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ZJB-2010-009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修订版 处 数 版本 A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实施日期 2010-3-15 更 改 日 期 更 改 记 录 更 改 依 据 更 改 人 1.目的
指导焊工及焊接检验人员工作,确保焊接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基准适用于所有安徽山河矿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钢结构件焊缝外观检测。 3.焊接部外观检查项目 3.1 焊接缺陷:
3.1.1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工艺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
3.1.2焊缝表面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叫气孔。表面气孔指露在表面的气孔。
3.1.3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点焊时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3.1.4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
3.1.5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的特征。 3.1.6未焊满:由于填充金属不足,在焊缝表面形成的连续或断续的沟槽。
3.1.7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3.1.8烧穿: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 3.2焊缝形状缺陷:
3.2.1焊缝成形差:熔焊时,液态焊缝金属冷凝后形成的焊缝外形叫焊缝成形,焊缝成形差是指焊缝外观上,焊缝高低、宽窄不一,焊缝波纹不整齐甚至没有等。 3.2.6 漏装:结构件中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零件未组焊上去。
3.3 复合缺陷:同一条焊缝或同一条焊缝同一处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缺陷。 3.4 焊缝打磨。
焊缝打磨要求:打磨后焊缝符合本检验标准,焊缝圆滑过渡或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不允许破坏母材。
4.Ⅰ、Ⅱ级焊缝的划分。
4.1掘进机所有需要超声波探伤的焊缝外观质量按Ⅰ级验收,其它焊缝按二级焊缝验收。
4.4不允许存在Ⅲ、Ⅳ级焊缝,否则返工甚至报废,若报废须由焊接工程师确认。 5.检验方法。
5.1本标准只作为焊接部位外观检查的标准,对焊缝内部质量进行评定时,不适用本标准,焊缝内部质量要跟据相应的其它检查方法评定。检验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5.1.1 肉眼观察。
5.1.2可使用放大镜检验,放大倍数应以五倍为限。 5.2复合缺陷的判定以最差的级别判定。 5.3缺陷判定后应作好标识,标明缺陷性质。
5.4标明的缺陷必须返工,缺陷返工后应重新对缺陷位置进行检验。 6、检验标准(单位为mm)
序号 1 缺陷内容 Ⅰ级标准 举例 Ⅱ级标准 举例 超差后的处理 h≤1+0.05c 最大余高h≤2 c=10 则h≤1.5 c=20 则h≤2.0 h≤1+0.1c h≤3 c=10 则h≤2 c=20 则h≤3 焊缝与母材不能有尖锐夹角,修磨或重焊 对接接头余高h 2 h≤1+0.10k 最大余高h≤4 k=10 则h≤2.0 k=20 同Ⅰ级 修磨补焊 kh角焊缝余高h 3 4≤(c-g) ≤8 在任意50mm内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差值≤2,整条焊缝≤3 对接接头焊缝宽度C 则h≤3.0 g=10 则 14≤c≤18 4≤(c-g) ≤8在任意50mm内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差值≤3,整条焊缝≤4 g=10 则 14≤c≤18 修磨或补焊,要求圆滑过渡。
4 在任意300mm连续焊缝长度 在任意 重焊 300mm连续焊缝长度内,f≤3 f内,f≤2 300焊缝的直线度 5 25在焊缝任意25mm长度范围 在焊缝任意25mm长度范围内,hmax-hmin≤2.5 修磨或补焊。 hmaxhmin内,hmax-hmin≤1.5 m≤0.10δ 最大为1.2 δ=8 则m≤0.8 δ=12 则m≤1.2 焊缝表面高低 6 m≤0.10δ 最大为2 δ=8 则m≤0.8 δ=16 则m≤1.6 重焊。 错边 7 T形接头焊缝厚度上偏差 (b-a)≤1+0.07k 最大为3 如设计要求k(b-a)≤1如设计要求k=6 则(b-a)≤1.6 k=12 则(b-a)≤2.2 (a-b)=0.3+0.035 k最k=10 则 补焊 (a-b)=0.7 k=16 则 (a-b)=0.9 k=10 则 k1-k=1~2 k=16 则 k1-k=超差2.0内让步,以上由技术人员现场判定。 让步 =6 则(b-a)+0.1k ≤1.4 k=12 则(b-a)≤1.8 最大为4 8 不允许 ka大不超过1,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T形接头焊缝厚度下偏差 b20% k1-k=(0~0.5)+0.1k k=10 则 k1-k=1~1.5 k=16 则 k1-k=1.6~k1-k=(0~1)+0.1k k焊脚尺寸不等
k9 k1k为设计尺寸k1为实际尺寸 2. 10 不允许 不允许 1.6~2.6 清除裂纹采用渗透探伤确认无裂纹后重焊或补焊。 裂纹(含定位焊裂纹) 11 烧穿 不允许 不允许 由技术人员现场判定。 12 条状夹渣 不允许 不允许 清除后补焊或重焊 13 不允许 y≤0.02δ 最大为0.2,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5% δ=10 则y=0.2 修磨或修磨后补焊 咬边(含根部咬边) 14 不允许 在50的焊缝长度上,单个气孔不大于1/3板厚,最大气孔(包括点状夹渣) 15 16 17 18 19 漏焊(含焊缝间断) 漏装 未焊透 未熔合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超过1.5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q≤0.2+0.02δ 最大不超过焊缝全长的5% δ=10 则q≤0.4 δ=20 则q≤0.6 重焊 补装焊接 重焊 返工 补焊 修磨或修磨后补焊
未焊满及凹坑 20 21 弧坑 根部收缩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q≤0.2+0.02δ δ=10 则q≤0.4 δ=20 则q≤0.6 22 不允许 不允许 修磨 补焊 清根后补焊 焊瘤(θ≤90°) 23 24 电弧擦伤 飞溅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允许少量孤立的飞溅 修磨补焊 7.参考文件
JB/T9186-1999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规程》 8.说明
本文件由品管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