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结构设计
1 基 本 规 定 1.1 结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J68__84
1.0.5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1.0.5的要求。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表1. 0. 5
安 全 等 级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破 坏 后 果 很 严 重 严 重 不 严 重 建 筑 物 类 型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次要的建筑物 注:①对于特殊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②当按抗震要求设计时,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 定。
1.2 结构荷载和组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2.2.1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取各自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
2.2.2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进行设计,并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
γ0S≤R (2.2.2)
式中γ0__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的结构构件,可分别取1.1、 1.0和0.9;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应按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S__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__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确定。
2.2.5对于正常使用权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分别采用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2.2.6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取1.2;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取1.0。 二、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取1.4;
对楼面结构,当活荷载标准值不小于4kN/m时,取1.3。
注:验算倾覆和滑移时,对抗倾覆和滑移有利的永久荷载,其分项系数可取 0.9;对某些特殊情况,应按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2.2.7在一般情况下,当有风荷载参与组合时,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6;当没有风荷载参与组合时,荷载组合值系数取1.0。
对于一般排架、框架结构,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变荷载参与组合且其中包括风荷载时,荷载组合系数取0.85;在其他情况下荷载组合系数均取1.0。
3.1.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准永久值系数,应按表 3.1.1的规定采用。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准永久值系数 表3.1.1 项次 1 2 3 类 别 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托儿所、幼儿园 教室、试验室、阅览室、会议室 食堂、办公楼中的一般资料档案室 礼堂、剧场、电影院、体育场及体育馆的看台: 4 (1)有固定座位 (2)无固定座位 5 6 7 8 展览馆 商 店 车站大厅、候车室、舞台、体操室 藏书库、档案库 停车库: 9 (1)单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2m) (2)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柱网尺寸不小于 6m×6m) 10 厨 房 浴室、厕所、盥洗室: 11 (1)对第一项中的民用建筑 (2)对其他民用建筑 走廊、门厅、楼梯: (1)住宅、托儿所、幼儿园 12 (2)宿舍、旅馆、医院、办公楼 (3)教室、食堂 (4)礼堂、剧场、电影院、看台、展览馆 13 挑出阳台 2.0 2.0 2.5 0.5 0.4 0.5 4.0 2.5 0.6 标准值 (kN/m) 1.5 2.0 2.5 2.5 3.5 3.0 3.5 3.5 5.0 准永久值 系数фq 0.4 0.5 0.5 0.3 0.5 0.5 0.5 0.8 1.5 2.0 2.5 3.5 2.5 0.4 0.4 0.5 0.3 0.5 注:①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 况采用。
②9项活荷载只适用于停放轿车的车库。当单向板板跨小于2m时,将车轮局部荷载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局部荷载值取4.5kN,间隔1.5mm,分布在0,2m × 0.2m的面积上。 ③12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1.5kN集中荷载验算。 ④13项挑出阳台荷载。当人群有可能密集时,按3.5kN/m采用。 ⑤本表各项荷载未包括隔墙自重。
3.3.1房屋的屋面,其水平投影面上的屋面均布活荷载,应按表3.3.l采用。 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考虑。 屋面均布活荷载 表3.3.1 项次 不上人的屋面: 石棉瓦、瓦楞铁等轻屋面和瓦屋面 类 别 标准值 (kN/m2) 0.3 0.5 准永久值 系数фq 0 0 1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钢丝网水泥及其他水泥制品轻屋面以及由薄钢结构承重的钢筋混凝土屋面 由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包括挑檐和雨篷 2 上人的屋面 1.5 0.4 0.7 0 注:①不上人的屋面,当施工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②上人的屋面,当兼作其他用途时,应按相应楼面活荷载来用。
3.5.1设计屋面板、檀条、钢筋混凝土挑檐、雨篷和预制小梁时,尚应按下列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人和小工具的自重)出现在最不利位置进行验算:
一、屋面板、檩条、钢筋混凝土挑檐和预制小梁,取0.8kN: 二、钢筋混凝土雨篷,取1.0kN。
注:①对于轻型构件或较宽构件,当施工荷载有可能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 际情况验算,或采用加垫板、支撑等临时设施承受。
②当计算挑檐、雨篷强度时,沿板宽每隔1.0m考虑一个集中荷载;在验算 挑檐、雨篷倾覆时,沿板宽每隔2.5~3.om考虑一个集中荷载。
3.5.2楼梯、看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住宅、宿舍、办公楼、旅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取0.5kN/m; 二、学校、食堂、剧场、电影院、车站、礼堂、展览馆或体育场,取1.okN/m。
3.6.1建筑结构设计动力计算,在有充分依据时,可将重物或设备的荷载乘以动力系数后按静力计算进行。
5.1.1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Sk=μγS0 (5.1.1)
式中Sk__雪荷载标准值,KN/平方米; μγ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S0__基本雪压,kN/平方米。
5.1.2基本雪压系以当地一般空旷平坦地面上统计所得30年一遇最大积雪的自重确定。 5.2.2设计建筑结构及屋面的承重构件时,按下列规定考虑积雪的分布情况: 一、屋面板和植条按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考虑; 二、屋架分别按积雪全跨和半跨均匀分布的情况考虑; 三、框架和柱按积雪全跨均匀分布情况考虑。
6.1.1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WK=βZμSμZW0 (6.1.1)
式中WK__风荷载标准值,KN/平方米; βZ__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 μS__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__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W0__基本风压,KN/平方米。
6.1.2基本风压系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的30年一遇10min平均 V02
最大风速Vo(m/s)为标准,按W0= 确定的风压值。 1600 基本风压不得小于0.25kN/m2平方米。
对于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按规定的基本风压值乘以系数1.1后采用;对于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值乘以系数1.2后采用。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2 混凝土结构设计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_89
