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隧道局-渝利4标已到图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局-渝利4标已到图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新建铁路重庆至利川线 土建工程施工Ⅳ标段

已到施工图施工阶段隧道风险评估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渝利铁路工程项目部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九日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 第二章 编制依据 ...................................................................................... 第三章 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 3.1 风险评估程序 .................................................................................... 3.2 风险评估方法 .................................................................................... 第四章 风险评估的内容 .......................................................................... 4.1 熊家岭隧道 ........................................................................................ 4.2 花园隧道 ........................................................................................... 4.3 麻号沟隧道 ........................................................................................ 4.4 梨子坪隧道 ....................................................................................... 4.5 廖家坝隧道 ....................................................................................... 4.6 寨子岭隧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安子山隧道 ....................................................................................... 4.8 三秋田隧道 .......................................................................................

4.9 瓦泥榜隧道 ....................................................................................... 4.10 顶子山隧道.....................................................................................

第一章 编制说明

重庆至利川铁路是规划建设的沪-汉-蓉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接合部,西起重庆市渝北区,向东途经重庆市江北区、长寿区、涪陵区、丰都县和石柱县,止于湖北省利川市。渝利全线正线长度264.406km。

由我单位承建的新建铁路重庆至利川线土建、铺架工程土建施工第4标段位于重庆市,起讫里程为DK124+716.25~D1K199+026.8,全长77.188km,线路沿途先后经过涪陵区、丰都县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其中位于涪陵区至丰都县城段的线路紧邻长江。

线路穿越的主要构造有方斗山背斜(线路以方斗山隧道通过)、石柱向斜(位于长洪岭隧道)。线路上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不良地质发育,主要有滑坡、岩堆、危岩落石、岩溶、顺层、顺层偏压、煤层瓦斯、断层破碎带等。

本次隧道风险评估为截止目前已到正式施工图纸的隧道,包括熊家岭隧道、花园隧道、麻号沟隧道、寨子岭隧道、瓦泥榜隧道、安子山隧道、三秋田隧道、顶子山隧道、廖家坝隧道、梨子坪隧道,计10座隧道。

第二章 编制依据

《渝利铁路隧道风险管理办法(暂行)》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179号);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 各隧道工点施工图

第三章 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3.1 风险评估程序

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2、提出各风险因素的等级,综合确定隧道风险等级。 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措施。

4、上级单位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定,并针对高度和极高的风险等级,组织专家组评审。 3.2 风险评估方法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第四章 风险评估的内容

在开工之前,对隧道施工危险源进行调查统计,按隧道各工序出现的风险进行了调查、统计。通过采用重大危险源辨识法、头脑风暴法、专家调查等综合方法,初步辨识和评价出隧道的主要安全风险要素共5项,即:瓦斯爆炸、突水突泥、塌方、洞口边仰坡滑塌以及第三方损失。

本次风险评估内容主要围绕以上5项安全风要素进行。 1、瓦斯是指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以甲烷为主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在洞内瓦斯和氧气达到一定浓度后,具有遇到火源时就会燃烧或爆炸的性质。瓦斯爆炸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灾害,一旦发生不仅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而且破坏施工设备造成停产。

2、突水突泥是指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时,当挖穿溶洞、采空区及其他含水体等不良储水结构的底板时,致使赋存的大量地下水、泥瞬间倾泄的灾难性现象。

3、隧道原始地应力与岩体强度比值偏高,这种高应力比将致使开挖后的围岩产生大变形。围岩大变形达到一定极限将发生围岩坍塌。

4、隧道洞口刷坡或隧道进洞施工对洞口地质扰动,导致洞口段围岩发生滑移、坍塌等地质灾害。

4.1 熊家岭隧道

熊家岭隧道全长1424米,属丘陵地貌,构造简单,地层单斜。上覆土层以坡残积土层为主,下伏岩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夹砂岩、砂岩,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 化崩解。地下水不发育,对砼无侵蚀性,预测最大涌水量为1300m3/d。洞身岩层倾角较缓。

表4.1-1 熊家岭隧道风险清单表

风险清单表 隧道名称 序号 风险事件 1 边仰坡滑塌 熊家岭隧道 编号 审核 险源类别 G 日期 阶段 后果 施工阶段 备注 风险产生的原因 D5K149+437~D5K149+455段地表覆土较厚,设计为明挖 D5K148+060~D5K148+575、D5K148+795~D5K148+905、工期延误 人员伤亡 G 2 塌方 D5K149+320~D5K149+437为Ⅳ、Ⅴ级围岩,岩性为泥岩夹砂岩,岩质软。 工期延误 投资风险 4.1-2 熊家岭风险等级评估表

后果等级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概率等级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工期延误 环境影响 1 2 洞内开挖 洞口施工 塌方 边仰坡滑塌 2 2 1 1 2 1 1 2 1 1 风险等级 中度 中度 4.1-3风险因素权重表

风险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熊家岭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概率等级 2 日期 阶段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4 洞内施工 塌方 2 2 4 4.1-4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熊家岭隧道 风险因素 边仰坡滑塌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重要度 中度 综合权重 4 塌方 4 中度 4.1-5 风险期望损失值

风险期望损失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熊家岭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期望概率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期望损失(万元) ﹤5 风险事件 预计损失(万元) 边仰坡滑塌 ﹥10 洞内施工 塌方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5 4.1-6风险对策措施表

风险对策措施 隧道名称 序号 1 洞口施工 边仰坡滑塌 中度 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对策措施 熊家岭隧道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等级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2 洞内施工 塌方 中度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4.1-7 风险评估综合表

