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 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 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练习(含答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一、中考初中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

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一氧化碳 H2O 铜粉 NaCl 杂质 二氧化碳 H2O2 碳粉 Na2CO3 试剂 操作方法 氢氧化钡溶液 通入到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后过滤、干燥 MnO2 空气 稀盐酸 加入适量二氧化锰,过滤 灼烧 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A.A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然后通过干燥除掉溶液中带入的水分,可得一氧化碳,选项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滤后液体只有水,选项正确; C、在空气中灼烧时,铜和碳都会与氧气发生反应,选项错误;

D、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得溶液是氯化钠和氯化氢的混合溶液,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钠晶体,选项正确。 故选C。

B.B

C.C

D.D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氯化钾 杂质 氯酸钾 试剂 二氧化锰 适量纯碱溶液 明矾 浓硫酸 操作方法 混合、充分加热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吸附 通过装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氯化钠溶液 氯化钙 水 二氧化碳 植物油 水蒸气

A.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但是引入新的杂质二氧化锰,选项A错误;

B、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得到氯化钠溶液,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不是氯化钠溶液,选项B错误;

C、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而植物油不溶于水,无法用明矾去除植物油,选项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气体通过浓硫酸后只得到二氧化碳,选项D正确。故选D。

B.B

C.C

D.D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使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CO2(CO):足量的碳、 高温 B.N2 (O2) :通过足量的红磷 C.CaO(CaCO3) :高温煅烧

D.NaCl (Na2CO3) :过量的稀盐酸,蒸发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 CO不与碳反应,二氧化碳会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 氧气与磷反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为固体小颗粒,没有带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 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高温煅烧能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 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但过量的稀盐酸通过蒸发除去,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O2 Cu粉 CO2 NaCl溶液 杂质 水蒸气 Fe粉 CO Na2CO3 除杂方法 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磁铁吸引 点燃 滴入稀盐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

A.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Fe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2CO3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点睛】

除杂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B

C.C

D.D

5.为除去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采用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杂质) 铜粉(氧化铜) NaCl溶液(Na2CO3) H2O(CO2) CaCl2溶液(HCl) 除杂方案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加入适量稀硫酸 通过足量NaOH固体,干燥 加入过量碳酸钙粉,过滤

A.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铜粉中含有氧化铜杂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不能除去杂质,反而将铜粉反应了,A选项除杂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杂质,加入适量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除去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B选项除杂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H2O(水蒸气)中含有CO2气体,通过足量NaOH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会吸收水蒸气,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出去了二氧化碳也吸收了水,C选项除杂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CaCl2溶液中含有杂质HCl,加入过量碳酸钙粉,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过量之后得到氯化钙溶液,D选项除杂方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B.B

C.C

D.D

6.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A B C D 物质 NaCl NaOH溶液 O2 CaO 杂质 Na2CO3 Ca (OH)2溶液 HC1气体 CaCO3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过滤 先加入过量Na2CO3的溶液,再过滤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A.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Na2CO3能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OH)2溶液能与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B

C.C

D.D

C、HCl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O2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aO和CaCO3均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CO2(HCl) NaCl溶液(Na2CO3) CuSO4溶液(H2SO4) 银粉(锌粉) 操作方法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加过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加过量Cu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A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除去CO2中含有的HCl,如果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在把HCl除去的同时,还将CO2反应掉,不符合除杂要求,选项A不正确;

B、NaCl溶液中混有Na2CO3,加入稀硫酸,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带进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要求,选项B不正确;

C、CuSO4溶液中含有H2SO4,加过量氧化铜粉末,氧化铜和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硫酸铜溶液,选项C正确;

D、除去银粉中含有的锌粉,如果加过量CuSO4溶液,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带进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要求,选项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解答过程要根据除杂的原则进行。(除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易分离。)

B.B

C.C

D.D

8.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 ( ) A.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加足量的铜粉过滤

B.CO3、Fe3+、NO3、Na+四种离子可在pH=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C.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 D.用一种试剂能把稀硫酸、NaOH溶液、B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的后面,即铜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加足量的铜粉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选项错误;

B、pH=2的溶液酸性较强,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O32-、Fe3+、NO3-、Na+四种离子不可以在pH=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选项错误;

C、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时将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只能得到碳酸钙固体,不能得到氯化钙固体,还需要将滤液蒸发结晶才能得到氯化钙固体,选项错误;

D、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使用碳酸钠溶液能把稀硫酸、NaOH溶液、B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选项正确,故选D。

2--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ZnSO4 NaCl CO2 C 杂质 CuSO4 除去杂质的方法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Na2CO3 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O CuO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过量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B、Na2CO3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

B.B

C.C

D.D

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D、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0.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或提纯下列物质的是( ) A.除去氢氧化钙溶液中悬浮的碳酸钙颗粒 B.除去固体碘中少量的碘化钾 C.除去乙醇中溶有的微量食盐 D.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蒸馏把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或将水中难挥发性物质和水分离出来的方法,A、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分离它和氢氧化钙的溶液采用过滤的方法不用蒸馏; B、碘和碘化钾都是固体,所以分离固体碘中的少量碘化钾不能用分馏的方法; C、乙醇是液体,食盐是固体,所以通过分馏能得到乙醇和食盐,可以采用分馏的方法将二者分离;