2.1.3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应按表2.1.3采用。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 表2.1.3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强度种类 轴心抗压 弯曲抗压 抗 拉 符号 C7.5 ck cmk tk 5 5.5 0.75 C10 6.7 7.5 0.9 C15 10 11 1.2 C20 13.5 15 1.5 C25 17 18.5 1.75 C30 20 22 2 C35 23.5 26 2.25 C40 27 29.5 2.45 C45 29.5 32.5 2.6 C50 32 35 2.75 C55 34 37.5 2.85 C60 36 39.5 2.95 2.1.4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1.4采用。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 表2.1.4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强度种类 轴心抗压 弯曲抗压 抗 拉 符号 C7.5 c cm t 3.7 4.1 0.55 C10 5 5.5 0.65 C15 7.5 8.5 0.9 C20 10 11 1.1 C25 12.5 13.5 1.3 C30 15 16.5 1.5 C35 17.5 19 1.65 C40 19.5 21.5 1.8 C45 21.5 23.5 1.9 C50 23.5 26 2 C55 25 27.5 2.1 C60 26.5 29 2.2 注: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时,如截面的长边或直径小于 300mm,则表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
2.2.2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 95%的保证率。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2.2.2-1采用,钢丝、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2.2.2-2采用。 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 表2.2.2-1
种 类 热 轧 钢 筋 Ⅰ级(Q235) Ⅱ级(20MnSi、20MnNb(b)) Ⅲ级(20MnSiV、20MnTi、K20MnSi) Ⅳ级(40Si2MnV、45SiMnV、45Si2MnTi) Ⅰ级(d≤12) 冷 拉 钢 筋 Ⅲ级 Ⅳ级 LL550(d=4~12) 冷轧带 肋钢筋 LL650(d=4、5、6) LL800(d=5) 热处理 钢 筋 40Si2Mn(d=6) 48Si2Mn(d=8.2) 45Si2Cr(d=10) 1470 500 700 550 650 800 Ⅱ级d≤25 d=28~40 ?yk或?pyk或?atk或?ptk 235 335 400 540 280 450 430 钢丝、钢绞线强度标准值(N mm2) 表2.2.2-2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种类 φ4、φ5 碳素钢丝 φ6 φ7、φ8、φ9 刻痕钢丝 甲级: 冷 拔 低碳钢丝 φ4 φ5 乙级: φ3~φ5 二 股 d=10.0 d=12.0 d=10.8 d=12.9 d=9.5 d=11.1 d=12.7 d=15.2 (d=9.0) (d=12.0) (d=15.0) φ5、φ7 Ⅰ组 700 650 550 1720 ?atk或?ptk 1770、1670、1570、1470 1670、1570 1570、1470 1570、1470 Ⅱ组 650 600 三 股 钢 绞 线 七 股 1720 1860 1860 1860 1860、1820、1720 (1770、1670) (1670、1570) (1470、1470) 注:用作预应力钢筋的甲级冷拔低碳钢丝经机械调直后,强度标准值应降低50N/ mm。
2.2.3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y或?py及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_y或?_py应按表2.2.3-1采用;钢丝、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y或?py及钢丝、钢绞线抗压强度设计值?_y或?_py应按表2.2.3-2采用。 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 表2.2.3-1
种 类 热 轧 钢 筋 Ⅰ级(Q235) Ⅱ级(20MnSi、20MnNb(b)) Ⅲ级(20MnSiV、20MnTi、K20MnSi) Ⅳ级(40Si2MnV、45SiMnV、45Si2MnTi) Ⅰ级(d≤12) 冷 拉 钢 筋 Ⅲ级 Ⅳ级 LL550(d=4~12) 冷轧带 肋钢筋 热处理 LL650(d=4、5、6) LL800(d=5) 40Si2Mn(d=6) Ⅱ级 d≤25 D=28~40 ?y或?py 210 310 360 500 250 380 360 420 580 360 430 530 1000 ?_y或?_py 210 310 360 400 210 310 310 360 400 360 380 380 400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钢 筋 48Si2Mn(d=8.2) 45Si2Cr(d=10) 注:①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10N/mm2时,仍应按310N/ mm2取用,其他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60N/mm2时,仍应按360N/ mm2取用;对于大于12 mm的I级钢筋,如经冷拉,不得利用冷拉后的强度;
②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时,光面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按190N/ mm2取用,变形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按230N/ mm2取用;
③成盘供应的LL550级冷轧带肋钢筋经机械调直后,抗拉强度设计值应降低20N/mm2取用,且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应大于相应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④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根据其受力情况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 钢丝、钢绞线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 表2.2.3-1
种 类 碳 素 钢 丝 φ4~φ9 ptk=1770 ptk=1670 ptk=1570 ptk=1470 ptk=1570 ptk=1470 组别 冷 拔 低 碳 钢 丝 乙 级 用于绑扎骨架和绑扎网时 二 股 三 股 钢 绞 线 七 股 ?ptk=1720 ?ptk=1720 ptk=1860 ptk=1820 (?ptk=1770) ptk=1720 (?ptk=1670) (?ptk=1570) (?ptk=1470) 250 1170 1170 1260 1240 (1200) 1170 (1130) (1070) (1000) 360 350 360 360 甲 级 φ4 φ5 用于焊接骨架和焊接网时 Ⅰ组 460 430 320 ?y或?py 1200 1130 1070 1000 1070 1000 Ⅱ组 430 400 320 400 60 400 ?_y或?_py 刻痕钢丝 注:①冷拔低碳钢丝用作预应力钢筋时,应按表2.2.2-2规定的钢丝强度标准值逐盘进行检验,其强度设计值应按甲级采用;乙级冷拔低碳钢丝可按分批检验,并宜用作焊接骨架、焊接网、架立筋、箍筋和构造钢筋;
②用作预应力钢筋的甲级冷拔低碳钢丝经机械调直后,抗拉强度设计值应降低30N/mm2,且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应大于相应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③当碳素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不符合表2.2.2-2的规定时,其强度设计值应进行换算; ④表中括号内的数值系根据国家标准GB5224-85生产、现尚在延期使用的钢绞线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3.1.4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包括压屈失稳)计算和倾覆、滑移验算,均应采用荷载设计值;疲劳、变形、抗裂及裂缝宽度验算,均应采用相应的荷载代表值;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在计算承载力、疲劳、抗裂时,应考虑动力荷载的动力系数。
预制构件尚应按制作、运输及安装时的荷载设计值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预制构件本身吊装的验算,应将构件自重乘以动力系数,动力系数可取1.5,但根据构件吊装时受力情况,可适当增减。 对现浇结构,必要时应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
3.1.5下列结构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其内力应按弹性体系计算,不应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1. 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 2. 要求不出现裂缝的结构构件。
3.2.2一切构件的安全等级在各个阶段均不得低于三级。 注:①屋架、托架的安全等级应提高一级;
②承受恒载为主的轴心受压柱、小偏心受压柱,其安全等级应提高一级; ③预制构件在施工阶段的安全等级,可较其使用阶段的安全等级降低一级。
3.3.3结构构件设计时,应根据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裂缝控制等级,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进行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而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全进行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允许产生拉应力,但拉应力不应超过αctγ?tk,此处,αct为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γ为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tk为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允许值。
