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

调查研究

1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目录一、引言.............................................................................................................................................3二、研究设计.....................................................................................................................................4(一)样本资料与抽样.............................................................................................................4(二)概念的界定.....................................................................................................................5(三)资料来源.........................................................................................................................5三、数据分析与结果.........................................................................................................................6(一)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基本特征................................................................................61、就业地区偏向沿海省会、大城市..............................................................................62、就业单位偏向高社会地位、高薪和稳定的岗位......................................................73、就业收入期望值过高...................................................................................................74、择业倾向受家庭社会关系影响...................................................................................8(二)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对择业倾向的影响........................................................................81、当代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82、当代大学生对自我社会地位的认知..........................................................................9(三)父母期望值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10(四)高校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12四、结论与讨论...............................................................................................................................13(一)几点结论.......................................................................................................................13(二)对策建议.......................................................................................................................131、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我认知水平....................................................................142、家长正确调整对子女就业的期望值........................................................................143、高校切实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14五、参考文献...................................................................................................................................14六、附录...........................................................................................................................................152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以芜湖市五所高校为例

摘要: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对择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择业倾向是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前提。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依然向往沿海大城市,追求高工资。本文通过对芜湖市五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基本特征,然后试从大学生自我认知情况、父母期望值高低、以及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状况分析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最后针对现实状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倾向自我认知父母期望值高校就业指导

一、引言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急剧增加,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为495万,2013年将达到699万,从2007年到2013年七年间,毕业生人数增加了204万,未来几年将更会稳定在700万以上,而根据以往研究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与目前的就业形势存在相当大的矛盾,大学生对工作城市、工资待遇要求比较高。随着大学毕业生逐年急剧增加,就业形势近期内不会变得越来越好,那么大学生想要解决就业困境,必然需要适时转变择业观念。很多学者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不能与时俱进适时转变的批评可以说是不绝于耳,但目前到底有哪些原因影响了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的转变呢?是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出现偏差,不能审时度势,还抱着“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荣誉称号在现实面前不肯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或是另有因素在推波助澜,影响了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的良性转变,导致择业过程中困难重重?笔者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直击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试图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国内对大学生择业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原来计划分配模式逐渐被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所取代。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我国整体就业问题的重点。从中国知网中以“大学生择业倾向”为检索词检索到的结果显示,2007年至2013年,共收录有2000余条相关记录,这一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问题所受到的持续关注和重视。

笔者回顾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学界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的研究以及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关于当前大学生择业倾向特点的研究。四川师范大学青年工作部李红探析了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变化因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的特点:(1)择业价值取向功利化。受市场经济利益观念影响,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讲求实惠的功利化择业倾向正影响着当代大学生。(2)择业动机突出自我发展。大学生在择业动机方面,比较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才能的发挥,突出追求自我发展。(3)择业目标取向多元化。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影响,大

[1]

学生对择业的目标选择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倾向。

二是关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存在某些不合理问题的研究。对于当代大学生在择业倾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学者认为:一是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淡漠社会责任,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很少考虑个

3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这是价值取向上的一种失衡。二是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远大理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主要表现在择业价值取向功利化,择业理想趋于务实化,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功利色彩日益浓厚。三是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导致心理脆弱。大学生的择业倾向认知心理对选择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择业认知方面存在自我评价较高、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对社会认识尚不成熟,对影响择业因素的认知尚不充分的问题。四是过分相信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金钱在择业中的作用,进而依重社会、关系而忽视主体素质的提高。[2]

三是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对策研究。在这一问题上,学者普遍认为,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社会环境、思想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等方面共同推进。具体思路包括:第一,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努力克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第二,加强社会导向作用,要大力宣传社会责任意识,弘扬奉献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引导观念的更新。第三,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确定符合自己兴趣与能力、特长的职业生涯路线,帮助大学生进行人生定位,正确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

尽管前人已经对大学生择业倾向问题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了,从全国性的研究到各地方的研究都说明这个问题是在新形势下不断变化的,可能还有很多潜在的新的因素有待进一步发现。研究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不仅是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与行为趋向的一个窗口,而且对预测由于大学生自由择业而造成的人才布局的变化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择业倾向影响择业行为,本文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深入分析大学生个体、家庭、学校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希望通过研究可以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持续重视,或者退一步来说,为芜湖市大学生的择业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更重要的是使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多给大学生一点人文关怀,而大学生自己也可以认清形势,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转变自己不合理的择业倾向,使自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大学生择业倾向问题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和大学生的前途命运。

