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期(总第240期) 2013年1O月 工业技术经济 ournal of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10(Genend,No.24o) Oct.2013 时间…1。KneUer等(1999)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 组织(OECD)22个国家2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 担和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微弱【99。王大 J树,郑雅卓(2010)实证分析了197—29007年间 直接税收人、间接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 证分析,得出了所得税和财产税是对经济有扭曲 效应的税收,它们的增加会降低经济增长率。而 消费税对经济没有扭曲作用,其数量增加不会降 低经济增长率【2。Lee和Gordon(2005)基于1970 2J~出了间接税收人比直接税收入更显著地影响经济 增长[10]。高凌江(2011)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 对1985 2009年的税收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 2007年的跨国家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的面 行了实证研究,指出财产税和行为税与经济增长 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指出企业的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是负相关,而个 人的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明显。将企业的税 负削减10个百分点,就会促进经济增长1—2个 百分点【3l。Arnold(2008)基于OECD的21个国 家的面板数据,并在模型中引入了税制结构指数, 分析了税制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的 结论是:消费税和财产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大于所得税,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微弱【4l。 国内学者刘溶沧和马拴友(2002)研究了 1985 1999年资本所得税、劳动所得税、消费税 的有效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对资本和劳 动征税会降低投资率,进而对经济增长有负效应。 而对消费支出征税会提高投资率,但其对经济增 长的促进作用较弱[ 。李绍荣和耿莹(2005)基 于1997—200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税 收结构与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所得 税、资源税和行为税份额的增加会促进经济总量 的增长,而财产税和特定目的税份额的增加则不 利于经济总量的增长[66。刘军](20o6)实证分析 了1978 2O04年税收负担、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 的关系,指出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度比较 小l7J。严成和龚六堂(2009)实证分析了政府生 产性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了消费税 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公司收入税、资本收入税与 经济增长负相关,劳动收入税与经济增长呈现一 个倒u形的相关关系 8。赵志耘和杨朝峰(2010) 运用VAR模型研究了1994~2007年期间我国税收 负担、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税收负 是正相关关系,流转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 的,而其他税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11]。刘 海庆和高凌江(2011)基于1994 20o9年的省级 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 系,指出财产税和流转税占比的增加有利于经济 增长,而所得税和其它税收占比的增加不利于经 济增长【l2]。 综观国内外关于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 系的研究,由于分析角度和方法各异,所以得出 的结论也是各不相同。但从可查的资料来看,大 多都只是分析了税制结构的某一方面与经济增长 的关系。而从理论上系统全面地分析税制结构对 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关 系进行深入实证检验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对税 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机理作出探讨,并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协整分析方法,分别对税制 结构与资本要素供给和劳动力要素供给的关系, 进而对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2税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机理分析 良好的税制结构设计,应有利于通过税制体 系内部不同税种的协调搭配,达到促进经济增长 的目的。从内生增长理论来看,经济增长的动力 来源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要素的投入,所 以税制结构对经济的影响路径是:税制结构一资 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要素的供给一经济增长。 (1)税制结构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二者对 资本供给的作用方式和效果都不尽相同。