3.3.4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αct及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根据结构构件的工作条件和钢筋种类按表3.3.4采用。 裂缝控制等级、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αct 及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Wmax](mm) 表3.3.4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种类 结构构件工作条件 等级 [Wmax] (mm) 0.3 (0.4) 0.2 等级 [Wmax] (mm) 0.2 αct Ⅰ级钢筋 Ⅱ级钢筋 Ⅲ级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 冷拉Ⅱ级钢筋 冷拉Ⅲ级钢筋 冷拉Ⅳ级钢筋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 冷拔低碳钢丝 等级 αct 室内正常环境 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 三级 三级 二级 _ 0.5 二级 一级 0.5 0 注:①属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一栏的结构构件系指:直接受雨淋的构件;无围护结构的房屋中经常受雨淋的构件;经常受蒸汽或凝结水作用的室内构件(如浴室等);与土壤直接接触的构件;
②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且可变荷载标准值与恒载标准值之比大于0.5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可采用弧内的数字;
⑤对配置冷轧带肋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的预应力混凝土一般构件及屋面梁,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现行专门规程的有关规定;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⑦表中预应力结构构件的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及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仅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 6.1.3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从钢筋的外边缘算起)应符合表6.1.3的规定,且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6.1.3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环 境 条 件 构 件 类 别 ≤C20 板、墙、壳 室内正常环境 梁 和 柱 露天或室内高 湿 度 环 境 板、墙、壳 梁 和 柱 35 45 25 25 35 15 25 C25及C30 15 ≥C35 注:①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包括冷拔低碳钢丝)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温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层且有质量保证措施时,保护层厚度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构件的数值采用;
②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按梁考虑;
③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中的结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当非主要承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时,其保护层厚度按表中C25的规定值取用;
④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⑤要求使用年限较长的重要建筑物和受沿海环境侵蚀的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当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时,其保护层厚度应适当增加。
6.1.4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受拉钢筋强度时,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表6.1.4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mm) 表6.1.3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钢 筋 类 型 C15 Ⅰ级钢筋 Ⅱ级钢筋 Ⅲ级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 冷拔低碳钢丝 40d 50d C20 30d 40d 45d 40d C25 25d 35d 40d 35d 250 C30 20d 30d 35d 30d ≥40 20d 25d 30d 25d 注:①当月牙肋钢筋直径d<25mm时,其锚固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采用;
②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易受扰动时(如滑模施工),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③纵向受拉的Ⅰ、Ⅱ、Ⅲ级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纵向受拉的冷轧带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0mm。
6.1.7钢筋骨架中的受力光面钢筋,应在钢筋末端做弯钩。
6.1.11绑扎骨架和绑扎网中的非预应力受力钢筋,当接头用搭接而不加焊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且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85la,且不应小于200mm。
焊接骨架在受力方向的接头可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la,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17la。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6.1.14在绑扎骨架中非焊接的搭接接头长度范围内,当搭接钢筋为受拉时,其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mm;当搭接钢筋为受压时,其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d为受力钢筋中的最小直径。
6.1.15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6.1.15规定的数值。 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6.1.15
混凝土强度等级 分 类 ≤C35 轴心受压构件的全部受压钢筋 偏心受压及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压钢筋 受弯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的受拉钢筋及小偏心受拉构件每一侧的受拉钢筋 0.4 0.2 0.15 C40~C60 0.4 0.2 0.2 注:①受压钢筋和偏心受压构件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其余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按全截面面积扣除位于受压边或受拉较小边翼缘面积(bf_-b)hf_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②配置碳素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正截面开裂时的内力值。对配置上述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Mu≥Mcr
此处,Mu为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cr为预应力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 ③当温度、收缩等因素对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时,构件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适当增加。
7.1.3简支板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应伸入支座,其锚固长度las不应小于5d。当采用焊接网配筋时,其末端至少应有一根横向钢筋配置在支座边缘内;如不能符合要求时,应在受力钢筋末端制成弯钩或加焊附加的横向锚固钢筋。
注:当V>0.07fcbh0时,配置在支座边缘内的横向锚固钢筋不应少于二根,其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一半。
7.2.2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梁的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las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当V≤0.07fcbh0时:las≥5d
2. 当V>0.07fcbh0时:月牙纹钢筋las≥12d
光面钢筋las≥15d
如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梁的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采取在钢筋上加焊横向锚固钢筋、锚固钢板,或将钢筋端部焊接在梁端的预埋件上等有效锚固措施。
如焊接骨架中采用光面钢筋作为纵向受力钢筋时,则在锚固长度las内应加焊横向钢筋:当V≤0.07fcbh0时,至少一根;当V>0.07fcbh0时,至少二根;横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一半;同时,加焊在最外边的横向钢筋,应靠近纵向钢筋的末端。 3. 注:①当V>0.07fcbh0时,螺纹钢筋的锚固长度las≥10d;
②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5的简支梁,在距支座边1.5h范围内作用有集中荷载(包括作用有多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所产生的剪力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且V>0.07fcbh0时,对变形钢筋采用附加锚固措施,或取锚固长度las≥15d。