二、研究设计(一)样本资料与抽样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芜湖市高校在校大学生。芜湖市高校是指芜湖市11所大专、本科高等院校。本科院校包括: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皖江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机电学院;专科院校包括: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芜湖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医高等专科学校、芜湖广播电视大学。在校大学生是指在校的大专和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研究生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我们无法进行概率抽样,而采取了配额抽样的方式,根据已有的信息和数据,考虑了总体的性别构成、年级构成、院校和专业分布等4个因素,最终选择了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高校。覆盖了文科、理科、工科、医学类等专业类型,同时在高校分布上,包含了本科院校(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和专科院校(芜湖

4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样本选择上充分考虑了异质性、精确度等需要,整个调查均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工作由安徽师范大学2010社会级工作部分同学共同完成,网上调查由笔者亲自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70份,有效问卷1份,有效回收率为96.5%。样本分布见表1。

表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N=1)

频数

百分比.345.7

(二)概念的界定

性别

男女

75

本文涉及到四个主要的概念—大学生的文科5835.4择业倾向、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父母的期望值、理科4426.8

专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的择业倾向,本研

工科3219.5

究主要考察大学生对就业地区的选择、对就业

医学类3018.3

单位的偏好、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大学生的自

农村9256.1

我认知,主要考察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户籍

城镇7243.9认知,对于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的认

本科9155.5知;父母的期望值,在本研究中仅指大学生平

学历

时感知的父母对自己将来的工作的基本情况专科7344.5的设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本研究主要考察

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情况的需要与了解程度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内容等方面。

(三)资料来源

调查问卷是一种经常使用的也是相当有效调查工具,本研究就是利用调查问卷进行的研究。笔者在收集了相关资料、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问卷。整个问卷包括了28个问题,其中27个封闭式问题,1个开放式问题。整体上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所属年级、专业类别、家庭来源、父母学历等问题。第二部分是选择工作的意向情况、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地位的认识情况、家庭、亲友对自己择业倾向的影响情况以及对学校就业指导活动了解情况等问题。问卷的填写和发放是利用笔者本人和班上同学在其他高校的人脉资源,分别选择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的。由于所有的调查员都具备基本的调查知识和有过多次实地调查实践经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填写都相当顺利,每个学校分别完成了30—50个样本的调查工作。在数据录入时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统计资料方面所得的资料数据如实引用。

笔者本人在做问卷调查的时候,深感一份简单的问卷似乎不能完全深入透彻的说明问题,尤其是本研究关注于大学生择业倾向涉及很多大学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简单的问卷调查在说服力方面还稍有欠缺,再由于主客观原因,样本中的大四学生难以找到,总的说来,样本的代表性方面有所欠缺。

在本次整个调查与论文写作过程中,笔者本人还发现了很多问题与不足。第一个问题是笔者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理论分析较少且缺乏深度。论文中大多观点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看来本研究只能作为一个初涉写专业报告与论文领域的人的草草之作了。笔者提出的个体、家庭、学校对于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做的也仅仅是尝试性研究,笔者在选题之初也是选择了一个相对来说研究已经较为成熟的话题来做此次论文写作尝试,在解释性方面一定还存在缺陷。笔者的初衷在于希望可以从新的角度去分析

5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这个问题,提出这些因素与大学生择业倾向相关,而对于具体的各种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并没有深入单独探讨。第二个存在的问题是比较笼统的分析了以上这些因素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而没有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三是样本选择的代表性不足。本研究仅仅选择芜湖市五所高校,而且由于精力财力有限,发放的问卷数量相对不足,在具体抽样过程中应届大学生毕业生数量也不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本研究的科学性。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根据整理后的数据资料,先从整体上把握了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家长的期望值以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之间的关系。

(一)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基本特征

笔者设计了择业时首选的地区、最希望进入的工作单位、愿意选择此种单位最主要的原因、期望的月薪标准、择业时是否会利用家庭社会关系这五个问题来了解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特征,结果见下列各表所示。

1、就业地区偏向沿海省会、大城市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有62.4%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去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工作工作,26.2%的被调查者愿意去中小城市,还有7.9%的被调查者选择留在户籍所在地工作,而仅仅只有1.8%的人愿意去西部地区工作,其实目前各地区的人才需求正好与大学生的期望相反,像沿海开放城市和中部某些大城市,人才需求渐趋饱和,对大学生的需求量逐年减少,而且进入的门槛要求越来越高。而西部地区,倒是人才相对紧缺,人才需求量很大。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需要大量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人才。

