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装配式桥施工

装配式桥施工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装配式桥施工

一般规定

1、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桥构件的预制、移运、堆放和安装施工。

2、装配式桥构件在脱底模、堆放、吊装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所要求的吊装强度,一般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对孔道已压浆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不低于30MPa。

3、安装构件时,支承结构(墩台、盖梁)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承结构和预埋件(包括预留锚栓孔、锚栓、支座钢板)的尺寸、标高及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构件安装前必须检查其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如设计无规定时,不得超过本章的有关规定。

5、构件安装就位完毕并经过检查校正符合要求后,才允许焊接或浇筑混凝土,以固定构件。

6、分层、分段安装的构件继续安装时,必须在先安装的构件固定和受力较大的接头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进行。

如设计无规定时,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 7、分段拼装梁的接头混凝土或砂浆,其强度不应低于构件的设计强度。不承受内力的构件的接缝砂浆,其强度不应低于M10。

8、需与其他混凝土或砌体结合的预制构件的砌筑面应按施工缝

处理。

9、构件吊运安装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10、吊运工具、设备的使用技术要求,应参照起重吊装的有关规定执行。25m以上的预应力简支梁应验算裸梁的稳定性。

装配式构件预制规定

1、一般要求

1)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应根据地基及气候条件,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防止场地沉陷。

2)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预制台座应紧固、无沉陷台座各墩间距应适宜,以保证底模挠度不大于2mm。台座表面应光滑平整,在2m长度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2mm,气温变化大时应设伸缩缝。

3)预制模板除应符合相关要求及规范外,底模板应根据桥梁跨度设置预拱度。装配式桥中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预制构件在预制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拱度值,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正确预计梁体拱度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当后张法全预应力混凝土梁预计的拱度值较大时,可考虑在预制台座上设置反拱。当梁体的实际拱度已较大,将对桥面混凝土的施工造成影响时,应书面报告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4)钢筋有、混凝土及预应力筋的施工应符合相关要求及规定。 5)采用平卧重叠法支立模板、浇筑构件混凝土时,下层构件顶面应设临时隔离层;层构件须待下层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5.0MPa后

方可浇筑。

2、各种构件混凝土的浇筑除应符合相关要求及规定外,还应遵守如下规定:

1)梁、板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

2)腹析底部为扩大断面的T形梁,应先浇筑扩大部分并掁实后,再浇筑其上部腹板。

3)U形梁可上下一次浇筑或分两次浇筑。一次浇筑时,应先浇筑底板(同时腹板部位浇筑至底板承托顶面),待底板混凝土稍沉实后再浇筑腹板;分两次浇筑时,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浇筑腹板混凝土。

4)小型构件宜在振动台上振动浇筑。混凝土砌块、小型盖板、路缘石等小型构件,可在移动式底模或平整的地面上浇筑。

构件移运及堆放的规定

1、构件的移运

1)构件移运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相关要求及规定。

2)构件移运时的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如设计无规定时,梁、板构件的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如设计无规定时,梁、板构件的吊点应根据计算决定。

构件的吊环应顺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60°时,应设置吊架或扁担,尽可能使吊环垂直受力。

3)梁、板、构件移运和堆放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并应支承牢固,避免损伤构件。在顶起各种构件时应随时置好保险垛。

4)吊移板式构件时,不得吊错上、下面,以免折断。构件运输时,应有特制的固定架以稳定构件。小构件宜顺宽度方向侧立放置,并注意防止倾倒,如平放,两端吊点必须设置支搁方木。

5)梁的运输应顺高度方向竖立放置,并有防止倾倒的固定措施。装卸梁时,必须等支撑稳妥后,才许卸除吊钩。

6)使用平板拖车或超长拖车运输大型构件时,车长应能满足支承间的距离要求,支点处应设活动转盘以免搓伤构件混凝土。

运输道路应平整,如有坑洼而高低不平时,应事先修理平整。 2、构件的堆放

成垛堆放装配式构件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堆放构件的场地应整平夯实。

2)构件应按吊运及安装次序顺序堆放,宜尽量缩短预应力混凝梁或板的堆放时间。

3)构件堆垛时,应放置在垫木上,吊环向上,标志向外。混凝土养护期未满的,应继续洒水养护。

4)水平分层堆放构件时,其堆垛高度应按构件强度、地面承载力、垫木强度以及堆垛的稳定性而定。承重大构件一般以2层为宜,不应超过3层;小型构件一般不宜多于6—10层,层与层之间应以垫木隔开,各层垫木的位置应在吊点处,上下层必须 在一条竖直线上。