7.2.4在采用绑扎骨架的钢筋混凝土梁中,当设置弯起钢筋时,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外应留有锚固长度,其长度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0d;对光面钢筋在末端尚应设置弯钩。位于梁底层两侧的钢筋不应弯起。
7.2.11位于梁下部或在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吊筋、箍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s=2h1+3b)的范围内。 附加横向钢筋所需的总截面面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F
ASV≥ (7.2.11) yvsina
或中ASV__承受集中荷载所需的附加横向钢筋总截面面积; F__作用在梁的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a__附加横向钢筋与梁轴线间的夹角。 7.3.3柱中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柱中及其他受压构件中应采用封闭式箍筋;
二、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且不应大于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同时,在绑扎骨架中,不应大于15倍纵向钢筋最小直径,在焊接骨架中,不应大于20倍纵向钢筋最小直径;
三、采用热轧钢筋时,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0.25倍纵向钢筋最大直径,且不应小于6mm;采用LL500级冷轧带肋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时,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0.2倍纵向钢筋最大直径,且不应小于5mm; 四、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超过0.03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倍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且不应大于200mm;
五、当柱子各边纵向钢筋多于三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当柱子短边不大于400mm,且纵向钢筋不多于四根时,可不设置复合箍筋;
六、柱内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符合6.1.14的规定。 7.8.3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I级或II级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
7.9.8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I级钢筋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吊环埋入深度不应小于30d,并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每个吊环可按二个截面计算,在构件的自重标准值作用下,吊环拉应力不应大于50N/mm2(构件自重的动力系数已考虑在内)。当在一个构件上设有四个吊环时,设计时仅考虑三个吊环同时发挥作用。
《钢筋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12_99
3.1.5轻骨料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1.5采用。 轻骨料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 表3.1.5
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 强度种类 轴心抗压 弯曲抗压 抗 拉 符号 CL7.5 ?c ?cm ?t 3.7 4.1 0.55 CL10 5.0 5.5 0.65 CL15 7.5 8.2 0.90 CL20 10.0 11.0 1.10 CL25 12.5 13.5 1.30 CL30 15.0 16.5 1.50 CL35 17.5 19.0 1.65 CL40 19.5 21.5 1.80 CL45 21.5 23.5 1.90 CL50 23.5 26.0 2.00 注:1、浮石或火山灰渣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表中数值乘以系数0.8; 2、自燃矸石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表中数值乘以系数0.85;
3、计算现浇钢筋轻骨料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时,如截面的长边或直径小 于300mm时,则表中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
7.1.2受力钢筋的轻骨料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从钢筋的外边缘算起)应符合表7.1.2的规定,且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d。
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轻骨料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7.1.2
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 环 境 条 件 室 内 构件类别 ≤CL20 板、墙、壳 20 CL25及CL30 15 ≥CL35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正常环境 露天或室内湿度环境 梁、柱 45 35 30 注:1、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L20
时,其保护层厚度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层且有保证措施时,保护层厚度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构件的数值采用;
2、预制钢筋轻骨料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按梁考虑;
3、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中的结构,其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L25,当非主要承重构件的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L20时,其保护层厚度按表中CL25的规定值采用;
4、要求使用年限较长的重要建筑物和受沿海环境侵蚀的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当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时,其保护层厚度应适当增加。
7.1.3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受拉钢筋强度时,其锚固长度la不应小于表7.1.3规定的数值。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mm) 表7.1.3
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 筋 类 型 CL15 Ⅰ级钢筋 Ⅱ级钢筋 月 牙 纹 Ⅲ级 冷轧带肋钢筋 冷拔低碳钢丝 45d 55d CL20 35d 45d 50d 45d 300 CL25 30d 40d 45d 40d ≥CL30 25d 35d 40d 35d 梁、柱 板、墙、壳 30 35 25 25 20 注:1、当月牙纹钢筋直径d>25mm时,其锚固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采用;
2、当轻骨料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易受扰动时(如滑模施工),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3、纵向受拉的Ⅰ、Ⅱ、Ⅲ级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纵向受拉的冷轧带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0mm。
7.1.10轻骨料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7.1.10规定的数值。 轻骨料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7.1.10
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 分 类 ≤CL30 轴心受压构件的全部受压钢筋 偏心受压及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压钢筋 受弯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的受拉钢筋及小偏心受拉构件每一侧的受拉钢筋 0.4 0.2 0.15 CL35~CL50 0.4 0.2 0.2 注:1、受压钢筋和偏心受压构件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
其余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按全截面面积扣除位于受压边或较小受拉边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2、配置碳素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和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构件,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正截面开裂时的内力值。对配置上述钢筋的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受弯构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Mu≥Mcr的要求;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4、当温度、收缩等因素对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时,构件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适当增加。