D、氧化钙和碳酸钙都是固体,不能用分馏的方法将其分离,故答案选C。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物质 NaCl固体 CO2 FeSO4溶液 NaOH溶液 杂质 泥沙 H2O CuSO4 Na2CO3 除去杂质的方法 溶解、过滤、蒸发 将混合气通过盛氢氧化钠固体的装置 加入足量的铁粒,充分反应,过滤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

A.①② 【答案】D 【解析】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分析】 【详解】

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③铁粉能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④Na2CO3能与过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②④方法不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为除杂题,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 ) A.①或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二氧化碳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

②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时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此项正确;

③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且生成氯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

④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但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带入新的杂质,此项错误,故选B。

B.②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13.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CuO(Fe) KNO3溶液[Ba(NO3)2] Na2CO3溶液(NaCl) FeCl2溶液(CuCl2) 除杂方法 加入过量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 加入适量的盐酸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A.A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

A、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把原物质除去了,故A不正确;

B、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引入新杂质硝酸钠,故B不正确; C、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把原物质除去了,故C不正确; D、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可以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杂质,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B

C.C

D.D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O2(H2O)一用生石灰 涤,干燥

C.CO2(CO)一点燃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CO3易溶于水,CaCO3粉末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点睛】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KCl溶液(K2CO3)一加适量盐酸、蒸发 B.CaCO3粉末(Na2CO3)一加水过滤、洗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物质 氧化钙 Ag 杂质 碳酸钙 Fe 试剂 无 足量的CuSO4溶液 足量生石灰 操作方法 高温煅烧 充分反应后过滤 通过盛生石灰的干燥管 C D CO2 K2CO3溶液 水蒸气 KCl 适量AgNO3溶液 过滤

A.A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B、Fe能与足量的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铜,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D、KCl和K2CO3溶液均能与AgNO3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B.B

C.C

D.D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二、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6.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间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物质A由三种元素组成,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C是一种常见的碱,D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F溶液呈黄色,反应①、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回答:

(1)D物质的化学式___;

(2)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___; (3)物质B的一种用途是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NaCl 复分解反应 除锈 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D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所以D是氯化钠,物质A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所以A是碳酸盐,A会转化成氯化钠,所以A是碳酸钠,碳酸钠转化成的C也会转化成氯化钠,所以C是氢氧化钠,B会与碳酸钠反应,反应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B是盐酸,E是氯化银沉淀,F的溶液呈黄色,所以F是氯化铁。 【详解】

(1)由分析知,D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2)反应②是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属于复分解反应。

(3)物质B是稀盐酸,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用途是除锈。

(4)反应③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17.下列图示中 A 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 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 为蓝色沉淀。各 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 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E 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 (4)H 的一种用途_____

【答案】氢氧根 H2O Fe+CuCl2=FeCl2+Cu ③④ 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 【解析】

(1)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所以A为金属铁,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HCl,G为蓝色沉淀,所以G为氢氧化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H和I,铁和D反应生成J和I,所以I为氯化亚铁,H为氢气,B和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G和F,所以D为氯化铜,B为可溶性碱,可以是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F是氯化钠,E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E的化学式为H2O;

(2)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 (3)①是铁和盐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④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所以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4)H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燃烧无污染,所以H(氢气) 可以作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

18.A、B、C、D为初中化学常是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D的水溶液呈蓝色。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

(2)写出一个符合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uO H2(2)Fe+CuSO4=Cu+FeSO4 【解析】

试题分析:框图式的推断题,抓住一些特殊的反应现象、特殊的性质及特殊的反应条件等级题目的“题眼”, 该题的题眼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可判断为氢气;D的水溶液呈蓝色,又是通过硫酸反应得到,故可判断为硫酸铜溶液,则A为氧化铜,那么E为一种活泼金属即可,常见为单质铁

(1)A为氧化铜,化学式为:CuO ;B为氢气,化学式为:H2

(2)D为硫酸铜溶液,E为一种活泼金属,故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考点:框图式的推断题

19.A~D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

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均为黑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物质A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CO+Fe3O4【解析】 【分析】

仔细分析图示内容及“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均为黑色粉末”可知:常见的黑色粉末为: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铁粉等;C和A能生成B和D,猜想C和D为四氧化三铁和铁,A、B分别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代入图示,验证符合,猜想正确。 【详解】

(1)根据分析,反应②为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4CO+Fe3O4高温4CO2+3Fe 化合反应 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高温4CO2+3Fe;

(2)反应③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3)物质A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因此可作燃料和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20.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_______。

(2)乙是一种可溶性盐,遇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转化关系:

写出上图中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符合上图转化关系的物质丙的化学式是______,物质已具有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

【答案】Ca(OH)2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H2O 灭火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

(2)乙是一种可溶性盐,遇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己,则乙为碳酸盐,所以为碳酸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此反应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3)由图可知甲+乙→丁+戊,戊+己→乙和丙,又因为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甲为氢氧化钙,乙为碳酸钠,己为二氧化碳,戊可以为氢氧化钠,丙为水,丁为碳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丙为H2O;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气体肥料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