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外科模拟题2021年(84)_真题-无答案

浙江外科模拟题2021年(84)_真题-无答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浙江外科模拟题2021年(84) (总分84.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下述有关器械死腔的叙述,哪项错误 ( ) A. 面罩内容积都是器械死腔

B. 无重复吸入麻醉的目的之一是减小器械死腔 C. 气管内插管后机械呼吸器械死腔比解剖死腔小

D. 紧闭循环式麻醉时,器械死腔随着碱石灰的消耗而增大

E. 来回吸收二氧化碳麻醉法的缺点之一是器械死腔随着碱石灰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2. 首先使用钠石灰将二氧化碳吸收法用麻醉者是 ( ) A. Waters B. Lavoisier C. Rovenstine D. Snow E. Walter

3. 检测蒸发器输出浓度以下哪种方法正确 ( ) A. 红外线分析仪 B. 气相色谱法 C. 质谱仪

D. 紫外线分析仪 E. 以上全部

4. 药物消除按指数衰减。其量效关系是 ( ) A. 单凭增加剂量不一定按比例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B. 单凭增加剂量按比例缩短药物消除时间 C. 单凭增加剂量按比例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D. 单凭增加剂量按比例缩短药物作用时间 E. 单凭增加剂量不按比例缩短药物作用时间

5. 关于效价和效能的概念,以下哪项错误 ( ) A. 效能是指药物所能引起的最大效应 B. 效价和效能是两个不同概念

C. 效价是指一定剂量的药物所引起的效应强度而言

D. 一般常以标准品和被检品之间等效剂量的比值来说明效价 E. 相同药理效应的药物,它们的效价和效能相同

6. 关于二室模型的药物其分布情况下列哪项正确 ( ) A. 中央室与周边室 B. 血液与体液

C. 血液与尿液 D. 体液与尿液 E. 心脏与肝脏

7. 药效动力学主要研究 ( ) A. 药物如何作用于机体 B. 药物作用的结果 C. 药物量效关系 D. 药物个体差异 E. 药物吸收

8. 下述哪项不符合Meyer-Overton法则 ( ) A. 脂溶性相似的化合物具有相同的麻醉效能 B. 化合物的脂溶性越高,麻醉效能越强

C. 烃链长的化合物出现麻醉作用减弱甚至截止现象 D. 全麻作用直接与进入脂质膜的药物分子数无关

E. 受体激动剂通过作用在受体周围脂质产生麻醉协同作用 9. 吸入麻醉药对乙酰胆碱作用主要是 ( ) A. 抑制其摄取 B. 使其降解 C. 抑制其活性 D. 减少其释放 E. 加速其摄取

10. 下列哪种药物麻醉时兴奋延髓和边缘系统抑制丘脑功能 ( ) A. 咪达唑仑 B. 硫喷妥钠 C. 氯胺酮 D. 丙泊酚 E. 依托咪酯

11. 下列哪种作用不属于氯胺酮对循环的影响 ( ) A. 收缩脑血管 B. 降低脑灌注压 C. 增高脑血管阻力 D. 心率增快 E. 降低颅内压

12. 地西泮的中枢作用除外 ( ) A. 抗焦虑 B. 肌松 C. 抗惊厥 D. 镇痛

E. 顺行性遗忘

13. 目前静脉全麻药中作用时间最长者是 ( ) A. γ-羟丁酸钠 B. 乙咪酯

C. 普尔安丙泊汾 D. 氯胺酮

E. 普尔安

14. 硫喷妥钠水溶液一般可保存 ( ) A. 24~48h B. 3d C. 5d D. 7h E. 9h

15. 有关局麻药的毒性,以下哪一项错误 ( ) A. 常用的局麻药没有组织毒性

B. 当利多卡因血内浓度为50~100μg/ml时,可出现剂量相关性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 C. 1%利多卡因溶液的毒性与1%普鲁卡因溶液相似 D. 2%利多卡因溶液的毒性比2%普鲁卡因溶液大1倍 E. 大于数倍于局麻药最低麻醉浓度是方产生神经毒性

