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 )。
A、生产费用 *B、成本开支范围 C、成本 D、制造成本 2、下列一般不属于成本项目的是( )。
A、直接材料 * B、折旧费 C、直接工资 D、制造费用
3、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间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与其他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期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可采用( )。
*A、约当产量法 B、定额比例法 C、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D、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4、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最基本的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批法 D、分类法
5、在进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时,单纯产品产量的变动( )。 *A、只影响成本降低额,不影响成本降低率 B、只影响成本降低率,不影响成本降低额
C、既影响成本降低额,也影响成本降低率 D、既不影响成本降低额,也不影响成本降低率
6、某企业设有供电和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份供电车间提供的电力为54400度,其中被修理车间耗用4000度,发生费用13608元;修理车间提供修理工时11360小时,其中被供电车间耗用300小时,共发生费用10064元,若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则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为( )。
A、0.252 * B、0.27 C、7.4 D、0.250147 *13608/(54400-4000)=0.27 7、下列各项指标当中,不属于进行质量成本效益分析的指标是( )。 *A、成本基数 B、产值质量成本率 C、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 D、质量成本利润率
8、按时间顺序排列有关的历史成本资料,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模型进行加工计算并预测的方法称为( )。
A、定量预测方法 B、定性预测方法 *C、趋势预测方法 D、因果预测方法
9、如果某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该企业分解产品目标成本时,应采用的分解方式是( )。 A、按产品组成分解 *B、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 C、按产品结构分解 D、按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分解 10、联合成本属于( )。
A、机会成本 B、专属成本 *C、沉没成本 D、重置成本 11、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 A、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 * C、制造费用 D、营业费用
12、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登记的费用( )。 A、只包括本步骤发生的费用,不包括上步骤转入的费用 B、只包括本步骤发生的费用,不包括本步骤发生的费用 *C、既包括本步骤发生的费用,也包括本步骤转入的费用 D、既不包括本步骤的费用,也不包括上步骤转入的费用 13、下列不属于期间费用的项目是( )。
A、财务费用 *B、制造费用 C、营业费用 D、管理费用
14、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个月份间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但材料在生产成本中扔占的比重较大的产品,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可采用( )。
*A、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B、约当产量法 C、定额比例法 D、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15、下列属于成本项目的是( )。
*A、直接材料 B、外购材料 C、外购燃料 D、工资 16、定额法的特点是( )。
A、对产品成本进行事前控制 B、对成本差异进行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 C、进行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 *D、上述三点均具备
17、下列各项指标中,反映成本变化中的一个侧面的指标是( )。 A、实物指标 B、价值指标 *C、单顶指标 D、综合指标 18、下列各项中,属于因果预测方法的是( )。
*A、本量利分析法 B、指数平滑法 C、平均法 D、市场调查法 19、价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
A、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 B、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 C、成本系数÷功能评价系数 D、功能评价系数÷价格系数20、进行合理组织生产的决策分析应采用的决策分析方法是( A、差量损益分析法 B、相关成本分析法 C、边际分析法 D、线性规划法
21、在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中,最为准确的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顺序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22、采用品种法进行成本计算时其成本计算期是( )。 A、定期于期末计算 B、定期于期初计算 C、于产品完工时计算 D、定期于年末计算
。 。 ) )23、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24、下列属于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是( )。
A、分步法 B、直接分配法 C、约当产量法 D、顺序分配法 25、下列各项指标中,属于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的指标是( )。 A、销售收入成本率 B、成本降低率 C、成本降低率 D、责任成本差异率
26、企业计算出来的应交房产税,应计入( )。 A、营业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制造费用
27、定额法下的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改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A、计划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额 B、新旧定额的差额
)。 C、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额 D、月初定额与月末定额的差额
28、如果采用功能成本预测,成本改进的标志是( )。 A、价值系数大于1 B、价值系数小于1 C、价值系数趋近于1 D、价值系数等于1
2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目标成本预测方法的是( )。 A、倒扣测算法 B、选择测算法 C、直接测算法 D、比价法 30、产品成本属于( )。 A、专属成本 B、机会成本 C、历史成本 D、相关成本
31、如果某企业预计原材料消耗定额降低3%,原材料价格平均降低2%。基期直接材料占总成本的比重为60%,则直接材料变动将使单位产品的降低百分比为( )。
A、1.8% B、1.164% C、0.036 % D、2.964% (1—(1—3%)(1—2%))X60%=0。02964
32、某企业准备将其所属的餐厅改为洗浴中心,预计洗浴中心未来一年内可获利润70000元,在这种情况下( )。
A、应考虑机会成本后再决策 B、可以直接做出决策 C、应改为洗浴中心 D、不应改为洗浴中心 33、企业计提的折旧费不应属于( )。
A、无关成本 B、相关成本 C、共同成本 D、沉没成本
34、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间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与其他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期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可采用( )。 A、约当产量法 B、定额比例法 C、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D、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35、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批法 D、分类法
