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仔细看图,明白三个小伙伴以及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议一议:三个小和尚应该怎么做?
2. 照样子,练习“晶、蒜、森”三个字。
3. 背熟八条成语和《明日歌》。
4. 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办一份手抄报,班级展览并交流。
5.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学用字词句
1. 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2. 指导:学生看两组图,说说它们的意思。
(1) 出示第二组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想想三个小和尚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 请学生讲述三个小和尚的故事。
(3) 出示第一组图,同桌谈论,说说图中的内容,注意把故事的结果说清楚。
(4) 全班交流:你是喜欢“三个小伙伴”呢,还是喜欢“三个小和尚”,为什么?
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理由说充分。
遇到学生说得精彩的字、词、句,可请学生板书到黑板上,有选择地带领学生读一读,学生可自主积累。
3. 练习
(1) 指名说说读了两个小故事后的想法。
(2) 大家评议,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想法,说得有道理就行。
(3) 请学生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询问老师、同学。
(4) 请几位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知道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发现学生写得生动的句子或板书或表扬。
(5) 其他学生可与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确的句子。
4. 议一议
(1) 请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才能让庙里的水缸总是满满的。
(2) 合作伙伴之间先交流。
(3) 组织全般交流,师生、生生对话。
二.教学写好钢笔字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三个字:晶、蒜、森
(2) 请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说说自己的发现
(3) 出示:(书上)我的发现:下半部分要写得左小右大才好看。
3. 练习
(1) 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2) 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并选择范写,再让学生仿写。
4. 反馈
(1)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2) 指出存在问题,纠正不美观的字。
三.教学读读背背
1. 熟记成语。
(1) 请学生说说想怎样怎样学习成语。
(2) 请学生自主学习成语。
(3) 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意思以及用法并归类。(可以事先让学生预习)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办法也用完了。
归类:来自语言故事,都告诉人民一个道理。
(4) 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5) 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 背诵《明日歌》
(1) 自由朗读这首诗,谈谈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2) 全般交流,明白这首诗的意思。
(3) 知道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4) 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5) 课外拓展:可后收集表达同样意思的诗或名言警句。
四.教学想想做做
1. 与学生谈话。交流自己的爱好。
2. 明确学习任务:办一份手抄小报,请学生谈谈打算怎样办小报。
教师引导从选取主题、收集资料、编排设计、分工合作几个方面谈。
3. 学生自主选取主题,给小报取名。
4. 全班交流,指导抓住主题命名。
5. 自由组成编报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办报。
6. 学生完成后带来,组织学生评议,准备办一个小报展览。
(1) 组织一个记者招待会,请各位同学拿出自己办的小报,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大家推销小报。:要求:把自己的特色说清楚。
(2) 师生共同参与欣赏、评议、可吸收优点,也可以提出建议。
(3) 评选出销量最好的前几名小报,张贴在玻璃窗或板报上。
(4) 办的不理想的,可再进行修改。
五.学写毛笔字。
1. 出示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
2. 学生谈感受
3. 审题
明确本次学的比画:竖折撇、竖折折钩
4. 指导
(1) 教师边范写边讲解竖折撇、竖折折钩的书写方法
(2) 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1) 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 指导学生书写“专、考”两个字,注意竖折撇、竖折折钩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及大小。
6.反馈
(1) 展示写的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 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