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影子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影子的秘密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 影子的秘密 一、活动背景 一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自发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戏,有几个小朋友跑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有时有,有时又没有了?影子为什么都是黑色的?中班时孩子们已经认识了影子,他们玩了踩影子的游戏、手影游戏。到了大班,孩子们有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不仅对影子的形成感兴趣,还观察到了影子的颜色,我思考着,应该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既能激发孩子的游戏兴趣,又能给予他们充分的探索空间?于是,我结合了关于探索影子的形成、影子的颜色、影子多多等几方面的探索重点,在科学区投放了一些新材料,引导孩子们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在玩玩、做做中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光与影子的关系、有没有彩色的影子、一个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多个影子等探索要点。就这样,一场关于影子的秘密的科学探究活动便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 教玩具材料: 手电筒、玩偶、水杯(不透明)、矿泉水瓶、玻璃瓶、水彩笔颜料、纸盒(剪去纸盒的上面部分,底面铺上白纸)、不透明的玩偶小人、纸盒(剪去纸盒的上面部分,将纸盒里面刷上黑色颜料) 环境创设: 将材料按游戏的推进逐步投放到科学探索区 教师预期: 1、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探索影子的形成,光与影子的关系。 2、通过操作与探索,初步感知什么样的材料能形成彩色的影子。 3、通过操作与探索,引导幼儿观察随着照射玩偶手电筒数量的增加,影子的数量也在变化。 儿童兴趣、前期经验: 中班认识了影子,有玩过踩影子、手影游戏 游戏玩法: 科学探究活动影子的秘密共有三个推进活动:影子的形成、彩色的影子、子多多。引导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探索影子的形成,光与影子的关系、初步感知什么样的材料能形成彩色的影子、观察随着照射玩偶手电筒数量的增加,影子的数量也在变化。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游戏推进一:影子的形成 我为孩子们准备的材料有:手电筒一个、玩偶、水杯、矿泉水瓶、玻璃瓶。 孩子们拿着这些材料,就开始忙碌起来了:他们把这些材料摆在地上,然后用手电筒照在这些材料上面。皓皓:“看,它们都有影子了。”爱观察的辰辰说:“影子和这些物品都是连在一起的。”阳阳说:“对呀,你看这匹马的脚和它影子的脚是连在一起的。”瑞瑞是最后一个发言的,他趴在地上看了一会儿,然后惊奇的说:“有两种影子呢!”他用手指了指马的影子和矿泉水瓶的影子。这两个影子不一样,他自言自语的说道。几个小家伙迟疑了一会儿,在一旁观察的我见此状况,便凑上去说了一句:“你们都发现好有趣哦,为什么这两个影子不一样呢?”瑞瑞说:“马的影子是黑色的,矿泉水瓶子的颜色要淡一些。”我说:“仔细观察观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辰辰立马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了,因为矿泉水瓶子是透明的。”“对的,你看矿泉水瓶影子上的花纹都能看得见呢,一条一条的”阳阳补充道。“这个玻璃杯也是一样,上面的花纹也能看得见”瑞瑞说。辰辰开始总结起来:“矿泉水瓶和玻璃杯都是透明的,所以影子里能看到花纹。”“这个水杯和小马不透明,它们的影子就是黑的。”浩浩补充道。浩浩刚说完,他手里那只手电筒突然熄灭了。“没电了。”瑞瑞说。我趁机补充道:“你们看,现在这些物体还有影子吗?”“没有了”孩子们说。“那影子跟什么有关系?”我追问道。机灵的晨晨赶紧说:“跟光有关系,太阳出来,我们在操场上就能玩踩影子的游戏,可是阴天,我们就玩不了这个游戏。”这时瑞瑞从教室里又拿了一把手电筒。 他们继续玩起来,只见瑞瑞一会儿把手电筒举得高高,一会儿又把手电筒贴近玩偶。“哇,这匹马变得好高了!哈哈!这个玻璃杯变得又胖又高。看,现在又变小了。”他这样反复摆弄了几次,惊喜地向小伙伴们展示:“你们看,我把手电筒离小马近一些,小马的影子就变得又高又大,现在我把手电筒离得远一些,小马的影子就变小了。”阳阳立即回应:“哇!马变大了,谁来骑上去,哈哈!” 在孩子们的游戏中,我发现大班的孩子对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会大胆的进行尝试,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也能迁移他们的已有经验,通过自己的操作来进行验证。比如:影子的形成跟光源有关、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影子是黑色的,透明的物体形成的影子是半透明的,他们虽然还不能理解半透明的含义,但是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定义为颜色要淡一些。这也说明他们通过操作和探索,初步感知到不透明的物体和透明的物体形成的影子是不一样的。而且他们还感知到了光照射的角度不同,影子的形状、大小就会不同。孩子们在游戏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发现,专心、专研、享受着影子的不同变化带来的喜悦。 游戏推进一:彩色的影子 我为孩子们准备的材料有:相同大小的矿泉水瓶三个、水彩笔颜料、手电筒一个、纸盒(剪去纸盒的上面部分,底面铺上白纸),我在矿泉水瓶内分别加入了橙色、玫红色、蓝色的水彩笔颜料和水,搅拌均匀,制成了彩色水。