36、下列各项指标中,反映成本变化中的一个侧面的指标是( )。 A、实物指标 B、价值指标 C、单顶指标 D、综合指标 37、下列各项中,属于趋势预测方法的是( )。
A、本量利分析法出 B、指数平滑法 C、投入产出法 D、市场调查法 38、功能成本预测也称为( )。
A、价值分析 B、价值预测 C、功能分析 D、功能预测 39、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预测方法称为( )。 A、倒扣测算法 B、选择测算法 C、直接测算法 D、比价法 40、企业计提的折旧费属于( )。
A、专属成本 B、机会成本 C、沉没成本 D、相关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应注意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包括( )。
*A、市场与成本管理的关系 B、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 *C、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D、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E、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2、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正确划分的各种费用界线包括( )。*A、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线 *B、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线 *C、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线 *D、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线 *E、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线
3、企业的生产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划分,可分为( )。
*A、简单生产 *B、复杂生产 C、大量生产 D、成批生产 E、单件生产
4、下列属于期间费用的项目是( )。
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营业费用 * D、管理费用 *E、财务费用 5、下列属于成本报表的是( )。
*A、商品产品成本表 *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C、现金流量表 *D、制造费用明细表 *E、期间费用明细表 6、成本考核的指标主要有( )。
*A、实物指标 * B、价值指标 *C、数量指标 * D、质量指标 *E、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
7、质量成本效益分析时使用的指标包括( )。
*A、产值质量成本率 *B、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 * C、销售利润质量成本率 *D、产品成本质量成本率 * E、质量成本利润率 8、成本预测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
*A、科学性 B、准确性 *C、近充性 D、精确性 * E、可修正性
9、预测新产品设计成本时,可以采用的预测方法有( )。
*A、直接法 *B、概算法 *C、比价法 D、指数平滑法 E、价值分析 10、以下各项可以利用边际分析法进行决策的有( )。 *A、最佳质量成本的决策 *B、最佳生产批量的决策 C、最佳工艺方案的决策 * D、最佳订货批量的决策 E、最佳生产组合的决策
11、下列属于成本管理原则的是( )。 *A、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D、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E、全面成本管理原则
12、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 )。
*A、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B、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 *C、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 D、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费用 *E、用于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的费用
13、企业的生产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划分,可分为( )。
A、简单生产 B、复杂生产 *C、大量生产 *D、成批生产 * E、单件生产 14、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时需要的指标有( )。
*A、定额成本 B、标准成本 * C、脱离定额差异 *D、定额变动差异 E、材料成本差异
15、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有( )。
A、成本降低率 B、成本降低率 C、销售收入成本率 * D、责任成本差异率 *E、责任成本降低率
16、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正确划分的各种费用界限是( )。
*A、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B、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费用的界限 *C、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D、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E、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17、质量成本的内容一般包括(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E、废品损失
18、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 )。
*A、单位产品的工资费用减少 * B、单位产品工时消耗定额的减少 *C、产品成本呈反方向变动 D、产品成本呈同方向变动 E、单位产品中的工资费用、工时消耗定额增加 19、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 )。
*A、成本性状态分析假设 * B、相关范围假设 *C、线性假设 *D、基本模型假设 E、变动成本法假设 20、与最佳订货批量相关的成本有( )。
*A、订货成本 *B、储存成本 C、调整准备成本 D、缺货成本 E、直接材料成本
21、在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中建立内部结算价格制度的作用在于( )。*A、推行经济责任制 *B、制定成本计划 *C、制定费用预算 *D、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E、计算应交的各种税金
22、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期 C、成本计算特点 D、废品损失计算 E、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23、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若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其账务处理方法是( A、如果是有利差异,应冲减当期的收益
)。 )。 *B、如果是有利差异,应当增加当期收益 *C、如果是不利差异,应当冲减当期的收益 D、如果是不利差异,应当增加当期的收益
E、不论是有利差异还是不利差异均不增减当期的收益
24、各因素变动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影响主要有( )。 *A、产品单位成本 *B、产品品种构成 C、产品单位利润 *D、产品产量 E、产品单位税金 25、质量成本的内容一般包括(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 C、内部故障成本 * D、外部故障成本 E、废品损失
26、下列各项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主营业成本 * B、生产成本 * C、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 E、营业费用
27、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优点是( )。 *A、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B、能够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C、能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D、能全面反映该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E、能直接提供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28、下列各项中,哪些技术经济指标的增长会使单位产品成本上升( )。 *A、材料消耗定额 *B、材料价格 * C、劳动生产率 D、产量 E、平均工资
