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诗鉴赏之怀古咏史诗

古诗鉴赏之怀古咏史诗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高考古诗鉴赏之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读史或览古时,有感于历史上的人、事、物、象,在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中引发对国家时运、自己身世的兴衰感慨,托古讽今、寄托哀感之诗。 一、 怀古咏史诗特点

(一) 形式标志。标题有古迹、古人名,或有“咏”“怀古”“咏怀”等字眼。 (二) 表现手法。常用典故、写景、对比、衬托、抑扬、讽刺等。

(三) 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写眼前衰败、荒凉、萧条,也写历史事件经过,抒发感慨。

二、怀古咏史诗常见思想内容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最深处,具有很高鉴赏价值。思想内容有如下几方面: (一) 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作者身世际遇与古人有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分两种。 1. 对比失落型

有的着眼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感慨自己。古人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自己却被朝廷冷落,不能才尽其用,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不得意,感慨身世,观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感伤怀才不遇(怀古伤己)的心境。如杜甫的《蜀相》写诸葛亮未捷先死,就是抒发自己壮志不伸、一生潦倒的悲愤。

(二) 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大多为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诗人们常借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为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时就是怀古最有理由时。分以下几类: 1. 昔盛今衰型

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都已埋没在荒僻小径里;东晋显赫一时的贵族,更已变成一座座荒凉古墓。

2. 物是人非型

昔日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感觉,让人作冷静思考。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全诗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融合诗人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三) 历史事件

此类诗作,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高度,独抒机杼,表达对历史事实独特观点,启迪世人。这些诗作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 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四、 鉴赏方法:小结:鉴赏怀古咏史诗三步曲:

1. 所写历史的人、事、物、象是怎样的(弄清史实,通解文字); 2.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事、物、象(找准联接点,体悟感情); 3. 诗人态度感情是运用什么方法表达的(分析技巧,体察诗心)。

五、真题训练

(一)(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1

(二) (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三)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2)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四)(江西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金陵晚望高蟾 金陵图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五)(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五、真题训练答案:

(一)8:.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9: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二)(1)借代,反问 (2)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三)(1)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2)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四)(1)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2)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

(五)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