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退休后养老金怎样计算

退休后养老金怎样计算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根据辽劳社发[2006]81号文件,我市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已经经过了5次改革。目前,执行的文件是该文件,其中企业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总和构成了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为计发基数×缴费年限×计发比例(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为退休上年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指数,本人平均指数和为23.5691,除以退休前缴费年限20年,得本人

法律分析

据说,我市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已经经过了5次改革。目前,执行的文件是辽劳社发[2006]81号,其中企业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总和构成了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年限×计发比例(1%)

计发基数=(退休上年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退休上年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指数

本人平均指数=(a1/c1+a2/c2+……+an/cn)/N

其中:a1、a2……an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缴费工资;c1、c2……cn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省职工平均工资,2006年开始为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N为缴费年限。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上年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1996年1月1日前)×计发比例(1.4%)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2001年6月30日前账户储存额+2001年7月1日后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老账户养老金+新账户养老金

举例说明:某女士,1958年11月出生,1977年12月参加工作,2013年11月(55周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全部缴费年限为36年,其中视同缴费年限为15年零1个月,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为18年零1个月,截至退休当月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为42175.77元,其中:2001年6月30日前账户储存额为6846元;2001年7月1日后账户储存额为35329.77元。(历年缴费情况附后)

本人缴费指数(即公式中的an/cn)=本人缴费工资/省职工平均工资(2006年开始为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缴费指数和为23.5691,除以退休前缴费年限20年,得本人平均指数为1.1785。

计算过程如下:

◎基础养老金

计发基数=(退休上年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注:退休上年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42503/12=31.92)

本人平均指数=(a1/c1+a2/c2+a3/c3+……+an/cn)/N=23.5691/20=1.1785

(注:该职工退休前在职缴费从1993年-2012年,共计20年。)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退休上年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指数=31.92×1.1785=4174.15

那么,此人的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年限×计发比例=(31.92+4174.15)/2×36×1%=3858.035×36×1%=1388.(元)

◎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上年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计发比例=(31.92+4174.15)/2×18.0833×1.4%=3858.035×18.0833×1.4%=976.72(元)

(注: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18年零1个月在计算时应换算成18.0833年。)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2001年6月30日前账户储存额+2001年7月1日后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老账户养老金+新账户养老金=(6846+35329.77)/170=40.27+207.82=248.09(元)

(注:“170”为该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

那么此人退休后的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388.+976.72+248.09=2613.70(元)

据介绍,从算法上可以看出,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与参保人员退休时省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本人缴费年限及缴费金额密切相关。简单说来,就是平时个人缴费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日后领取养老金的多少。缴费时间越长、缴费金额越多,退休后所得的养老金就越多。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九条规定,基本养老金按月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的百分之八十。那么,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的改革历程是怎样的呢?

自2015年起,我国逐步实行了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的改革。改革前,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主要依赖于职工平均工资。而改革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标准由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提高至百分之八十,这意味着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也相应地更加公平合理。

此外,改革还提高了基本养老金的统筹层次,将养老保险基金从地方管理转为全国统筹,进一步提高了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和待遇水平。

总体来说,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的改革,旨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养老金制度,提高养老金的发放质量和稳定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结语

据报道,我市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已经经过了5次改革。目前,执行的文件是辽劳社发[2006]81号,其中企业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总和构成了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根据这个计算方式,某女士1958年11月出生,1977年12月参加工作,2013年11月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全部缴费年限为36年,其中视同缴费年限为15年零1个月,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为18年零1个月,个人缴费工资为31.92元,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1.92元,本人平均指数为1.1785,那么她的基础养老金为1388.元,过渡性养老金为976.72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248.09元,最终月基本养老金为2613.70元。从算法上可以看出,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与参保人员退休时省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本人缴费年限及缴费金额密切相关,缴费时间越长、缴费金额越多,退休后所得的养老金就越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