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听力测试 (4分)
请同学们认真听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1、这一段话围绕 这句话来写,它与后面几句话之间的关系是 。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好像在思考什么。( )
②拼着性命,竭尽全力搏斗或争取。( ) 二、基础知识 (23分)
1、小学阶段,你一定背诵了不少的唐诗宋词,在下面的这几首诗词中选择一首默写下来展示一下你漂亮的书法。(3分)
《浪淘沙》 《望天门山》 《小儿垂钓》 《渔歌子》
1
2、看拼音写词,并给加点的字按音序排列。(6分)
jiān áo biān pào fěi cuì cán kù
( ) ( ) ( ) ( ) lǐng yù piě zuǐ dǎ jiǎo qún dōu ( ) ( ) ( ) ( ) 按音序排列 3、把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划去。(3分)
深邃(suǐ suì) 摇曳(yâ zhuì) 桅杆(wěi wãi) 北纬(wěi wâi) 贮仓(zhù chǔ) 粤东(yuâ ào) 4、换偏旁组词(4分)
峻 ( ) 拌( ) 蚀 ( ) 衔( 2
)
( ) ( ) ( ) ( ) 5、请画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方格内。(4分) 百练成钢 偘偘而谈 舍本遂末 标新立异 独出新裁 千钩一发 不知所错 精兵减政 改正 6、选择(3分)
(1)、下列诗句断句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天门/中断/楚江/开 B、山色/空蒙/雨/亦奇 C、寒雨/连江/夜入/吴 D、秦时/明月/汉时/关
(2)、要表达“不光你能干,我也能干”的意思,下面的句子应用的标点符号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 ? ! (3)、下列句子中意思最明确的一组是( )
1、北京队打败了上海队获得了冠军。 B、母亲看见儿子很高兴。 C、这是小张的爸爸。 D、这个人好说话。 三、积累与运用(8分)
3
1、居里夫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她一生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但她还是 、(填写成语)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赞扬她:“ ”。像这样的中国科家有: 、 、 、 。 2、花草无语,文人有意,花草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选择合适的诗句)。 ①小草里有白居易的进取力量: ②、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 3、成语中的“三”有的表示多,有的表示少,下面请按“多”与“少”分类。①三杯五盏②三番五次③三思而行④一日三秋⑤三言两语⑥三年五载 表示多: 表示少:
4、《囚歌》是 在狱中写的一首革命诗歌,他这样写道:但我深深的道, 。
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决心与信心。本期我们在课本中也认识了不少这样的革命烈
士,请你写出一到两个,并评价一下: 评价 5、小学即将毕业,你马上就要离开母校了,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请你为母校设
计一条宣传语,宣扬学校的特色。(不要超过20字,要有个性)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4
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是但是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2、用上“兴致勃勃”写一个反映你周末生活的句子。
3、写一个句子,同时用上“同心协力”“出色”两个词。
4、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缩写 )
5、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6、我们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这样我们的健康和疾病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五、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х”。(5分)
1、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动物的痕迹——那么这个头盖骨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示递进( )
2、“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时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名( )
3、《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英国作家马克 吐温的名作之一。( ) 4、《跨越百年的美丽》的作者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写的。( )
5、“模糊(mó)、似乎(sì)、转身(zhuàn)、分量(fâng)”这几组多音字的注音没一个错的。 ( )
5
六、口语交际(3分)
小小新闻发布会: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向大家发布一下,并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闻: 评价: 七、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7分)
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 3、文中的“泰山”和“鸿毛”各比喻什么? 4、文中司马迁的话是什么意思?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什么? 。
5、概括写出这段话的大意。 。
6
(二)阅读《敬重卑微》,完成文后各题(12分)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
7
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 (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括号中的词有一个是带点词的近义词;在这个词的下面画“__”。 尤其(实在 特别 其实) 开拓(开展 开辟 开阔) 决断(决定 决心坚决)
3、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句。(3分)
第一个是设问句,它在文中起 作用,第 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第二个是反问句,改为 。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④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
“雪球”? 。 在第⑧自然段中,作者把 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4、读第⑤、第⑥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8
(1)第⑤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 ”。这一句相照应。用“„„”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2)第⑥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 5、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八 作文 ( 最美丽的 )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⑴ 先写出完整的题目;
⑵ 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
9
⑶ 400字左右。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