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产业已经承载起越来越多的期望,未来必将凝聚更多的发展资源,形成更多的实用技术,催生更多的商业模式,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记者 杨歌
近日,“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9”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开幕式现场,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研究总监岳芬正式发布了《储能产业研究2019》(以下简称《》)。
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球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81.0 GW,同比增长3.2%。其中,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达6625.4 MW,同比增长126.4%,所占比重为3.7%,较2017年同期增长了2.0个百分点。
岳芬同时指出,2018年,全球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3698.8 MW,同比增长304.6%,主要分布在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韩国、中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和加拿大。
可以看到,与2017年榜单相比,韩国、中国、英国和日本的排名均有上升,且新增投运规模与2017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增长。“特别是韩国,一跃升至首位,新增投运规模创纪录地突破吉瓦,几乎与排在2~5位国家的规模总和持平。2017年位居榜首的美国则下滑至了第4名。德国的排名与2017年持平,其邻国比利时和瑞士则是第一次进入榜单。”岳芬表示。
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1.3 GW,同比增长8.2%,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17.3%。其中,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达1072.7 MW,突破吉瓦大关,占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总规模的16.2%,同比增长175.2%。
2018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为682.9 MW,同比增长4.4%,主要分布在26个省市中,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分别是:江
24Ⅰ电力系统装备 2019.11
苏、河南、青海、广东、内蒙古、浙江、贵州、山西、北京和河北。
“与2017年榜单相比,江苏依旧保持榜首位置,并且新增投运规模遥遥领先于排在第2位的河南,后者的新增投运规模也创纪录的首次突破百兆瓦大关,并与内蒙古、贵州和河北一起成为2018年榜单的新进入者;青海、广东和浙江的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别是广东,从后半段一跃跻身进前五,而山西和北京的排名则有所下滑,特别是山西,跌出前三,排到第八名,下滑幅度较大。”岳芬表示。
《》预测,到2019年底,我国电化学储能的累计投运规模将达到1.92 GW,年增速%,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将延续超过70%的年增长速度,到2021年,储能的应用将在全领域铺开,规模化生产趋势明显,从而推动储能系统成本的理性下降。
“随着电力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推动市场化机制和价格机制的储能将为储能应用带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市场需求也将趋于刚性,在此背景下,电化学储能的规模将实现两连跳,2022年突破10 GW,2023年接近20 GW。”岳芬表示。
在她看来,中国储能产业已经承载起越来越多的期望,未来必将凝聚更多的发展资源,形成更多的实用技术,催生更多的商业模式,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届时,储能各应用领域的界线将逐渐模糊,无论业主是谁,安装在何处,储能都可以被灵活配置,既可以单独也可以被整合起来提供各类电力服务,以最佳的组合方式,获取最大的效益,并逐渐向电力系统外渗透,成长为服务于全行业的支撑技术。”岳芬如是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