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 借助图形谱及音乐活动聆听乐曲《小象》,并作出相应反应。 3. 利用柯尔文手势及打击乐器学习歌曲《两只小象》。
4.在活动中表达对小象的喜爱之情;从歌曲《两只小象》中,体会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养成教育训练点:逐步养成用自然声音演唱的习惯;乐于参加音乐活动,并能做出相应反应。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聆听乐曲《小象》时,能作出相应的反应。 板书设计:
长鼻子
小象 两只小象 图形谱 教 学 流 程: 导入:直接导入 一 、欣赏《小象》 1. 第一次聆听乐曲
问题:乐曲描写的是什么动物,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出示课题)2. 学唱主题音调
画出主题音调的图形谱,跟琴哼唱主题音调。 3.第二次聆听乐曲
提问:主题音调出现了几次?并用律动表现。 二、学唱歌曲
A初听歌曲《两只小象》 教师手持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思考:
老师是怎样歌曲伴奏的? B复听歌曲《两只小象》
学生分为两组按老师的方法为歌曲伴奏。 C师生接唱
D借助柯尔文手势完整演唱 E处理歌曲
师:每个乐句的结尾都是“哟啰啰”,它表达了小象怎样的心情,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小结 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课时,我以“小象”这一生活形象为明线,展开了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从“我来比划,你来猜”——欣赏乐曲《小象》——歌曲《两只小象》,利用听觉使学生展开视觉联想来补充声音形象的不足,丰富了“小象”的音乐形象,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使音乐留在了学生的内心之中。
课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了一个“我来比划,你来猜”的小游戏,学生的热情一下被调动了起来,而所猜了词语都是小动物,其中的小象就是本课的音乐形象。学生到位的模仿,为接下来的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欣赏乐曲《小象》,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能让音乐留住在学生的心里,我把对主题音调的理解和学唱作为了重点。初听一遍之后,把描写小象走路的两种旋律提练出来让学生感受,由于我面前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很难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音乐带给我们的“拘谨”和“随意”的两种不同感受呢?一次在课堂上的无意发现让我一下有了灵感,于是有了课堂上的那一幕,让学生通过坐姿的不同来体会,“你认为第一种旋律描写的是哪种坐姿?”通过联想,学生一下对音乐有了自己的理解。在学唱主题音乐时,我借助白板的优势,用图片的形式现场制作了乐句的图形谱,旋律线一目了然,效果明显。
在教唱歌曲时,主要还是以听为主。带问题听,边做声势动作边聆听,配加打击乐器聆听等等。变换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聆听,在听中学唱歌曲。
整个上下来也有遗憾的地方,比如:欣赏乐曲占得比重有点大了;在课堂中由于自己的紧张,语言不够精炼,有时还脱节;在学唱歌曲时,由于时间关系,预设的利用柯尔文手势实现的音高概念,没有完成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