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学能力比赛】高职音乐声乐《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教学能力比赛】高职音乐声乐《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教学设计《铃儿响叮当》

课题内容 《铃儿响叮当》 课时安排 授课类型 一课时 综合实践课 授课班级 学前教育二年级2班(25人) 授课教师 简介 1.学生职业背景分析 目前,家长已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本市共有300余万外来务工人员,再随着我县产业经济发展,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幼儿教师需求量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具备有才艺教学特长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成了幼儿园的紧缺人才。 2. 学生学习环境分析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训设备完善,具有良好的艺术氛围,学学情分析 校每学年都开展文化艺术节、班班有歌声比赛;学前教育专业每学期举办声乐、舞蹈、钢琴等技能竞赛。这样,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专业技能的平台。 3.学生自身特点分析 我授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生经过前两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儿歌的歌词特点、旋律特点和曲式结构等理论知识,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她们活泼可爱,爱跳爱唱,表演欲强。但是从她们到幼儿园的实习和见习反馈来看,学生分析儿歌的能力较差,对儿歌的歌表演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选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谢莉莉主编的《音乐》(基础版),本书以声乐为主线,声乐部分为突出学前教育特色,加大幼儿歌曲的比重,教学第 1 页 共 9 页

内容非常适合幼儿音乐教学实际需要,突出就业导向。 2.本课的地位 全书共十六单元,本课位于第三单元。本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儿歌《铃儿响叮当》的分析方法,又能运用歌表演充分表达对儿歌《铃儿响叮当》的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歌表演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突出岗位对接。 知识目标:了解《铃儿响叮当》的歌曲背景、情感、风格、节奏、速度。 教学目标 这个环节的设计理念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为四个步骤:提出任务、分组弹唱、教学重点 《铃儿响叮当》的分析 解决办法 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结合所学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歌词内容、 《铃儿响叮当》的歌表教学难点 演 解决办法 学生上台表演,展示不同的歌表演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演及时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1.教法分析: (1)任务驱动法:指导学生围绕《铃儿响叮当》的分析这一中心任务,通过校园网络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从歌曲背景、情感、风格、节奏及速度等方面进行幼儿歌曲分析。 (2)情境教学法:创设幼儿园情境,指导学生根据《铃儿响叮当》的背景、情绪、节奏特点进行歌表演,让学生确切体会歌曲表达的感情,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歌曲情绪和节奏特点进行歌表演(该过程在课前通过微信平台下发课前准备);鼓励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感受儿歌的美感,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铃儿响叮当》歌表演,提升学生歌表演能力。 教学策略 第 2 页 共 9 页

2.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法:学生根据课前下发预习内容,运用校园教学资源平台和网络等信息化资源,查找资料,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法:围绕教学中心任务,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析、总结,完成教学任务。此法既能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学生以后的职业能力提供良好的实践基础。 (3)表演法:要求学生结合《铃儿响叮当》歌词内容、歌曲情绪和节奏特点进行歌表演。 教具学具准备

理实一体化教室、钢琴、相关视频教学资源、教学评价表等。

教 学 过 程 图 一、发声练习 (~5分钟)

