中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而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而且明白了幸福要靠自己去斗争、去争取。最后进行的小作文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理解力。 随堂练习设计 1用下列词语造句。俏皮 作揖 暴躁 聪明伶俐 顶呱呱 糟蹋 鲁莽 掩面 南腔北调 生吞活剥 献丑 感激不尽 2 古语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请谈谈你的看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