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畔独步寻花》的优秀教案

《江畔独步寻花》的优秀教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对于古诗教学,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授,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

  一、古诗擂台赛

  1、背诗

  2、赏画吟诗(同学们能给下面的画面题上诗句吗?)

  ①画:柳枝随风飘摇,倒挂在小河上……

  生:《咏柳》……

  ②画:春天到了,杏花儿也竞相开放了,偷偷地伸出了墙外……

  生:《游园不值》……

  ③画:河里鸭子总是最先知道春天到来……

  生:《惠崇春江晚景》……

  孩子们通过给画题诗,对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通过这样的活动之后,孩子们见到某一处景,嘴里就会不由地哼出几句诗来,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二、学新诗《江畔独步寻花》

  ㈠从题入手

  1、出示古诗,读题。(随机指导“畔”的读音)

  2、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生:诗人在江边独自一个人在寻花)从哪里看出?

  ㈡赏读古诗,诗中寻画

  学习古诗,必须设法引导学生把诗句变成一幅幅风景画,使之展现在眼前,从中受到熏陶或启发。

  (1)寻花写花:

  师:有一位诗人说读着一首好诗,就如同看到一幅美的画,轻轻读读这首诗,让我们走进那美丽的画里,感受画的美。生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境。

  师:你从画里看到了什么?从哪里看出?

  生: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花,把枝条都快要压断了。因为诗中有一句“千朵万朵压枝低。”我是从这句想象到。

  生:“四娘家花满蹊”这句中也能看出花很多。

  师:“满蹊”什么意思?“蹊”又是什么意思?

  生:“蹊”就是小路。师:那“满蹊”就是什么铺满了小路?

  生恍然大悟:是落下来的花铺满了小路。

  师:谁能读读看,能不能读出“花满蹊”的感觉来?(自读后交流读)

  师:小朋友,春天都开得什么花呀?

  生:有油菜花、桃花、梨花……

  师: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黄四娘家的花写下来好不好?

  出示:你瞧,黄四娘家的花真多!                                  

  生1:你瞧,黄四娘家花真多啊!有粉红色的桃花,金灿灿的迎春花,红中带白的杏花,这么多的花让人看了真是心醉哟!

  生2:你瞧,黄四娘家的花真多啊!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花香扑鼻。吸引了无数的蝴蝶来采花粉。蝴蝶翩翩起舞,这幅景象多美啊!

  生3:你瞧,黄四娘家花真多啊!桃花笑红了脸,迎春花儿穿上了金灿灿的黄衣,还有粉中带白的杏花探出了头,好像要跟梨花比美似的!这么多的花儿都挤在黄四娘家的花园里,整个花园成了花的海洋,好美啊!

  贴花(黄四娘家的花可真多,真美啊!让我们把刚才写了话的花片贴到黑板的花枝上吧!学生纷纷上台贴花)黑板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真是千朵万朵压枝低呀。

  诗中寻花,感觉那飘着花香的花儿还在我们的眼前。凭着孩子们多彩的想象,课堂成了一个花的世界。“阅读中练写”更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式,写心中所想,抒心中所意。孩子们不再会为作文“无米下锅”而咬笔尖,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很愿意下笔,真是下笔如有神。

  (2)诗中寻蝶,蝶恋花

  师:这首诗中除了花,还有什么呢?

  生:蝴蝶。“留连戏蝶时时舞”

  师: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生:蝴蝶在花丛中采花粉、跳舞……

  师:蝴蝶可能会对花儿说些什么呢?谁来做只可爱的小蝴蝶飞到花丛中去跟花儿们说说话。(一生上台)那我们在座的同学可都成了花儿了。

  生戴上头饰,展翅飞舞,飞到了一位学生面前。有礼地说:花儿,花儿你怎么开得这么美?

  生答:谢谢你的夸奖,你也很美,你身上的花纹,你那优美的舞姿不知为春天增添了多少光彩。

  生展翅又飞到了另一学生面前:花儿,花儿,你们为什么开得这么旺盛?

  生略一沉思:春天到了,花儿都想看看美丽的春天。

  师:(“蝴蝶”恋恋不舍地飞舞着)这么美的花儿,这只“小蝴蝶”都不愿飞走了,这就是——留连戏蝶时时舞”。

  好一个留连戏蝶时时舞,教师的这一创意真是一举两得。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活跃了气氛,而且又使学生很深刻地理解了诗句,“因为爱花,所以留连时时舞”整个活动充满着浓浓的童趣。

  (3)娇莺枝头啼春美

  师:蝴蝶不愿飞走了,还有谁也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呢(黄莺)

  生齐读:自在娇莺恰恰啼

  师:小黄莺可能会唱些什么呢?你能来唱一唱吗?(略)

  有的小朋友动情地唱起了歌,有的小朋友歌颂春天真美,有的小朋友还学起小黄莺叫了起来,课堂顿时热闹非凡,课堂成了鸟的天下。

  师:这么美的景,诗人陶醉了,蝴蝶、黄莺陶醉了,连我们都被陶醉了,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读整首诗。生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背诗

  孩子们天生好动,在活泼的课堂上,生动的课堂上,孩子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最富有情趣的,也是孩子最喜爱的。

  ㈢扩展延伸,走近诗人,领悟诗情

  师:(质疑)有这么多的花,诗人为什么还要去寻花呢?

  出示背景资料: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兵15万在范阳举行反叛,准备大举进攻中原地区,打到长安去,推翻唐朝,自己当皇帝。由于唐军疏于防范,再加上政治,很快这次战争席卷了大片土地,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师:还有两首诗,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场战争

  出示: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这首《江畔独步寻花》正是作者介于这两首之间写的,那时正是安史之乱平定,诗人心情比较愉快,有种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所以整首诗笔调比较明快轻松。

  师:带着我们的理解,让我们再把这首诗来读一读。最后,老师还要送给同学一句话:文学的大门,永远为那些爱好它的人打开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