评估阶段 隧道名称 施工阶段 熊家岭隧道 长度 时间 1424m 线别 双线隧道 属丘陵地貌,构造简单,地层单斜。上覆土层以坡残积土层为主,下伏岩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夹砂岩、砂岩,暴露后易风化,地质概况 遇水易软 化崩解。地下水不发育,对砼无侵蚀性,预测最大涌水量为1300m3/d。洞身岩层倾角较缓。 铁路Ⅰ级双线客货共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200km/h,线间距4.4m,设计情况 牵引种类为电力。 施工情况 评估目标: 开挖累计214米。 ■安全 □环境 □工期 □投资 □第三方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识别方法 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原因背景 D5K149+437~D5K149+455段地表覆土较厚,设计为明挖,边仰坡较高。 D5K148+060~D5K148+575、D5K148+795~D5K148+905、D5K149+320~洞内施工 D5K149+437为Ⅳ、Ⅴ级围岩,岩性为泥岩夹砂岩,岩质软。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评估方法 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风险等级 中度 风险对策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塌方 中度 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评估结论: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对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因素、安全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得出: 熊家岭隧道安全风险事件主要为出口洞口边仰坡刷坡施工及洞内塌方,属于中度的安全风险因素。为确保安全风险因素的有效管理,需对风险事件进行监控。 下阶段注意事项: 1、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通过量测掌握围岩变化情况,必要时可通过围岩变更来增强支护参数,必须确保施工安全。 4.1-8 风险评估综合表

序号 初始风险 风险事件 成因 概率等级 边仰坡坍塌 塌方 见表4.1-1 2 2 2 中度 2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中度 风险处理措施 见表4.1-6 1 2 低度 概率等级 1 残余风险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低度 风险处理负责人 填写日期 意见/备注 1 2009.7.19 4.2 花园隧道

花园隧道全长2375米,属丘陵地貌,隧道最大埋深约200。上覆第四系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及下沙溪庙组(J2XS)泥岩夹砂岩、砂岩。构造简单,地层单斜。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对砼无侵蚀性。预测最大涌水量为2360m3/d。无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

4.2-1 风险清单表

风险清单表 隧道名称 序号 风险事件 1 边仰坡滑塌 花园隧道 编号 审核 险源类别 G 日期 阶段 后果 施工阶段 备注 风险产生的原因 D5K153+820~D5K153+855表层覆土,边坡较高,D5K156+175~D5K156+195线路左侧边坡较高。 工期延误 D5K153+855~D5K154+200、2 塌方 D5K155+950~D5K156+175围岩质软,遇水易软化,夹层砂岩存在差异风化,浅埋,垂直节理较发育。 G 人员伤亡 工期延误 投资风险 人员伤亡 3 突水 设计预测最大涌水量2360 m3/d。 G 工期延误 投资风险 4.2-2风险等级评估表

后果等级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概率等级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工期延误 环境影响 1 2 3 洞内开挖 洞口施工 洞内开挖 塌方 边仰坡滑塌 突水 2 2 2 1 1 1 2 1 1 1 2 2 1 1 1 风险等级 中度 中度 中度 4.2-3风险因素权重表

风险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3 花园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概率等级 2 日期 阶段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4 洞内施工 塌方 2 2 4 洞内施工 突水 2 2 4 4.2-4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3 花园隧道 风险因素 边仰坡滑塌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重要度 中度 综合权重 4 塌方 4 中度 突水 4 中度 4.2-5 风险期望损失值

风险期望损失表 隧道花园隧道 名称 序号 1 2 3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期望概率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风险事件 预计损失(万元) 边仰坡滑塌 ﹥10 期望损失(万元) ﹤5 洞内施工 塌方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5 洞内施工 突水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5 4.2-6 风险对策措施表

风险对策措施 隧道名称 序号 1 洞口施工 边仰坡滑塌 中度 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对策措施 花园隧道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等级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2 洞内施工 塌方 中度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3 洞内开挖 突水 中度 进行超前探水,提前制定方案及预案。 4.2-7 风险评估综合表

评估阶段 隧道名称 施工阶段 花园隧道 长度 时间 2375m 线别 双线隧道 丘陵地貌,隧道最大埋深约200。上覆第四系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及下沙溪庙组(J2XS)泥岩夹砂岩、砂岩。构造简单,地质概况 地层单斜。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对砼无侵蚀性。预测最大涌水量为2360m3/d。无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 铁路Ⅰ级双线客货共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200km/h,线间距4.4m,设计情况 牵引种类为电力。 施工情况 评估目标: 单口掘进,开挖累计完成304米。 ■安全 □环境 □工期 □投资 □第三方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识别方法 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因素 原因背景 D5K153+820~D5K153+855表层覆土,边坡较高,D5K156+175~D5K156+195洞口施工 线路左侧边坡较高。 D5K153+855~D5K154+200、D5K155+950~D5K156+175围岩质软,遇水易软洞内施工 化,夹层砂岩存在差异风化,浅埋,垂直节理较发育。 洞内施工 设计预测最大涌水量2360 m3/d。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评估方法 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事件 风险等级 风险对策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行加固注浆,或增边仰坡滑塌 中度 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塌方 中度 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突水 中度 进行超前探水,提前制定方案及预案。 评估结论: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对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因素、安全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得出: 花园隧道安全风险事件主要为洞口边仰坡刷坡滑塌、洞内塌方、突水,属于中度的安全风险因素。为确保安全风险因素的有效管理,需对风险事件进行监控。 下阶段注意事项: 1、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通过量测掌握围岩变化情况,必要时可通过围岩变更来增强支护参数,必须确保施工安全。 2、做好超前探水工作,制定突水措施及预案。 4.2-8 风险评估综合表