16. 使用不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成人单次用量为 ( ) A. 200mg B. 400mg C. 250mg D. 300mg E. 350mg

17. 气体分压指的是 ( )

A. 组成混合气体的各气体所占容积的压力的总和 B. 组成混合气体的各气体所占的容积的总和 C. 组成混合气体的各气体所占的压力的总和 D. 组成混合气体的各气体所占的比重的总和 E. 组成混合气体的各气体所占的重量的总和

18. 下列哪项不是麻醉通气系统的主要性能标准 ( ) A. 预知吸入的麻醉气体(蒸气)浓度 B. 使用简单,操作灵活 C. 预知吸入的氧浓度 D. 能有效排尽二氧化碳 E. 能控制和监测肺通气量

19. 在Mapleson系统中,自主呼吸时可无明显重复吸入,排除二氧化碳效果最好的是 ( )

A. MaplesonA B. MaplesonB C. MaplesonC D. MaplesonD E. MaplesonE

20. 钠石灰中加入硅酸盐的目的是 ( ) A. 增加硬度 B. 增加吸收量 C. 降低硬度 D. 增加活性 E. 降低活性

21. 以下有关琥珀胆碱的描述中,哪项错误 ( ) A. 静注后肌松作用短暂 B. 给药后可见肌束颤动 C. 中毒可用新斯的明解救 D. 青光眼病人禁用 E. 高血钾病人禁用

22. 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是指 ( ) A. 效价 B. 效能

C. 可靠安全系数 D. 恢复指数 E. 治疗指数

23. 下述药物半衰期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 阿托品>新斯的明 B. 依托咪酯>咪达唑仑 C. 新斯的明>阿托品 D. 纳洛酮>芬太尼 E. 鱼精蛋白>肝素

24. 恩氟烷和异氟烷的MAC值分别是 ( ) A. 恩氟烷2.20%,异氟烷1.57% B. 恩氟烷1.15%,异氟烷1.68% C. 恩氟烷1.09%,异氟烷0.75% D. 恩氟烷0.67%,异氟烷0.46% E. 恩氟烷1.68%,异氟烷1.15%

25. 相同条件下,吸入麻醉药的麻醉诱导速度与下述因素成正比,但除外 ( ) A. 饱和蒸气压 B. 分子量

C. 最低肺泡气浓度 D. 血/气分布系数 E. 油/水溶解比率

26. 全麻药对电压门控钙通道的影响主要是 ( ) A. 抑制钙内流 B. 促进钙内流 C. 促进钙失活 D. 抑钙外流 E. 抑制钙分泌

27. 全麻药主要作用于哪个部位产生麻醉作用 ( ) A. 脑干网状结构 B. 中脑结构 C. 大脑皮质 D. 脊髓背角 E. 上述全部

28. 潜在性紫质症(卟啉症)病人宜选用下列哪种静脉麻醉药 ( ) A. 戊巴比妥钠

B. 硫喷妥钠 C. 依托咪酯 D. 丙泊酚 E. 普尔安

29. 肘窝处静脉注射硫喷妥钠麻醉时立即出现上肢剧烈烧灼痛、皮肤苍白、脉搏消失,下列哪种措施不是有效方法 ( )

A. 原注射点注射普鲁卡因、罂粟碱蓟妥拉佐林 B. 静注甘露醇 C. 肝素治疗

D. 臂丛或星状神经节阻滞 E. 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

30. 静注等效剂量时,下列哪种药物对心肌收缩性抑制作用最强 ( ) A. 丙泊酚 B. 硫喷妥钠 C. 依托咪酯 D. 氯胺酮 E. 羟丁酸钠

31. 快速耐药性是指 ( )

A. 首次注射局麻药后,出现神经阻滞效能减弱、时效缩短 B. 反复注射局麻药后,出现神经阻滞效能减弱、时效缩短 C. 反复注射局麻药后,出现神经阻滞效能增加、时效延长 D. 首次注射局麻药后,出现神经阻滞效能增加、时效延长 E. 反复注射局麻药后,未出现神经阻滞效能改变 32. 下列哪项符合局麻药的要求 ( ) A. 对组织有一定刺激性,对神经无损害 B. 作用出现迅速、消退迅速、作用时间短

