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对种族歧视的抨击,体会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及主题,理清本文的线索。
2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和运用演讲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1、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马丁·路德·金:美国黒人民权运动的著名领袖,被誉为“黑人之音”,美国《展示》杂志将他列为近百年世界最有说服力的演讲家之一。(见《教师用书》)
2、字词检查
略
3、生听录音,理清全文的线索
文章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盛赞解放黑奴给黒人带来光明和希望,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没有得到自由。
第二部分(第3—9段):表达集会的目的。
第三部分(第10-完):深情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梦想。
4、讲解第一部分
指名朗读:有感情的读第1、2自然段。
思考:这一部分都演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演讲一开始,作者首先以优美的句子盛赞解放黑奴宣言的黑人带来的光明和希望。
追问:文中是如何盛赞的?
明确:文中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句。然而口气一转,又严肃的指出黑人依然没有得到自由。
追问:作者又怎样论述这一论点?
明确:作者列举了一桩桩事实:黑人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浪者。
5、讲析第二部分
指名朗读
思考:这一部分讲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讲述集会的目的,劝说黑人斗争要注意策略。
追问:这次集会有什么目的?
明确:为了兑现诺言;提醒美国政府,现实的严峻性。
追问:为什么要求兑现诺言?
明确:因为美国政府给黑人开个张空头支票,并没有兑现,现在到了要求支票兑现的时候。
追问:作者提醒美国政府,现在到了怎样的严峻性时候?
明确: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将是美国的致命伤。
提问:劝说黑人斗争要注意哪些策略?(从文中找)
明确:①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
②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
③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
④不允许抗战蜕变为暴力。
⑤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资力量的高境界中去。
⑥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
⑦回到自己所在的地方去,不要陷入绝望而不不能自拔。
追问:这些斗争策略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严肃、严格的政策性。
6、讲析第三部分
指名朗读
思考:作者深情地表达自己的梦想。
追问:作者有一个什么梦想?
明确:①人人平等。
②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和奴隶主的儿子共叙兄弟情谊。
③ 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样压迫成风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④黑人的孩子将在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⑤在亚拉巴马州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的男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共进。
⑥坎坷曲折之路变成坦途,圣光披露,普照人间。
一句话,梦想美国黑人能够真正自由、解放。
教师小结
有了梦想,就有了信念,有了信念并付出行动,为实现信念而工作,而斗争,甚至坐牢,牺牲,终有一天,自由会实现的。
7、总结全文
以演讲的语气朗读本文。
老师补充“演讲的语调”
重音 慢速:关切 轻音 慢速:思索 高音 慢速:傲慢
低音 慢速:沉重 重音 快速:粗暴 轻音 快速:轻松
高音 快速:急躁 低音 快速:焦急
8、写作特点
通篇演讲感情激昂,文字优美,极富感召力和感染力。
作者演讲过程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