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暂估入库存货销售对当月利润的影响

暂估入库存货销售对当月利润的影响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

暂估入库存货销售对当月利润的影响(上)

(2009-10-23 15:48:54) 转载

标签:

杂谈

存货的暂估入库,如果暂估入库在发票到来之前已经直接销售或者加工之后销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对当月的会计利润的影响如何?审计人员应该关注企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以及企业是否存在利用暂估入库商品销售调节当月或当年会计利润的情况。

在日常业务处理中,经常会遇到商品已验收入库,但发票未到的情况。当企业不能准确确定价格的情况下只能暂估入库,待发票到达后重新调整。因为企业尚未收到专用发票,所以在暂估入库时,不应计算暂估进项税额。

暂估入账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暂估容易冲销难,难就难在发票到达后找不到原来对应估入的是哪一笔,特别是客户很多或较长时间才收到发票的情况更容易产生这种问题。解决方法:一是月底暂估,月初冲回,保持账务的连贯性以免因发票长时间未到而难以查对,二是设置查账表,对每笔新发生的暂估入账及发票到达冲销后都要及时登记,将存货明细账与库房的明细账定期不定期的核对,以减少差错的发生及尽早发现差错。

若企业当月将该商品出售并结转销售成本后,在次月收到的正式发票价格与估价不一致时会影响损益的计算。企业应分情况进行处理。

(一)非主营性商品交易

1、如***公司日常主要经营A产品的采购和销售,某月按照客户要求,为其单独采购一台D设备。经过询价得到D设备价为5000元,当日***公司从该单位赊购到D设备一台,并送往客户处,收取货款6000元。***公司未当月未收到D设备的发票,但按照客户的要求为其开具了销项发票。***公司按估价对D设备进行处理。入库时

精选资料

----------------------------

借:库存商品—D设备 5 000 贷:应付账款 5 000 若不知供应商可设置“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 同时按照估价出售、结转成本、结转损益

借:库存现金 7 0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02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 000 贷:库存商品—D设备 5 000

将“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入“本年利润”后,企业盈利1000元。 2、次月处理 冲减上月暂估凭证

借:库存商品—D设备 -5 000 贷:应付账款 -5 000 因为D设备价格调整,公司实际取得的发票价格为4800元。 借:库存商品—D设备 4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16 贷:应付账款 5 616

精选资料

----------------------------

此时D设备的账面数量为0,但仍显示-200元的商品价值。同时也因为价格的变动,导致 ***公司上月多计算了200元的成本,少计200元的收益。以后***公司几乎不会再发生D设备的购销活动,所以无法再以后的采购和销售业务中结转这 200元的差异。***公司应做账调整200元差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 贷:库存商品—D设备 -200 若是影响差异调整发生在以后年度,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贷:库存商品—D设备 -200 期末将影响数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注意:不要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金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这样将会影响当期和当年利润数额,在汇算清缴时检查人员,会在企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根据情况给予调增或调减。

二)主营性商品交易

1、假设D设备是***公司的主营商品,每月都有D设备的购销活动发生。本月D设备的购销情况如下:

库存明细-D设备成本变动情况 经营变动情况 摘要

单价

金额

结存变动情况 数

单价

金额

精选资料

----------------------------

期初结存

10

20

-25

67

4700 47000

10

30

67 5 67

4700 47000

本月暂估入库 4800 96000

4766.

143000

本月出售结转成本

4766.

67

-119166.4766.

3

23833.3

会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D设备 96 000 贷:应付账款 96 000 借:银行存款 163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 8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19 166.67 贷:库存商品—D设备 119 166.67

将“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入“本年利润”后,企业盈利20833.33元。 2、次月业务处理

本月D设备的购销情况如下:

库存明细-D设备成本变动情况 经营变动情况

结存变动情况

精选资料

----------------------------

摘要 期初结存

数 5 67 -20

单价 4766.

33 4800

金额 23833.

数 5 67 -11 单价 4766.

金额 23833.33

冲上月暂估入库

-96000

15 4811.-72166.67

实际发票内容 20

4650

93000

本月出售结转成本

-4166.

-20833.

5

67

33

会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D设备 -96 000 贷:应付账款 -96 000 借:库存商品—D设备 93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 810 贷:应付账款 108 810 借:银行存款 32 7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 76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 833.33 贷:库存商品—D设备 20 833.33

精选资料

5 4166.208367 3.33

0

0 0

----------------------------

将“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入“本年利润”后,企业盈利7166.67元。

因为D设备为公司主营商品,每月都会发生购销活动,成本在不断的变化,上个月多估了成本,多结转了销售成本,下个月来发票后,就会降低本月商品平均成本,自然少结转了销售成本。从总体来看不会对全年度利润的计算带来很大影响。

若是未发生暂估入库情况,发票按时到达,则D设备成本变动情况如下:

库存明细-D设备成本变动情况 经营变动情况 摘要

1

期初结存

0

0 2

采购商品

0

本月出售结转成本-当月

本月出售结转成本-次月

5

-0

466

-116666.75

-23333.

