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l Mining Technology 高强预应力强化支护技术在厚层复合顶板回采巷 道中的应用 ‘ 袁真 (淮沪煤电有限公司丁集煤矿综采一队,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随着高产高效工作面的应用和开采深度的加大,必 迎头施工。 然使井下巷道出现高地应力、软弱破碎围岩、大断面及赋存不稳定 (4)顶/帮破碎处,施工单体锚杆配大托盘加强支护,采用加 等一系列不利于巷道围岩控制的特征。传统的u型钢支护属于被动 长锚固方式,每根锚杆采用两节/一节Z2380型中速树脂药卷锚固。 支护,早期不能承栽,造成巷道变形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 巷道超高导致帮部钢带离底板超过300ram时,要求在巷道下方沿走向 针对淮南矿区煤巷支护,我们提出了以锚杆、锚索为主,结合滞后 铺钢带打锚杆,锚固要求不变。具体支护方式如图1所示。 喷注浆的耦合支护方案。本设计针对淮南矿区某矿的13槽煤层进行 工程实践。 …… f 【关键词】复合顶板;预应力;联合支护;大断面巷道 } 1预应力控制技术原理 T TI— l 由于地质历史作用,围岩的构成特点具有非均匀性和非连续性, 岩体内部存在着不规则、无规律分布的节理裂隙(原生节理裂隙可视 C== i 为有一定的规则性,受采动影响后的次生裂隙则不具有这种特性), 使围岩的裂断和由此引起的变形、位移直至垮落成为一个随机过程。 \《. 因此巷道围岩支护的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特定状态(危险状 态)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之引起的后果不至于妨碍正常的作业和危及 —————。E■——————■— ————Jt ———一 ‘ ‘。。… 人的生命安全。 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通过大量的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对 【一 ———吨 ===】===二I卜——一 在水平地应力作用下预拉力锚杆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 I基于水平地应力的预拉力锚杆支护理论。 图I锚带网索支护参数图 2高强预应力强化支护技术体系 4矿压观测及支护效果分析 2.1锚杆承载性能的强化 为了测试预应力支护系统条件下巷道围岩活动规律及支护效 技术手段的升级和创新:高性能预拉力锚杆向超强锚杆方向发 果,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和优化锚杆支护参数提供资料,在巷道掘进 展,以实现高强度、高刚度、高预紧力和高可靠性。u型钢支架向 过程中对围岩表面位移进行观测。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巷道表面位移、 型钢热处理、卡缆更新、安装扭矩加大及壁后充填方向发展,以实 顶板离层及锚杆锚索的受力情况。 现大承载、高阻缩动、恒阻滑动的工作状态。 4.1巷道表面位移的观测 2.2浅部围岩承载强度的强化 一 锚杆支护可以提高锚固体破坏前和破坏后的力学参数,改善被 鞲帮穆域舞} ~ 臻板节 魅 05O 锚固体的力学性能,实现对不同形态及破裂程度的岩体强度的直接 譬20 提高;通过提高径向应力及应力在径向的增加速度,促使围岩由二 向应力状态向三向应力状态转化,从而达到提高围岩强度的目的。 2.3围岩承载结构的强化 萋孵 针对层状赋存特点、岩体不均衡性产生的弱化区补强,促成围 岩承载结构的形成或强化,包括含弱面或软弱夹层的顶板离层控制, o o 4好 60 80 以及对帮角岩体破坏区、软弱煤体、开放的底板等采取加固措施。 赣湖I掘镯£ 哇-闯,d 3支护参数的确定 图2 l113(3)运输顺槽掘进期间围岩变形量规律 根据复合顶板的厚度,将顶板条件分为厚层复合顶板和薄层复 合顶板,根据工程类比结合数值模拟对不同厚度的复合项板采用不 同的支护参数。 (1)巷道顶板采用7根IV级左旋螺纹钢超高强预拉力锚杆加 4.8m长M5型钢带、钢塑复合网联合支护,锚杆规格为022一M24—2800 nllll,每根锚杆用中3O钻头打眼、两节Z2380型中速树脂药卷加长锚 o 2n 嘻o 80 拈o 100 12o 固;锚杆间距750ram,排距800ram。 特圣曩螂避时IT ̄]iId (2)巷道两帮采用5根II级左旋螺纹钢等强预拉力锚杆加3.2m 图3 i113(3)运输顺槽掘进期间围岩变形速度规律 长M5型钢带、钢塑复合网联合支护,锚杆规格为020一M22—2500mm。 两帮近速度在巷道开挖第7d时达到最大,其速度为55mm/d, 每根锚杆采用一节Z2380型中速树脂药卷加长锚固;锚杆间距为 随后移近速度迅速减少,至1 2d时基本达到稳定,此时距掘进工作 750m,排距为800ram。 面度150m。 (3)在顶板每排锚杆中间位置布置3根单体锚索配大托盘 顶板的下沉速度在成巷第3d即达到最大,速度值为34.5mm/d, (400×400mm)施工,中间的一根锚索施工在巷道顶板的正中间位 此后速度值迅速减少,至第6d基本达到稳定状态,此时距掘进工作 置,两边的两根锚索距离中间锚索1.3m,钢绞线规格为中17.8×6.3 面约70m。 