29、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保持其成本特性不变,相关范围是指(*A、产销量的变动范围 B、单价的变动范围 *C、时期的变动范围 D、利润的变动范围 E、毛利的变动范围 30、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关成本的有( )。
。 ) A、半成品成本中的变动成本 B、半成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 *C、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 E、共同成本 31、产品成本发展趋势预测主要包括( )。
A、目标成本的预测 *B、新产品投产前的成本趋势预测 *C、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的趋势预测 *D、产品总成本的趋势预测 *E、功能成本预测
32、相关成本与产品成本不同,相关成本的主要特征是( )。 A、必须在账簿中予以反映 *B、不需要在账簿中反映 *C、决策中考虑 D、决策中不考虑 *E、成本种类多样化
33、由于方案本身生产能量利用程度不同而表现在成本方面的差额称为(A、广义的差量成本 *B、狭义的差量成本 * C、增量成本 D、相关成本 E、机会成本
34、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正确划分的各种费用界线包括( )。
)。 *A、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线 *B、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线 *C、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线 *D、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线 *E、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线
35、企业的生产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划分,可分为( )。 *A、简单生产 * B、复杂生产 C、大量生产 D、成批生产 E、单件生产
36、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正确划分的各种费用界限是( *A、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B、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C、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 *D、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 ) *E、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37、质量成本的内容一般包括(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E、废品损失成本 38、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有( )。
A、成本降低率 B、成本降低率 C、销售收入成本率 *D、责任成本差异率 * E、责任成本降低率
39、在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中建立内部结算价格制度的作用在于( *A、扒行经济责任制 *B、制定成本计划 *C、制定费用预算 *D、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E、计算应交的各种税金
40、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期 C、成本计算特点 D、废品损失的计算 *E、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 )。 ) 三、判断题
1、在成本管理工作中,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指由国家和企业分别进行成本管理。( ) *2、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划分,可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 )
*3、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 4、定额法中的定额差异是指由于对旧定额进行修改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 5、本期支出的费用不一定全部由本期生产的产品负担,而应由本期生产的产品负担的费用也不一定全部在本期支付。( )
*6、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构成,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
7、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简化成本核算的程序。( )
8、分解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时,要求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必须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 )
*9、如果近期实际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较大,则可以选择较大的平滑系数。( )
10、在相关范围内,狭义差量成本等于相关变动成本,即单位变动成本与产量的乘积。( ) 11、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只能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的生产企业里采用,不能在其他类型的企业中采用。( )
*12、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 )
13、一个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只能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而不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 )
14、营业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因而不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15、标准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计划产量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 *16、资本性支出和损失性支出属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
*17、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对旧定额进行修改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
18、实务中,如果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分解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时,不需要对各产品的基期销售利润率按计划期销售比重进行调整。( ) *19、完全成本法下保本量的计算公式为:(固定成本+期初固定成本—期末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 )
*20、如果方案一的相关固定成本小于方案二的相关固定成本,预计的业务量小于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方案一。( )
21、计算出来的废品损失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再计入该种合格产品的成本中。( ) 22、企业支付的销售产品的广告费支出,应计入管理费用中。( )
23、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最低化原则”是指将成本降低到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 ) *24、成本核算中的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时,应注意使用好“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科目。( )