0

6.67

25

0

0

465

93000

0

6.67

4665

6.67

00

23333.25

单价 470

47000

0

0 3

466

0

1400

金额

结存变动情况 数 1

单价 470

金额 4700

25 6.67

-466

按此表显示,当月应结转成本116666.75元,盈利23333.25元;次月应结转23333.25元,盈利4666.75元。两个月共盈利28000,同前面存在估价情况时计算的结果一样,只不过具体到每月就存在差异。

精选资料

----------------------------

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查账人员经常发现,在季末或年末企业为了当季或当年少纳所得税,经常会故意暂估入库商品,把单价估的很高以达到多结转当期成本,少计当期利润的目的。从总体来看,企业不会多结转成本,少计算利润,但是企业可以少交所得税,如按所得税税法规定,年应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计算;对年应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但在10万元以内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税;年应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的按33%的税率征税。可见只要控制好了当年的应税所得额,就可少交一部分所得税。针对这种情况检查人员应查看企业冲减暂估入库业务时所附的进项发票,若实际金额与所估计金额相差悬殊,应给予调整。

暂估入库相关会计实务知识了解

(2009-10-23 16:08:48) 转载 标签:

杂谈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付款不及时等多种原因,购入的存货常常会出现发票不能及时到达的情形,为了准确地反映资产、负债、成本以及管理方面的需要,应对此类存货做暂估入帐。实务中由于企业的业务特点、会计核算方式、会计环境的不同以及会计人员的见解不一致,各企业\"暂估入帐\"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多不相同.

让我们先来看看《企业会计制度》是如何规定的:购入存货,月底时,若发票未到,应分别存货科目,抄列清单,暂估人账,借记“库存商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一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的记录,予以冲回。

从上面的规定不难看出,《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暂估入帐规定得过于笼统,实务中还有这样几个问题要解决:

一、是单独设应付帐款-暂估入帐户还是直接暂估到客户名下?

《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单独设应付帐款-暂估入帐户,这种方法应用也较广,其优点是便于查询核对未取得发票的入库材料的情况。但此法的缺点是:帐务中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应付每个客户的款项(因其不含增值税),不利于应付帐款的管理,有可能出现多付款或不能

精选资料

----------------------------

及时付款的情况。

实务中有按所购存货名称设应付帐款明细帐的。也曾就此问题在中国会计视野网站探讨,较多认同的是:暂估入帐户无论怎样设置,也只是个过渡性帐户,若暂估入帐情况不经常发生,只是临时性、偶然性的有此类业务,怎样设置都无大碍。但若暂估经常发生,且客户较多,应直接暂估到相应的应付帐款客户名下,相应地能解决上述单独设应付帐款-暂估入帐户的问题。最好是应付帐款明细帐下设三级明细,即对每家客户核算应付(票到)和暂估(票未到),以利于对帐。但此法也有缺点,就是不能对估入材料直接查询。 二、要不要月底暂估,下月初再冲回?

《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是月底暂估,月初再冲回。但若企业客户很多或发票长期未到,每月底月末都要估入和冲销一次,太繁琐,工作量也大。

本人的做法是发票未到的当月月底暂估,发票到达的当月月底再冲回,不必以后每月月初冲回,月底再暂估,这样可减少一些工作量。但使用这种方法财务人员应再设一套备查帐,对估入的金额、户名等都要逐笔登记,以便发票到达时逐笔查找,找到后划销,防止漏户、错户。

实务中回冲帐务处理的方法归结为三种:月初回冲,票到回冲和票到调差。

月初回冲是上个月暂估入库的存货第二月初不管有没有拿到发票,均冲回。就是《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规定那种。

票到回冲是暂估入库的存货地发票到达后再冲回;

票到调差是拿到发票后不冲回原暂估金额,而是根据实际发票金额多冲少补。即只对暂估的数量、金额与实际数量金额的差异及增值税部分作帐务调整处理。 三、要不要暂估增值税

《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提到要暂估增值税。这是因为企业只有在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时,才算取得了这种抵扣销项增值税的权利。在此之前,权利并未取得。企业的负债当然也就没有这部分增值税。但这样做的缺点是应付帐款户不能准确反映外欠款的金额。而多数企业财务管理方面需要准确反映与客户的往来,为此实务中暂估入帐时有将增值税金额暂估在应付帐款金额内的做法。暂估入帐包含增值税的做法有:1.将暂估的增值税放在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中核算,发票到时作红字冲销;2.设专门的待抵扣税金户反映;3.在其他应收款-暂估进项税金核算等。

四、如何保证发票到达的时候,能够将发票和原来的暂估入库对应上

精选资料

----------------------------

暂估入帐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暂估容易冲销难,难就难在发票到达后找不到原来对应估入的是哪一笔,特别是客户很多或较长时间才收到发票的情况更易才生此种问题。解决的方法一就是按上面所说的月底暂估,月初回冲,保持帐务的连续性以免因发票长时间未到而难以查对;二是设备查帐(表),对每笔新发生的的暂估入帐及发票到达冲销后都要及时登记,将存货明细帐与库房的明细帐定期不定期地核对,以减少差错的发生及尽早发现差错。 五、年底暂估入帐的存货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要不要做纳税调整

税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原则规定是国税发【2000】84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中第三条的规定: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

实务中税务较多运用的原则是: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发票已到达的或能提供能充分证明暂估入帐真实性的其他原始凭证如合同等就不必做纳税调整,否则应做纳税调整,以防止企业滥用暂估入帐。

精选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