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导学案编写及使用要求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要求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写及使用要求

一、意义

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抓手。

二、原则

(一)导学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导学”功能。“导”就是指导、引导;“学”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教师的讲和教;“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和题目的简单堆积。

(二)问题原则:导学案设计,必须做到课标、教材、学情、考情“四吃透”,必须在“吃透”的前提下把文本呈现的知识细化成一个个有层次、有梯度、有内在联系、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真正做到“过程让学生参与,规律让学生自己认知,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真正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三)主体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真正做到“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四)探究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激活学生

- 1 -

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启发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享受顿悟的感觉。

(六)梯度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七)分层设置原则: 因材施教,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题目设置要分四个层次:即A、B、C、D四级,以A、B级为主,适当C级,少量D级。在保证A、B层同学高效学习的同时,也满足C、D层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灵活原则:由于存在学生的知识差异,教学内容差异和学科特点差异,所以导学案编写必须灵活。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尽量体现灵活性,从而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九)问题设计生活化原则:导学案编写要处理好知识与人的关系,淡化知识本位,注重学生本位 。把学生看到的、经历的生活实际,以知识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问题、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探究实践中培养能力、激发情趣、生成知识。

(十)个性化原则:经集体备课讨论后的学案,使用之前教师必须

- 2 -

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进行个性设计,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细节预设,对重点、难点作引导点拨,对解题思路、方法及知识规律作归纳总结,形成教师个案。

三、 要求

(一)“四个吃透”打基础: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学案编制小组老师,就一周内要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讨:解读课标、钻研教材、研究考情、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 并确定导学案编制人,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学案编制人提前一周完成初稿,备课组长召集备课小组全体教师集体研讨修改导学案并定稿,在修改完善后提交相关领导审批。

(二)“二度创作”有提升:定稿的学案,使用之前教师必须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体系出发,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进行个性设计。主要是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知识,“翻译”成易读懂、易接受、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对学生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细节、重点、难点、及知识规律,作引导、点拨的预设,形成教师个案。

(三)紧扣目标抓落实。整个导学案必须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

(四)分层学习重差异。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问题设计的要求:

(1)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 3 -

(2)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和琐碎。

(3)设计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并思考。

(4)问题所有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诸如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等。

(五)学法指导在其中。导学案既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体现学习过程的方式方法指导。通过学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六)课后完善成优案。上完课后,教师要根据课前及课堂的使用进行反思,并进行记录,对导学案再修正再完善。

四、环节

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编写程序,统一基本环节,统一课时容量,统一编写格式。

1、统一编写程序。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程序为:提前备课—集体讨论—二次备课—课后优化。

2、统一基本环节。一般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测;知识链接(指本节内容在该学科整个学习过程中前挂后连的知识);学法指导;学习流程;学习内容(自学内容、合作学习内容、展示内容);整理学案;达标检测;学习反思。

3、统一课时容量。一课一案,容量适中,精选习题,杜绝题海。导学案容量一般以学生预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以16开三面为宜。

- 4 -

4、统一编写格式,见附件。 五、使用

(一)对教师的要求。

1、必须制定有助导学案高效实施的教学设计。把“导”贯穿始终,做到收放自如,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中“双主”作用恰到好处的体现。

2、导学案必须于课前一天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自习时间完成预习。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预习培训,必须深入学生中间,充分了解学情,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3、课堂上教师根据“以学定教,教者亦学”的原则,引导学生高效完成:读书自学、自主探究;分组合作、讨论释疑;展示点评、梳理过关;当堂检测、总结升华等环节的教学任务。必须学会倾听、参与和尊重,在倾听参与中捕捉生成点,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实时进行引导和精当点拨;在尊重的前提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会生疑、敢质疑、善释疑。

4、课后,教师要认真完成教学反思的撰写,对导学案进行再完善。 5、采用训练案,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 6、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的整个过程中,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导学案,对照课本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学

- 5 -

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自主学习内容。对生疏和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用双色笔做好标记。

2、课堂使用要坚持先独学,在对学、群学的方式,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对导学案重点内容要积极展示、交流和质疑,个别重难点要认真倾听老师讲解。

3、课堂上注意用好双色笔,养成标注重点和就错改错的良好习惯。 4、不能过于依赖导学案而忽略课本,必须以导学案为指南,以课本为蓝本。

六、保存

1、各备课组要将导学案的电子文档及时上交年级组,年级组统一上教教导出保存。

2、各科任教师要将自己的导学案连同教学设计按模块整理装订,妥善保存,并随时接受检查。

3、各科任教师要督促学生将自己的导学案按模块整理装订,妥善保管,以备高考备考之用。

七、检查考核

学校将制定制度,把导学案纳入严格检查范围,进行备课组长周签字、教导处月检查、月通报制度。对没有或缺少设计者,要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检查结果作为年终量化考核、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的依据。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