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alandstructuralDesign
【文章编号】1007-9467(2006)增刊-0045-03
自然环境对荷兰当代建筑的影响
■祁莉莉1,王志2,祁咏薇
3
(1.中元国际工程设计院,北京100089;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3.武警北京指挥学院,北京100012)
【摘要】介绍了荷兰自然环境影响下其当代建筑所表现出的独特设计理念,阐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关键词】荷兰;当代建筑;自然环境【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志码】B
功能,并可容纳大量的藏书。其创新之处还在于室内空间的设计上,不同于传统图书馆的集中布局,这里将书架环绕中心空间布置,体现出面向读者的极大的开放性和空间的流动性(见图2)。
1实用主义与创新的精神
荷兰是一个临海小国,人们有不断向外开拓的精神。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其与世界的不断交流,形成了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雷姆库哈斯就是一位以创新精神闻名的荷兰当代建筑师之一,他试图去不断尝试新鲜事物,为后来者趟出一条道路,不论成功与失败,他的尝试都是对建筑界的贡献。就像他早期荷兰市政厅竞赛中的实验性方案(见图1),尝试一种曼哈顿大都市的建筑设计与规划方法,顺应城市的发展状况。虽然落选了,但不能算是失败,他的实践研究为后来的MVRDV小组的FARMAX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布拉本特图书馆设计中,MVRDV探讨了一种占用最小的土地面积,达到现代图书馆的众多
图2布拉本特图书馆
图3奥斯道尔普老年人公寓
2密度情节
荷兰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指的是人口数和土地面积的比值,而实际上,由于人口的平均分布,使其看起来并不拥挤,但密度问题仍是荷兰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因此密度成为荷兰当代建筑师思考的一个理论问题,并从中转化出具有实验性的建筑。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对纽约曼哈顿的研究中,库哈斯就用“拥挤文化”来概括曼哈顿的本质。所谓“拥挤文化”从最为直观的角度来看就是曼
图1海牙市政厅竞赛方案
哈顿式的摩天楼高密度集聚,与其说是物体的“拥
45
建筑与结构设计
ArchitecturalandstructuralDesign
挤”不如说是内容的“拥挤”。库哈斯认为摩天楼是最好的“社会聚合器”,它将不同乃至完全相反的生活方式以层的形式叠置在一起,并且其内容具有不定性,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和更新。当摩天楼建筑已在全球遍地开花的今天,当我们的生活环境充斥着各种内容丰富的休闲娱乐中心的时候(常常也是以多层叠加的形式容纳在某个建筑之内),摩天楼已经不再具有独特性,有趣的是库哈斯将这个概念移植到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在这个实验性尝试中,他将规划设计竞赛任务书上的内容分解,然后用一个相似比拟的手法将分解后的内容加上设计者认为应增加的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未知内容按摩天楼的剖面结构在基地上平放,其结果是由不同的条状内容组成的平面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在避免单一内容在单一地块过分集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得内容配置的任意性和随意性,并且随着条状内容之间界面的增加,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渗透。以点状分布在基地内的售货亭、野餐和儿童活动场地、交通和道路、包括科技博物馆等已有建筑以及新增加的绿化巨盘和方形金字塔在内的主构件与条状内容(包括植物带)一起构造了一个高密度现代都市的缩影。在这里,密度的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再来看看MVRDV关于密度的探索。奥斯道尔普(OsdorP)
老年人公寓(见图3)
和乌得勒支
(Utrecht)的两户联体别墅(见图4)都是在极为局限的用地面积上产生的灵感。前者形成了一种创新性的悬挑外观;后者则形成了一种流动性空间。
图4乌得勒支(Utrecht)的两户联体别墅46
West8在BomeoSporenburg住宅区中也探讨了
一种高密度的住宅方式。开发商希望在此优良的地段上造尽量多的住宅,而且以以往的经验,这几乎是不可能保证居住质量的。West8以威尼斯水街的模式,加以狭窄的宅间小路,舍去了富有荷兰特色的大晒台等半公共空间,为开发商赢得了土地。同时,还保证了每户拥有私家小院和良好的居住环境(见图5)。
图5BomeoSporenburg住宅区沿水景观
1994年成立的Maxwan建筑师规划师事务所,也
同很多荷兰建筑师一样,对密度和城市发展非常关注,这与他们在OMA的工作经历有关。在为鹿特丹郊外的一个工业区设计的“Nuilding(Max62)”中,形成了一种将各个功能空间在垂直方向上层层叠加的集装箱式建筑。汽车展示空间位于建筑下半部分,在建筑形体上成锯齿状。锯齿水平向的面作为汽车展示台,倾斜垂直的面像镜子一样反射高速公路上汽车的景象。以两种方式将汽车展示给街道上的观众。这种锯齿状的外观增强了建筑体量自身的层次感。屋顶上森林般的天线增加了建筑的奇特感觉,并体现了建筑上部电信用房的功能特征(见图6)。
图6Nuilding外观
3砖文化
建筑与结构设计
ArchitecturalandstructuralDesign
【文章编号】1007-9467(2006)增刊-0047-03
因地制宜,突破传统
—谈中央民族大学文科教学楼的设计——
■陈鹤(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9)
【摘要】详细描述中央民族大学文科教学楼的设计过程,突出介绍了用“门”体型建筑,解决了在狭小用地上,满足教学楼室外的大空间需求,指出教学建筑的一些发展趋势。【关键词】“门”;朝向;教学空间;疏散和交通【中图分类号】TU244.3
【文献标志码】A
CHENHe
(IPPREngineeringInternational,Beijing100089,China)【Abstract】AfterdescribingtheprocessofdesigningtheArtsBuildingof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SomedirectionofTeachingbuildingsisshowed.
【Keywords】door;exposedtothesun;teachingspace;evacuating
AdjustMeasurestoLocalConditions,BreakThoughtheTradition.-RamblingontheDesignoftheArtsBuildingofCentralUniversityfor
Nationalities
people
1前言
中央民族大学文科教学楼(以下简称文科楼)工程是国务院特批并列入国家\"十五\"基本建设计划
\"\"\"\"\"\"\"\"\"\"\"\"\"\"\"\"\"\"\"\"\"\"\"\"\"\"\"\"\"\"\"\"\"\"\"\"\"\"\"\"\"\"\"\"\"\"
图8奥克马市文化中心
度情结”从而更有现实性而已。通常自然环境并不是一个与建筑形式有直接关系的问题,尤其与建筑
图7鹿特丹新特布雷赫住宅
的风格和潮流无关。因此,从自然环境看建筑或者思考建筑或许多少能够使人们超越形式、风格和潮流而接近对建筑更有意义的探讨。这也正是荷兰建筑师反复思考自然环境问题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元馥.漫画荷兰[M].朴惠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06-08-01
作者简介
在当代荷兰建筑中,常常是砖与现代材料组织在一起使用,赋予砖新的活力(见图7)。Mecanoo的大量作品中就体现出质朴和对自然的材料的偏好,从中可以看到荷兰17、18世纪以小砖和木材为主的民居建筑传统的延伸,这种传统对荷兰现代建筑的确有很大的影响(见图8)。
4结论
其实,密度问题不过是借助荷兰文化中的“密
祁莉莉(1977~),女,河北邯郸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E-mailqilili@ippr.net)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