表2择业首选地区

频数

沿海省会、大城市中西部省会、大城市

中小城市边远地区户籍所在地农村总计

73314331311

百分比44.518.926.21.87.90.6100

6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2、就业单位偏向高社会地位、高薪和稳定的岗位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有34.8%的大学生毕业后首选事业单位工作。一般说来,事业单位工作有编制,比较稳定,且相对较为轻松,这是很多大学生工作单位首选事业单位的原因。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般是工资水平高,管理比较规范,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选择这两种单位的人也分别达到了15.8%和15.2%。而选择机关作为自己首选工作单位的比例达到20.7%,可能原因是机关工作比较稳定,社会地位高,这也是目前公热的原因之一。结合表3就更能说明这一问题了。

图1

表3

选择就业单位的主要原因频数

薪水较高工作比较轻松社会地位高有编制比较稳定专业对口可实现自己的价值适合自己的兴趣有熟人照顾

8374555149383423

百分比50.5.133.531.129.923.220.714

就业首选单位

3、就业收入期望值过高

将近半数的被调查者(49.4%)希望自己的月薪是2001—3000元左右,希望自己的月薪是3001—4000元的也不在少数,比例为35.4%,还有10.4%的被调查者的期望值更高,希望是4000元以上,而期望值在2000元以下的仅占4.5%。

表4第一份工作期望月薪

频数

1000—2000元

2001—3000元3001—4000元4000元以上总计

88158171

百分比4.949.435.410.4100

累计百分比4.9.3.6100

如表4所示,从以上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大学生的择业倾向正如以往研究者所说(表2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以向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作为自己的理想,以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说明大学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较重,功利色彩浓厚。

7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4、择业倾向受家庭社会关系影响

表5

户籍*是否会利用家庭社会关系找工作

是否会利用家庭关系找工作是

户籍

城镇农村

45(62.5%)40(43.5%)

否27(37.5%)52(56.5%)

从表5中可以看出,会利用家庭社会关系找工作的比例要高于不利用家庭社会关系的,根据户籍分析之后,发现来自城镇的学生会更多的利用家庭社会关系,如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中62.5%会利用社会关系找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中只有43.5%会利用家庭社会关系找工作。之所以会在利用家庭社会关系找工作方面出现城乡差距,这也是由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他们比农村的学生家庭社会关系网要广大的缘故。

而且我们调查可知(如表6所示),其中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利用家庭社会关系找工作是很正常的。虽然有时候在找工作过程中适当利用家庭社会关系会给找工作带来方便,但不排除一部分大学生已经过分依赖家庭社会关系来找工作而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家庭社会关系的存在已经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倾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需要大学生进行权衡。

表6利用家庭社会关系找工作的态度

频数

很正常

不正常,但是大家尽量都会这么做说不清总计

9033411

百分比.920.125100

累计百分比.975100

(二)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对择业倾向的影响1、当代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

对就业形势的认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择业倾向,那么大学生自己是否清楚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从图2来看,对大学生就业难持明确反对意见的人仅占3%,还有25.6%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而非常明确赞同这一观点的比率也达到13.4%,比较赞同的人甚至达57.9%,总之,感到大学生就业难的被调查者已经高达71.3%,而且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高校的

8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扩招带来人才过剩和缺少工作经验(如表7所示),与以往研究结果对比,大学生是越来越清楚的感受到就业的压力。这与实际是相符的,可见目前的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有比较理智的认识。

表7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频数

扩招带来人才过剩

缺少工作经验专业不适应社会要求用人单位要求过高大的经济环境问题

159137957561

百分比6051.735.828.323

表8对大学生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竞争力的认识

再来看大学生对自己在劳频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动力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表8很有优势137.97.9清楚的表明,大学生已经认识有优势,但是不是

9658.566.5到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中优势不很大

大。仅有7.9%的人认为很有优毫无优势可言4728.795.1势,有58.5%的人认为有并不明说不清84.9100显的优势,更有28.7%的人认为总计1100是毫无优势可言的。从现实中来看,似乎也是实情。大学生对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所看重的因素进行回答时,认为用人单位最注重的是工作经验和频数百分比个人能力(表9所示)。而在一些实