8.1.3简支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应伸入支座,其锚固长度las不应小于6d。当采用焊接网配筋时,其末端至少应有一根横向钢筋配置在支座边缘内;如不能符合要求时,应在受力钢筋末端制成弯钩或加焊附加的横向锚固钢筋。
注:当V>fcbh0时,配置在支座边缘内的横向锚固钢筋不应少于二根,其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一半。
8.2.2钢筋轻骨料混凝土简支架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梁的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l。应符合下列条件: (1)当V≤0.06fcbh0时 las≥10d (2)当V>0.06fcbh0时 变形钢筋 las≥15d 光面钢筋 las≥15d
如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梁的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采取在钢筋上加焊横向锚固钢筋、锚固钢板,或将钢筋端部焊接在梁瑞的预埋件上等有效锚固措施。
如焊接骨架中采用光面钢筋作为纵向受力钢筋时,则在锚固长度la内应加焊横向钢筋:当V≤0.06fcbh0时,至少一根,当V>0.06fcbh0时,至少二根;横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一半;同时,加焊在最外边的横向钢筋,应靠近纵向钢筋的末端。
注: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L25的简支梁,在距支座边1.5h范围内作用有集中荷载(包括作用有多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所产生的剪力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且V>0.06fcbh0时,对变形钢筋采用附加锚固措施,或取锚固长度las≥20d。
8.2.4在采用绑扎骨架的钢筋轻骨料混凝土梁中,当设置弯起钢筋时,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外应留有锚固长度,其长度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5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5d;对光面钢筋在末端尚应设置弯钩。位于梁底层两侧的钢筋不应弯起。
《冷技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92
1.0.3对于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构件,在无可靠试验或实践经验时,不 采用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处于侵蚀环境或高温下的结构,不得采用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2.2.1冷拔钢丝预应力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13.3.6计算冷拔钢丝预应力构件端部锚固区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时,锚固区内的预应力冷拔钢丝抗拉强度设计值可按下列规定取用:
在锚固起点处为零,在锚固终点处为?py;在两点之间按直线内插法取用。 单根或两根并丝的预应力冷拔钢丝的锚固长度la按表3.3.6取用。 预应力冷拔钢丝锚固长度la (mm) 表3.3.6
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 丝 类 别 C30、C35 冷拔低碳钢丝(d为4~5mm) 冷拔低合金钢丝(d=5mm) 110d 120d ≥C40 100d 110d 注:当采用骤然放松预应力冷技钢丝的施工工艺时,锚固长度la的起点应从离构件末端0.25ltr处开始,预应力钢丝的传递长度ltr应按表3.4.5取用。
3.4.5对冷拔钢丝预应力构件端部区段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算时,应考虑预应力钢丝在其预应力传递长度ltr范围内实际应力值的变化;预应力钢丝的实际预应力值按线性规律增大,在构件端部取零,在其预应力传递长度的末端取有效预应力值σpe,单根或两根并丝的预应力钢丝的预应力传递长度ltr应按表3.4.5取用。
预应力冷拔钢丝传递长度ltr ( mm) 表3.4.5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 丝 种 类 C20、C25 冷拔低碳钢丝 冷拔低合金钢丝 110d 120d C30、C35 90d 100d C40 80d 90d 注:①当采用骤然放松预应力钢丝的施工工艺时,ltr的起点应从距构件末端0.25ltr 处开始计算; ②确定ltr时表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取用放松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3.7.1预应力板类构件中冷拔钢丝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从钢丝的外边缘算起)应遵守表3.7.1的规定: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3.7.1
混凝土强度等级 环 境 条 件 钢 筋 类 别 C30、C35 主 筋 室内正常环境 箍筋、构造筋 室内高湿度 或露天环境 主 筋 箍筋、构造筋 10 25 20 10 15 10 15 ≥C40 15 注:①预应力梁、柱构件中冷技钢丝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按表中相应数值增 加 10mm;
②处于室内高湿度或露天环境的构件,当表面有水泥砂浆抹面层,且质量确有 保证时,保护层厚度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的数值采用;
③对构件的次要部位(如助形板的板面),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适当减少,但不 应小于12mm;
④要求使用年限较长的重要建筑物,当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时,保护层 厚度应适当增加。
3.7.2悬臂梁板支座处的纵向受拉预应力冷拔钢丝,当计算中充分利用其强度时,伸入支座内的锚固长度人应符合本规程第3.3.6条的要求。
3.7.3冷拔钢丝预应力简支板的搁置长度l。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h≤80mm时,las≥40mm;
当 80mm< h≤160mm时,las≥60mm; 当 160mm< h≤240mm时,las≥80mm。 注:h为板厚。
3.7.7对于板长度为1.5m≤l≤2.7m用的冷拔钢丝预应力简支板,当计算正截面承载力时,其受拉区纵向预应力冷拔钢丝的强度设计值除应乘以表3.7.7的系数进行折减外,尚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1.5Ma
≤σpc+γ?tk W0
或中Mz__预应力钢丝锚固终点截面和的弯矩设计值。 冷拔钢丝强度设计值折减系数 表3.7.7 板长度(m) 钢丝种类 冷拔低 碳钢丝 甲 级 I组 II组 2.7 0.98 1.00 2.4 0.90 0.97 2.1 0.82 0.88 1.8 0.74 0.80 1.5 0.67 0.73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冷拔低合金钢丝 0.92 0.84 0.77 0.70 0.63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95
1. 2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当采用冷轧带肋钢筋作受力主筋时,其设计参数应通
过试验确定。
5.7.7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5.7.7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5.7.7
混凝土强度等级 构 件 类 型 C20~C35 受 弯 构 件 0.15 ≥C40 0.20 5.7.11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的搁置长度lsa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h≤80mm时 ls≥40mm; 当80mm 3.2.4冷轧扭钢筋的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应按表3.2.4采用。 冷轧扭钢筋的强度标准值、设计值(N/mm2) 表3.2.4 抗拉强度标准值 stk ≥580 抗拉强度设计值 ?y 360 抗压强度设计值 ?_y 360 7.1.1受拉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从钢筋的外边缘算起)应符合表7.1.1的规定。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7.1.1 混凝土强度等级 环 境 条 件 构 件 类 别 C20 板 室内正常环境 梁 露天或室内 潮湿环境 埋入土中 板 梁 基 础 25 25 35 35 15 25 C25及C30 15 ≥C35 7.2.1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受拉冷轧扭钢筋强度时,其最小锚固长度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纵向受拉冷轧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mm) 表7.2.1 混凝土强度等级 最小锚固长度 C20 45d C25 40d ≥C30 35d 7.2.2冷轧扭钢筋不得采用焊接接头,钢筋网和钢筋骨架均应采用绑扎。 7.2.4纵向受拉冷轧扭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最小锚固长度la的1.2倍,且不应小于300mm。 7.2.5冷轧扭钢筋在搭接长度范围内,其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钢筋标志直径d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7.2.6严禁采用冷轧扭钢筋制作预制构件的吊环。 7.3.1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的冷轧扭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符合表7.3.1的规定。 