C. 可逆性好,作用消退后,不遗留麻木感和运动障碍 D. 作用起效慢,药物半衰期长

E. 难溶于水,可耐高压消毒,而不被破坏

33. 下列哪一因素最能引起肺泡-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增大 ( ) A. 缺氧 B. 吸入纯氧

C. 肺泡死腔量增加 D. 潮气量过大 E. 分钟通气量不足

34. 钠石灰的颗粒大小以筛孔表示,哪项气流阻力小、吸收二氧化碳效果最好 ( ) A. 0.5~1.0筛孔 B. 2.0~3.0筛孔 C. 4.0~8.0筛孔 D. 9.0~10.0筛孔 E. 11.0~12.0筛孔

35. 药物的肝肠循环可能产生以下何种作用 ( ) A. 诱导肝药酶 B. 缩短半衰期

C. 延长半衰期

D. 不影响药物作用 E. 减少肝内药酶的负担

36. 有关Vd的叙述哪项错误 ( )

A. Vd小,毒性就比较小,而治疗剂量往往较大 B. 它比体液的实际容积大得多或少得多

C. Vd大提示组织摄取药物的量大,药物在组织中分布得广而多 D. Vd小提示药物从血浆进入周围组织的量小,血药浓度高 E. Vd大,毒性较小,而治疗用量就较大 37. 关于口服给药,错误的描述是 ( ) A. 口服给药是常用的给药途径 B. 多数药物口服方便有效,吸收快 C. 口服给药不适于对胃刺激大的药物

D. 口服给药不适于首过作用消除多的药物 E. 口服给药不适于昏迷病人

38. 注射麻黄碱升高血压的特点是 ( ) A. 先显示降压,尔后血压升高 B. 血压急速升高,迅速下降 C. 血压曲线显示双相反应 D. 升压缓慢温和而持久

E.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明显

39. 有关全麻药作用与阿片受体的关系,下列哪项正确 ( ) A. 麻醉性镇痛药可明显增加吸入麻醉药的用量 B. 静注纳洛酮可完全逆转全麻药的作用 C. 吸入麻醉药可使CNS释放内源性阿片

D. 通过阿片受体是吸入麻醉药作用的机制之一 E. 阿片拮抗剂可使CNS兴奋性降低

40. 哪项不是影响吸入麻醉药从肺泡弥散入血液的速度的因素 ( ) A. 肺泡气中麻醉药浓度 B. 麻醉药在血中的溶解度 C. 心输出量

D. 通气/灌流比值 E. 麻醉药的作用强度

41. 老年人MAC减低的主要原因 ( )

A. 中枢神经系统对吸入麻醉药的抑制效应敏感性增强 B. 主要与脑组织中神经细胞数量减少有关 C. 主要与脑耗氧量减少有关 D. 主要与脑代谢率减低有关

E. 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分布不均有关

42. 下述全麻假说,哪项是正确的 ( )

A. 膜流体化假说认为,全麻药使流动性降低,脂质膜变“硬”,通道不能变形开放 B. 相转换假说认为,全麻药使脂质膜从“液”相变为“固”相,影响通道开放 C. 侧向分离假说认为,全麻药使侧向分离界面接近蛋白质,通道无法开启 D. 质子泵假说认为,全麻药使膜内质子外漏增加,膜功能受抑制

E. 上述均不正确

43. 静脉麻醉最突出的优点表现为 ( ) A. 起效快 B. 可控性强 C. 体内代谢少 D. 安全性大 E. 苏醒迅速

44. 支气管哮喘病人不宜用下列哪种药物麻醉 ( ) A. 地西泮 B. 氯胺酮 C. 依托咪酯 D. 丙泊酚 E. 硫喷妥钠

45. 丙泊酚引起低血压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 A. 心排血量 B. 心脏指数 C. 每搏指数