序号 初始风险 风险事件 成因 概率等级 边仰坡坍塌 见表2 3 塌方 突水 4.2-1 2 2 2 2 中度 中度 2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中度 风险处理措施 概率等级 1 1 1 残余风险 后果等级 2 2 2 风险等级 低度 低度 低度 风险处理负责人 填写日期 意见/备注 1 见表4.2-6 2009.7.19 4.3 麻号沟隧道

麻号沟隧道全长312米,属中山地貌,构造简单,地层单斜。上覆土层以残积土层为主,下伏岩层砂岩、页岩质软,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崩解。地下水相对不发育,对砼无侵蚀性,进口边仰坡较陡。

4.3-1风险清单表

风险清单表 隧道名称 序号 风险事件 1 边仰坡滑塌 较高。 麻号沟隧道 编号 审核 险源类别 G 日期 阶段 后果 施工阶段 备注 风险产生的原因 D5K156+331~D5K156+350边仰坡工期延误 D5K156+350~D5K156+470、2 塌方 D5K156+550~D5K156+643存在浅埋、偏压、砂岩,页岩夹砂岩,页岩质软,暴露后易风化。 G 人员伤亡 工期延误 投资风险 4.3-2 风险等级评估表

后果等级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概率等级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工期延误 环境影响 1 2 洞内开挖 洞口施工 塌方 边仰坡滑塌 2 2 1 1 2 1 1 2 1 1 风险等级 中度 中度 4.3-3风险因素权重表

风险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麻号沟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概率等级 2 日期 阶段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4 洞内施工 塌方 2 2 4 4.3-4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麻号沟隧道 风险因素 边仰坡滑塌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重要度 中度 综合权重 4 塌方 4 中度 4.3-5 风险期望损失值

风险期望损失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麻号沟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期望概率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期望损失(万元) ﹤5 风险事件 预计损失(万元) 边仰坡滑塌 ﹥10 洞内施工 塌方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5 4.3-6 风险对策措施表

风险对策措施 隧道名称 序号 1 洞口施工 边仰坡滑塌 中度 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对策措施 麻号沟隧道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等级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2 洞内施工 塌方 中度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4.1-7 风险评估综合表

评估阶段 隧道名称 施工阶段 麻号沟隧道 长度 时间 312m 线别 双线隧道 属中山地貌,构造简单,地层单斜。上覆土层以残积土层为主,下伏岩地质概况 层砂岩、页岩质软,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崩解。地下水相对不发育,对砼无侵蚀性,进口边仰坡较陡。 铁路Ⅰ级双线客货共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200km/h,线间距4.4m,设计情况 牵引种类为电力。 施工情况 评估目标: 未进洞。 ■安全 □环境 □工期 □投资 □第三方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识别方法 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原因背景 D5K156+331~D5K156+350边仰坡较高。 D5K156+350~D5K156+470、D5K156+550~D5K156+643存在浅埋、偏压、砂洞内施工 岩,页岩夹砂岩,页岩质软,暴露后易风化。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评估方法 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风险等级 中度 风险对策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塌方 中度 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评估结论: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对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因素、安全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得出: 麻号沟隧道安全风险事件主要为洞口边仰坡刷坡滑塌及洞内塌方,属于中度的安全风险因素。为确保安全风险因素的有效管理,需对风险事件进行监控。 下阶段注意事项: 1、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通过量测掌握围岩变化情况,必要时可通过围岩变更来增强支护参数,必须确保施工安全。 4.3-8 风险评估综合表

序号 初始风险 风险事件 成因 概率等级 边仰坡坍塌 塌方 见表4.3-1 2 2 2 中度 2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中度 风险处理措施 见表4.3-6 1 2 低度 概率等级 1 残余风险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低度 风险处理负责人 填写日期 意见/备注 1 2009.7.19 4.4 梨子坪隧道

梨子坪隧道全长1456米,属丘陵地貌,地面高程290~510m,

最大埋深227m。进、处口浅埋,岩体较破碎,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隧道主要穿越地层为侏罗系下统自流进组(J1-2z)及珍珠冲组(J1z)砂泥岩,三叠系上统须家河(T3xj)组砂岩夹页岩及煤线,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1)泥质灰岩夹页岩;岩层产状:N32~3°E/33~36°NE,节理较发育。进口局部覆盖层较厚,出口基岩裸露。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最大涌水2460m3/d,对砼无侵蚀性。

4.4-1风险清单表

风险清单表 隧道名称 序号 风险事件 1 边仰坡滑塌 梨子坪隧道 编号 审核 险源类别 G 日期 阶段 后果 施工阶段 备注 风险产生的原因 D5K156+904~D5K156+924、D5K158+335~D5K158+360表层覆土较厚,仰坡顺层。 D5K156+924~D5K157+120、工期延误 人员伤亡 G 2 塌方 D5K158+260~D5K158+360围岩质软,节理发育,易风化,浅埋。 D5K157+020~D5K157+120围岩质工期延误 投资风险 人员伤亡 3 瓦斯爆炸 软,节理发育,局部夹煤线及薄煤层。 G 工期延误 投资风险 4.4-2 风险等级评估表

后果等级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概率等级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工期延误 环境影响 1 2 3 洞内开挖 洞口施工 洞内开挖 塌方 边仰坡滑塌 瓦斯爆炸 2 2 1 1 1 1 2 1 1 1 2 1 1 1 1 风险等级 中度 中度 低度 4.4-3风险因素权重表