二、分组探究 (~22分钟) 三、歌表演 (~15分钟) 四、拓展运用 (~3分钟) 第 3 页 共 9 页

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教师将儿歌《铃儿响叮当》相关资料上传校园教学资源网,通过微信平台下发课前预习内容: 1.登陆校园资源网,查阅《铃儿响叮当》资料 2.利用课余时间弹唱《铃儿响叮当》并按组进行《铃儿响叮当》歌表演。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课前下发的预习内容进行课前准备,登陆校园资源网,查阅《铃儿响叮当》资料;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弹唱《铃儿响叮当》,分组进行《铃儿响叮当》歌表演。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目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自主性。 课前准备 针对学前音乐课上大发声练习 《我的小猫》(1=C—F) 5 6 5 4 3 1 2 1 2 3 5 – 一、发声练习,(~5分钟) 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么叫 3 3 3 5 5 5 3 3 2 2 1 - 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可以将小猫的歌词换成小鸭、小牛、小羊的叫声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声。 集体课的特点,练声曲主要采用儿歌式带词练习。不仅能拓展学生的音域,还能获得发声方法比起单纯的母音练习,学生积极性会提升很多。 1.布置任务:如何分析幼儿歌曲《铃儿响叮当》 2.分组弹唱:各组选代表弹唱二、分组探究,歌曲《铃儿响叮当》,师生共(~22分钟) 同分析歌曲的构思和创作技巧。 诞节的时候会唱这首欢乐的歌。这首歌曲索和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从歌曲背景、情感、风格、节奏及传。在许多国家过圣习资源,进行自主探1.通过分析、讨论、交流,明确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广为流围绕《铃儿响叮当》的分析这一中心任务,通过校园网络学3.合作探究:各组分析、讨论、调简单,分两段。前第 4 页 共 9 页

交流并将分析结果汇总,由小一段是有两段歌词,速度等方面进行幼儿歌曲分析。 突破重点。 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分析结果。 后一段是副歌。演唱4.归纳总结:通过合作探究,时的声音要像珠落玉问题式导学,欣赏体验、分析比较、层层深入,教师将学生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盘似的。每个音要活泼而富有弹性。副歌有模拟雪橇飞驰时清脆的铃声,更显得轻快热烈。二声部要唱得清晰、和谐。 2.掌握从歌曲背景、情感、风格、节奏、速度等方面进行幼儿歌曲分析的方法。

1.要求学生结合所学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歌词内容、歌曲情绪和节奏特点进行歌表演三、歌表演,(该过程在课前通过微信平(~15分钟) 台下发课前准备) 2.鼓励学生上台表演,展示不同的歌表演作品。 (3)歌表演 精神。 (2)合作创编 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学生讨论交流,设计表演动作 (1)讨论交流 1.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歌表演,提高合作探究的(4)学生自评、互评 2.通过学生的歌表(5)教师点评 演,对接学前教育专第 5 页 共 9 页

3.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进行互评,从作品的构思、有哪些收获、创编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等方面进行。请学生互评,为同学的创编作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4.教师点评,本堂课的歌表演非常成功,大部分同学的表演与歌词内容相符,动作熟练,个别同学在以后的歌表演过程如果能边跳边唱效果会更好。鼓励学生大胆表演,并根据评价表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培养自信。 业岗位。(亮点) 解决难点 第 6 页 共 9 页

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幼儿歌曲分析和歌表演的知识要领。 2.让学生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拓展专业知通过微信布置、批改作业: 1.根据本堂课所学知识,收集四、拓展运用(~3分钟) 《数鸭子》资料,进行歌曲分析和歌表演。 2.教师在线批改作业、解难答疑。 学生利用校园教学资识,提升职业技能。 源库和网络资源平3.培养教师和学生应台,收集资料,通过用信息化手段完成微信平台上交作业,教、学过程的习惯。 提出疑问、分享成果、4.通过信息化教学手交流心得。 段,突破传统教学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的课余时间提升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见附表 亮点: ①本堂课教学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既能理论教学、又能歌表演, “做—演—评”合一。 教学反思 ②利用微信搭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克服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提升教学效果。 ③整个教学环节遵循的思路:课堂赏歌带领学生欣赏美;课堂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美;歌表演表演让学生学会创造美;作品品评让学生学会评价美;课后的拓展应用让学生学会探究美。教学重点和难点就在这: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评价美、探究美中得到了体现和突破 第 7 页 共 9 页

需改进的地方: 以免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消”的现象。 今后将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更为具体的学习要求,

附表:第 小组课堂活动评价表

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 自评 他评 教师评 (100分) 参与态度(20 分) 合作能力(30 分) 创新表现(20 分) 活动成果(30 分) 总分(100分)

第 8 页 共 9 页

板书设计: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