D. 全身血管阻力减少 E. 以上因素均有关

46. 静脉全麻药按其化学性质分哪两大类 ( ) A. 巴比妥类和苯环己哌啶类 B. 甾类和苯环己哌啶类 C. 咪唑类和阿片类

D. 巴比妥类和非巴比妥类 E. 羟丁酸盐类和巴比妥类

47. 术后苏醒最快的静脉全麻药是 ( ) A. 丙泊酚 B. 乙咪酯 C. 硫喷妥钠 D. 氯胺酮 E. γ-羟丁酸钠

48. 局麻药中加适量肾上腺素可使阻滞深度和时效增加并减慢全身吸收,其浓度一般以多少为合适 ( ) A. 1/1000~2000 B. 1/10000 C. 1/200000 D. 1/400000 E. 1/600000

49. 关于局麻药哪项是不正确 ( ) A. Nieman 1860年发现可卡因

B. Koller 1884年首次应用可卡因用于拔牙 C. Bier 1896年用于蛛网膜下隙麻醉成功 D. Einhorm 1905年合成普鲁卡因

E. Bier 1908年首次介绍静脉局部麻醉

50. 0.1g碱石灰可吸收浓度<1%的二氧化碳约 ( ) A. 11L B. 13L C. 15L D. 17L E. 19L

51. 紧闭循环式装置中碱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外源热量如何处理 ( ) A. 经常更换碱石灰罐 B. 使用lm的输送管 C. 使用高水分的碱石灰 D. 用冰袋包住碱石灰罐 E. 换掉用过的碱石灰

52. 参与药物代谢非特异酶系最重要的是 ( ) A. 肝 B. 肌肉 C. 肺 D. 肾 E. 胰

53. 吸入全麻药经肺泡向血流里转运的摄取过程不受下列哪种因素影响 ( ) A. 溶解度

B. 肺组织对药物吸收

C. 吸入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 D. 心排血量

E. 吸入全麻药肺泡浓度与静脉血药浓度分压差

54. 有关药物吸收的概念,下述那项是正确的 ( ) A. 首过作用明显的药物并不增加肝脏的负担

B. 经非胃肠道给药途径给药时,药物的首过作用最大 C. 药物的吸收和扩散不受药物解离度(Ka)的影响

D. 同一种药物制剂只要含量相同,药理效应就一定相同

E. 不同剂型的药物吸收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与给药量的比值称生物利用度 55. 第一关卡效应影响药物的 ( ) A. 持续时间 B. 作用强度 C. 肝内代谢 D. 肾脏排泄 E. 药物消除

56. 中枢兴奋性神经递质 (谷氨酸、门冬氨酸)的影响,应除外 ( ) A. 学习 B. 记忆 C. 行为

D. 精神状态 E. 癫痫

57. 全麻药对GABA生物过程产生明显影响,但应除外 ( ) A. GABA的突触内的积聚 B. GABA的降解过程 C. GABA的释放

D. GABA的吸收过程

E. 导致中枢抑制过程增强

58. 下述哪种神经递质对全身麻醉最重要 (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多巴胺 C. 谷氨酸 D. 5-羟色胺 E. 乙酰胆碱

59. 全麻药对脂质膜的相互作用,哪项是正确的 ( ) A. 膜通透性增加及进入膜内水分增加 B. 膜容积增加,通道受挤压

C. 外界压力增加时细胞膜的侧向压力增加,促进通道关闭 D. 温度升高使膜容积增加

E. 使跨膜电场发生改变并使离子经通道流到膜外

60. 下列哪种静脉麻醉药作用时间最短,清醒后定向力,自我感觉与判断力均恢复正常 ( ) A. 丙泊酚 B. 普尔安 C. 硫喷妥钠 D. 氯胺酮 E. 戊巴比妥钠

61. 氟哌啶-芬太尼合剂的优点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 不可与肾上腺素配伍 B. 可减少手术后呕吐 C. 使血压明显下降