学习好、证书多6841.5

际招聘中,用人单位一般都会要求有

个人能力强11972.6

一定年限的相关工作经验,如果个人

工作经验12978.7

能力突出,那么学历条件和工作经验

个人形象气质好3018.3

可以适度放宽,所以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表9用人单位招聘时最看重大学生的因素由于在校期间缺乏工作经验,一般应届毕业生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没有绝对的优势。

2、当代大学生对自我社会地位的认知

表10对当前大学生社会地位的认识

频数

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总计

271282521

百分比1.24.37815.21.2100

累计百分比1.25.583.598.8100

当代大学生己经深刻认识到自己就业难的问题,那么他们对于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又将是持何种态度?对于自己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又是作何感想?从表10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社会地位,还是有比较适中的认识,认为社会地位很高的

9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和认为很低的都只有占很低的比例,而认为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一般的就占了绝对多数,比例高达78%。所以大学生对于自身社会地位的认识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对于“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这样的话语,大学生自己的认可度不是很高,非常赞同的仅占1.2%,比较赞同的也只有区区7.9%的比例,反对者的比例就很高了,达到了63.4%,可见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地位的降低还是有认识的,并没有一味的高高在上孤芳自赏(如表11所示)。

表11对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认识

频数

非常赞同

比较赞同反对非常反对说不清总计

21310401

百分比1.27.963.4324.4100

累计百分比1.29.172.675.6100

(三)父母期望值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

中国人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基于以上考虑,笔者选择从父母对子女影响角度来思考大学生择业倾向的问题,同时考察家里来往密切的亲戚对其择业的影响。在回答在上大学之后父母平时是否跟自己谈就业问题的时候,93.9%的被调查者回答上大学之后父母与自己谈过就业问题,说明父母对子女的就业问题是很关心的,也是符合人之常情的。其中有74.3%的被调查者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高。而且父母的学历对子女的择业倾向也有很大关系,如表12所示:父母的学历为大专或本科以上时,由于父母受过良好教育,也希望子女能有比自己更好的发展,故对子女的就业期望也是最高的;当父母的学历为小学或小学以下时,对子女的期望也是很高的。这可能是因为父母认为自己没有文化,希望在子女身上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所以父母的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子女的就业期望有影响。

表12父母的文化背景*对子女就业期望值的关系

很高

小学及小学以下初中

父母一方最高学历

中专或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

总计百分比

7162132917.7

较高2142171039356.7

一般22811104225.6

总计3086301261100

高期望百分比

93.367.463.391.710012274.3

当父母拿自己与同龄人比较的时候,在意父母的评价的人比例为92.7%(如表13所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有着几千年忠孝文化的中国,子女对于父母长辈的意见还是很在乎的,也会自觉努力扮演和达到父母亲所期望的角色。这一方面可以维护社会、

10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家庭的稳定,当然在另外一方面来讲,如果当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选择有很大冲突的时候,这样会给抉择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由于子女在意父母的评价,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父母对自己子女的就业期望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子女的择业倾向,毕竟与很多因素比起来,家庭的影响力的分量之重是不言而喻的。

表13对父母评价的在意程度

频数

非常在意

比较在意一般不在意总计

450121

百分比4.957.330.57.3100

累计百分比4.962.292.7100

前面己经有所叙述,即很多子女还是很在意父母的意见和看法,那么具体到就业问题上,如表14所示,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子女的就业状况达不到父母的期望,那么会有40.2%的被调查者会觉得愧对父母亲,有56.7%的被调查者会觉得是形势所迫,希望得到父母的谅解,只有3%的人表示无所谓。可以看出,大学生择业倾向受到来自家庭、来自父母亲的压力比较大,大学生选择工作不是单单由自己决定,他们还要兼顾父母亲的感受。

表14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自己的态度

频数

觉得愧对父母形势所迫,希望他们

能理解无所谓总计

669351

百分比40.256.73100

累计百分比40.297100

父母对子女择业倾向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对择业地点的影响,通过调查,50.6%的被调查者父母倾向自己的子女在生源地城市就业(表15),这与表2中大学生首选工作地点为户籍所在地仅为7.9%的比例产生了冲突,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就在自己身边工作,而年轻的大学生总希望多出去闯闯,双方期望的巨大不同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择业地区倾向。