风险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梨子坪隧道 风险因素 编号 审核 风险事件 概率等级 日期 阶段 后果等级 风险等级 1 2 3 洞口施工 边仰坡滑塌 2 2 4 洞内施工 塌方 2 2 4 洞内开挖 瓦斯爆炸 1 1 1 4.4-4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3 梨子坪隧道 风险因素 边仰坡滑塌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重要度 中度 综合权重 4 塌方 4 中度 瓦斯爆炸 1 低度 4.4-5 风险期望损失值

风险期望损失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3 梨子坪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期望概率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期望损失(万元) ﹤5 风险事件 预计损失(万元) 边仰坡滑塌 ﹥10 洞内施工 塌方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5 洞内开挖 瓦斯爆炸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5 4.4-6 风险对策措施表

风险对策措施 隧道名称 序号 1 洞口施工 边仰坡滑塌 中度 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对策措施 梨子坪隧道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等级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2 洞内施工 塌方 中度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3 洞内开挖 瓦斯爆炸 低度 做好瓦斯监测,加强通风管理。 4.4-7 风险评估综合表

评估阶段 隧道名称 施工阶段 梨子坪隧道 长度 时间 1456m 线别 双线隧道 属丘陵地貌,地面高程290~510m,最大埋深227m。进、处口浅埋,岩体较破碎,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隧道主要穿越地层为侏罗系下统自流地质概况 进组(J1-2z)及珍珠冲组(J1z)砂泥岩,三叠系上统须家河(T3xj)组砂岩夹页岩及煤线,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1)泥质灰岩夹页岩;岩层产状:N32~3°E/33~36°NE,节理较发育。进口局部覆盖层较厚,出口基岩裸露。 铁路Ⅰ级双线客货共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200km/h,线间距4.4m,设计情况 牵引种类为电力。 施工情况 评估目标: 开挖累计210米。 ■安全 □环境 □工期 □投资 □第三方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识别方法 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因素 原因背景 D5K156+904~D5K156+924、D5K158+335~D5K158+360表层覆土较厚,仰坡洞口施工 顺层。 D5K156+924~D5K157+120、D5K158+260~D5K158+360围岩质软,节理发育,洞内施工 易风化,浅埋。 洞内开挖 D5K157+020~D5K157+120围岩质软,节理发育,局部夹煤线及薄煤层。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评估方法 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事件 风险等级 风险对策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行加固注边仰坡滑塌 中度 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塌方 中度 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瓦斯爆炸 低度 做好瓦斯监测,加强通风管理。 评估结论: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对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因素、安全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得出: 梨子坪隧道安全风险事件主要为洞口边仰坡刷坡滑塌、洞内塌方,属于中度的安全风险因素,瓦斯爆炸属于中度的安全风险因素,但也进行监控。 下阶段注意事项: 1、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通过量测掌握围岩变化情况,必要时可通过围岩变更来增强支护参数,必须确保施工安全。 2、做好隧道瓦斯监测,加强通风管理。 4.4-8 风险评估综合表

序号 初始风险 风险事件 成因 概率等级 边仰坡坍塌 见表2 3 塌方 瓦斯爆炸 4.4-1 2 1 2 2 中度 低度 2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中度 见表4.4-6 1 1 2 1 低度 低度 风险处理措施 概率等级 1 残余风险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低度 风险处理负责人 填写日期 意见/备注 1 2009.7.19 4.5 廖家坝隧道

廖家坝隧道全长640米,属于低山地貌,隧道穿越岩性主要为砂岩夹页岩,局部有瓦斯积聚可能,单斜构造,地下水较发育,以滴水为主,雨季施工可能有淋水,地下水对砼有酸性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

4.5-1风险清单表

风险清单表 隧道名称 序号 风险事件 1 边仰坡滑塌 廖家坝隧道 编号 审核 险源类别 G 日期 阶段 后果 施工阶段 备注 风险产生的原因 D8K165+095~D8K165+114、D8K165+716~D8K165+735覆土较厚,边坡较高。 D8K165+114~D8K165+200围岩质软,节理发育,易风化,浅埋;D8K165+200~D8K165+716围岩质软,节理发育,易风化。 D8K165+114~D8K165+696岩性位工期延误 人员伤亡 G 2 塌方 工期延误 投资风险 人员伤亡 3 瓦斯爆炸 砂岩夹页岩,局部夹薄煤层,节理较发育。 G 工期延误 投资风险 4.5-2 风险等级评估表

后果等级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概率等级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工期延误 环境影响 1 2 3 洞内开挖 洞口施工 洞内开挖 塌方 边仰坡滑塌 瓦斯爆炸 2 2 1 1 1 1 2 1 1 1 2 1 1 1 1 风险等级 中度 中度 低度 4.5-3风险因素权重表

风险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廖家坝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概率等级 2 日期 阶段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4 2 3 洞内施工 塌方 2 2 4 洞内开挖 瓦斯爆炸 1 2 2 4.5-4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3 廖家坝隧道 风险因素 边仰坡滑塌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重要度 中度 综合权重 4 塌方 4 中度 瓦斯爆炸 2 低度 4.5-5 风险期望损失值

风险期望损失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3 廖家坝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期望概率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期望损失(万元) ﹤5 风险事件 预计损失(万元) 边仰坡滑塌 ﹥10 洞内施工 塌方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5 洞内开挖 瓦斯爆炸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5 4.5-6 风险对策措施表

风险对策措施 隧道名称 序号 1 洞口施工 边仰坡滑塌 中度 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对策措施 廖家坝隧道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等级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2 洞内施工 塌方 中度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3 洞内开挖 瓦斯爆炸 低度 做好瓦斯监测,加强通风管理。 4.5-7 风险评估综合表