①直接 税的主体税种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企业 所得税的增加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报酬,进而影响 企业投资的能力和意愿,可导致社会投资规模的 一】35— 第l0期(总第240期) 2013年1O月 工业技术经济 ofIndustrial Teclmolo ̄ical Economics №.10(General,No.24O) Oct.2013 缩减,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消极作用。而个人 (3)税制结构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还是 要通过税收对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供给的影响来体 现,这里不再赘述。 所得税的提高,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影响个 人的消费和储蓄倾向,对私人投资量起到抑制作 用,也对经济增长有消极作用。②间接税的税种 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资源税和 我国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的前 期,运用税收手段增大政府财政收入,并以财政 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其征税基础主要是企业的营 业收入。当间接税增加时,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方 支出(包括政府的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是 完全必要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 会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使得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上涨,减少个人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从而将这部 分收入从居民部门转移到企业和政府部门。与直 接税不同的是,间接税的提高对资本供给有两个 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政府财力的提高会使政府 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支出规模随之扩大,由于政府 支出具有外部性,从而会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 使得总投资规模和经济总量都会相应增长。另一 方面,政府的支出对私人投资会有挤出效应,构 成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因此,间接税对经济 增长的最终影响和作用效果主要是看这两方面的 综合效应。 (2)直接税和间接税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方 式和效果也不尽相同。直接税对劳动力供给的影 响,主要是基于个人所得税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和 替代效应。一方面,征收个人所得税会减少纳税 人的可支配收入,为了提高收入和消费水平,会 促使个人提供更多的劳动和更加勤奋地工作,有 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对个人所得征 税改变了闲暇相对于劳动的价格,闲暇的机会成 本降低了,可能使纳税人选择闲暇替代工作,造 成劳动力供给减少,不利于经济的增长。而间接 税对劳动力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企业税负的转嫁 以及问接税具有的累退性,使得劳动者成为间接 税税负的实际承担者,从而降低了劳动者的实际 收入,会减少个人消费支出,也会产生与直接税 相同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因此,无论是直接 税还是间接税对劳动要素供给的作用及效果,都 取决于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强度 对比,但是,肯定都会减少个人消费支出总量。 一1 36一 经济结构失衡和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突出, 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更充分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减少政府税收造成的扭曲,已经成为改革的重要 任务。根据税收中性理论,一国的税制设计应以 尽可能不干扰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前提, 避免税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扭曲。在一国的税制 结构中,直接税特别是累进所得税具有较好的税 收中性,可以发挥自动稳定器功能,减少经济效 率及社会福利的损失。而间接税所具有的税负转 嫁特性,一方面扭曲了市场在商品价格形成和国 民收入分配中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市场对资源的 有效配置;另一方面,间接税的征收会激励政府 干预市场的冲动,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 造成过度投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加大了经 济的周期波动,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效率。因此, 我国税制结构的设计应以转变政府职能理论及税 收中性理论为指导,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 方式为主线,合理安排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重, 使整个税收对市场的影响逐步转为中性,以充分 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促进我 国经济的稳定协调持续高效发展。 3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3.1模型的构建 我们在Cobb—Dauglas生产函数Y=F(A,K,L) 中引入税收变量,初步构建的计量模型如方程 (1)。其中Y为经济增长变量,K为资本要素变 量,L为劳动力要素变量,A为技术进步要素变 量。