表15父母倾向子女的就业地点

频数

外地生源地不介意总计

3183501

百分比18.950.630.5100

累计百分比18.969.5100

家里父母的压力还是问题的一方面,在中国社会,和家里来往比较密切的亲戚也是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根据数据显示,共有68.9%的被调查者认为家里的亲戚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高。而试想自己将来的工作若达不到亲戚的期望值时,有33.5%的被调查者会觉得很没有面子,觉得亲戚会看不起自己。(如表16所示)这也是大学生在择业时,期望值过高的一种不能忽视的影响因素。

11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表16

觉得没面子

形势所迫,希望他们能理解

说不清楚总计

达不到亲戚的期望时自己的态度频数5581281

百分比33.9.417.1100

累计百分比33.582.9100

(四)高校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但是学校不能只负责培养高文化素质、高知识水平的人才,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与社会接轨的能力。尤其是在社会转轨时期,面对今非昔比的就业现状,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最容易进入迷茫的困境。大学生需要心理调适,需要各方面的就业指导,面对形势的风云突变和世界的纷繁复杂,更需要有专人或是专门的机构进行专业的指导,但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不到位,已经表现的很明显。在笔者的调查中,面对开放性的在择业过程中需要哪些指导问题中,很多被调查者,明确表示需要诸如:就业信息提供,面试礼仪以及技巧,就业途径开拓等方面的指导。而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表17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有高达78%的大学生不清楚和不太清楚自己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这表明目前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忽视或措施的不力,并且随着局势发展,依然没有引起重视和缺乏必要的行动措施。

表17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了解程度

频数

非常清楚

比较清楚不太清楚不清楚总计

432107211

百分比2.419.565.212.8100

累计百分比2.42287.2100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可以发现大学生对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还是有很大需求,但是此次调查反映的基本状况是: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单一,仅限于对毕业生进行就业信息公布,忽视了低年级的学生,而且就业信息往往还是不全面的,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别提有关择业倾向的专门指导工作;其次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这一方面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另一方面,对于帮助大学生消除不合理的择业倾向,没有充分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

12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四、结论与讨论(一)几点结论

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的,而且形成的原因也不会是单一的。综合本文以上的资料和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家庭因素以及学校因素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倾向都有较大影响。

第一,矛盾的自我认知导致当代大学生形成矛盾的择业倾向。[2]通过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一些观点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已经认识到就业难的现状,对于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有无优势也有了理性的认识,既知道自己已经不是万人仰慕的天之骄子,但是同时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还是比一般人稍高,在面对学历不如自己的同龄人时还会多多少少有点优越感;一方面认识到自己在就业市场上优势不明显,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就业期望过高。综合来说,大学生自我认知因素方面的矛盾使大学生产生了矛盾的择业倾向。

第二,家长的高期望值导致当代大学生形成非理性的择业倾向。家庭在这方面的影响相当大,家庭作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之一,对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在这样一个剧烈转型的社会时期,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倾向遭遇了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家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代大学生费尽心思争取去稳定的薪水比较高的工作岗位,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则可能会给大学生带来无形的压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其实,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影响也有正向性作用。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缺乏自主的勇气和意识,再加上社会阅历的缺乏,这时候父母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子女就业铺平了道路,这对大学生的成长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第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很好的培养当代大学生合理的择业倾向。问卷调查开放性问题中发现大学生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有相当大的期待的,大学生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真假难辨的就业信息无从取舍,而对于择业前期准备工作和择业过程中的面试技巧,显得经验不足,很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摇摆不定,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不能准确确定自己的择业倾向,这也都表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职。

(二)对策建议

在高校扩招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人数激增,大学生其实已经远离了天之骄子的地位,他们自己也已经清楚认识到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地位的改变。他们的就业期望值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虽然大学生认识到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地位的改变,但在社会上还是有一定的地位心理优势的。当前很多家庭,父母对大学生子女的就业期望值很高,而子女在考虑问题,作出抉择时,大部分又很在乎父母的意见和感受,导致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难以降下来。而高校,由于就业指导工作的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倾向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13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1、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大学生择业观的转变,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大,但是归根结底是大学生自我认知因素的影响,内因是关键。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的社会责任感。在择业时,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对社会的贡献结合起来。

其次要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生应根据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和能力特长两个方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在入校后就应该妥善处理好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个性与适合等的关系,对自己的未来有个初步的规划,并为之付出努力。再就是要树立竞争意识,市场经济环境中,只有通过竞争,大学生才能自觉谋取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

最后要增强自主意识,择业是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事情,所以在择业过程中,要勇于做到我的事情我做主,可以考虑父母家人朋友的意见,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被动接受他人的意见,受他人观念的左右,要有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勇气和决心。这样才能减少思想顾虑和精神包袱,作出切合实际情况的择业决定。