D. 对术后镇痛时间无明显影响 E. 无锥体外束症状

62. 局麻药中毒、破伤风、癫痫和高热引起的痉挛和惊厥可使用下列哪种静脉麻醉药缓解 ( ) A. 氯胺酮 B. γ-OH

C. 硫喷妥钠 D. 依托咪酯 E. 明醇酮

63. 在等效剂量静脉注射,下列哪种药物降低血压作用最强 ( ) A. γ-OH B. 依托咪酯 C. 丙泊酚 D. 氯胺酮 E. 硫喷妥钠

64. 局麻药进入局部组织后的吸收速度受下列因素影响,但除外 ( ) A. 局部组织中的溶解度 B. 局部组织的血管密度 C. 药物的浓度

D. 局部组织中的酯酶的降解 E. 麻药中血管收缩药的应用

65. 下列哪种不属于长效局麻药 ( ) A. 布比卡因 B. 丁卡因 C. 甲哌卡因 D. 罗比卡因 E. 依替杜卡因

66. 关于减压阀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减压阀的输出气流压力始终是恒定不变的

B. 减压阀的输出气流压力随输入气流的压力的减小而稍稍增大 C. 减压阀的输出气流压力随输入气流压力的减小而稍稍减小

D. 不同类型的减压阀的输出气流压力随输入气流的压力的变化情况不同 E. 压力调节器包括减压阀和增压阀两种 67. Mapleson系统属于下列哪一种 ( ) A. 开放系统 B. 半开放系统 C. 紧闭系统 D. 半紧闭系统 E. T形管装置系统

68. 在Mapleson系统中,控制呼吸时重复吸入最少,新鲜气流利用效率最高的是 ( ) A. MaplesonA B. MaplesonB C. MaplesonC D. MaplesonD E. MaplesonE

69. 一次给药后经过下列哪项血药浓度降低97%左右,并可认为药物已基本消除 ( ) A. 1个半衰期 B. 2个半衰期 C. 3个半衰期 D. 4个半衰期 E. 5个半衰期

70. 不影响组织对吸入麻醉药摄取的因素是 ( ) A. 麻醉药在组织的溶解度 B. 组织的血流量 C. MAC

D. 动脉血-组织间麻醉药的分压差 E. 吸入麻醉药的组织/血分配系数 71.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中 ( ) A.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B. 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C.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D.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E.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

72. 关于多部位膨胀学说,下述哪项正确 ( ) A. 膨胀部位只在疏水区 B. 膨胀部位有一个

C. 蛋白结构中的疏水区不发生膨胀 D. 不同的膨胀部位有相似的容积 E. 麻醉是多部位膨胀的共同结果

73. 全麻药对脂质膜的作用下述哪项正确 ( ) A. 降低通透性,增加阳离子外流 B. 减少膜流动性 C. 膜膨胀,容积增加 D. 降低侧向压力

E. 使脂肪酸排列紊乱减少

74. 全麻药蛋白质作用假说中,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 全麻药与蛋白质氨基酸残基结合 B. 全麻药作用在蛋白质结构的疏水区 C. 全麻药与通道蛋白结合

D. 全麻药作用在周围基质间接影响蛋白质功能 E. 全麻药影响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75. 氯胺酮麻醉后引起精神神经影响的原因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 A. 增加颅内压 B. 兴奋大脑中枢

C. 作用于外侧膝状体、视辐射和皮质 D. 视觉区γ-氨基丁酸受体 E. 兴奋脑边缘系统

76. 哪项不是丙泊酚和硫喷妥钠的相似点 ( ) A. 对心血管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B. 起效迅速

C. 长时间静脉使用未发现有明显的蓄积现象 D. 无镇痛作用

E. 可用于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

77. 对丙泊酚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是 ( ) A. 镇痛作用强

B. 随着年龄的增长,诱导剂量增加 C. 易出现诱导麻醉时血压不平稳 D. 禁用于支气管哮喘病人 E. 对凝血机制无影响

78. 能增加非去极化肌松药效果的静脉麻醉药是 ( ) A. 硫喷妥钠 B. 氯胺酮 C. 依托咪酯 D. 氟哌利多 E. 普尔安

79. 有关硫喷妥钠麻醉,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 交感神经受抑制较明显,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占优势