intzh为间接税收入占总税收的比重,ditzb为 直接税收入占总税收的比重,二者之和为100%。 Y:F(A,L,K)=AK(i-t ̄ 出 aL(ht ̄ 出 p (1) 第lO期(总第240期) №.10(General,No.2AO) 2013年1O月 工业技术经济 ofIndustrialTechnologicalEconomics Oct.20l3 对方程(1)两边取自然对数后可转化为方程 上变量均用1978年为基期的GDP平减指数进行平 (2)。 减,消除价格的影响因素后折算为变量的实际值。 LNY=LNA+a(intzb+ditzb)LNK+8(intzb+ 另外,由于各变量的单位不一致,我们通过对数 ditzb) L (2) 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达到消除变量数据量纲的 同时,构造变量INK:intzb*laNK,代表间接 目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国家 税的比重通过影响资本进而问接影响经济增长的 统计局及税务总局网站。 变量。INL=intzb*LNL,代表间接税的比重通过 3.3实证分析及结果 影响劳动力进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DK= 3.3.1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 ditzb*LNK,代表直接税的比重通过影响资本进 利用上面构建的模型方程(3),我们运用e. 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DL=ditzb*LNL, views 6.0对变量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 代表直接税的比重通过影响劳动力进而间接影响 见下面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4)。R2=0.998,说 经济增长的变量。直接税和间接税对技术进步的 明方程的线性拟合度较高。各变量的t值、方程 影响,主要是通过对资本和劳动力的间接影响来 整体的F统计量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结合 实现的,这里就不单独设立变量。从而,方程 方程的DW值②、残差项的自相关和偏自相关系 (2)可转化为方程(3),以作为本文进行实证分 数(见图1),可知方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和自相 析的基础方程。其中,ao为常数项,a。、a2、a3、 关性。由分析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INK、DK a4、as为各变量对经济增长变量I.NY的弹性系数。 与Y同向变动的关系,说明无论是直接税比重还 LNY=ao+alLNA+a2INK+a3INL+a4DK+ 是间接税比重,都会间接影响资本供给,进而形 asDL (3) 成对经济总量的正向或负向作用。间接税比重与 3.2变量的选择及样本数据说明 经济总量的关系是符合理论假设的,正如以上理 经济增长的变量Y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劳动 论分析所述,当间接税增加时,政府和企业的投 力要素变量选择的是全国就业人员合计数。资本 资会增加,进而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增长。然而, 要素变量K选择存量资本,资本存量的值根据 直接税增加,会减少资本所有者的利润,进而会 Goldsmith在1951年提出的永续盘存法进行测算。 减少社会投资规模,不利于经济总量的增加。但 其中初始资本存量是根据王小鲁等(2009)测算 分析结果中DK与LNY成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假 的以1978年为基期的数据7006亿元[13],当年投 设相异。我们可以初步认为,我国的直接税对经 资数据选择了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折旧率选择 济的调节能力较弱,但这个初步的结论还需通过 5.5%(1)。技术进步A用全要素生产率( r )来表 其他方法来进一步分析和验证。(2)INL、DL与 示,并通过基于DEA方法的曼奎斯特(Malmquist) Y呈反向变动,与理论假设一致。说明直接税和 生产率指数来测算,运用的软件为DEAP2.1。间接 间接税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中替代效应大于收入 税INT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资 效应,均减少了劳动力的供给,进而形成对经济 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6个税种,直接税DIT包 总量的负向作用。 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税种。以 laX'/=一4.81e一11+O.033288LNA+0.354886INK一0.615162INL+1.098763DK一0.463557DL (4) t=(一5.17e一9)(3.246985) (11.6567) (一2.733970)(5.356808)(一4.544430) R :0.998 DW=0.896 F=2183.355 ·--——137——-—— 第1O期(总第240期) 工业技术经济 N0.10(Qm ,No.24O) 2013年l0月 0fIndu ̄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0et.2O13 Date:05/22,1 3 Time:06:41 Sample:1994 2011 IncIUded 0bServatlons"1 8 AutocorrelaUon PartlaI Correlatlon AC PAC Q-Stat Prob ● _· ● ——一● 1 0.429 0.429 3.8940 0.048 ● Ii ● ●曩—■ ● 2·0.119—0.371 4.2100 0.122 ●田 I I 墨 ● 3-0.296-0.096 6.31 25 0.097 ●一 ● I I l 4-0.1 94·0.038 7.2797 0.1 22 ●li I ● 叠 ● 5—0.092—0.108 7.5167 0.185 ● ■ ● l— l 6-0.1 33·0.191 8.0511 0.234 I_ I I 曩 I 7—0.1 91 ·0 1 63 9.2452 0.236 l—一 - I■■ I 8·0.249—0.284 11.471 0.1 76 ● 旺 I I 蟹 ● 9-0.113—0.097 11.978 0.21 5 I 墨 I I I I 1 0 0.1 23-0.036 1 2.660 0.243 I 啊田’ I ● 11 0.276 0.006 16.571 0.1 21 I 叠 I I瞳 I 1 2 0.086-0.276 1 7.01 7 0.1 4g 图1残差项的的自相关和偏自相关系数 3.3.2直接税、间接税与资本和劳动力供给之间 根据Dickey和Fuller提出的ADF检验原理, 的关系分析 对资本LNK、间接税INT、直接税D1T单位根检 在直接税(间接税)变动一资本和劳动力要 验,可知三者均是一阶单整的‘,满足协整理论分 素变动一经济总量变动这一影响路径中,以上分 析的前提。