25、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完工产品成本中的定额差异是正数,一般说明本月成本管理工作做得不好。( )
26、责任成本降低率是用上期责任成本总额除以本期责任成本降低额计算出来的。( ) 27、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应当属于鉴定成本。( )
28、如果某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成本形成的过程分解产品目标成本。
( )
*29、保本点是企业刚好保本,没有盈利时的销售量。( )
*30、当两个不同方案的相关成本只有变动成本时,可以直接比较两个不同方案的贡献边际进行决策。( )
*31、利用倒扣测算法预测目标成本时,预测公式中的应缴税金不包括增值税。( )
32、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法,最终将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的分析过程。( )
33、如果企业存在亏损产品。亏损产品停产后,企业的利润会上升。( )
*34、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 35、定额法中的定额差异是指由于对旧定额进行修改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 *36、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 )
37、一个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只能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而不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 )
*38、营业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因而不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39、成本核算中的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时,应注意使用好“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科目。( )
40、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完工产品成本中的定额差异是正数,一般说明本月成本管理工作做的不好。( ) 四、名词解释 1、一次交互分配法 2、品种法 3、成本考核 4、成本性态分析 5、约当产量法 6、分步法 7、成本审计
8、概算法 9、定额比例法 10、分批法 11、比率测算法 12、总额分析法 13、直接材料 14、成本报表 15、成本预测 16、沉没成本 五、简答题
1、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正确划分哪些费用界线?P33 2、什么是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包括哪些内容?P349 3、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有什么影响?P87
4、成本考核的指标有哪些?P330 5、提高价值系数的途径有哪些?P177 6、相关成本与产品成本有哪些不同?P185
7、什么是成本最低化原则?如何理解这一原则?P9
8、与基础盈利水平直接挂钩分解法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依据是什么?P158 9、如何进行材料费用的审计?P342
10、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种类各有哪些?决策中为什么要区分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P187 论述题
1、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是什么?P3
2、如何进行功能成本预测?P175
3、成本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论述 成本预测的方法P153 5、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P10
6、成本控制有哪些特点?P213 7、影响成本分析匆基本因素有哪些? 8、试述产品目标成本的分解。P160
• 第二讲
• 1、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共耗用某种原材料1530千克,每千克3.50元。A产品实际产量为1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B产品实际产量为1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0千克;C产品实际产量为3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4千克。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各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解:
• 材料费用总额=1530×3.50=5355.00 (元) • 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150×3=450(千克) • 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100×1.5=150(千克) • C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300×4=1200(千克)
• 材料定额耗总量=450+150+1200=1800(千克) • 材料费用分配率=53550÷ 1800=2.975
• A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450×2.975=1338.75(元) • B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 150×2.975=446.25(元) • A产品应承担的材料费用= 1200×2.975=3570.00(元) 第三讲
• 某企业设有供电、锅炉两处辅助车间,供电车间本月份直接发生费用金额为6800元,锅炉车间本月份直接发生费用金额为5032元,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及各受益单位耗用量如下: • 受益单位 • 供电车间 • 锅炉车间 • 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 • 一般耗用 • 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 • 一般耗用 • 用电度数 • 2200 • 10500 • 1200 • 7500 • 800 • 用汽吨数 • 51 • • 350 • 40 • 150 • 20 • 69 • 680 • 管理部门耗用 • 50000 • 合计 • 27200 • 要求:根据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项目 分配费用 分配 分配率 数量 生产成本 数量 金额 供电车间 锅炉车间 合计 6800 25000 5032 11832 629 0.272 18000 4896 8 500 4000 8896 分配金额 制造费用 数量 2000 60 金额 544 480 1024 管理费用 数量 5000 69 金额 1360 552 1912 (1)对外分配劳务 供电车间 27200-2200=25000(元) 锅炉车间 680-51=629(元)
(2)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680025000=0.272 锅炉车间费用分配率=5032629=8
((3)对外分配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 负担的电费=(10500+7500)×0.272=4896(元) 负担的锅炉费=(350+150)×8=4000(元) 合计: 4896+4000=8896(元)
一般耗用(制造费用): 负担的电费=(1200+800)×0.272=544(元) 负担的锅炉费=(40+60)×8=480(元) 合计: 544+480=1024(元) 行政管理:
负担的电费=5000×0.272=1350(元) 负担的锅炉费=69×8=552(元)
合计: 1350+552=1024(元)
第四讲
4-1、某企业生产A产品,合格品为190件,不可修复废品10件;共发生工时20000小时,其中废
品工时1500小时。共发生费用为:直接材料80000元,直接工资44000元,制造费用576000元。废品回收残料800元。直接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废品损失,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项目 费用总额 产量 直接材料 生产工时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费用分配率 废品成本 废品残值 废品净损失
项目 费用总额 费用分配率 产量 直接材料 10 生产工时 直接工资 80000 1500 制造费用 44000 合计 76000 200000
80000/20=400 44000/20000=2.2 76000/20000=3.8 废品成本 废品残值 废品净损失
