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学生视角: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埋藏着许多回忆,是什么事情值得作者如此难忘?为什么过去了十六年还能这样清楚地记得。作者的父亲------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课题的耐人寻味,激发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难点:了解时代背景和李大钊的相关资料,才能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思考:

  这篇课文讲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从被捕到被害过程中的几件事。文章篇幅较长,离学生实际较远,因此,学生学习兴趣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只有抓住课文内容及文中人物的特点,设计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才会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收集李大钊及其所处时代的背景资料,是降低理解难度,深入体悟内容的关键,也只有如此才能使课文中的革命传统教育因素突现出来,进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重点:

  1、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及其好处。

  设计特色:自主探究,合作研读,读中感悟。

  信息资料:

  1、收集李大钊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

  2、写有思考题目的投影片。

  3、低沉、舒缓的乐曲。

  教学要求:

  1、结合收集的资料,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光辉事迹,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文章前后照应的写法,并认识这种写法的好处。

  3、自学本课的生字,能结合语境,理解掌握新词。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交流收集的资料,了解李大钊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研读课文。

  3、学习交流、讨论合作,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流程:

  一、从旧引新,交流材料。

  1、你知道中国共产党吗?你知道它的创始人有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主人公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板题)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自然引入。)

  2、交流课下收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感知质疑,合作解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在预习的基础上充分读书,读准读通,理清文章层次,在自读的基础上,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2、用较快的速度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疑点。

  (鼓励学生读书,进而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这样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3、引导学生交流读书质疑的发现,并结合收集的相关资料和对课文的深刻理解,结组讨论,合作解决。

  (分组学习的关键体现在“合作”上,充分地让学生相互讨论、启发、帮助,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是在学生个体充分“自主质疑”的基础上进行的,扎实高效。)

  4、研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重新调整教学,以“学”定教,使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

  三、再读感悟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练习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脚步( )的喊声的态度

  的眼光 啧啧的( )出神的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3、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板书:

  1、留守北京

  十六年前的回忆 2、不幸被捕

  3、法庭斗争

  4、被害之后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表现,深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及其好处。

  3、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回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采用自由交流的方式,交流上节学习的收获。

  二、引发研讨,深读悟情。

  1、投影出示思考题:

  (1)你认为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作者的心理有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问题设计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学生对课文稿有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发研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课文稿内容,进而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鼓励学生从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研究。

  (深化理解认识,开放学习内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三、汇报交流,升华情感。

  1、投影出示。

  (1)李大钊是个的人,因为。

  (2)“我“感到,因为。

  (问题设计便于规范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根据研讨的问题,自主选择习题。第一个问题也可能引导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进行创意表达。)

  2、师小结:激qing过渡。

  3、指导感情朗读,引导相互评价。

  教师可以采用配乐的形式,作适当的示范,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文章的主题。

  四、课堂练习

  读下面的句子,再找出课文中和它相联系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2、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五、实践活动

  六、收集其他革命先驱的事迹资料,召开一个故事会。

  板书:

  1、留守北京:高度负责

  2、不幸被捕:处惊不变

  十六年前的回忆 3、法庭斗争:凛然正气

  4、被害之后:激励后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