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探索积的定位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竖式进行乘法运算。

  4、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估算学习对计算的帮助。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热身:

  1、笔算下面各题。2 35 8

  2、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奥运比赛吗?为迎奥运,青岛市要新建一条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历时15个月,平均每月修建213米,求工程全长就是求15个21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3×15=米

  3、学生进行估算,并说说想法。

  213≈20xx00×15=3000

  所以213×15≈3000(米)

  4、通过诱导,引入新课。

  刚才每位同学都进行了估算,那么究竟213×15的准确答案是多少呢?面对新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各有高招,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创设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能主动投入到估算中来,让学生通过估算,试图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2、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笔算,实现了估算、笔算的有机结合。同时,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关注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三、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1、小组交流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2、全班交流,汇总策略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

  (1)、充分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学生的解题策略可能有:

  ①213×10=2130213×5=10652130+1065=3195②213×3=639639×5=3195

  ③213×5=10651065×3=3195④利用竖式

  (2)、通过比较,着重指导,从而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3)、请学生算一算213×15,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方法二、三的局限性,从而更好的体会学习竖式的价值。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算法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入分析,从中逐步体验到竖式计算简洁、明白、通用、易查的优越性,体验到竖式计算的'优越性和学习竖式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各种算法。感悟和选择出最优的方法。)

  四、应用深化,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数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数和两位数的十位数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出示38页例: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指导。

  3、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列竖式计算。205×63=138×27=

  294×25=382×45=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布置课后作业。(38页自主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让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我尽我所能当好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和总结计算步骤,从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引导学生说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我只是铺路引路。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经历了三位数乘两位数法笔算方法的得出过程,获得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