10X400 =4000 800 3200 1500X2.2 =3300 1500X3.8 =5700 3300 5700 12200 4-2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估计为50%,甲产品本月完工100件,月末在产品为20件。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费用如下表:
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摘要 月末在产品 本月发生额 合计 产品 完工产品产量 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合计 单位成本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1756 37844 39600 燃料及动力 139.60 6570.40 6710 直接工资 576.25 10973.75 11550 制造费用 275.50 16884.50 17160 合计 2747.35 72272.65 75020 摘要 月末在产品 本月发生额 合计 产品 产量 完工产品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合计 单位成本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1756 37844 39600 100 20 120 燃料及动力 139.60 6570.40 6710 100 直接工资 576.25 10973.75 11550 100 制造费用 275.50 16884.50 17160 100 10 110 156 15600 1560 合计 2747.35 72272.65 75020 652 65200 9820 *1 10 10 110 110 105 10500 1050 *2 330 61 *3 33000 6100 *4 6600 610 *1 20X50%=10 *2 39600 120=330 *3 100X330=33000 *4 39600-33000=6600
4-3、 某企业生产A产品,月初在产品资料为;直接材料3520元,直接工资2400元,制造费用
1300
元。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57200元,直接工资21036元,制造费用14324元。完工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为55000千克,定额工时21000小时。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 • 解:
57200+3520 •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 —————— = 0.92 55000+11000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0.92×55000=50600.00(元) 在产品材料费用=0.92×11000=10120.00(元) 2400+21036
•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 ——————— = 0.93744 21000+4000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0.93744×21000=19686.24(元) 在产品材料费用=0.93744×4000=3749.76(元) 1300+14324
• 制造费用分配率= ——————— = 0.62496 21000+4000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0.62496×21000=13124.16(元) 在产品材料费用=0.62496×4000=2499.84(元)
完工产品总成本=50600.00+19686.24+13124.16=83410.40(元) 在产品总成本=10120.00+3749.76+2499.84=16369.6(元)第五讲
第六讲
1、 某企业生产A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原材料在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
法
计算。有关资料见下表。要求: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目项 月初在产品数量 本月投产数量 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数量 月末产品完工程度 •
一步骤 20 200 180 40 50% 二步骤 20 180 200 0 - 三步骤 50 200 150 100 50% •
• 生产费用资料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一步骤 二步骤 三步骤 一步骤 二步骤 三步骤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160 8 12 180 200 10 20 230 650 10 15 675 1732 172 208 2112 208 154 362 90 125 215 第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合计 产品 完工产品产量 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合计 单位成本 转出半成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二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合计 产品 完工产品产量 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合计 单位成本 转出半成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三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合计 产品 完工产品产量 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合计 单位成本 转出半成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合计 产品 完工产品产量 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合计 单位成本 转出半成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160 1732 1892 180 40 220 1892/220=8.6 8.6X180=1540 1892-1504=344 直接工资 8 172 180 180 40X50%=20 200 0.9 162 18 制造费用 12 208 220 180 40X50%= 20 200 1.1 198 22 合计 180 2112 2292 10.6 1908 384 第二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合计 产品 完工产品产量 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合计 单位成本 转出半成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200 1908 2108 200 0 200 10.54 2108 0 直接工资 10 208 218 200 0 200 1.09 218 0 制造费用 20 154 174 200 0 200 0.87 174 0 合计 230 2270 2500 12.5 2500 第三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合计 产品 完工产品产量 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合计 单位成本 转出半成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 第八讲
直接材料 650 2500 3150 150 100 250 12.6 1890 1260 直接工资 10 90 100 150 50 200 0.5 75 25 制造费用 15 125 140 150 50 200 0.7 105 35 合计 675 2715 3390 13.8 2070 1320 8-1、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假定甲产品产销平衡,估计明年甲产品的销售量为1500件,单价为50元.生
产该
产品需交纳粹17%的增值税,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差额为20000元;另外还要交纳10%的营业税,7%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如果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要求: (1) 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
(2) 如果产品由两个工序组成,相关成本结构资料如下:第一工序直接材料占70%,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各占15%;第二工序半成品占80%;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各占10%.确定各工序的目标成本.
