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
《汉字的视觉联想》教学设计
一、教材、学情分析:
《汉字的视觉联想》一课选自河北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在此之前学生通过四年级上册《蛋壳创意玩具》对联想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字书写能力,对汉字表达的已经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知识,利用绘画的形式对汉字进行大胆联想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的方法理解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体会现代简体字发展的必然性,掌握其简洁明了的特征,并运用“编排”“组合”“l联想”等的创作方法对汉字进行创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中国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情感的体验中增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汉字进行设计。
教学难点:运用联想的方法设计出一个富有形式美与创造感的字。 四、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启发提问、观察分析、现代化教学技术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学习、实践练习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师:孩子们,今天这趟课 让我们从一段有趣的小视生观赏视频 频开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引发学生对“象形文字”的好奇,了解“书画同源”的提问:视频中出现了什么生思考,各抒内容?它们是字?还是己见 画? 视频激趣导入 了解书画同源 师总结:有的同学说它们生认真聆听教思想,激是画,有的同学认为它们师讲解,并观发学生对是字,其实啊,它们是我看投影中的各汉字的兴们的祖先用来记录、交流种象形文字。 趣,引入的“图形符号”,被人类称 为“象形文字”。古时,我 们的先民会将所看到的东 西通过联想用线条描绘下 来,用这样的一个个符号,一幅幅图画,记事和传达思想。这些“符号”既是课堂。 绘画的源泉,又是书法的开端,所以在我们中国流传着“书画同起源”的说法。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一些简化字就是从这些有趣的“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打开历史之门学习古人的方法,将汉字进行视觉联想(师指课题,生接读课题)。 对比分析 掌握特点 1、汉字的起源,了解古 时“依形而造”的造字特 点: 利用投影,进行观察对比,了解汉字的起源,掌握汉字外形生动、形象的特师:据记载,中国最早的 “象形文字”,是镌刻、书 写于龟甲与兽骨上的“甲 骨文”,具有“对称、稳定” 的艺术格局,距今约3700 多年。 对比分析 掌握特点 师提问:你能猜出这是哪生:门 个汉字吗? 你是如何猜出的? 点。 生:“甲骨文” 师:“甲骨文”与其本身所门与真实的门 代表的物体形象外形相外形十分相 似,它们直白的“以形表似。(为你的善 意”“依形而造”,这便是于观察点个 是最早的造字方法,请用赞) 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继续 观察,甲骨文带给你什么 感受?甲骨文有什么神特生:生动、形 点? 象 通过投影展示,体会汉字演变、发展的必然师:形象、生动(板书)。 2、汉字的发展: 随着西周青铜时代“礼乐” 文化的发展,刻在“铜器” 上的“金文”鼎盛起来, 至秦始皇灭六国后,“小 篆”的统一在当时的社会 交流生产中产生了非常重生观看“门”性,理解要的作用。兼容并包的汉字的发展历汉字具有朝将“小篆”画弧为直,史。 简洁明了画圆为方,使得方方正正 的“隶书”呈现在世人眼 前,开放多元的唐朝让熟 知的“楷书”繁荣昌盛, 中华汉字就这样继续经历 着明清朝的闭关锁国,不 平等的《南京条约》,邓小 平的改革开放,时至今日, “简化字”已是我们千千 万万中国人的骄傲。 的形态美的特点。 4、现代简化字简洁的特 点: 师:那同学们是否思考过 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历生:“象形文史发展至今我们不再使用字”过于复杂、有趣的“象形文字”? 繁杂。 师:而现代的简化字简洁、 明了。具有规范性、统一 性,更便于沟通与交流。 师:我们纵观历史的潮流, 回想其背后的故事,请你 再此对比,简化字删减了 甲骨文的哪个部分?