评估阶段 隧道名称 施工阶段 廖家坝隧道 长度 时间 640m 线别 双线隧道 属于低山地貌,隧道穿越岩性主要为砂岩夹页岩,局部有瓦斯积聚地质概况 可能,单斜构造,地下水较发育,以滴水为主,雨季施工可能有淋水,地下水对砼有酸性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 铁路Ⅰ级双线客货共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200km/h,线间距4.4m,设计情况 牵引种类为电力。 施工情况 评估目标: 开挖累计85米。 ■安全 □环境 □工期 □投资 □第三方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识别方法 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原因背景 D8K165+095~D8K165+114、D8K165+716~D8K165+735覆土较厚,边坡较高。 D8K165+114~D8K165+200围岩质软,节理发育,易风化,浅埋;D8K165+200~洞内施工 D8K165+716围岩质软,节理发育,易风化。 洞内开挖 D8K165+114~D8K165+696岩性位砂岩夹页岩,局部夹薄煤层,节理较发育。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评估方法 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事件 风险等级 风险对策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行加固注边仰坡滑塌 中度 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塌方 中度 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瓦斯爆炸 低度 做好瓦斯监测,加强通风管理。 评估结论: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对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因素、安全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得出: 廖家坝隧道安全风险事件主要为洞口边仰坡刷坡滑塌、洞内塌方,属于中度的安全风险因素,瓦斯爆炸属于中度的安全风险因素,但也进行监控。 下阶段注意事项: 1、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通过量测掌握围岩变化情况,必要时可通过围岩变更来增强支护参数,必须确保施工安全。 2、做好隧道瓦斯监测,加强通风管理。 4.5-8 风险评估综合表

序号 初始风险 风险事件 成因 概率等级 边仰坡坍塌 见表2 3 塌方 瓦斯爆炸 4.5-1 2 1 2 2 中度 低度 2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中度 见表4.5-6 1 1 2 1 低度 低度 风险处理措施 概率等级 1 残余风险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低度 风险处理负责人 填写日期 意见/备注 1 2009.7.19 4.6 寨子岭隧道

寨子岭隧道全长1370米,属于低山地区,进出口端地形较陡,地表上覆土层较薄,上覆坡残积,下伏沙溪庙组,单斜构造,无特殊

岩土,洞身浅埋处有一大鱼塘,施工易造成地表水渗,地下水发育,地下水对砼结构无侵蚀性,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4.6-1风险清单表

风险清单表 隧道名称 序号 风险事件 1 边仰坡滑塌 高。 D1K189+374~D1K190+725围岩以软质岩为主,倾角平缓,节理发育。 寨子岭隧道 编号 审核 险源类别 G 日期 阶段 后果 工期延误 施工阶段 备注 风险产生的原因 D1K189+355~D1K189+374边坡较 人员伤亡 G 2 塌方 工期延误 投资风险 4.6-2 风险等级评估表

后果等级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概率等级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工期延误 环境影响 1 2 洞内开挖 洞口施工 塌方 边仰坡滑塌 2 2 1 1 2 1 1 2 1 1 风险等级 中度 中度 4.6-3 风险因素权重表

风险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寨子岭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概率等级 2 日期 阶段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4 洞内施工 塌方 2 2 4 4.6-4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寨子岭隧道 风险因素 边仰坡滑塌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重要度 中度 综合权重 4 塌方 4 中度 4.6-5 风险期望损失值

风险期望损失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寨子岭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期望概率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期望损失(万元) ﹤5 风险事件 预计损失(万元) 边仰坡滑塌 ﹥10 洞内施工 塌方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5 4.6-6 风险对策措施表

风险对策措施 隧道名称 序号 1 洞口施工 边仰坡滑塌 中度 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对策措施 寨子岭隧道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等级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2 洞内施工 塌方 中度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4.6-7 风险评估综合表

评估阶段 隧道名称 施工阶段 寨子岭隧道 长度 时间 1370m 线别 双线隧道 属于低山地区,进出口端地形较陡,地表上覆土层较薄,上覆坡残积,下伏沙溪庙组,单斜构造,无特殊岩土,洞身浅埋处有一大鱼塘,施工地质概况 易造成地表水渗,地下水发育,地下水对砼结构无侵蚀性,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铁路Ⅰ级双线客货共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200km/h,线间距4.4m,设计情况 牵引种类为电力。 施工情况 评估目标: 开挖累计28米。 ■安全 □环境 □工期 □投资 □第三方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识别方法 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洞内施工 原因背景 D1K189+355~D1K189+374边坡较高。 D1K189+374~D1K190+725围岩以软质岩为主,倾角平缓,节理发育。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评估方法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风险等级 中度 风险对策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塌方 中度 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评估结论: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对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因素、安全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得出: 寨子岭隧道安全风险事件主要为洞口边仰坡刷坡滑塌、洞内塌方、民房受损,属于中度的安全风险因素。为确保安全风险因素的有效管理,需对风险事件进行监控。 下阶段注意事项: 1、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通过量测掌握围岩变化情况,必要时可通过围岩变更来增强支护参数,必须确保施工安全。 4.6-8 风险评估综合表

序号 风险事件 成因 初始风险 概率后果风险风险处理概率残余风险 后果风险风险处理负责填写日期 意见/备注 等级 1 2 边仰坡坍塌 塌方 见表4.6-1 2 2 等级 2 2 等级 中度 中度 措施 见表4.6-6 等级 1 1 等级 2 2 等级 低度 低度 人 2009.7.19 4.7 安子山隧道

