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上级文件,扎实开展开发扶贫工作,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根据组织的统一部署,我很荣幸的被选派到XX乡X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3月29日到X村报到后,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农民思想状况和文化程度、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一、X村基本情况
X村是我县XX乡一个边远的贫困山村,全村有29个生产队,35个自然屯,全村631户,人口2831人,其中贫困户446户,五保户11户,贫困人口1687人;全村耕地面积1208亩(其中水田244亩,旱地904亩),人均耕地面积0.43亩;林地面积1985亩。
二、村组织建设情况
X村“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1人,计生专干1人,平均年龄50岁;文化程度:高中文化1人,初中文化3人,小学文化1人。全村党员人数共有64人,其中困难党员14人。村的党组织及村的行政管理组织基本健全,能够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及村务管理工作。
三、经济建设情况
农业方面,村民以种植粮食为主,部分村民还以种桑养蚕、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为辅,其中:养蚕56户,纯收入512150元,人均2056.8元;种植甘蔗29户,纯收入231930元,人均1885.6元。畜牧方面,戈牙队刘德斌创建了一个较大型的养猪场,供养生猪达500余头,年销售近250头生猪,纯收入达350000元,家庭人均收入116667元;养羊11户,纯收入76900元,人均1507.8元;羊兔1户,纯收入4500元,人均1125元。基建方面,村里有两个砖场,戈牙队刘顺高办的砖场,纯收入450000元,解决了周边16位村民的就业,弄结队何国猛办的砖场,纯收入300000元,解决了周边12位村民的就业;弄裸队覃万忠办有一个石场,纯收入50000元,解决了周边6位村民的就业;板叩队覃培东办有一个建筑队,纯收入150000元,解决了周边10位村民的就业。
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情况
全村29个队,目前水电路已解决的有22个队(含基根路),尚未解决的7个队,其中:乾桑队群众已经自筹19.5万元在建沙石路;弄项队群众人口集资500元已经修建了一小段沙石路,因资金短缺尚有大段公路未建。
五、制约X村经济发展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X村身处大石山区,修建道路难度大,交通落后,相当一部分自然屯不通路或只通基根路且路况很差,交通闭塞是造成思想闭塞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使得村民的农产品难以运出去,制约了村民的经济增收。我们应该大力鼓动村民自筹资金,自出劳力,并积极寻求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将横亘在村民面前的道路问题逐一解决,为村民的“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X村是贫困山区村,资源贫瘠,人均耕地面积极少,众多村民只是依靠“一亩三分地”来维持生活,收入极低。农民的生产力素质偏低,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在技能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较少,导致农业粗放生产,基本没有加工能力。X村没有主导产业,在农业上没有优势,虽然村里有一个大型养殖场,但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多以零星种养为主,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产业兴则农村兴,我们将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农安村的产业进行探索、调研,寻找一项适合X村发展的产业进行宣传推广,寻求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物资的支持,并对村民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工作,促使某项产业在X村能够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使得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