2、家长正确调整对子女就业的期望值[4]

家庭成员观念的转变,尤其是父母原有的陈腐的观念和陈旧的思想意识的转变对当代大学生科学择业倾向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很多家长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家长也要鼓励大学生发挥自主性,改变强制干预的习惯。大学生作为成人,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和创造力。家庭应该鼓励大学生发挥自主性,做出自己人生的重要决策。

3、高校切实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高校应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倾向。其次要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助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第三要加强大学生的择业认知教育。学校应该教育每个择业者都应当对自己的素质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把握住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强项和弱项。在择业时,要设法扬长避短,在人的职业生涯中,职业兴趣、个性和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四要加强大学生的择业技巧指导,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掌握一些择业技巧以便充分展示自己非常重要,它可以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少走弯路,找到自己满意的职业和岗位。

五、参考文献:

[1]李红.大学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8—92.

[2]秦俭.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11,33.[3]刘红霞.高职学生的择业倾向分析[J].素质教育,2012,(1).

[4]富振华.大学生就业择业观的消极现象、归因及改进策略[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97—201.

14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六、附录:

芜湖市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同学: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参与本次调查!我们是安徽师范大学2010级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想针对目前大学生择业倾向问题进行一项问卷调查。本问卷所反映的问题涉及我们大学生的自身利益,也可以给您一条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您的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而且我们将绝对保密您的作答内容。请您根据您的真实想法作答,真诚的感谢您对本调查的支持!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2013年3月第一部分1、你的性别A男B女2、你的专业属于A文科B理科C工科D医学类3、你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4、你来自A农村B城镇5、你的学历A本科B专科6、你父母一方最高的学历是A小学及其以下B初中C中专或高中D大专E本科及以上第二部分一、择业倾向的基本特征7、择业时你首选的地区是A沿海省会、大城市B中西部省会、大城市C中小城市D边远地区E户籍所在城市F农村G其他8、你最希望进入哪种工作单位A机关B事业单位C国有企业D外资企业E私营企业F合资企业G自己创业H其他9、你愿意选择此种单位主要的原因有(限选三项)A薪水较高B社会地位高C有熟人照顾D工作比较轻松E专业对口F可实现自己的价值G适合自己的兴趣H有编制,比较稳定I其他10、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你期望的月薪标准是A1000元以下B1000—2000元C2001—3000元D3001—4000元E4000元以上11、你是否会利用家庭社会关系找工作A是B否12、你认为利用家庭社会关系找工作A很正常B不正常,但是大家尽量都会这么做C说不清二、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对择业倾向的影响13、你觉得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地位A很高B较高C一般D较低E很低14、你对“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这句话,你A非常赞同B比较赞同C反对D非常反对E说不清楚15、你认为企业或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大学生哪些因素(限选两项)15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A学习好、证书多B个人能力强C工作经验D个人气质形象好E其他16、你觉得大学生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A很有优势B有优势,但不是很大C毫无优势可言D说不清17、你对于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说法A非常赞同B比较赞同C说不清楚D不赞同(跳答第18题)18、你认为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限选两项)A高校扩招带来人才过剩B用人单位要求过高C所学专业不适应社会要求D缺少工作经验E大的经济环境问题F其他三、家庭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19、上大学后你父母平时跟你谈你的就业问题吗?A经常B偶尔C从来不谈20、你觉得你父母对你的就业期望值高吗?A很高B较高C一般D较低E很低21、如果您父母亲(任何一方)拿你和同龄人比较,你会在意他们的评价吗?A非常在意B比较在意C一般D不在意22、如果你将来的工作达不到你父母的期望,你会A觉得愧对父母B觉得是形势所迫,希望他们能够理解C无所谓23、您父母倾向于您在外地就业还是在生源地就业?A外地B生源地C不介意24、您父母倾向于您在哪里就业A沿海省会、大城市B中西部省会、大城市C中小城市D边远地区E户籍所在城市F农村G不介意H其他25、你家里来往密切的亲戚对你的就业期望值高吗?A很高B较高C一般D较低E很低26、如果你将来的工作达不到你亲戚的期望,你会A觉得没面子B觉得是形势所迫,希望他们能够理解C说不清楚四、学校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27、你对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A非常清楚B比较清楚C不太清楚D不清楚28、你在择业过程中觉得最需要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