安子山隧道全长1108米,属于低山地貌,地层单斜。围岩为泥岩夹砂岩,无特殊岩土,地下水相对不发育,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全隧浅埋,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隧道进出口右侧边坡为顺层;围岩质软,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崩解,岩层倾角较缓,拱部围岩在垂直节理切割下,形成的不良结构体在隧道开挖后易掉块并引起塌方。

4.7-1风险清单表

风险清单表 隧道名称 序号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安子山隧道 编号 审核 险源类别 日期 阶段 后果 施工阶段 备注 风险产生的原因 D1K193+870~D1K194+054边坡较高,右侧边坡为顺层。D1K194+959~D1K194+978边坡较高。 D1K194+054~D1K194+959隧道埋深浅,围岩质软,节理发育,岩层缓1 G 工期延误 人员伤亡 G 2 塌方 倾。岩层倾角较缓,拱部围岩在垂直节理切割下,形成的不良结构体在隧道开挖后易掉块并引起塌方。 安子山隧道下穿4处民房点,隧道工期延误 投资风险 3 房屋受损 埋深浅,隧道爆破震动或地表沉降导致房屋受损。 第三方受损 4.7-2 风险等级评估表

后果等级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概率等级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工期延误 环境影响 1 2 洞内开挖 洞口施工 塌方 边仰坡滑塌 3 2 1 1 2 1 1 2 1 1 风险等级 中度 中度 3 洞外影响 民房受损 4 1 1 1 1 中度 4.7-3 风险因素权重表

风险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3 安子山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概率等级 2 日期 阶段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4 洞内施工 塌方 3 2 6 洞外影响 民房受损 4 1 4 4.7-4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3 安子山隧道 风险因素 边仰坡滑塌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重要度 中度 综合权重 4 塌方 6 中度 民房 4 中度 4.7-5 风险期望损失值

风险期望损失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3 安子山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期望概率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期望损失(万元) ﹤5 风险事件 预计损失(万元) 边仰坡滑塌 ﹥10 洞内施工 塌方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5 洞外影响 民房受损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2 4.7-6 风险对策措施表

风险对策措施 隧道名称 安子山隧道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序号 1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等级 对策措施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洞口施工 边仰坡滑塌 中度 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2 洞内施工 塌方 中度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3 洞外影响 民房受损 中度 下穿民房地段控制爆破药量并加强民房观测,必要时对住户进行搬离安置,确保人员安全。 4.7-7 风险评估综合表

评估阶段 隧道名称 施工阶段 安子山隧道 长度 时间 1108m 线别 双线隧道 属于低山地貌,地层单斜。围岩为泥岩夹砂岩,无特殊岩土,地下水相对不发育,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全隧浅埋,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隧道地质概况 进出口右侧边坡为顺层;围岩质软,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崩解,岩层倾角较缓,拱部围岩在垂直节理切割下,形成的不良结构体在隧道开挖后易掉块并引起塌方。 铁路Ⅰ级双线客货共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200km/h,线间距4.4m,设计情况 牵引种类为电力。 施工情况 评估目标: 开挖累计63米。 ■安全 □环境 □工期 □投资 ■第三方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识别方法 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原因背景 D1K193+870~D1K194+054边坡较高,右侧边坡为顺层。D1K194+959~D1K194+978边坡较高。 D1K194+054~D1K194+959隧道埋深浅,围岩质软,节理发育,岩层缓倾。岩层洞内施工 倾角较缓,拱部围岩在垂直节理切割下,形成的不良结构体在隧道开挖后易掉块并引起塌方。 安子山隧道下穿4处民房点,隧道埋深浅,隧道爆破震动或地表沉降导致房屋受损。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洞外影响 评估方法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风险等级 中度 风险对策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下穿民房地段控制爆破药量并加强民房观测,必要时对住户进行搬离安置,确保人员安全。 塌方 中度 民房受损 中度 评估结论: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对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因素、安全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得出: 安子山隧道安全风险事件主要为洞口边仰坡刷坡滑塌、洞内塌方,属于中度的安全风险因素。为确保安全风险因素的有效管理,需对风险事件进行监控。 下阶段注意事项: 1、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通过量测掌握围岩变化情况,必要时可通过围岩变更来增强支护参数,必须确保施工安全。 2、下穿民房地段控制爆破药量并加强民房观测,必要时对住户进行搬离安置,确保人员安全。 4.7-8 风险评估综合表

序号 初始风险 风险事件 成因 概率等级 后果等级 风险等级 风险处理措施 概率等级 残余风险 后果等级 风险等级 风险处理负责人 填写日期 意见/备注 1 2 3 边仰坡坍塌 见表塌方 民房受损 4.7-1 2 2 4 2 2 1 中度 见表中度 中度 4.7-6 1 1 2 2 2 1 低度 低度 低度 2009.7.19 4.8 三秋田隧道

三秋田隧道全长213米,隧址区属低山地貌,基本顺穿斜坡,地层单斜。围岩为泥岩夹砂岩,无特殊岩土,地下水相对不发育,地下水对砼结构无侵蚀性,全隧浅埋,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隧道进口右侧,出口右侧边坡为顺层;围岩质软,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崩解,岩层倾角较缓,拱部围岩在垂直节理切割下,形成的不良结构体在隧道开挖后易掉块引起坍方。

4.8-1 风险清单表

风险清单表 隧道名称 序号 风险事件 1 边仰坡滑塌 三秋田隧道 编号 审核 险源类别 G 日期 阶段 后果 工期延误 施工阶段 备注 风险产生的原因 D1K195+030~D1K195+080顺层偏压,边坡较高; D1K195+080~D1K195+243倾角较缓,节理发育,围岩质软,浅埋。 人员伤亡 G 2 塌方 工期延误 投资风险 4.8-2 风险等级评估表

