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怎样认定恶意透支

怎样认定恶意透支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恶意透支是信用卡业务中的主要风险形式,属于信用卡诈骗的一部分。对发卡银行而言,它是最常见的并且危害极大的风险。因此,正确分析信用卡恶意透支风险的成因,提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减少发卡银行的损失,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生活中有信用卡的人不少,因为逾期还款并银行催还的也不在少数。常常会听到银行说,再不还钱就等着坐牢吧。实际上达到什么条件,才会涉及刑事犯罪呢?

通俗地讲,涉嫌信用卡诈骗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经过银行两次催收,并且超过三个月拒不还款,二者兼备,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要素之一。

2、信用卡诈骗是公诉案件,银行起诉只能追究民事责任,法院不会主动判负刑事责任。

如何认定恶意透支?

1、恶意透支的法律定义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就可以认定为恶意透支。

2、恶意透支的两个限制条件

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

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

这里面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具体表现

明知无法偿还而大量透支的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款不归还;透支以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追款等等。

一、如何认定信用卡诈骗行为

1、信用卡诈骗行为包括: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

(2)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的行为。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①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②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③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④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⑤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⑥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2、构成该罪的诈骗行为还必须基于故意,而且是直接故意,行为人主观上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