B. 对呼吸中枢抑制明显 C. 禁用于可疑紫质症病人 D. 男、女诱导用量相同 E. 快速耐药性

80. 硫喷妥钠的绝对禁忌证是 ( ) A. 高血压患者 B. 脑外伤昏迷患者 C. 颅高压患者 D. 紫质症患者 E. 饱胃患者

81. 以下局部麻醉药毒性最大的是 ( ) A. 0.1%普鲁卡因1OOml B. 2%普鲁卡因25ml C. 0.5%普鲁卡因50ml D. 0.8%利多卡因1Oml E. 1%利多卡因5ml

82. 国际标准组织对麻醉用压缩气筒外表的颜色标记,哪一项不正确 ( ) A. 氧气为白色 B. 氦气为黑色 C. 二氧化碳为灰色 D. 环丙烷为橘红色 E. 氧化亚氮为浅蓝色

83. 压缩气筒行最大静水压受力试验,一般规定几年一次 ( )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E. 7年

84. 体重约在多少公斤以上的儿童才适于用循环式麻醉机 ( ) A. 20~24kg B. 25~30kg C. 31~35kg D. 36~40kg E. 以上均可

85. 连续恒速静脉点滴给药经过下列哪项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97% ( ) A. 5个半衰期 B. 4个半衰期 C. 3个半衰期 D. 2个半衰期 E. 1个半衰期

86. 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相互关系的比例常数为 ( ) A. 生物利用度 B. 表观分布容积 C. 相对生物利用度 D. 绝对生物利用度

E. 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87. 下列哪些不属于稳态血药浓度(Css)的概念 ( ) A. 达到Css的时间随给药速度加快而提前 B. 随给药速度快慢而升降

C. 药物的吸收和消除量基本相等

D. 血药浓度仅在小范围内波动的动态平衡状态 E. 又称为坪浓度

88. 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是 ( ) A. 增加肝脏中药物的代谢 B. 自肠道吸收的范围 C. 药物在肠道中的代谢 D. 药物的物理特性 E. 以上全部

89. 关于电压门控Na+通道,下述哪项不正确 ( ) A. 属于兴奋性通道

B. 通道传导抑制可导致麻醉 C. 外周Na+通道对全麻药不敏感 D. 中枢Na+通道对全麻药敏感

E. 电压-门控钠通道对吸入全麻药敏感

90. 下述有关全麻药作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 A. 抑制外周感受器产生传入冲动 B. 抑制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C. 在接近中枢神经元部位抑制轴突的传导 D. 抑制突触间的传递

E. 与中枢GABA受体无关

91. 全麻药通过与水结合形成微结晶水合物而引起麻醉,该机制属于 ( ) A. Meyer-Overton脂质学说 B. 临界容积学说 C. 多部位膨胀学说 D. 水相学说

E. 蛋白质作用学说

92. 窦性心动过速病人宜选用哪种药物作全麻辅助药 ( ) A. 氯胺酮 B. 硫喷妥钠 C. γ-OH

D. 依托咪酯 E. 丙泊酚

93. 下列哪种药物不宜用于减轻氯胺酮精神症状效果 ( ) A. 氟哌利多 B. 地西泮 C. 氯羟安定 D. 硫喷妥钠 E. 氯丙嗪

94. 下述哪项是硫喷妥钠的药理作用 ( )