纵向受拉冷轧扭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7.3.1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C35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配筋百分率 0.15 0.20 注:构件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按全截面面积扣除位于受压边或受拉较小边翼缘面积 (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7.4.5简支板的下部纵向冷轧扭钢筋伸入支座,其锚固长度la不应小于钢筋标志直径d的10倍。 7.5.2简支梁的下部纵向受拉冷轧扭钢筋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las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V≤0.07fcbh0时 las≥10d 当V>0.07fcbh0时 las≥15d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强度时,尚应符合本规程表7.2.1的规定。 2.2 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 3.4.4施加预应力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经计算确定。 3.4.14预应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应按表3.4.14取用。 预应力钢筋锚固长度(mm) 表3.4.14 混凝土强度等级 种 类 C30 刻痕钢丝(φ5) 三 股 钢 纹 线 七 股 冷拔低碳钢丝 110d 120d 100d 120d 100d 170d C40 105d 100d ≥C50 85d 100d 注:①当采用骤然放松预应力钢筋的施工工艺时,锚固长度的起点应从离构件末端 0.25ltr处开始,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地应按表5.1.5采用。 ②表中钢筋强度标准值为:刻痕钢丝1570N/mm2钢绞线1860N/mm2;冷拔低 碳钢丝700N/mm2。当强度标准值为其他数值时,锚固长度按强度比例增减。 5.1.1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正截面抗裂验算: 一、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在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下应符合下列规定: σsc-σpc≤0 (5.1.1-1) 二、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在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下应符合下列规定: σsc-σpc≤αctγ?tk (5.1.1-2) 在荷载的长期效应组合下应符合下列规定: σlc-σpc≤0 (5.1.1-3) 式中σlc、σpc__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下抗裂验算边缘的 混凝土法向应力; σpc__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预压 应力; αct__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 γ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 tk__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注:对受弯和大偏心受压构件,在施工阶段预拉区出现裂缝的区段,σpc和αctγ?tk 均应乘以系数0.9。 5.1.3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斜截面抗裂验算: 一、混凝土主拉应力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对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σtp≤0.85 ?tk (5.1.3-1) 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σtp≤0.95 ?tk (5.1.3-2) 二、混凝土主压应力 对严格要求和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均应符合下列规定: σcp≤0.6 ?tk (5.1.3-3) 式中σtp、σcp__混凝土的主拉应力、主压应力。 此时,应选择跨度内不利位置的截面,对该截面的换算截面重心处和截面宽度剧烈改变处进行验算。 5.1.5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以及截面、斜截面抗裂验算时,应计入预应力钢筋在其预应力传递长度ltr范围内实际应力值的变化。预应力钢筋的实际预应力按线性规律增大,在构件端部取零,在其预应力传递长度的末端应取有效预应力值σpe,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ltr应按表5.1.5采用。对采用冷拉Ⅱ级、Ⅲ级钢筋和冷轧带肋钢筋的先张法构件,可不计预应力传递长度ltr。 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ltr(mm) 表5.1.5 混凝土强度等级 种 类 C20 刻痕钢丝(φ5) 三 股 钢 绞 线 七 股 冷拔低碳钢丝 110d 100d 90d 85d 85d 85d 80d 160d C30 105d 85d C40 70d 70d ≥C50 55d 70d 注:①确定预应力传递长度ltr时,表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放张时的混凝土立方体 抗压强度确定; ②表中有效预应力值σpe:刻痕钢丝1070N/mm2,钢绞线1260N/mm2,冷拔低碳钢丝460N/mm2。 当有效预应力值大于或小于此数值时,其预应力传递长度应根据表5.1.5的数值按比例增减; ③当采用骤然放松预应力钢筋的施工工艺时,ltr的起点应从距构件末端0.25ltr 处开始计算。 6.2.3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端部锚固区,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并配置间接钢筋,且其体积配筋率产ρv不应小于0.5%。 为防止沿孔道产生劈裂,在构件端部3e且不大于1.2h(h为构件端部高度)的长度范围内与间接钢筋配置区以外,应在高度2e范围内均匀布置附加箍筋或网片,其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5%。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T 92-93 2.1.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板不应低于C30,对于梁及其他构件不低于C40。 2.2.2无粘结预应力筋外包层材料,应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严禁使用聚氯乙烯。 2.2.3无粘结预应力筋涂料层应采用专用防腐油脂。 2.3.1无粘结预应力筋一锚具组装件必须采用1类锚具。 3.1.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进行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受弯构件。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进行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产生的技应力不应超过αctlγ?tk,αcts取不大于0.6;按荷载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产生的技应力不应超过αctsγ?tk,αcts取不大于 0.25。此处,αcts为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的技应力限制系数,αctl为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下的拉应准值。 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轴。已受拉构件,按荷载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计算时,构件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而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进行计算时,构件混凝土允许产生拉应力,但拉应力不应超过0.3?tk。 注:当有可靠的工程经验时,对按二级裂缝控制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其抗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裂设计要求可适当放宽。 3.2.1为满足不同耐火等级的要求,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3.2.1-1及表3.2.1-2的规定。 板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3.2.1-1 耐 火 极 限(h) 约 束 条 件 1 简 支 连 续 25 20 1.5 30 20 2 40 25 3 55 30 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3.2.1-2 耐 火 极 限(h) 约 束 条 件 简 支 简 支 连 续 连 续 梁 宽 1 200 ≥300 200 ≥300 45 40 40 40 1.5 50 45 40 40 2 65 50 45 40 3 采取特殊措施 65 50 45 注:①梁定在200~300mm。之间时,混凝土保护层取表3.2.1-2的插入值; ②如防火等级较高,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能满足表列要求时,应使用防火涂料。 3.2.2锚固区的耐火权限应不低于结构本身的耐火极限。 4.1.13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锚头局压区,应验算局部受压承载力。在锚具的局部受压计算中,纵向力应取1.2σcon和0.8?ptk 中的较大值进行计算,?ptk为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4.2.