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3苏州园林教案

13苏州园林教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13苏州园林

  教学目的:1、 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

  2 、了解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

  3、 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的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4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1、 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清说明顺序

  2、 学习由整体把握到具订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简介作者(先请个别同学把自己了解到的作简单介绍,教师和补充,   板书重点,然后请同学们再去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叶圣陶先生的其他方面)

  三、 检查预习情况

  四、 合作探究

  1、 整体感知(可请同学起来说)

  2、 四边互动

  (1) 教师问: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2) 教师问:同学们在读课文第一段时能不能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说出来。

  (3) 从中同学们想问什么或想弄清一些什么问题,引导同学们提出问题。先看第一个问题:

   什么是“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这一词语点明了什么?

   是称哪个为“标本”(苏州园林)由此引导同学们提问:为什么苏州园林可以称为“标本”呢?

   这里说到“这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由此引导同学们提问:(请同学们看彩图),那么在这幅图画中,都有些什么内容呢?

   老师问:把这些都堆在一起就成画了吗?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吗?        

  明确:不是的,是有定讲究的。请看板书(见附录)

   问:鉴赏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与“欣赏”“玩赏”比较一下。

  (4)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鉴赏的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写得最好。(请同学们交流)

   下面我来谈谈看法,好吗?我读了这篇课文,深得第4段挺好,为什么呢?因为:

  结构美{  总说、分说 从多角度说   

  第一, 层次很清楚

  第二, 从多角度来说

   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课文在写假山时为什么要从设计者、匠师和游览者的角度来写呢?

  语言美{  概括性强  精炼而形象

  第一,概括性强

  第二,精炼而形象

   下面,让我们在鉴赏、品味的基础上来集体朗读第4段。

  3、小结

  五、链接生活

  用一段文字介绍自己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六、实践活动

  寻访当地的园林建筑,用画笔或摄像机录下美丽诉图画

  七、作业

  1、请同学们像老师那样,从结构和语言两个角度来鉴赏、讨论课文中写其他方面的内容。

  2、请同学们课后查找有关资料,画图探讨苏州园林除文中同之外的美的地方。

  附:板书设计

  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分

  局部     主

  述

  细部     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