仅仅 是为了简洁?在简洁的背生:简化字里后还蕴藏着什么秘密?同的门开被打开桌两人说一说,想一想。 了,象征着我 们国家的开师:是啊,从封闭,到开放。 放,那是闭关锁国到改革 开放的转变,汉字的演化 在简洁的基础上与其背后 社会发展,有着千思万屡 的联系,人们在造字时, 联想的还有那一次次惊天 泣地的历史变革。 师:说了这么多,如何才能生观看教师范联想出一个简洁、形象的画。 “汉字”呢?看看老师的 教师范画 掌握方法 创作,会给你带来怎样的 启发。(播放范画视频) 教师利用视频教授汉字的联想方法。 师:创作前用铅笔将想要 设计的汉字轻轻书写在画 纸中央,我设计的为“门” 字,首先,运用“联想” 的方法,将打开的大门想 象为打开我国国门的丝绸 之路,西汉时期通过丝绸 之路输出的陶瓷、丝绸等 物品至今名扬天下,边画 边思考,运用“组合”的 方法,将门字第一笔点变 为青花瓷,将第二笔竖变 为丝绸,创作时注意线条 的流畅性,可先用铅笔进 行绘画,合理的“编排” 会让画面更加美观,我国 的物品经过骆驼、船只等 交通工具的运输,翻过沙 漠,越过海洋,被输送到 世界各地,通过丝绸之路,生:“联想” 我们的国门被打开了,大“编排”“组致外形完成后,细节的装合” 饰、色彩的渲染,让画面 层次丰富。瞧,我的“门” 字诞生了。 师:同学通过观察与聆听, 一定已经解密了老师的创 作方法,谁愿与我分享? 师总结:我会运用“联想” 的方法让“字”变的生动、 形象,再利用合理的“编 排”与“组合”,使文字简 洁大方。其实,每一个“汉 字”的演化,它承载的都 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从青山绿水到丝绸之路, 我们输出了文化,引进了 科技,透过这扇门,我们 与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 新时代相遇,不过,你发 现了吗?无论怎么变,这 些不同时代的“门”字, 也有着它们的共同点。 生:形体 师总结:形体结构永恒不变,正如它们所象征的民族品质、文化内涵亘古不变。 师:看看同学们的作品, 你最喜欢哪个“字”,他绘 通过欣赏学生作画时隐藏了哪些奥妙值得生:他创造的品,体会你学习?和你的四人小组汉字联想到了用汉字进伙伴一同分享。 观赏作品 师:看来“联想”的内容生:他们创造多样性,拓宽思维 并不唯一,物体本身的样的“胖”字形启发学生子、历史故事、日常生活、发生了变化,思维,调夸张的联想等等等等,联变得更胖了。 动创作欲想是一扇开放的大门,等着你去找寻答案...... 师:那同学们,生活中, 有没有哪个字与你有动人 的故事,与你缔结着紧密 学生构思 的关系,现在请你通过联 创意表现 想,运用合理的组合、编生实践 排、色彩,在画纸上去诉说你与“汉字”的那些故字,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种象形文在学生创作时,教师提供多望。 自己的生活。 行创作的事吧! 教室巡回辅导要点: 1、画面构图的饱满性 2、文字与物象、故事结合的美观性 3、色彩搭配的合理性 4、想法的创新性 组合展示 评价分享 创作过程中,学生亲身感受创造的乐趣。 师:完成的同学,可以在学生寻找与他通过合作教室里轻声走动,观赏身可以组合的字展示,增边同学的创作,看看你的进行展示。 字能与谁的字进行组合, 拼成一个词?一句话?然 后将你们的作品一同展示 到我们的“汉字博物馆” 中。 强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 通过自评、他评,引导学生发现新的创作方法,反思师:同学们,博物馆就要 开馆了,文明观众在哪 里? 师:谁愿分享自己的作学生自评 品?讲述你的创作缘由? 学生讲述后师提问,你运学生他评 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使 用这样的色彩? 师:你最欣赏哪组作品?为什么? 师总结:课堂的最后,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这些话(齐读黑板上的作品)今天我们用一幅幅小图展现了一个个形美、音美、含义美的中国汉字,当它们两两组合,字字相拼时,它已从记录生活的符号,学生观看投影拓展延伸 慢慢演变成了艺术 。它书中各类书法作品读汉字美 写的是我们光辉灿烂的中品。 华文化,载负的是我们中华名民族的悠久历史,传承的是亿万华夏子孙不朽的集体品质,打开的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少年的想象之门,是改革开放的包容之门,更是整个民族的未来之门。让我们向改革开自己在创作中的问题。 通过看看、读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形、音、韵味之美,体会汉字博大的文化内涵。 放70周年致以尊崇高的敬意。
六、板书设计:
汉字的视觉联想
象形文字
简化字 甲骨文
简洁、明了 形象、生动
联想 组合 编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