(1) 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
应交税金=1500X50X10%+(1500X50X10%+20000X17%)X(7%+3%) = 8590 目标利润=1500X50X20%=15000 目标成本=1500X50-8590-15000=51410
(2)目标成本分解计算表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其中: 半成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目标成本 51410 第二工序 51410X80%=41128 51410X10%=5141 51410X10%=5141 51410 第一工序 41128X70%=2878.906 41128X15%=6169.20 41128X15%=6169.20 41128 8 -2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要求:预测该企业的保本额和各产品的保本额。
产品 销(件) 单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 A B 20000 10000 10 20 6 14 固定成本 35000 合计 (1)计算产品贡献边际率
A产品贡献边际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6)/10=40% B产品贡献边际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20-14)/20=30% (2)、计算产品销售比重
A产品销售比重=(20000X10)/(20000X20+10000X20)=50% B产品销售比重=(10000X20 )/(20000X20+10000X20)=50%
(3)加权贡献边际率= 40%×50%+30%×50%=35% (4) 综合保本额 = 35000 ÷ 35% = 100000(元)
(5)各产品保本额 A产品保本额 = 100000×50%=50000(元) B产品保本额 = 100000×50%=50000(元)
8 -3 如果某企业生产A产品的单价为20元,销售量为10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
本期发生固定成本总额20000元,选进的销售利润率为35%。该企业期末存货中的固定成本是3000元,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成本是2000元。要求: (1)预测该企业的保本点。
(2)预测实现目标利润时的单位变动成本降低额。 (3)预测该企业完全成本法下的保本量。 • (1)该企业的保本量=20000/(20-12)=2500 • (2)目标利润=10000X20X35%=70000 • 达到目标利润的单价为b • 20X10000- bx10000-20000=70000 • b=11
• 实现目标利润时的单位变动成本降低额=12-11=1(元)
20000-(3000-2000)
• (3)完全成本法下的保本量= ——————————— =2375 • 20-12
课后计算题:
9-1、某企业第一车间每月需要甲零件20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如果自制,每件发生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1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4元,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12元,另外还需要购置一专用模具,需支出2000元;如果外购,外购单价为46元。要求: 1、甲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
2、如果甲零件外购,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其它加工业务,估计可得销售收入10000元,发生变动成本4000元,每件分配固定成本2元,甲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
解:1、自制的固定成本与决策无关,相关成本只有变动成本,利用相关分析法进行决策。 表1 相关成本分析表
相关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外购成本 合计 自制 外购 30× 20000=60000 10× 2000=20000 4× 2000=8000 46× 2000=92000 88000 92000 表2 相关成本分析表 相关成本 变动成本 机会成本 合计 自制 88000 10000—4000=6000 94000 92000 外购 92000 此时,外购甲零件成本比自制成本节约2000元,故应选择外购方案。(94000—92000=2000)
第十一讲
• 11- 6、某企业月初在产品600件,直接材料定额成本按上月旧定额计算为每件100元。从本月起,每件直接材料定额成本降低为96元,本月投产1200件,实际发生直接材料费用120000元,1800件产品本月完工。要求:采用定额法计算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 其实际成本的计算结果如下:
• 月初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 600×100=60000(元) • 减:月初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降低 (100-96)×600=2400(元) • 加:本月投产产品材料定额成本 96×1200=115200(元)
• 定额成本合计 172800(元) • 加:材料定额超支差 120000 – 115200=4800(元) • 加:材料定额变动差异 2400(元) • 完工产品材料实际成本 180000(元)
第十三讲
13-1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 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
• 项 目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件) 210 200 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 10 12 材料单价(元) 5 4 材料费用(元) 10500 96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 • •
解: 分析对象=9600-10500=-900(元)