同时根据AIC准则、SC准则、LR准 析的主要是税制结构对经济总量的问接影响,有 则等相关标准,可选择滞后阶数为3,则此时协 必要进一步研究直接税(间接税)对资本和劳动 整的滞后区间为(1,2)。相对于EG两步法,我 力要素的直接影响关系,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们选择的Johamen检验方法对两个以上变量间协 揭示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整关系的检验,结果更完整和精确。由表1的检 (1)直接税、间接税与资本供给之间关系的 验结果可知,迹统计量均大于临界值,P值趋于 实证分析 0,所以资本LNK、直接税D1T、间接税INT间存 ①直接税、间接税与资本供给之间协整关系 在着协整关系。 分析 表1直接税、间接税与资本协整关系的Johansen检验结果 ②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原因”,换句话说即是认为“间接税是影 由以上分析知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满足进 响资本的格兰杰原因”。然而,几乎所有滞后期的 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前提。由于Granger的因 检验结果接受了“D1T不是引致LNK的Granger原 果关系检验对滞后期的阶数比较敏感,我们可取 因”,即“直接税不是影响资本的格兰杰原因”, 多个滞后期来进行比较。由检验结果可知,在大 说明直接税的变动对资本变动的影响非常微弱。 多数的滞后期中,拒绝“lNr不是引致LNK的 ~138一 第l0期(总第24o ̄) 2013年1O月 、 工业技术经济 瑚al ofIndustrhl Technolo ̄cal Economics No.10( · ,No.240) Oct.2013 ③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只说明了变量间是否存 在因果关系,却没有说明变量间相互影响的方向、 一个正向冲击时,对资本LNK的影响较大,珊( 反应的幅度较大,而且波动的幅度始终处于正向。 但是,当给直接税D1T一个正向冲击时,LNK反 应的幅度相对较小,而且波动的幅度或正或负。 以上分析说明了间接税变动对资本供给有较大的 作用力度及作用的时滞,因此需要运用脉冲响应 函数和方差分解来进一步说明变量间相互影响程 度。 正向促进作用,而直接税变动对资本供给的影响 较小,这与以上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一致。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间接税INT Response to Cholesky One S.D.Innovetlons±2 S.E. Response of LNK to INT 0.1O0 0.075 0.050 . 0.025 0.000 ./ ’===二二==/ J ’’’ _··’· ,’’,,,~ -----一、, ’0.025 0.050 、, ’’--~-一.一r ,,, 、’,.一···· ,,.. 一 l 2 3 4 5 6 7 8 9 lO Response of LNK to DIT 0.100 0.075 0.050 0.025 ..一一 一一…一一- 一. 一. ….. 0.000 、’.一 ···。。 .'’’'’·’-._-一一.一一···· ‘~-I-一。一 0.025 0.050 ‘、..一,,~. ..● :::二,,一一~~~一.二:二...一 ~一● 图2 LNK的脉冲响应图 对资本 进行方差分解,方差分解表见图 本IaNK对来自本身冲击的影响将逐步降低,而间 接税INT的冲击对资本LNK的影响越来越大,直 接税DIT的冲击对资本LNK的影响幅度较小,且 呈现波动态势。方差分解分析的结论与格兰杰因 139·—--- 3。图中第一列为预测期。第二列为变量I2gK的 各期预测标准差,其他各列分别表示各个结构冲 击对因变量变化的贡献度。由输出结果可知,资 ·--——第1O期(总第240期) 2013年1O月 工业技术经济 ounlal ofIndustrial Technoloaical Economics N0.10(G ,No.24O) Oct.2O13 果检验及脉冲效应分析都是一致的,即间接税变 动对资本供给的影响比较明显,而且是正向作用 Varla ̄o 关系,而直接税变动对资本供给的影响非常小。 图3 LNK的方差分解图 (2)直接税、间接税与劳动力供给之间关系 的实证分析 时根据AIC准则、sC准则、LR准则等相关标准, 得到滞后阶数为3,则此时协整的滞后区间为 (1,2)。同样运用Johansen检验方法对以上变量进 ①直接税、间接税与劳动力供给之间协整关 系分析 行协整关系的检验,由表3的检验结果可知,迹统 对劳动力LNL、直接税DIT、间接税INT进行 计量大于临界值,P值趋于0,所以劳动力LNL、 直接税DIT、间接税iNr间也存在着协整关系。 ADF单位根检验,可知三者均是一阶单整的。同 表3直接税、间接税与劳动力协整关系的Johansen检验结果 ②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表4中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知,在 Granger原因”。换句话说,即间接税变动对劳动 力供给变动的影响较大,而直接税变动对劳动力 供给变动的影响很微弱。 大多数的滞后期中,拒绝“[NT不是引致LNL的 Granger原因”,以及接受了“D1T不是引致LNL的 表4直接税、间接税与劳动力协整关系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140—--—— 第l0期(总第24o期) 2013年10月J伽ma】ofIndustrial I llI 0lo calEconomics 工业技术经济 No.10(C, ̄eral,No.24o) Oct.2013 ③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间接税册 一且在第6期后就趋于0。以上分析说明了间接税 对劳动力供给有较大的负向冲击作用,而直接税 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很小,这也与以上的格兰杰 因果检验结果一致。 个正向冲击时,劳动力LNL的反应幅度越来越 大,且在大多期间为负向变化。