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院级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与实施计划
一、学科简介:
临床药学学科是指从医院药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分支,是以病人为对象,以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为目的,以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为核心,研究和实践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的综合应用技术学科。临床药师工作内容主要有: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药物应用动态,对药物临床应用提出改进意见;参与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开展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对医师和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教育;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临床药师的临床工作是众多医疗技术服务内容中的一种。合理的临床服务团队形成,将会对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创造条件,其潜在的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二、我院临床药学基本情况
1.本学科已有工作基础和水平
我院临床药学自2013年10月份配备了4名专职临床后已初具学科规模。目前主要在总院区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和南院区肿瘤内科从事呼吸、抗感染、内分泌及肿瘤专科专职临床药学工作。今年4月份另派了1人到**省人民医院接受心血管内科专科临床药师培训。
主要开展工作和取得成绩如下:主要负责医院合理用药培训、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处方合理用药点评、药品“双十”病历和抗菌药物“双十”病历专项点评、抗菌药物合理应
用培训和病历点评、重点患者药学监护、疑难病历讨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报等工作。通过对我院合理用药分析总结,熟悉了临床用药特点,多次解答了临床药物配伍、特殊人群用药等咨询问题。连续多年接受省卫生厅“十大指标”、“医疗质量万里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检查,多次获得省卫生厅专家组领导在反馈会上的点名表扬。2010年度、2011年度连续获得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13年临床药学团队为我院创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2、学科队伍
目前临床药学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第一学历大学本科2人(其中1人正在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位;1人学费已交,计划明年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位)。药房要求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人员有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第一学历大学本科1人(正在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位)。因此我院临床药学即将达到9人,并均将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具备结合临床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素质。学科建立了一支高学历、年轻化、稳定的学术梯队,学术队伍结构日趋完美。
3、条件建设
按照《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创建三甲医院必须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因此近期需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工作,将向医院申请配置常用血药浓度监测设备(如荧光免疫检测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利于建立血药浓度监测实验室。另外医院已有意向继续引进1名研究生开展药物基因组学工作,将配套相关的仪器设备,利于建立基因检测实验室。
4、学科建设方向和定位
建设以病人为中心,临床药师制为核心,临床药学工作、教学、药学研究全面适宜的发展的学科。提升药物治疗水平,促进药物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临床药学与医院药学全面的、科学的发展。主要开展临床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上市药品再评价研究、个体化给药研究和药物基因组研究。国内目前血药浓度监测方面研究技术成熟,为临床合理化用药帮助效果肯定。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将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是遗传药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载体,为实施基因导向个性化给药的新治疗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个性化给药模式的实施将确保药物更安全、有效、经济地用于患者,节约社会医疗成本,改善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目前我市临床药学学科建设整体落后,还未形成规模。豫北乃至全省临床药学建设除**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省人民医院发展较快外,大多医院亦刚起步。我院临床药学学科建设人员和技术力量具备,如果医院能够加大扶持我院临床药学学科建设力度,我们有信心将我院临床药学学科建设为**市第一,在省内极具影响力的重点学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