• 根据因素分析法的替代原则,材料费用三个因素的替代顺序量、单耗、单价。各因素变动对甲产品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降低8 000 测定结果如下:
计划材料费用=计划量X计划耗X计划价=210×10×5=10500(元)-----(1) 第一次替代=实际量X计划耗X计划价=200×10×5=10000(元) ------(2) 第二次替代=实际量X实际耗X计划价=200×12×5=12000(元) ------(3)
实际材料费用=实际量X实际耗X实际价=200×12×4=9600(元)------(4) • 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降低8 000元的影响程度如下: 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1)=10000-10500=-500(元) 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的影响 =(3)-(2)=12000-10000=2000(元) 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4)-(3)=9600-12000=-2400(元) 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500+2000-2400= -900(元
13-2、某企业本年度生产五种产品,有关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 产品 别 A产品 可比产品 B产品 不可比产品 D产品 250 300 400 600 420 520 实际产量( 件) 计划单位成本(元) 200 120 实际单位成本(元) 11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如下“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 总成 本(元) 产品名称 按计划计算 A产品 可比产品 B产品 小计 D产品 不可比产品 小计 合计 按实际计算 降低额(元) 降低率 差 异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
总成 本(元) 产品名称 按计划计算 (1) 按实际计算 (2) 降低额(元) 差 异 降低率 (3)=(2)-(1) (4)=(1)/(3) - A产品 可比产品 B产品 小计 不可比产D产品 200X120=24000 200X110=22000 - 2000 8.33% 250X400=100000 250X420=105000 124000 127000 5000 5% 3000 2.42% - 24000 -13.3% 300X600=180000 300X520=156000 品 合计
9-3、某企业生产A产品,材料项目的有关资料如下:
材料项目有关资料表
计划
材料名称
耗用量(千
配比 克)
甲 乙
6 2
(元) 30% 40 10% 30
(元) 240 60
克) 3.6 6.3
单价
成本
耗用量(千
配比 (元) 20% 36 35% 34
(元) 129.6 214.2
单价
成本
实际
304000 283000 - 21000 - 6.9% 丙 丁 合计
9 3 20
45% 25 15% 20 100% - 225 60 585
2.7 5.4 18
15% 32 30% 18 100% - 86.4 97.2 3527.4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三因素分析 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甲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
解: 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527.4-585=- 57.6 585
计划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 = ————=29.25(元) 20
306×40+6.3×30+2.7×25+5.4×20
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28.25(元) 18 各因素变动对单位产品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的结果如下: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总量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8-20) ×29.25=-58.5(元) 材料配比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1.68-13.17) ×310=-461.90(元) 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
=(36-40) ×3.6+(34-30)X6.3+(32-25)X2.7+(18-20)X5.4=18.9(元) 各因素变动对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5.8)+(-18)+(18.9)=-57.6(元)
13.兴隆公司本年度生产A、B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
产量(件) 产品名称 计划 A产品 B产品 1650 550 实际 2200 550 上年实际 100 200 本年计划 90 190 本年实际 89 188 单位成本(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和实际完成情况,并分析产品产量、品种结构和单位成本变动对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任务
可比 产品 A产品 B产品 合计 计划 产量 单位成本 上年 计划 总成本 上年
计划 降低任务 降低额 降低率
解: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任务
可比 产品 A产品 B产品 合计 计划 产量 1650 550 单位成本 上年 100 200 计划 90 190 总成本 上年 165000 110000 275000 计划 1650X90=148500 550X190=104500 25300 降低任务 降低额 16500 5500 22000 降低率 10% 5% 8% 参考教材P305-306并
分析产品产量、品种结构和单位成本变动对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