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探寻降低病人痛苦,提高胃肠镜检查治疗的准确性。方法将2009年6~12月收治的108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治疗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4例,进行胃肠镜检查治疗前,采用健忘镇痛麻醉处理,后进行胃肠镜检查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普通胃肠镜检查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下进行胃肠镜检查治疗痛苦少,依从性高,未发生不良反应,效果比较理想,而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躁动、喉咙不适等情况。结论无痛胃肠镜无论在安全性上还是适应证上,都比在传统的内镜或未给予麻醉下进行,更为理想,临床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胃肠镜无痛;临床应用
无痛胃肠镜是目前诊断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首要选择,也是最为常用和最可靠的方法,其技术在消化内科上的应用已得到医学界。而一般的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由于检查中不良刺激,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和不适,导致多数患者望而却步,甚者拒绝检查治疗,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为了提高我院医疗质量,我院近几年不断致力于研究胃肠镜检查治疗的改良,旨在寻找能够患者无痛苦并且安全、高效、可行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6~12月收治的108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4例,男28例,女26例,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治疗;治疗组54例,男30例,女24例,采用健忘镇痛麻醉处理后进行胃肠镜检查治疗。2组在病情、年龄、体重等方面无很大差异,可比性高。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手术前调整好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了解患者有无使用过内镜检查的经历,了解患者有无其他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为保证患者的肠道清洁,指导患者在进行手术前禁食1d,如患者吸烟,在2周前让患者禁烟,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准备好手术需要的器械及药物,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手术进行中,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心电监护,同时供氧。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进行手术前,给患者静脉推注健忘镇痛麻醉处理,麻醉药由咪达唑仑1~1.5mg,氟哌利多1mg,芬太尼0.075~0.15mg,丙泊酚20~30mg配置而成。注射后,当患者处于初步睡眠状态时置入胃肠镜。术中严密观察患者身体特征,随时记录患者的心率、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等,同时观察患者对检查及麻醉的反应,及时增减药量。
1.3 诊断标准
1.3.1 麻醉入睡程度 参照RAMSAY[2]判断,0级为清醒,Ⅰ级为困倦,但无异常反应,Ⅱ级为浅睡,容易唤醒,Ⅲ级为深睡,难唤醒,但睫毛反应存在,Ⅳ为沉睡,睫毛无反应。
1.3.2 效果标准 治疗中无疼痛或轻微疼痛,但手术顺利进行为治愈;治疗中无疼痛,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手术进行完为有效;治疗中出现比较重的疼痛,并出现恶心呕吐,手术中断或放弃检查为无效。
2 结果
对照组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并有12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有16例患者经受不了检查和治疗中的疼痛放弃治疗,20例轻微患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躁动。顺利进行手术者10例,治愈率为18.52%。治疗组无一例出现疼痛情况,手术全部进行完,除少数患者出现过性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静脉注射阿托品及麻黄碱后迅速恢复外,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50例痊愈,4例在检查和治疗中出现呕吐,有效率为100%。2组对比(表1)。
3 讨论
由于胃肠疾病与人的饮食有很大关系,因此胃肠疾病也成为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特别是现如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的现象日益增长,由此导致的胃肠疾病的发生概率不断攀升。常规的胃肠镜检查与治疗由于各方面的技术限制,容易让患者在检查与治疗中出项各种不适应证,如疼痛、咳嗽、呕吐等,特别是未做麻醉处理,更让患者产生恐惧感,更甚至在中途放弃检查与治疗,让患者久经病魔的折磨。无痛苦胃肠镜检查是在常规胃肠镜检查与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一定的麻醉剂处理,让患者在短暂的睡眠中就能进行完手术,手术中患者无任何痛苦,消除了患者紧张,克服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带来的异常,是临床无痛苦的操作技术。
参考文献
[1] 项斌.无痛胃肠镜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2008,11(11):1725~ 1726.
[2] 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4:154.
[3] 屠惠明.5600例无痛胃肠镜诊疗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65~ 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