后果等级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概率等级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工期延误 环境影响 1 2 洞内开挖 洞口施工 塌方 边仰坡滑塌 3 2 1 1 2 1 1 2 1 1 风险等级 中度 中度 4.8-3 风险因素权重表

风险权重表 隧道名称 三秋田隧道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序号 1 2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概率等级 2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4 洞内施工 塌方 3 2 6 4.8-4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三秋田隧道 风险因素 边仰坡滑塌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重要度 中度 综合权重 4 塌方 6 中度 4.8-5 风险期望损失值

风险期望损失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三秋田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期望概率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施工阶段 期望损失(万元) ﹤5 风险事件 预计损失(万元) 边仰坡滑塌 ﹥10 洞内施工 塌方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5 4.8-6 风险对策措施表

风险对策措施 隧道名称 序号 1 洞口施工 边仰坡滑塌 中度 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对策措施 三秋田隧道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等级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2 洞内施工 塌方 中度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4.8-7 风险评估综合表

评估阶段 隧道名称 施工阶段 三秋田隧道 长度 时间 213m 线别 双线隧道 属低山地貌,基本顺穿斜坡,地层单斜。围岩为泥岩夹砂岩,无特殊岩土,地下水相对不发育,地下水对砼结构无侵蚀性,全隧浅埋,工程地地质概况 质条件较差。隧道进口右侧,出口右侧边坡为顺层;围岩质软,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崩解,岩层倾角较缓,拱部围岩在垂直节理切割下,形成的不良结构体在隧道开挖后易掉块引起坍方。 铁路Ⅰ级双线客货共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200km/h,线间距4.4m,设计情况 牵引种类为电力。 施工情况 评估目标: 未进洞。 ■安全 □环境 □工期 □投资 □第三方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识别方法 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洞内施工 原因背景 D1K195+030~D1K195+080顺层偏压,边坡较高; D1K195+080~D1K195+243倾角较缓,节理发育,围岩质软,浅埋。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评估方法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风险等级 中度 风险对策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塌方 中度 评估结论: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对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因素、安全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得出: 三秋田隧道安全风险事件主要为洞口边仰坡刷坡滑塌、洞内塌方,属于中度的安全风险因素。为确保安全风险因素的有效管理,需对风险事件进行监控。 下阶段注意事项: 1、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通过量测掌握围岩变化情况,必要时可通过围岩变更来增强支护参数,必须确保施工安全。 2、 4.8-8 风险评估综合表

序号 初始风险 风险事件 成因 概率等级 边仰坡坍塌 塌方 见表4.8-1 2 2 2 中度 2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中度 风险处理措施 见表4.8-6 1 2 低度 概率等级 1 残余风险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低度 风险处理负责人 填写日期 意见/备注 1 2009.7.19 4.9 瓦泥榜隧道

瓦泥榜隧道全长624米,属于低山地貌,地层单斜。岩性为泥岩夹砂岩,无特殊岩土,地下水发育,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全隧浅埋。隧道出口上覆边坡为岩堆,厚约6m;围岩质软,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崩解,岩层倾角较缓,拱部围岩在垂直节理切割下,形成的不良结构体在隧道开挖后易掉块并引起坍方。

4.9-1 风险清单表

风险清单表 隧道名称 序号 风险事件 1 边仰坡滑塌 瓦泥榜隧道 编号 审核 险源类别 G 日期 阶段 后果 工期延误 施工阶段 备注 风险产生的原因 D1K195+910~D1K195+929右侧边坡顺层偏压;D1K196+515~D1K196+534右侧边坡顺层偏压。 2 塌方 D1K195+929~D1K196+515浅埋,岩层倾角较缓,垂直节理发育。 人员伤亡 G 工期延误 投资风险 4.9-2 风险等级评估表

后果等级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概率等级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工期延误 环境影响 1 2 洞内开挖 洞口施工 塌方 边仰坡滑塌 3 2 1 1 2 1 1 2 1 1 风险等级 中度 中度 4.9-3 风险因素权重表

风险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瓦泥榜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概率等级 2 日期 阶段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4 洞内施工 塌方 3 2 6 4.9-4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瓦泥榜隧道 风险因素 边仰坡滑塌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重要度 中度 综合权重 4 塌方 6 中度 4.9-5 风险期望损失值

风险期望损失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瓦泥榜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期望概率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期望损失(万元) ﹤5 风险事件 预计损失(万元) 边仰坡滑塌 ﹥10 洞内施工 塌方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5 4.9-6 风险对策措施表

风险对策措施 隧道名称 序号 1 洞口施工 边仰坡滑塌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对策措施 瓦泥榜隧道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等级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中度 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2 洞内施工 塌方 中度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4.9-7 风险评估综合表

评估阶段 隧道名称 施工阶段 瓦泥榜隧道 长度 时间 624m 线别 双线隧道 属于低山地貌,地层单斜。岩性为泥岩夹砂岩,无特殊岩土,地下水发育,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全隧浅埋。隧道出口上覆边坡为岩堆,地质概况 厚约6m;围岩质软,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崩解,岩层倾角较缓,拱部围岩在垂直节理切割下,形成的不良结构体在隧道开挖后易掉块并引起坍方。 铁路Ⅰ级双线客货共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200km/h,线间距4.4m,设计情况 牵引种类为电力。 施工情况 评估目标: 开挖累计50米。 ■安全 □环境 □工期 □投资 □第三方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识别方法 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因素 原因背景 洞口施工 洞内施工 D1K195+910~D1K195+929右侧边坡顺层偏压;D1K196+515~D1K196+534右侧边坡顺层偏压。 D1K195+929~D1K196+515浅埋,岩层倾角较缓,垂直节理发育。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评估方法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风险等级 中度 风险对策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塌方 中度 评估结论: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对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因素、安全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得出: 瓦泥榜隧道安全风险事件主要为洞口边仰坡刷坡滑塌、洞内塌方,属于中度的安全风险因素。为确保安全风险因素的有效管理,需对风险事件进行监控。 下阶段注意事项: 1、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通过量测掌握围岩变化情况,必要时可通过围岩变更来增强支护参数,必须确保施工安全。 4.9-8 风险评估综合表