A. 对心血管的影响主要是动脉系统收缩与末梢循环淤血

B. 对呼吸深度无明显影响,但可使呼吸频率加快 C. 对肝功能有损害

D. 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 E. 抗惊厥作用

95. 下述哪项符合硫喷妥钠的理化性质 ( ) A. 系淡黄色,结晶粉末,略带甜味 B. 不可溶于水 C. 水溶液呈中性 D. 水溶液稳定

E. 不能用乳酸钠林格液作溶媒

96. 以下病人用硫喷妥钠 实施静脉全麻时有顾忌,但除外 ( ) A. 支气管哮喘病人

B. 严重高血压和血容量不足的病人

C. 缩窄性心包炎,严重瓣膜狭窄,冠状动脉狭窄等心功能不全病人 D. 潜在紫质症病人 E. 糖尿病病人

97. 丙泊酚引起低血压的主要原因为 ( ) A. 抑制心肌收缩性 B.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C. 抑制心血管中枢

D. 交感神经阻滞或拮抗β受体 E. 兴奋迷走神经

98. 有关普鲁卡因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 ) A. 可延长琥珀酰胆碱的肌松作用 B. 抗胆碱药可降低普鲁卡因的毒性

C. 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异常可使普鲁卡因发生障碍 D. 可使磺胺类药物的药效削弱 E. 与琥珀胆碱作用于相同的酶

99. 下列哪种不是碱石灰中常用的指示剂 ( ) A. 酚酞 B. 溴甲酚绿 C. 陶土黄 D. 甲基橙 E. 乙脂紫

100. 有关温度-流量补偿型蒸发器的特点,哪项正确 ( ) A. 双路可变 B. 抽吸型 C. 温度补偿

D. 药物专用和环路外型 E. 以上全部

101. MAC与麻醉效能的关系为 ( ) A. MAC愈小,麻醉效能愈强 B. MAC愈小,麻醉效能愈弱 C. MAC与麻醉效能无明显关系

D. MAC与组织溶解度有关 E. MAC愈大,麻醉效能愈强 102. 药物首过效应是指 ( ) A. 药物通过粪便排泄

B. 药物在肌肉受酶的作用发生变化 C. 药物通过尿道部分排泄

D. 药物通过肠粘膜和肝脏时产生生物转化、减少循环有效药量 E. 药物通过胃肠道受消化液的影响

103. 以下哪一项不是药物AUC的功能 ( ) A. 计算生物利用度

B. 静脉用药可推算表观分布容积 C. 推算使用某药后的总清除率 D. 计算药物消除半衰期 E. 反映单位时间内体内药量

104. 一个弱碱性药物(pKa9.4)在血浆pH为7.4时,该药的非解离部分可能是 ( ) A. 99% B. 90% C. 10% D. 1% E. 0.1%

105. 关于离子通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可分为配体门控和电压门控两大类

B. 通道的活动需要特殊的激动剂或拮抗剂参与

C. 全麻药通过间接或直接作用于钙离子通道而发挥作用 D. 全麻药作用的基本原理很可能统一在配体门控通道水平 E.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在全麻机制上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106. 结晶水合物而引起麻醉的作用原理,属于哪种学说 ( ) A. 蛋白质学说 B. 自由能吸附理论 C. 临界容积学说 D. 多部位膨胀学说 E. Meyer-overton法则

