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写景物的文章,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作者准确地用词、生动逼真的把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抓住火烧云颜色、形状极多和颜色、形状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火烧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本课在本组中是精读课文,而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作文材料。这就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习作者是如何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积累作文材料的。全文分为三大段分来写,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天上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二段(第2—6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三段(第7自然段)讲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本节课我带领学生通过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体会了作者描写这一幅绚丽多彩的晚霞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瑰丽景象和看到火烧云的喜悦心情。在设计本文的教学过程时,我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内容的设计,我基本遵循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理念,并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变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体现重难点,小学生的好奇心易被激发,于是,在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恰当地提出讨论的问题,并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寻找并归纳记字方法,分层方法,概括段意的方法。
这样,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进行主动学习和自主建构知识,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此外,情境学习亦是一大特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