而当期给直接税 DIT一个正向冲击时,LNL反应的幅度相对较小, 图4 LNL的脉冲响应图 对劳动力LNL进行方差分解,方差分解表见 图5。由输出结果可知,劳动力LNL对来自本身 对劳动力LNL的影响波动起伏,且幅度较小。方 差分解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效应分析的 结论都相同,即间接税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比较 明显,而直接税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非常小。 冲击的影响将逐步降低,问接税INT的冲击对劳 动力LNL的影响逐步增大,而直接税DIT的冲击 VarJance DQCOFnpositlon of INT 图5 LNL的方差分解图 一141— 第1O期(总第240期) 2013年l0月 工业技术经济 oumal ofIndustria1.Tcchnoloeical Economics N0.10(Q ,No.240) Oct.2Ol3 4结论及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及 政策建议: (1)我国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使间接税 对我国经济增长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直接税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非常有限。这是因 为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在设计之初,就将其功能 定位于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有利于 促进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刺激经济增长,在这些方 面间接税都相对有着较大的优势。同时,由于经 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税收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影响 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从而促进了劳动力供 给的增长。 (2)间接税有利于促进政府投资规模的扩张, 但不利于消费的扩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 是因为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会通过税负 转嫁及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来改变国民收入的 分配状况,将收入从居民转移到政府和企业部门。 这一方面会抑制居民消费,不利于扩大消费对内 需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对财力的集中和 控制,会激励政府干预市场的冲动,使政府主导 的投资规模持续扩张,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3)相较于间接税,直接税在对经济增长质 量的调控能力方面有更大的优势。直接税本身具 有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使其能随着经济形势的变 化,灵活及时地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缓解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 企业利润下滑的形势下,由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 所得税的累进性特质,会触发税收自动稳定机制 以减少税收,相对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促进 投资和消费以缓解需求不足的矛盾,有利于经济 的恢复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时期,直接税 的自动稳定机制会相应增加企业和个人的纳税额, 降低投资和消费总量,抑制需求的过旺。 (4)我国的税制改革及结构调整应以转变政 府职能理论及税收中性理论为指导,以经济结构 一 142一 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合理安排直接税与 间接税的比重,使整个税收对市场的影响逐步转 为中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 置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 中,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仍是解决各种问 题和矛盾的必要条件。同时,在政府提供公共服 务的职能日益加强的情况下,我国的财政收支具 有刚性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所以我们在进行税 制改革时应按照审时度势、科学规划和循序渐进 的原则,继续发挥间接税在稳定财政收入、刺激 投资需求方面的优势,并逐步增加直接税的占比, 以发挥其对经济活动的自动调节功能。通过税制 改革,我国的税制结构应逐步由以间接税为主体, 过渡到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的税制结构,并在各 方面条件具备时形成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因此,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的需要,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及税制结构的 优化,重点应放在适度提高直接税在税收体系中 所占的比重,改进和完善直接税、间接税体系内 部的税种结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归 并性质相近及征收交叉的税种,减少重复增税。 如将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进行合并, 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进程,降低企业的实 际税负,继续扩大投资对内需的拉动作用;(2) 实时开征必要的新税种,如开征社会保障税,增 强人们消费的信心和预期,促进消费对经济的拉 动作用;开征环境保护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 转变。 