5)雨季和春季融冻期间,必须注意防止因地面软化下沉而造成构件断裂及损坏。

装配式墩台及基础安装

1、砌块式墩台安装技术要求

⑴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⑵基底应加清理,非砾类土地基应加铺薄层砂砾达平,预制块安装前必须坐浆,基础预制块安装时,应水平放落,如放落不平,位置不对,应吊起重放,不得用橇棍拨移,以免造成基底凹陷。

⑶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

⑷安装高度每升高1m左右时应抺平,并测量纵横向轴线,以控制砂浆缝厚度、标高及平面位置。

⑸砌筑上层砌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⑹桥墩破冰体镶面的砌筑按相关要求及规定执行。 ⑺砂浆的技术要求按相关要求及规定执行。 2、柱式墩台安装技术要求

⑴墩台柱式构件与基础顶面的预留槽洞应编号,并检查各个墩、台高度和基底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应进行调整。基座槽洞四周与柱边的空隙不得小于20mm。

⑵墩、台柱吊入基座洞应位时,柱身竖直度或倾斜度以及平面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再将楔子塞入槽洞打紧。对重大、细长的墩柱,尚需用风缆或撑木固定,方可摘除吊钩。

⑶在墩、台柱顶安装盖梁前,应先检查梁口预留槽眼位置是否

符合要求,否则应先修凿。

⑷柱身与盖梁安装完毕并检查符合要求后,可在基底槽洞空隙与盖梁槽眼处灌注稀砂浆,待其硬化后,拆除楔子、支撑及风缆,再在楔子孔中灌填砂浆。

3、环管式墩台安装技术要求

⑴在基础或承台上安装预制混凝土管节、环圈做墩、台时,由混凝土基础或承台中伸出钢筋应插入管节、环圈中间的现浇混凝土内,插入钢筋的数量和锚固长度应按设计规定或通过计算决定。

⑵管节或环圈安装时,应严格控制轴线的设计位置,不得出现倾斜或上下错位现象。

⑶应用砂浆将管节或环圈处的接缝填塞抺平。

⑷管节或环圈内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灌筑,应按相关要求及规定执行。

4、整体式基础安装技术要求

⑴安装前应检查支承结构的尺寸、标高、平面位置和承载能力,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相关要求及规定。

⑶基础安装的岩面或混凝土的表面应平整,安装时冲刷干净,坐浆时要将水泥浆抺平,厚薄均匀。

⑷安装应位后应采取保证构件稳定的措施,平面位置、高程、垂直度经检查校正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准焊接或浇筑接头混凝土。

⑸吊装大薄壁构件,应采取避免构件变形或损坏的临时加固措施。

⑹构件固定后方可摘去吊钩。

⑺分层安装时接头或接缝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吊装上一层构件。

⑻接头或接缝混凝土或砂浆宜采取快凝措施,强度等级宜比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

⑼已安装完毕的整体基础接头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承受施工荷载。

5、简支梁、板的安装 1、一般要求

⑴除应验算构件在起吊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是否符合要求外,应按相关要求及规定执行。

⑵支座的安装应按相关要求及规定执行。 2、安装施工

⑴简支梁和板可根据现场情况、梁和板的重力及所用设备制定安装方案,各受力部分的设备、杆件应以过验算。

⑵斜桥、弯桥安装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办理,如设计无规定时,可按相关要求及规定办理。

3、梁、板就位

每根大梁应位后,应及时设置保险垛或支撑,将梁固定并用钢板与先安装好的大梁预埋横向连接钢板焊接,防止倾倒,待全孔大梁

安装完毕后,再按设计规定使全孔大梁整体化。梁、板就位后按设计要求及时浇筑接缝混凝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