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筹资和卫生总费用
第一节 卫生筹资概述
一、卫生筹资的概念
(一)卫生资金的概念
卫生资金是指卫生资源中表现为货币形态的内容。
(二)卫生筹资的概念
1.狭义概念
狭义的卫生筹资是指卫生资金的筹集,包括卫生资金的来源渠道,各渠道具体内容、数量、比例等。
2.广义概念
广义的卫生筹资不仅包括卫生资金的筹集,还包括卫生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即不仅要研究卫生资金从何而来,资金来源渠道和各渠道的数量,还要研究资金的去向和数量,即分配流向,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平性等问题。
二、卫生筹资渠道和使用
(一)政府卫生筹资
在我国,政府卫生筹资是指各级政府用于卫生保健事业的财政预算拨款,根据其经济用途划分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公费医疗经费(或社会医疗保险经费),前者主要指政府投入到卫生服务提供方的资金,后者指政府投人到卫生服务需方的资金。
(二)社会卫生筹资
在我国,社会卫生筹资是指来自于政府预算外社会各界投入到卫生事业的资金,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投人和重视程度。
(三)个人卫生筹资
个人卫生筹资是指居民利用自己可支配收入支付各项医疗卫生费用和各项医疗保险费用。包括城市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和农村居民个人卫生支出。
第二节 卫生总费用及其影响因素
一、卫生总费用基本概念
(一)卫生费用
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卫生费用的定义为:卫生费用是指凡是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健康活动所花费的资金。具体包括健康促进与预防、诊断、护理、治疗、残疾、受伤的康复及医学教育和科研等,还包括军队、企业所属机构的费用。总之,国家卫生总费用是一个国家卫生费用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部门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
卫生费用的主要分析评价指标包括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Ⅲ)百分
比、人均卫生总费用等。 (二)卫生总费用
卫生筹资水平用卫生总费用来反映。卫生总费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卫生事业的货币总和,卫生总费用的核算期通常为一年。
卫生总费用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中国卫生总费用课题组提出,中国的卫生总费用可通过来源法、分配法、使用法等三个相应的核算体系和测算方法,形成三个数据来源:卫生筹资总额、卫生资金分配总额、卫生资金使用总额。理论上讲,这三个数据应该相等,但实际上,三个数据存在着略微差距。
1.卫生筹资总额
卫生筹资总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从全社会筹集到的卫生资金总额。这是从卫生费用筹集来源的角度测算卫生总费用,反映不同筹资渠道对卫生总费用的贡献程度。
根据政府、社会、居民个人等不同的出资者可将卫生总费用分为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
2.卫生资金分配总额
卫生资金分配总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分配到各级各类卫生机构或不同卫生服务项目中的货币总额。这是从卫生费用分配流向的角度测算和分析卫生总费用,反映卫生资金的使用方向,为分析和评价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提供信息,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3.卫生资金使用总额
卫生资金使用总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为提供各种卫生服务而实际支出的费用总额。这是从资金使用的角度测算及分析卫生总费用,反映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依据。
二、卫生总费用的影响因素影响卫生总费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类型从高出生高死亡到低出生低死亡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必然趋势,是生育率下降和人类寿命显著延长的必然结果。人口的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因素是导致卫生总费用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2.物价上涨因素
卫生领域中房屋、设备、材料、药品、劳务、能源及材料等各项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直接造成卫生总费用的增长。
3.疾病谱发生改变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由原来的传染病等疾病转为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特点是:病程长、不易治愈、费用较高,疾病谱的变化是促成卫生总费用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4.医疗科学技术进步和新药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设备逐渐应用到医疗领域,必然会造成卫生总费用的增长。同时,新药的研发与应用,是导致卫生费用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
5.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增长
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现逐渐加大的趋势,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原来可看可不看的病现在都要去医院就诊或去药店买药,另外,居民的健康投资意识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对保健晶的消费较以往多得多。
6.管理体制方面某些弊端
我国目前实施的按项目付费的后付制的支付方式,造成医疗机构为追求收入尽可能多地提供医疗服务和药品,加上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不尽完善,医疗机构会尽可能多地提供那些补偿高于成本的服务(如大型仪器设备检查)和新药、贵药,这些管理体制方面的弊端会间接造成卫生总费用的增长。
三、卫生总费用筹集和使用的评价
对卫生总费用筹集和使用的评价通常使用以下几个指标,目的是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卫生筹资现状、内部构成+同时可分析卫生总费用的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一)卫生筹资总额
卫生筹资总额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卫生事业的全部投入,是反映卫生资金筹集总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能反映政府、社会、居民个人等不同筹资渠道对卫生总费用的贡献程度。