当把这几种新的材料投放到科学区里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好奇:“老师,这是用来干嘛的呀?”“这个可以做游戏吗?”我说:“当然可以啦!这些材料能帮助你们发现更多影子的秘密!皓皓一听,第一个拿起了那三瓶彩色水摆在地上,几个小脑袋一起凑了过来,目不转睛的盯着地上的发现。“哇!你看,我的手指头变成橙色的了。”“我的变成蓝色的了。”“哈哈,真是太有意思了!”“真有趣呀!”这时,汤成萌拿了手电筒和纸盒子说:“用这两种材料试试看呢?”说着她用很快的速度把三个彩色水瓶摆在了纸盒子前面,打开手电筒照在瓶子上面,盒子上立刻呈现出了半透明的彩色影子,孩子们对此时的发现都惊喜不已。辰辰说:“这几个影子是有颜色的。”瑞瑞尖叫道:“好漂亮呀!”阳阳:“原来影子是可以有颜色的。”秦卓在美工区拿了一个纸杯,他把蓝色的颜料水倒了一些在纸杯里,然后用手电筒对着纸杯照了又照。“影子是黑色的。”辰辰说。这一次秦卓又拿了他自己的水杯,把纸杯里的蓝色颜料水倒了进入,又用手电筒照了照。“也是黑色的”几个小家伙异口同声。汤成萌说:“我知道了,要用透明的瓶子装彩色水,才能照出有颜色的影子。”“对的,纸杯和我的水杯都是不透明的。”秦卓补充道。 新的发现,新的收获,给孩子们带来了惊喜与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我愈发感到孩子的探究欲望已经在不同的尝试、不同的成功中慢慢滋长。 游戏推进三:影子多多 为了让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能够获得更大的满足,观察随着照射玩偶手电筒数量的增加,影子的数量也在变化。我又为他们投放了新的游戏材料:不透明的玩偶小人、多个手电筒、纸盒(剪去纸盒的上面部分,将纸盒里面刷上黑色颜料)当这些材料投放到区角时,我对孩子们说:“你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操作,发现影子有许多秘密,比如有光源才能形成影子,影子有黑色的、也有彩色的,影子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用区角里的新材料,去观察,去发现影子的更多秘密吧。” 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拿着新投放的材料仔细研究起来。谢沛言率先将玩偶小人放进了黑色的盒子里,用手电筒不停的照啊照啊,一会儿又把手电筒拉远拉进,嘴里还念叨着:它的影子变大了,它的影子变小了,它的影子又变大了。这时,汤成萌和阳宸宇各自拿了一把手电筒,对着小人照起来,只见汤成萌的手电筒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对着小人照了照。杨宸宇和谢沛言也学着汤成萌的样子对着小人照了照,他们干脆将手电筒晃动起来,一边晃动还一边兴奋地说:“看小人跳舞啦,跳舞啦!”就这样玩了一会,随后他们又说:“看,三个影子在打架了。” 我抓住时机,赶紧问他们:“你们发现了几个影子。”“三个”阳宸宇说。“为什么会有三个影子呀?”我继续追问道。谢沛言说“因为有三个人拿着三个手电筒,对着小人照啊。” “看看你们三个人的手电筒的高度是一样的吗?”我说。“不一样,我拿得高一些,晃动得快一些。”汤成萌说。 随着游戏的深入,孩子们通过不断尝试与探索,学会了观察与思考,也学会了验证。他们从发现到探究到合作,无不体现了他们善于钻研的探索精神。孩子们观察到在多个光源的照射下,不透明小人形成的多个影子。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幼儿的成长: 1、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有效提高了科学探究的兴趣。 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充分与材料的互动中,大大提高了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老师的支持和引领下,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2、在亲身体验中,有效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此次游戏中,通过亲历探究过程,形成了耐心、专注、乐于思考的良好的学习品质。在与材料的互动中,通过操作、探索,最终找到答案,具有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教师的感悟: 科学小游戏是有趣的,新奇的,却是最严谨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探索,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影子秘密的探究,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中探索着其中的奥秘。 1、追随儿童的需求,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老师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新的主题,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和设置跟进性的活动,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有效的互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2、提供有效支持,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顺应孩子们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有关的支持及活动所需的材料,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足幼儿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3、开展推进性活动,适时提供帮助。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幼儿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或直接的提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