Ill,眼孔深度6.0 m,每孔采用三节Z2380中速树脂药卷加长锚固,以 (下转第3l9页) 保证锚固效果;预紧力8O~100kN,锚固力不低于200kN。锚索紧跟 336 I华东科技 煤矿技术 黄玉川煤矿操车液压站油位油温传感器改造 赵振兴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t.JII煤矿,内蒙古鄂尔多斯0171OO) 【摘要】针对黄玉川煤矿提升队立井提升系统操车液压站油 位油温传感器存在的缺陷,为了保证操车系统及整个大罐笼提升系 统的可靠性,特对该传感器进行了设计改造:利用传统ptlO0温度 传感器与浮球式液位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完全满足了液压站的保 护需求,提高了操车系统的安全性。 【关键词】操车;油位;油温;保护;安全效益 黄玉川I煤矿提升队副立井操车系统为德国西马格产品,其主要 功能为:罐笼到位后,安全门打开、摇台落下、锁舌锁罐等,待装 载完成后,又依次完成相反的动作;这些动作的完成均由操车液压 站驱动完成,一旦液压站出现问题,操车系统等将无法正常工作, 由于操车系统与提升机主控系统之间存在着闭锁关系,也就意味着 操车液压站一旦出现故障,大罐笼提升机也将无法运行,必将影响 正常生产。 图2结构图 安装初期,操车液压站的油温油位传感器并未投入使用,原因 是其检测、传输的信号极不稳定,经常导致保护误动作;经多次与 厂家联系后,西马格维护工程师对其经行了重新编程并投入了使用,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检测传输的油温油位数据仍然极不稳定, 给操车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方面油温偏高或偏低对油泵 运行及其不利;另一方面如果液压系统某处发生漏油而信号把钩工 未发觉,一旦油位过低油泵暴露在液压油之外运行时,油泵将很快 磨损,液压站将无法运行,且不说备件价值,单单换一个油泵至少 需要8个小时的时间,影响整个矿井人员及物料的提升;针对这种 情况,我们对油温油位传感器进行了改造。 改造项目中采用最为普通可靠的PTIO0温度传感器和浮球式液 位传感器相组合的方式代替了原电子式油温油位传感器,如图1、 图2所示: 图2中,PTIO0用于测量温度,将其模拟量信号输入操车系统 PLC中,通过编程得到液压站的实际油温值x,并通过比较功能来实 现对液压站的保护:当X<20℃时,液压站的加热器启动加热:当X>35 ℃时,液压站的加热器停止加热;当X>40 ̄C时,液压站的冷却装置 启动冷却;当X<25℃时,液压站的冷却装置停止冷却;目的在于将 油温保持在3O℃左右;当x<10℃时,液压站系统开始报警;当X>50 ℃时,液压站油温高指示灯开始闪烁报警;当X>60℃时,液压站油 泵停止运行。 簪 * ~图3液位保护尔意图 / 图1实物图 图3中所示的不锈钢浮子内埋有一环形磁铁,正常状态下(1), 该浮子漂浮在液压油面上;当液压系统某处发生泄露后,浮球随着 液面的下降而下降,当到达常闭点A处时(2),常闭开关断开,此 时操车系统PLC检测到该处信号,系统即认为油位下降至该处,此 时油位低指示灯闪烁报警,但液压站还可继续运行;当浮子下降至 常闭点B处时(3),常闭开关断开,此时操车系统PLC检测到该处 信号,系统即认为油位下降至该处,此时油位指示灯常亮,液压站 油泵停止运行。 此项目改造采用的是最为普通的PTIO0传感器及浮球式液位传 感器,价格低廉,但其保护功能相当可靠,性价比极高,运行至今 未出现一次误动作,消除了液压系统的一大安全隐患,保证了操车 系统的正常运转,具有很大的安全效益。 (上接第336页) 从整体上看,两帮的移近速度大于顶板的下沉速度,且两帮移 近速度持续时间大于顶板下沉变化显著时间。 4.2支护效果分析 根据矿压观测结果分析认为:本设计中的参数合理,在深井大 断面厚层复合顶板的条件下,顶帮分别采用2.8m和2.5m的长锚杆, 6.3m锚索配合槽钢组成锚索粱加强支护,通过高预紧力充分调动围 岩的自稳能力,在顶板形成了稳定的承载梁结构,有效抑制了顶板 离层,对巷道开挖后的围岩变形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在掘进期 间把巷道的围岩变形、顶板离层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锚杆锚 索受力状况良好,载荷增长迅速、及时承载。支护方案控制变形效 果较好,巷道经受了煤岩蠕变、 煤体风化影响的考验,试验取得了 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支护效果, 为下一步lI13(3)工作面回采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l袁亮,淮南矿区煤巷稳定性分类及工程对策Ul_岩石力学与工程学 报.2004(7). [2】侯朝炯,柏建彪,张农,等.困难复杂条件下的煤巷锚杆支护[I1.岩土 工程学报,2001(1). 作者简介: 袁真(1984.9-),男,安徽寿县人,助理工程师,现工作于淮沪煤 电有限公司丁集煤矿综采一队,主要从事井下采矿技术与管理工作。 2013.09 l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