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拉区非预应力钢筋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单向板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As应按下式计算: As≥0.002bh (4.2.1-l) 式中b__截面宽度; h__截面高度; 且非预应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其间距不应大于200mm。 二、梁中受拉区配置的非预应力钢筋的最小截面面积也应符合下列 规定: Ax?y ≥0.25 (4.2.1-2) As?y+Apσp 或 As=0.003bh (4.2.1-3) 取以上两式计算结果的较大者。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 按式(4.2.1-1)~(4.2.1 一3)要求的非预应力钢筋,应均匀分布在梁的受拉区,并靠近受拉边缘。非预应力钢筋长度应符合有关规范锚固长度或延伸长度的要求。 4.3.4对于等厚的实体双向板,非预应力纵向钢筋最小截面面积及其分布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负弯矩区非预应力纵向钢筋。在柱边的负弯矩区,每一方向上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As≥0.00075hl (4.3.4-1) 式中l__平行于计算纵向钢筋方向上板的跨度; h__板的厚度。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由上式确定的非预应力纵向钢筋,应分布在各离柱边1.5h的板宽范围内。每一方向至少应设置4根直径不少于16 mm的钢筋。非预应力纵向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外伸出柱边长度至少为支座每一边净跨的1/6。在承载力计算中考虑非预应力纵向钢筋的作用时,其外伸长度应按计算确定,并应符合锚固长度的规定。 二、正弯矩区非预应力纵向钢筋。在正弯矩区每一方向上的非预应力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As≥0.0015bh (4.3.4-2)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受拉区不允许出现技应力时,双向板每一方向上的非预应力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As≥0.001bh (4.3.4-3) 且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非预应力纵向钢筋应均匀分布在板的受拉区内,并应靠近受拉边缘布置。在承载力计算中考虑非预应力纵向钢筋的作用时,其长度应符合锚固长度的规定。 三、在平板的边缘和拐角处,应设置暗圈梁或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梁。暗圈梁的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不应少于4根;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250mm。 4.3.5现浇板柱节点型式及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粘结预应力筋和按第4.3.4条规定配置的非预应力纵向钢筋应正交穿过板柱节点。每一方向穿过柱子的无粘结预应力筋不应少于2根。 2.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 3-91 2.1.4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应采用现浇楼面结构。 2.4.1框架及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2.4.5底层大空间剪刀墙结构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底层应设落地剪刀墙和(或)落地简体。 二、底层落地剪力墙和简体应加厚,并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以补偿底层的刚度。上下层刚度比:非抗震设计时γ不应大于3;抗震设防时γ不应大于2。 五、落地剪刀墙的间距l应符合以下规定: 非抗震设计: l≤3B, l≤36m; 抗震设计:6度、7度时,l<≤2.5B,l≤30m; 8度时,l≤2B,l≤24m。 式中B__楼面宽度。 4.3.2高层建筑结构倾覆计算时,应按风荷载或地震作用计算倾覆力矩设计值。计算稳定力矩时,楼层活荷载取 50%,恒载取 90%。抵抗倾覆的力矩不应小于倾覆力矩设计值。 4.6.3框支剪力墙的框支梁应按偏心受拉构件计算。 4.7.1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计算中应考虑剪刀墙和框架两种类型结构的不同受力特点,按协同工作条件进行内力、位移分析。框架结构中设置了电梯井、楼梯井或其他剪力墙型的抗倒力结构后,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 5.2.20非抗震设计时,柱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间距不应大于柱截面的短边尺寸、不大于400mum及不大于15d(绑扎骨架)20d(焊接骨架),d为纵筋直径。 5.3.3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应进行斜截面抗剪、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平面外竖向荷载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在集中荷载作用下,还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5.3.15非抗震设计时剪力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应满足表5.3.15的要求。 剪力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构造 表5.3.15 最 小 配 筋 率 最大间距(mm) 一 般 部 位 加 强 部 位 最小直径(mm)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0.15 0.20 横向300 竖向400 φ6 φ8 下列部位为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加强区: 一、剪力墙的顶层; 二、剪力墙的底部加强区,其高度为Hw/8,并不小于底层层高; 三、楼梯间及电梯间墙; 四、现浇端部山墙; 五、内纵墙的端开间。 一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的所有部位和二级剪力墙的加强部位应采用双排钢筋。双排钢筋之间应采用技筋连接,拉筋直径不小于φ6,间距不大于700mm,拉筋应与外皮水平钢筋钩牢,底部加强部位的拉筋宜适当加密。 5.4.2转换层楼板应采用双向上下层配筋。 5.4.3框支梁的截面尺寸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框支梁宽度h b不小于上层墙体厚度的2倍,且不小于400mm,梁高hb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跨度的1/6,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跨度的1/8,也可采用加腋梁; 二、框支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三、框支架主筋应按以下要求配置: 1.主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3%。有接头时,应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的接头。同一截面内焊接接头钢筋截面面积不应超过全部主筋截面面积的 25%。接头位置应避开墙体开洞部位。 2.支座上部主筋至少应有 50%沿梁全长贯通。下部主筋应全部直通到柱内,沿梁高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φ16的腰筋。 四、梁支座处(离柱边0.2L。或1.5hb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φ10,间距不应大于100mm。门洞附近梁的箍筋也应按上述要求加密。 5.4.5框支梁上部墙体的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框支梁上的墙体当开有边门洞时,应加强小墙肢,同时应提高该部位框支梁的抗剪承载力,并可采用加腋梁。边墙肢应设置外墙翼缘,或将外墙肢加厚; 二、框支柱应有部分受力钢筋延伸到框支梁以上墙体,延伸长度等于层高。 5.4.8落地剪力墙及其转换层以上一层墙体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抗震设计时为 0. 3%,非抗震设计时为 0. 25%。 5.5.3周边有梁、柱的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小于墙净高的1/20 。梁的截面宽度不小于2bw(bw为剪力墙厚度),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3bw,柱的截面宽度不小于2.6bw;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柱的宽度。如剪刀墙周边仅有柱而无梁时,则应设置暗梁。 5.6.8墙肢应进行墙身平面外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校核,以验算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量。此时,墙身轴向力取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轴向力与风荷载、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向力的组合计算,偏心距不应小于墙厚的1/10。 5.7.1采用装配整体式楼面时,面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o,并应双向配置直径φ4~φ6、间距150~250mm的钢筋网。 3 钢结构设计 3.1 普通钢结构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17-88 1.0.5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连接材料的型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 2.0.5钢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的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二、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 适应。 