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长廊 寄宿制中学后勤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探讨 黄秋琴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浙江・温州 325000)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特别是后勘管理已成为一个严峻 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1999年扩招让高中教育的发展驶入快 车道,人数增多的同时对寄宿制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带来了很大挑 战。本文就寄宿制中学后勤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尝试探讨寄宿制中 学后勘管理模式的创新方式,以求通过本研究为寄宿制学校的后勤 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寄宿制中学后勘管理模式创新 在中小学推行寄宿制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高校扩招导致学 生人数激增等密切相关,也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和提高教学质量,从 总体和长远上讲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从 而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然而,由于寄宿制涉及学 生生活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的巨大改变,在短时期内大规模推行寄 宿制也会带来一系列预计到和没有预计到的后果。从目前情况来看, 不少寄宿制学校在后勤管理、安全卫生、资金投入等方面呈现出不少 薄弱环节。有不少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能力依然不足,由此而引发的 后勤保障和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问题El渐凸显。 1寄宿制中学后勤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在有条件的寄宿制中学,推行学校后勤管理模式的创新,切实 减轻学校负担,是加快寄宿制中学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寄宿制中学后勤管理模式创新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 需要。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导致寄宿制中学每年的招生规模持续攀 高,人数增多的同时对学校的各方面带来了很大挑战:学生人数增 加,致使学校除了增加班数、扩大班额外,还不得不增加教师人数, 此外还要加强校舍等资源建设,加速教学设备的更新。在招生规模 扩大的形势下,寄宿制中学的有限管理经费越来越捉襟见肘。在后 勤保障和教学质量的权衡下,学校把大部分资金投资在教学质量的 改善上,而对于后勤保障的改善财务支持度不够。从学校的可持续 发展出发,改善后勤管理模式,从管理创新人手提高有限的后勤管 理经费利用率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的关键。 其次,后勤管理模式创新是深化寄宿制中学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的需要。后勤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一个多层次、多方位、多系统的综 合工程。既要处理好后勤同学校的关系,使后勤管理为学校建设服 务,又要处理好后勤管理同学校内部教学、育人、财务、人事等等方 面的关系,提高学校综合办学能力。当前,寄宿制中学的后勤管理 正面临着改革诸多问题,如如何把后勤管理改革引向深入、如何扩 大学校发展规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提高师生生活待 遇,都需要学校通过科学的后勤管理模式创新来促进实施。 2寄宿制中学后勤管理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2.1深化后勤改革。建立新的人事制度 新的后勤人事制度的建立是寄宿制中学后勤管理模式创新的 重要标志之一。长期以来,后勤队伍的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后 勤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后 勤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都对后勤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 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革新人事制度,加强后勤干伍建设。考 虑到寄宿制中学的稳定和教育的诸多特殊性,现阶段只能在现有范 围内,通过挖潜创新、优势互补、优化组合、优胜劣汰、培养提高,达 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其后勤工作与时俱进、有所作为。同时, 我们还必须大量培养和引进各种层次的具有一定素质的技术骨干 和管理人才。这些中层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是贯彻落实各级领导 指示的中坚力量,必须构筑起权力重心下移的运行机制,以此提高 工作效率和反应速度。要通过职务晋升等激励手段来吸引那些工 作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工作踏实肯干的管理人才到后勤工作,不 断提高寄宿制中学的后勤工作水平。 2.2由在职教师出任寄宿部生活老师 当前,国内寄宿制中学学生宿舍一般都是招聘社会人员担任生 活老师。相对来说,这部分社会招聘人员缺乏管理学生的经验和耐 心,加上工资不高、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力,往往由于疏忽大意导致 发生意外事故;而一旦事故发生,生活老师不等学校追究责任,便自 己解聘自己,溜之大吉,逃避责任。学校则直接蒙受重大损失,不仅 文章编号:1 672—7894(2009)35—067—01 要为事故善后花费大笔经费,还要忍受学生家长的指责、社会对学 校管理不力的诋毁。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为提高管理效益,避免意 外事故发生,寄宿制中学可以从一线教师中择优选用优秀班主任老 师出任生活老师。这部分在职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 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他们熟悉管理办法,会管理,能 管理好;他们有能力、责任心强,知道自己责任重大,会比社会人员 更用心地管理好学生。 2.3指导学生对宿舍文化布置进行艺术加工 在管理中,寄宿制中学要让每一位寄宿学生享受到“家庭般的 温暖,家庭式的照顾”,在日常生活行为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尽心 尽职地为学生服务。按照“德育即生活,生活即德育”的原则深入进 行教育式管理,并安排生活教师指导学生对宿舍文化布置进行艺术 加工,充分利用学生的小制作、幽默画、书法、手抄报等使每一面墙 壁都会说话,既给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场地,又让他们受到了美的 教育。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El常生活管理,组织自理自律能力、 健康知识系列、消防知识、地震知识、法律常识、道德规范、行为习 惯、礼仪常规等专题讲座,开展交谈、问答、培训、考核等系列活动。 做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在管理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照 顾自已的生活起居,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整理自己的宿舍,学 会洗晒自己的衣物。由于出任生活老师的在职教师熟悉教育理论, 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所以管理起学生来可以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2.4改变师生关系。调动学生主体性 尝试改变原有的“教育中无学生”的状况,彻底根除传统的线性 的师生关系,建立网络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 性、创造性、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管理自己、管理他人。寄宿 部生活老师要以帮助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 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的追求上。此外,在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基础 上,要积极倡导生活老师和带班老师实施管理“无缝对接”,在管理 中相互补充,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和管理学生,各自延伸自己的教育 职能。生活老师即时反馈学生住宿中出现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带班 老师及时处理和教育,齐抓共管,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环境。 2.5加强对餐厅饮食的管理力度 我校寄宿部开办以来,就餐人数一直在2000人左右。本着服 务学生的原则,我校餐厅要坚持实行集体运作,不承包、不租赁,零 利润经营。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中午四菜一场,量足 质优,早晚一冷一热。食品采购、制作、品尝严格把关,严格执行食 堂管理制度,不让一个环节出现疏漏。每次买菜,食堂主管、伙食会 计、值班领导三人同行,“六眼无私”、互相监督。同时,食品进库前, 食堂厨师亲自验菜,核查质量及斤两。如有差错,严禁人库。在制作 中,严查菜、油等是否变质,如有变质,宁弃勿用。制作后,尝菜领导 认真尝菜。经过层层把关,让学生放心食用。 3结论 后勤管理创新活动处于寄宿制中学的整个管理系统中,每项创 新活动都与学校教学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其中的任何一 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与此相关的 管理思想、管理、运行机制等的状况也影响着整个后勤管理的 创新效果。所以,寄宿制中学的后勤管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 涉及后勤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全方位的创新系统。这就要 求寄宿制中学在进行后勤管理创新时,要注意全面考虑,整体推进, 切忌零打碎敲。 参考文献 【1龙莹.1]托起明天的太阳——湘西州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就读保障体系 建设剪影[刀.民族论坛,2008(12). [2]祁昌智.办好寄宿制学校的几点思考叫.青海教育 ̄oo6(3). [3期刊内部作者.3】寄宿制学校利弊谈叨.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07(4). 【4]毛捧南.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一流后勤——城市寄宿制高中创新后勤管理 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1.校长教育研究,2007(3). 责任编辑秦艾桢 |if叙爻 C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