(二)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
该指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水平,通常用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卫生和居民健康的重视程度。同时,该指标常常用以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费用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
(三)人均卫生费用
人均卫生费用等于某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总费用除以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该指标去除了人口数量因素对卫生总费用的影响,常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资源水平。通过人均费用水平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享有卫生保健服务的公平性。
(四)卫生总费用年增长速度
卫生总费用年增长速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年卫生总费用变动趋势的重要指标,是监督与评价卫生总费用增长的重要指标。
(五)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各部门对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体现出政府在卫生领域中的财政职能。
(六)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
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和重视程度。
(七)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
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个人对卫生总费用的负担水平,其中居民个人对卫生费用的自付比例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比较,可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区居民卫生筹资公平性。
(八)国家预算支出的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
该指标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财政部门对本国家或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持和重视程度。
(九)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是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财政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持程度以及该国家或地区卫生服务公平性的重要指标。
(十)卫生总费用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弹性系数
卫生总费用对GDP的弹性系数,主要用来比较卫生总费用和GDP的增长速度。如果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该指标大于1;如果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慢于GDP的增长速度,该指标小于1;如果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等于GDP的增长速度,即当卫生总费用与GDP保持同步增长时该指标等于1。如果弹性系数过大,表明医疗卫生
消费增长过快,超过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社会会对此出现强烈反应。
第三节 中国卫生筹资的变动趋势
一、卫生总费用水平发生变化,筹资主体发生变化
中国卫生总费用及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卫生总费用总额和人均卫生总费用逐年上涨,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呈现上升趋势。卫生总费用筹资主体发生了改变,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明显下降;而社会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表明我国目前卫生筹资主体己发生转变,但仍然表现为政府、社会、居民个人三方参与的多元筹资格局。
二、医疗卫生保健消费的收入弹性
医疗卫生保健消费的收入弹性反映了卫生总费用对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反应程度。如果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弹性系数大于1,反之弹性系数小于1。据测算,1978~1998年期间,中国卫生总费用的平均收入弹性为1.2,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卫生总费用增长1.2%,表明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略快于国民经济增长,提示应对不合理增长的卫生费用予以控制。
三、政府卫生筹资发生变化
政府卫生筹资水平改变表现为。筹资绝对值增加,而相对值即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明显下降。同时,政府卫生资金分配比例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分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部分占政府卫生支出的比例呈现下竟趋势,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占财政支出比
重也趋于下降,提示政府对卫生保健事业的支持有所减弱。
四、卫生资金城乡分配格局发生改变
城市和农村人均卫生费用之比发生了改变,由1990年的4。0下降至1998年的3。07,表明卫生总费用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城市所占有的卫生资金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趋于下降,而卫生总费用中农村占有的份额趋于上升,可见卫生资金分配的公平性有所提高。
五、卫生筹资公平性
卫生筹资公平性指居民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不同,对卫生服务也应有不同的支付额,收入水平高的居民应比收入水平低的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支付额高。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和支付能力都有所增强,但城市居民卫生保健支出的收入弹性比农村居民大的多,表明城市居民的卫生保健支出的增长相对其收入比农村居民快得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