107. 有关全麻药作用的疏水部位下述何项最全面 ( ) A. 脂质内部的疏水基质

B. 基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疏水界面 C. 蛋白质表面叠曲形成的疏水腔孔 D. 暴露于水相中蛋白质的疏水区 E. 上述全部

108. 下列哪项是氯胺酮的适应证 ( ) A. 心肌供血不全 B. 高血压 C. 低血压 D. 癫痫 E. 青光眼

109. 癫痫病人最不宜选用下列哪种药物 ( ) A. γ-羟丁酸钠 B. 依托咪酯 C. 丙泊酚 D. 硫喷妥钠 E. 氯胺酮

110. 下述哪项与理想的静脉全麻药相符合 ( ) A. 全麻药为气体

B. 可在体内滞留较长时间不会代谢 C. 在体内不断再分布

D. 绝大部分从体内以原形排出 E. 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

111. 静脉全麻药物须经过多少半衰期方可认为基本排除 ( ) A. 1~2个 B. 2~3个 C. 4~5个 D. 5~6个 E. 10个以上

112. 据统计,局麻药不良反应中变态反应的发生率 ( ) A. 2% B. 4% C. 8% D. 15% E. 30%

113. 关于局麻药的药理,下述哪项正确 ( ) A. 高浓度的局麻药有抑制、镇痛、抗惊厥的作用 B. 低浓度的局麻药可以诱发惊厥

C. 局麻药所诱发的惊厥,被视为局麻药的毒性表现

D. 局麻药能促进去极化期间的钠传导,增强心肌兴奋性 E. 临床常用布比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114. 氧气表减压阀中有油可发生下列哪种类型的爆炸 ( ) A. 自动蔓延的 B. 绝热的 C. 自然的

D. 医疗事故的 E. 冷焰的

115.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是在一个大气压下疼痛刺激时,下列哪项病人(或动物)不出现体动或逃避反应时的肺泡中某吸入全麻药的浓度 ( ) A. 60% B. 50% C. 40% D. 20% E. 10%

116. 药代动力学主要是研究 ( )

A. 机体如何处置药物 B. 药物的代谢

C.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D. 药物的分布 E. 药物的时效关系

117. 效能的定义是指 ( )

A. 一定剂量的药物所引起的效应强度 B. 药物所能引起的最大效应

C. 等效反应时药物的相对剂量或浓度 D. 药物所能引起的临床效应

E. 一定剂量的药物所引起的最大效应强度

118. 下述关于疏水区作用学说,哪项不正确 ( ) A. 作用部位的性质类似于苯和辛醇的特性 B. 脂溶性化合物均可作用于此区 C. 疏水区指细胞膜脂质部分

D. 全麻药的效能与其进入脂质膜的能力相关 E. 全麻药在脂质的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119. 对于Meyer-Overton法则,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

A. 全身麻醉状态的产生与吸入气体中麻醉药的分子数量及分子形态有关

B. 全身麻醉状态的产生与吸入气体中麻醉药脂溶性的高低,也与分子存在形态有关 C. 全身麻醉状态的产生与吸入气体中麻醉药分子数量有关,而与分子形态无关 D. 全身麻醉状态的产生与吸入气体中麻醉药拢合物数量及分子形态有关 E. 全身麻醉状态的产生与全麻药效能及其热力学活性的相关性的高低有关 120. 下述关于蛋白质作用学说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 直接作用于蛋白质结构

B. 作用部位在蛋白质表面的疏水区 C. 作用部位在蛋白质内部的疏水区 D. 作用部位是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 E. 作用于周围脂质影响蛋白质功能

121. 预注下列哪种药物可阻断氯胺酮对脑循环的影响 ( ) A. 咪达唑仑 B. 丙泊酚 C. 硫喷妥钠 D. 羟丁酸钠 E. 氯丙嗪

122. 氯胺酮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 A. 降低ɑ肾上腺素能活动性 B. 抑制迷走神经

C. 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 D.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E. 提高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123.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病人 ( ) A. 单次注射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明显影响 B. 长时间给药,可使脑外伤病人死亡率增加

C. 短时间应用可明显抑制肾上腺皮质的功能 D. ICU病人镇静长时间给药,死亡率可能增加

E. 其机制可能是对肾上腺皮质内甾体的合成有抑制作用 124. 巴比妥类药物体内最可能的作用点是 ( ) A. α受体 B. β受体

C. 多巴胺受体 D. 谷氨酸受体 E. GABA受体

125. 利多卡因主要通过肝脏的哪两种酶进行代谢 ( ) A. 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和酰胺酶 B. 胆碱酯酶和酰胺酶

C. 胆碱酯酶和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D. 磷酸酯酶和酰胺酶

E. 磷酸酯酶和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126. 有关局麻药的变态反应,以下叙述哪项正确 ( ) A. 真正的变态反应是罕见的

B. 酰胺类局麻药引起的变态反应远比酯类多见 C. 同类型的局麻药,并不出现交叉性变态反应 D. 对疑有变态反应的病人可不用局麻药 E. 皮内试验的假阳性反应较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