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事诉讼普通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普通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民事诉讼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受损害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不予保护。委托朋友代理诉讼需有授权委托书,当事人可委托1至2人作为代理人,包括律师、近亲属、工作人员或推荐的公民。诉讼时效对于起诉很重要,超时可能丧失胜诉权利,一般为三年。

法律分析

一、民事诉讼普通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根据《民法典》有关规定: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条

【对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一条【受性侵未成年人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二、民事诉讼委托朋友可以吗

可以委托自己的朋友代自己去应诉

要求有授权委托书。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不能成为代理人的情形包括无民事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适合担任代理人的人。

私法自治,民诉中可委托朋友作为自己的工作人员代理诉讼。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每一个案件都是拥有诉讼时效的,如果当事人想要起诉的话,最好是在诉讼期间进行起诉。如果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的话,那么但是很有可能会丧失胜诉的权利,但是还是拥有起诉的权利,对于普通的案件,一般诉讼时效是三年的时间。

结语

民事诉讼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即权利人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将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委托朋友代理诉讼需有授权委托书,可委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近亲属或工作人员、社区、单位及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诉讼时效对于起诉非常重要,超过时效可能丧失胜诉权利。一般普通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二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条 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三条 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