3.1.5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3.2.1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按表3.2.1-2采用。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3采用。连接的强度设计值按表3.2.1-4及表3.2.1-6采用。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 表3.2.1-2 钢 材 钢 号 组 别 第1组 Q235钢 第2组 第3组 ≤16 Q345钢 17~25 26~36 ≤16 Q390钢 17~25 26~36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N/mm2) 表3.2.1-4 构件钢材 焊接方法 和焊条型号 钢号 组别 厚度 或 直径 (mm) 自动焊、半自动焊和43××型焊条的手工焊 第1组 Q235钢 第2组 第3组 ≤16 Q345钢 17~25 26~36 ≤16 Q390钢 17~25 26~36 215 200 190 315 300 290 350 335 320 抗压 wc 对接焊缝 焊缝质量为下列级别时,抗拉和抗弯 wt 一级、二级 215 200 190 315 300 290 350 335 320 三级 185 170 160 270 255 245 300 285 270 125 115 110 185 175 170 205 195 185 160 160 160 200 200 200 220 220 220 抗剪 ?wv 抗拉、抗压和抗剪 wt 厚度或直 径(mm) 抗拉、抗 压和抗弯 215 200 190 315 300 290 350 335 320 抗 剪 v 125 115 110 185 175 170 205 195 185 端面承压 (刨平顶紧) ?ce 320 320 320 445 425 410 450 435 415 自动焊、半自动焊和E50××型焊条的手工焊 自动焊、半自动焊和E55××型焊条的手工焊 注:自动焊和半自动焊所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保证其熔敷金属抗拉强度不低于相 应手工焊焊条的数值。 螺栓连接的的强度设计值(N/mm2) 表3.2.1-6 螺栓的钢号 (或性能等级) 和构件的钢号 C级螺栓 A级、B级螺栓 构件钢件 普通螺栓 锚栓 承压型高 强度螺栓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组别 厚度 (mm) 抗拉 bt 抗剪 ?bv 承压 ?bc 抗拉 ?bt 抗剪 (I类孔) bv 170 _ _ _ _ 承压 (I类孔) ?bc _ _ _ _ _ 抗拉 ?bt 抗承剪 压 ?bv ?bc _ _ _ _ _ _ 普通 螺栓 锚栓 承压 型高强度螺栓 3号钢 3号钢 16Mn钢 8.8级 10.9级 170 _ _ _ _ 130 _ _ _ _ _ _ _ _ _ 170 _ _ _ _ _ 140 180 _ _ 250 _ 310 _ 3号钢 第1~3组 ≤16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05 420 400 385 435 420 400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00 550 530 510 570 550 530 _ _ _ _ _ _ _ _ 465 _ 640 _ 615 _ 590 _ 665 _ 640 _ 615 构件 16Mn钢 16Mnq钢 17~25 26~36 ≤16 15MnV钢 15MnVq钢 17~25 26~36 注:孔壁质量属于下列情况者为I类孔: ①在装配好的构件上按设计孔径钻成的孔; ②在单个零件和构件上按设计孔径分别用钻模钻成的孔; ③在单个零件上先钻成或冲成较小的孔径,然后在装配好的构件上再扩钻至设计孔径的 孔。 3.2.2计算下列情况的结构构件或连接时,3.2.1规定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 一、单面连接的单角钢 1. 按轴心受力计算强度和连接0.85; 2. 按轴心受压计算稳定性 等边角钢 0.6+0.0015λ,但不大于1.0; 短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 0.5+0.0025λ,但不大于1.0; 长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 0.70; λ为长细比,对中间无连系的单角钢压杆,应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当λ<20时,取λ=20; 二、施工条件较差的高空安装焊缝和铆钉连接0.09; 注:当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其折减系数应连乘。 3.3.2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3.3.2中所列的容许值。 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 表3.3.2 项次 楼盖和工作平台梁、平台板 5 (1)主梁 (2)抹灰顶棚的梁(仅用可变荷载计算) (3)除(1)、(2)款外的其他梁(包括楼梯梁) 构 件 类 别 容许挠度 L/400 L/350 L/250 L/150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4)平台板 屋盖檩条 6 (1)无积灰的瓦楞铁和石棉瓦屋面 (2)压型钢板、有积灰的瓦楞铁和石棉瓦等屋面 (3)其他层面 墙架构件 (1)支柱 7 (2)抗风桁架(作为边续支柱的支承时) (3)砌体墙的横梁(水平方向) (4)压型钢板、瓦楞铁和石棉瓦墙面的横梁(水平方向) (5)带有玻璃窗的横梁(竖直和水平方向) 注: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对悬臂梁和伸臂梁为悬伸长度的2倍)。 8.1.4在建筑物每一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中,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空间稳定的支撑系统。 8.2.1焊缝金属宜与基本金属相适应。当不同强度的钢材连接时,采用与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接材料。 8.4.8跨度大于36m的两端铰支桁架,应考虑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下弦弹性伸长所产生水平推力对支承构件的影响。 8.4.14柱脚锚栓不得用以承受柱脚底部的水平反力,此水平反力应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或调协抗剪键承受。 8.4.15柱脚锚栓埋置在基础中的深度,应使锚栓的内力通过其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递。当埋置深度受到限制时,则锚栓应牢固地固定在锚板或锚梁上,以传递锚栓的全部内力,此时锚栓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可不予考虑。 9.3.4构件拼接应能传递该处最大计算弯矩值的1.1倍,且不得低于0.25Wpx?。 3.2 薄壁型钢结构 《冷变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_87 3.1.7设计刚架、屋架和檩条,应考虑由于风吸力作用引起构件内力变化的不利影响,此时永久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0。 3.1.8结构构件的受拉强度应按净截面计算;受压强度应按有效净截面计算;稳定性应按有效截面计算;构件的变形和各种稳定系数均应按毛截面计算。 3.2.1钢材的设计强度应按表3.2.1采用。 钢材的设计强度(N/mm2) 表3.2.1 钢 号 3号钢 16锰钢 抗拉、抗压和抗弯 205 300 抗 剪 ?v 120 175 端面承压(磨平顶紧) ?ce 310 425 L/150 L/200 L/200 L/400 L/1000 L/300 L/200 L/200 厚度不小于2.5mm的3号镇静钢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和抗剪设计强度可按表3.2.1中3号钢栏的数值提高5%。 3.2.3焊缝的设计强度应按表3.2.3采用。 焊缝的设计强度(N/mm2) 表3.2.3 对 接 焊 缝 构件的钢号 抗 压 wc 3号钢 205 抗 拉 ?wt 175 抗 剪 ?wv 120 角 焊 缝 抗压、抗拉、抗剪 ?wf 140 园林学习网 〓 http://bbs.ylstudy.com 〓 16锰钢 300 255 175 195 3号钢与16锰钢对接焊接时,焊缝设计强度应按表3.2.3中3号钢栏的数值采用。 3.2.4普通粗制螺栓连接的设计强度应按表3.2.4采用。 普通粗制螺连接的设计强度(N/mm2) 表3.2.4 螺栓的钢号 类 别 3号钢 抗拉?bt 抗剪?bv 承压?bc 165 125 _ 3号钢 _ _ 290 16锰钢 _ _ 420 构件的钢号 3.2.6计算下列情况的结构构件和连接时,规范规定的设计强度,应乘以下列相应的折减系数。 一、屋架、刚架横梁中采用焊接方管的受压弦杆及支座斜杆: 0.95 二、单面连接的单角钢杆件 1按轴心受力计算强度和连接: 0.85 2按轴心受压计算稳定性: 0.6+ 0.0014λ 注:对中间无联系的单角钢压杆,λ为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的杆件长细比。 三、无垫板的单面对接焊缝: 0.85 四、施工条件较差的高空安装焊缝: 0.90 五、两构件的连接采用搭接或其间填有垫板的连接以及单盖板的不对称连接:0.90上述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其折减系数应连乘。 3.3.2构件受压部分的壁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构件中受压板件的最大宽厚比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二、圆管截面构件的外径与壁厚之比,对于3号钢,不大于100,对于16锰钢,不大于 68。 受压板件的宽厚比限值 表3.3.2 钢号 板件两纵边的支承条件 一边支承、一边自由 一边支承、一边卷边 两边支承 3号钢 45 60 250 16锰钢 35 50 200 5.2.3当檀条跨度大于4m时,应设置拉条和撑杆。拉条和撑杆的截面应按计算确定。拉条的直径不得小于8mm,撑杆的长细比不得大于 200。 6.2.2屋架应设置必要的支撑体系。当支撑的拉杆采用圆钢时,必须具有拉紧装置。 7.2.3刚架转折处(即柱项转角和横梁中央折点处)的受压肢或受压翼缘应设置侧向支撑。刚架在温度缝区间两端应设置横梁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及柱间支撑。 7.2.4横梁及往内肢需设置侧向支承点时,可利用作为外肢侧向支承点用的檩条或墙梁设置角隅撑(图7.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