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邮寄送达的定义、特点以及应用情况。邮寄送达是指在人民法院送达有困难时,将诉讼文书附送达回证交邮局挂号寄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它凭借专业、快捷、经济、中立等优点已被当前多数基层人民法院所普遍采用。邮寄送达以当事人提供准确的送达地址为前提,以邮政机构专业、中立的送达方式做保证。被告人口供及相关证人证言是案件审判的重要依据。
法律分析
判决书可以邮寄送达,邮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直接送达有困难时,将诉讼文书附送达回证交邮局挂号寄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它是人民法院通过邮政机构送达诉讼文书的一种送达方式,它凭借专业、快捷、经济、中立等优点已被当前多数基层人民法院所普遍采用。邮寄送达以当事人提供准确的送达地址为前提,以邮政机构专业、中立的送达方式做保证。被告人口供及相关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辩解
拓展延伸
法院的邮寄送达判决书丢了,该怎么办?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的邮寄送达判决书是一种常见的送达方式。然而,如果法院的邮寄送达判决书丢了,当事人应该怎么办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领取判决书。因此,当事人可以尝试通过其他途径,如前往法院办公室、联系法官等,来领取判决书。
同时,《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也明确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收到判决书后,有权提出抗诉。因此,当事人如果认为判决书存在错误,可以在法定时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总之,法院的邮寄送达判决书丢了,当事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领取判决书,如前往法院办公室、联系法官等,并在此过程中提出抗诉。
结语
总之,邮寄送达是一种高效、经济、中立的送达方式,适用于有困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无法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的情况。通过提供准确的送达地址和专业的邮政机构保证,邮寄送达有效地保障了诉讼的公正和效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五十八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