序号 初始风险 风险事件 成因 概率等级 边仰坡坍塌 塌方 见表4.9-1 2 2 2 中度 2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中度 风险处理措施 见表4.9-6 1 2 低度 概率等级 1 残余风险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低度 风险处理负责人 填写日期 意见/备注 1 2009.7.19 4.10 顶子山隧道

顶子山隧道全长1446米,属于低山地貌,下伏岩层为泥岩夹砂岩及砂岩,无特殊岩土,主要不良地质为顺层偏压。隧道进出口埋深

较浅,岩石差异风化及受垂直节理切割作用,隧道开挖时易出现拱顶掉块、坍方等病害。强风化岩体较破碎,泥岩开挖裸露后常见风化剥落现象。进口端地表自然坡度较陡,局部为陡崖,陡坡地带基岩多裸露,植被较发育。地下水不发育,对砼无侵蚀性。

4.10-1 风险清单表

风险清单表 隧道名称 序号 风险事件 1 边仰坡滑塌 顶子山隧道 编号 审核 险源类别 G 日期 阶段 后果 工期延误 施工阶段 备注 风险产生的原因 D1K196+994~D1K197+013顺层偏压,边坡较高;D1K198+410~D1K198+440覆土较厚,边坡较高。 D1K197+013~D1K197+160围岩质软,节理发育,易风化,浅埋; 2 塌方 D1K197+160~D1K197+220围岩质软,节理发育,易风化;D1K198+160~D1K198+410围岩质软,节理发育,易风化,浅埋。 人员伤亡 G 工期延误 投资风险 4.10-2 风险等级评估表

后果等级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概率等级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工期延误 环境影响 1 2 洞内开挖 洞口施工 塌方 边仰坡滑塌 3 2 1 1 2 1 1 2 1 1 风险等级 中度 中度 4.10-3 风险因素权重表

风险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顶子山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概率等级 2 日期 阶段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4 洞内施工 塌方 3 2 6 4.10-4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顶子山隧道 风险因素 边仰坡滑塌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重要度 中度 综合权重 4 塌方 6 中度 4.10-5 风险期望损失值

风险期望损失表 隧道名称 序号 1 2 三秋田隧道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期望概率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期望损失(万元) ﹤5 风险事件 预计损失(万元) 边仰坡滑塌 ﹥10 洞内施工 塌方 ﹥10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5 4.10-6 风险对策措施表

风险对策措施 隧道名称 序号 1 洞口施工 边仰坡滑塌 中度 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编号 审核 日期 阶段 对策措施 三秋田隧道 风险因素 风险事件 风险等级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2 洞内施工 塌方 中度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4.10-7 风险评估综合表

评估阶段 隧道名称 地质概况 施工阶段 顶子山隧道 长度 时间 1446m 线别 双线隧道 属于低山地貌,下伏岩层为泥岩夹砂岩及砂岩,无特殊岩土,主要不良地质为顺层偏压。隧道进出口埋深较浅,岩石差异风化及受垂直节理切割作用,隧道开挖时易出现拱顶掉块、坍方等病害。强风化岩体较破碎,泥岩开挖裸露后常见风化剥落现象。进口端地表自然坡度较陡,局部为陡崖,陡坡地带基岩多裸露,植被较发育。地下水不发育,对砼无侵蚀性。 铁路Ⅰ级双线客货共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200km/h,线间距4.4m,设计情况 牵引种类为电力。 施工情况 评估目标: 单口掘进,开挖累计12米。 ■安全 □环境 □工期 □投资 □第三方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识别方法 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因素 洞口施工 原因背景 D1K196+994~D1K197+013顺层偏压,边坡较高;D1K198+410~D1K198+440覆土较厚,边坡较高。 D1K197+013~D1K197+160围岩质软,节理发育,易风化,浅埋;D1K197+160~D1K197+220围岩质软,节理发育,易风化;D1K198+160~D1K198+410围岩质软,节理发育,易风化,浅埋。 洞内施工 评估方法 风险事件 边仰坡滑塌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等级 中度 风险对策 布点观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加设锚杆并对土体进行加固注浆,或增设抗滑桩或钢管桩等措施。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可变更围岩支护参数,确保安全。 塌方 中度 评估结论: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对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因素、安全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得出: 顶子山隧道安全风险事件主要为洞口边仰坡刷坡滑塌、洞内塌方,属于中度的安全风险因素。为确保安全风险因素的有效管理,需对风险事件进行监控。 下阶段注意事项: 1、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通过量测掌握围岩变化情况,必要时可通过围岩变更来增强支护参数,必须确保施工安全。 4.10-8 风险评估综合表

序号 初始风险 风险事件 成因 概率等级 边仰坡坍塌 塌方 见表4.10-1 2 2 2 中度 2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中度 风险处理措施 见表4.10-6 1 2 低度 概率等级 1 残余风险 后果等级 2 风险等级 低度 风险处理负责人 填写日期 意见/备注 1 2009.7.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