注释: ①为避免折旧率的估算方法不统一带来的问题,我们 直接使用《中国统计年鉴(1995) ̄公布的国有企业固定 资产基本折旧率数据。 ②Dw值在临界值上限和下限之间,判断序列自相关 性还需结合残差项的自相关和偏自相关系数。 参考文献 1.Michael B.I)evereux and David R.F.Love.The Effects 第1O期(总第240期) 2013年lO月 工业技术经济 of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8 No.10(General,No.240) Oct.2Ol3 ct"Factor Taxation in a Two—Sector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7.刘军.我国税制结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实 [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lf,1994,27(3):509 —证分析[J].财政研究,2OO6,(2):59—62 8.严成,龚六堂.资本积累与创新相互作用框架下 536 2.Richard Kneller,et a1.Fiscal Policy and Growth:Evi- 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OO9,(1):40— 5l denee from OECD Countries[J].Joum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99,74(2):171—190 3.Young I.ee and Roger H.Gordon.Tax Structure and E- 9.赵志耘,杨朝峰.经济增长与税收负担、税制结 构关系的脉冲响应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1): eonomie Growth[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89 3~9 (5—6):1027—1043 l0.王大树,郑雅卓.中国的直接税和间接税收入与 4.Jem Arnold.Do Tax Structures Affect Aggregate Eeo— 经济增长的关系[J].生产力研究,2010,(12):63.。65 non'ife Growth?: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OECD Coma. 11.高凌江.中国税收结构合理性实证研究[J].财 tries[R].0ECD Economies Deparmaent Working Papers, 贸经济,2011,(10):25 30 No.643,2OO8 12.刘海庆,高凌江.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 5.刘溶沧,马拴友.论税收与经济增长——对中国 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1, 劳动、资本和消费征税的效应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4):83~90 2OO2,(1):67—76 13.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 6,李绍荣,耿莹.中国的税收结构、经济增长与收 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OO9,(1):4—16 入分配[J].经济研究,2005,(5):118—126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Effect of the China’S Tax Structure to Economic Growth Zhang Jianhua Lu Xiaolong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Abs ]This pier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the r,.th and meehanima in theory that the tax struetttre afects the economic growth. By llsirlg the relevant macro—economic and tax data from 1994 to 2011 years,we conduct肌erapirieal a ̄lys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 tween the tax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since the 1994’8 Tax Sharing Reform.The resdt show8 that the indirect tax can pro- mote economic growth.however,the influence ofthe direct tax is very limited.Thea,efore,the new round of Chil ̄8 tax system reform should be guiaea by the ll'll ̄ol"matJon government function theory and tax neutral theory,with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ramformation 0f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a8 the main line.a',Lrouga the reasonable azrangement Oil the proportion 0f direct tax and indirect tax。we can the whole taX ̄S influence∞the market gradually neutra1.As 8 result,the maz ̄et meehaniml c8n pLBy the key role O,S the basle COIl一  ̄gurallon way and help a】irIa'8 economy to Ilieve E1.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tm-,ent. CKey words]tax s/stem structure;oconorllJC growth;empirical analysis (责任编辑:史琳)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