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营销类电话诈骗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电信诈骗手段,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针对此类行为,法律对其进行了明确规定和打击。消费者应当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如实掌握重要信息,拒绝泄露个人身份信息,以免遭受损失。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或者传真等通信工具,进行诈骗、探测隐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欺骗他人,骗取他人财物的,以诈骗论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企业、个体工商户、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禁止发送垃圾信息、虚假信息、欺诈信息以及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泄露用户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销售、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二十六条: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泄露用户个人信息,不得向他人提供用户个人信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