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

  难点:理解为什么把风筝叫做“幸福鸟”。

  三、课前准备

  ppt课件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师:同学们听出了这首歌在唱什么?(板书课题:风筝)

  出示风筝图片

  3、师:是啊,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得飞翔,我们玩得多快乐啊!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10课《风筝》。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童年,感受他们的快乐!

  4、出示《风筝》,齐读课题

  5、师:课文中的小朋友还把风筝称作什么呢?(板书:幸福鸟)

  为什么把风筝叫做幸福鸟?(师在幸福鸟旁边打上问号。)

  二、初读课文、预习感知

  1、师: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风筝是幸福鸟?

  2、反馈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师:是啊,他们在做风筝、放风筝、甚至是找风筝时都是非常幸福、快乐的。

  3、师:大家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①、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②、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

  精心  憧憬  依然  踪影  似乎  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半沉半浮   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第二课时

  一、唤起情感,复习导入

  师: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二、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师:那我们就先来感受一下做风筝时的快乐吧!谁能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写出我们做风筝时心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1)、师:我们精心地做着风筝,在做风筝的时候大家会想些什么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

  2)、师: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这时候大家的心情——(依然快活)

  依然——它可以换成什么词?(依然、仍旧、还是)

  3)、师:为什么呢?为什么做出的风筝什么也不像,而我们却依然快活呢?

  4)、师:是啊,虽然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象,但是我们的憧憬, 我们的希望依然存在 ,我们依然可以和伙伴们去放风筝,依然可以把我们的风筝放得高高的所以我们还是快活的。

  5)、师:谁能把这种快乐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先自己读一读。

  (自己读———个别读)

  2、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师:风筝做好了,此时大家最想干什么?(放风筝)

  2)、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放风筝时的乐趣吧!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仔细体会哪些地方写出了我们放风筝时的快乐.

  出示句子: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师:这句话里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乐的心情?(拼命)

  3)师:他们拼命的奔跑,拼命的喊叫,你觉得他们会在喊叫些什么呢?谁能配上表情动作来喊一喊?

  师:让我们一起来快活地喊一喊吧!

  (范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生交流)

  4)师:真开心呀,你觉得此时飞起来的仅仅只是风筝吗?随着风筝一起飞起来的还有什么?

  出示填空: 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____也飞起来了。

  生交流

  5)、小结:是啊,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心,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幸福也都飞起来了,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放风筝的快乐。

  6)、拓展。

  ①、师:看到这些孩子放风筝的高兴劲儿,大家都会想到一首诗──《村居》,还记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诗人写的吗?

  出示诗歌,引导读背:

  《村居》清·高鼎

  草长驾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②、师:《村居》描写的是春天放风筝的情景,明朝还有一位诗人写了一首描写春天放风筝的诗歌,要不要读读?

  出示诗歌、图片,引导诵读:

  《风鸢图》   明·徐渭

  柳条捷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

  ③、师:我们这篇课文写的是秋天放风筝的情景,可能很多同学想读读描写秋天放风筝的诗歌。宋朝有个诗人寇准就写了一首描写秋天放风筝的诗,大家想不想读读?

  出示诗歌,引导诵读: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3、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师引读:是啊,放风筝的我们是多么的开心啊,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了一阵风,线嘣的一声断了.接下来小朋友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呢?请赶快默读4-5自然段。找出描写我们心情的词语。(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

  2)、师: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我们会怎么呼唤呢?

  3)、师:可是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我们都哭了,在田埂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动,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出示句子:“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 ‘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 “幸福鸟”……

  4)、师:那儿找过了吗?学生读:“没找过,说不定 ‘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多叫几个学生。知道朗读该句,有希望的语气。

  5)、师:于是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同学们,这里用了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省略了他们有没有找到,省略了他们去了很多地方寻找……)

  6)师总结:是啊,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但是我们对于自由,对于快乐,幸福的追求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附1、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憧憬   依然快活

  放风筝:拼命 

  找风筝:垂头丧气

  教学后记:

  《风筝》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作品,文章再现了作者儿时与伙伴们的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快乐场景,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快乐不言而喻。。

  教学之初,我先让孩子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孩子们找到文章是按照: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三个层次来写,紧紧抓住最大的快乐这个词语来教学文章的前两部份,让学生细细体会哪些词句能体现出作者的快乐。

  “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当孩子找到这个句子时,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憧憬”一词,我让孩子们走进文本,想象你在做风筝的过程中,会有哪些想法,孩子们说:希望自己的风筝能够做得漂亮,希望自己的风筝能够飞得很高很高,希望这个风筝能够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快乐……“是啊! 你们这些美好的愿望就叫——憧憬”孩子们一下子理解了。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教学这个句子时,我让孩子们利用换词来理解“依然”的意思,并让他们用“依然”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放风筝这段时,能体会出孩子们快乐的词句就更多了,结合自己放风筝的经历,运用书中语言的描绘,让他们到台前表演,在现了文本,也再现了生活实际。

  前两段的教学紧紧围绕着“最大的快乐”来展开教学,回旋反复,多次品味,想象着创造一个完美的课堂。但疏于准备,与理想还是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想对前两段词句的品味朗读达到极至的快乐与第三部份极至的悲伤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能体会到文中孩子们的失落与沮丧,在对“垂头丧气”这个词语进行想象时,首先让他们做一做垂头丧气的样子,再让他们说一说文中小朋友的心情、模样,他们说仿佛看到:孩子们个个低着头、眉头紧皱,甚至有的孩子在默默地落泪不肯回家……多么好的想象啊,这不就是我要的教学效果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