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黑孔话沧桑

黑孔话沧桑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微切片制作(十二)

1.12 黑孔话沧桑

\"黑孔制程\"最早是美商Hunt Chemical于1983年以碳粉悬浊液(Toner),对孔壁试做导电涂布而发明的。1986年开始对PCB做小量产研究,1987年改善配方,1989年Hunt被另一家大公司Olin并购而改称Olin Hunt,并推出小量产之水平连线。1993年后又在连线中将原本单槽之黑孔处理改为两道,特称为Black HoleⅡ,随后又转售于PTH老字号的麦特(MacDermid)公司。

Black Hole制程并不复杂,其操作控制方面亦甚简易。此技术最主要是在Black Bole槽液。其药液是一种以微小碳粉为基础的水溶性\"悬浮液\"(Suspension),其固态碳粉含量约为1.35%-1.45%。其余是水及一些微量的添加剂。槽液中并不含金属成份,更未加入甲醛等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的健康要比传统化学铜好得很多。此槽液的pH值约近10.5,操作中的粘度非常接近水的数值。

Black Bole悬浮物颗粒大小约在150-200nm之间,和其他悬浮物一样,其颗粒也会有凝聚(Aggregate)羽化(Flocculate)的趋势,故不易发生沉淀。因而可使得槽液在延长储存期间,仍能保持应有的效能及活性。一般而言生产中之操作槽液可以连续使用一年左右,而不需更换新液。另外此槽液储存环境之温度范围甚广,可从440F(6.60C)到1400F(600C)都很安全,不至有分解或变质之虞。再者为了使这些悬浮物颗粒能够均匀的在孔壁上沉积涂布起见,必须要将槽液持续循环搅动(约7-10槽次/小时)。另一项重点就是黑孔后的\"烘干\"亦须彻底做到硬化,以免孔壁黑膜又被微蚀液等冲掉。

废水处理方面则更是优点多多,总体成本也不高于传统化学铜,而且完成黑孔后尚可直接进入影像转移与二次铜锡铅,对流程的缩短大有帮助。国内中小型业者目前已量产者达30余线。黑孔制程对一般20mil以上的大孔品质尚可,快速生产速度也可到达2米/分。但对六层以上的小孔板,尤其是纵横比5/1以上的深孔,其量产中较易出现孔破现象,需特别小心甚至加倍多走一次,以减少恼人的后患。

图1 上二图为一种八层的PC周边卡板,系经由黑孔法所完成者。其特点有三:

一,不会产生\"灯芯效应\"(Wicking),由于没有化学铜对玻织束的渗入,以及孔壁表面都被可导电的黑膜所铺满,连电镀铜也无法渗入,当然就不会出现灯芯效应了。

二,孔壁只由一层厚铜所构成,此乃出于黑孔后随即影像转移,及在孔壁与板面线路上镀满铜层,形式上虽是负片法流程,但却只有一层孔铜而已。

三,内层孔环与孔壁卸接处稍微出现低陷,此乃由于黑孔皮膜盖满板面与孔壁后,又经微蚀而将面铜及各孔环侧面的铜层又咬掉一些,以便露出底铜而再做进一步的流程所致。

图2 左为100X之黑孔直立切片,可见到其孔环与孔铜壁的卸接非常良好,只可惜对位对准度(Registration)不太好,出现孔环截面一边长一边短的现象。右500X放大画面可清楚看到壁与环之卸接良好情形。

图3 再切喷锡后的黑孔板,从左图200X画面上看到卸接处已禁得起高温考验。右为200X之深孔(Dia 13.5mil),发现环壁之接合尚好,只是孔铜厚度在深孔内部似乎不足。主要原因是电镀铜本身分布力不足

图4 上三图均为400X之良好黑孔PTH,随后即进入干膜影像转移与二次铜锡铅等流程。中右二图可见到黑孔后之微蚀稍为过度,使得反回蚀也较明显。

图5 上左图与上右图均为500X黑孔孔壁全景,可清楚看到由于孔中央之黑膜太薄,致使皮膜之导电不良,造成孔中央全部镀不上电镀铜层而断孔的事实。但因黑孔法只需镀一次厚铜层,故细线蚀刻的品质尚称十分良好,中图所示者即为黑孔法之板面线路,且又再做过化镍金处理之情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