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某医院住院部冷却塔+燃气锅炉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我国医院大多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尽管在过去50年里,各地陆续新建、改建、扩建县及县级以上各类医院17764所,今后10年将是中国医院改建、扩建的高峰年代。但是,医院建筑中的暖通空调设计也面临新的挑战。在医院建筑中,暖通空调的目的不仅是提供舒适和医疗需要的热环境,更重要的是对交叉感染、污染源的排放进行控制。此外,还要满足消防、节能以及特殊医疗设备的要求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工业和民用建筑、扩建和改建的工程中,对空气调节的需求越来越多,因为受控的空气环境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操作和保证产品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安全操作、保护人体健康、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重要意义,所以空气调节技术和工程已成为基本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学习本专业的我们应能够牢固地掌握好空调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国内外暖通空调现状
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空调,空调技术已成为衡量建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蓄冷空调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快速发展,以及热泵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应用。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燃气空调、VAV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
能源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美国在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美国的整个能源消耗中,有约1/3以上消耗在建筑能耗上,这些能耗用来满足人们的热舒适、空气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国暖通空调制冷工程师协会、美国制冷协会、美国冷却塔
协会等组织、美国能源部以及众多暖通空调设备生产厂家如York, Carrier等都为建筑节能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美国制冷设备生产厂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研究高性能冷水机组,使得冷水机组单位制冷量的能耗仅为20世纪70年代的62.3%。美国在空调冷源水系统方面的研究也卓有成效,在冷却水系统方面着重于降低冷却水流量,以达到减少冷却水泵能耗的目的。日本是一个资源贫困的国家,其主要能源来自进口,同时又是一个能源高消费国家。因此,节能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日本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在建筑节能方面,日本做了大量工作,颁布了许多节能法规,提出了建筑节能的评价方法。日本的一些设备生产厂家对空调和制冷设备的投入也很大。Daikin公司首推的变频VRV系统,为中小型建筑安装集中式空调系统创造了条件;Sany公司则在直燃式冷水机组上成绩卓著。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空调冷热源用能。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的工程系统。在美国地源热泵系统占整个空调系统的20%左右;瑞士40%的热泵为地祸热泵,瑞典65%的热泵为地祸热泵。
3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建筑为某医院住院综合楼,位于武汉市,占地面积1771.2m,总建筑面积为14925m2;
2设计依据及范围
3设计参数
1,武汉地区室外设计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2℃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 2,室内空气设计计算参数 夏季干球温度24℃ 冬季干球温度20℃
4空调冷热负荷计算
医院冷负荷指标取100W/m2,总热负荷估算值为1500KW; 医院热负荷指标取75 W/m2,总冷负荷估算值为1120KW; 考虑到该建筑 使用系数取0.5
空调设计冷负荷750kw,空调设计热负荷560kw。
5冷,热源设计 1,冷热源方式
根据设计要求,冷源用冷却塔,热源用燃气锅炉。 2,冷热源参数
夏季空调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 夏季冷却水供回水温度:32℃/37℃ 冬季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45℃/40℃ 3,冷热源配置
根据空调冷热负荷,制冷量在116~1054kw时,宜选用螺杆式机组。考虑到建筑使用情况。
夏季选1台水冷式螺杆式冷水机组 选用低温差标注型逆流式冷却塔; 冬季选用1台立式燃气热水机组 机组各个工况主要参数如下:
6水泵的选配
空调冷(热)水泵:根据机组技术参数和系统设计参数,由楼层高度,温差,及冷负荷估算,选水泵流量120m3/h,扬程0.162MPa,电机功率11kw. 7空调(末端)系统设计 1,空气处理方式
各房间采用风机盘管送风 2,空调水系统
1)空调水系统为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2)冷(热)谁管道系统采用同程设计,以便平衡阻力,流量
8空调系统主要设备汇总
4参考文献
[1] 孙一坚. 工业通风[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 陆耀庆. 供暖通风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3] 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19-87 (1987年版)[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987.
[5] 宋孝春. 民用建筑制冷空调设计资料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