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等:浙江岙山石油储备库生态治理 ・33・ 营建乔灌草藤本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尽量 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以创造 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因场地设施对生态治理存在严重 段,储备容量远不及国家安全储备要求。随着我国一 制约,所以绿化设计要体现安全第一的原则,以便服务 整个场地的生产与运营。在受较大制约的区域,植物 的选择除具有较强的抗耐l生外,还要具有非易燃性、非 油脂性且枯枝落叶少、果实种子不易扩散等特性,在配 置上应减少单一群落集中分布。植物造景投资少、效 期石油储备库项目的投产,二期、三期工程陆续上马, 商业石油储备库项目建设政策放宽,未来若干年各类 型石油储备库项目将逐步建设。而不同生态环境背景 下石油储备库建设所带来的生态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不同地域条件下的生态治理对策亟待提出。因此,未 来可以进一步针对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问的相互作 用规律和作用机理进行调查研究,探究适应各类型石 益高,场地绿化时可在充分绿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美 化,但不能栽植影响火情判断的红叶植物。 5 结语 油储备库等建设项目的生态治理依据、条件、特点和策 略,为其生态治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新新.我国石油储备发展的审视与对策分析[J].技术经 济与管理,2013(2):102—106. 岙山石油储备库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生态环境 得到了有效恢复,边坡山体已全面复绿,场地内景观效 果大有改善。岙山石油储备库具有目前中国石油储备 库建设项目的典型性:选址于邻近港口、运输便利、远 离人居的海岛或海边,场地一面靠山一面傍海,建设过 程中形成坡度较大的人工创面岩质边坡,坡面及周边 植被遭彻底破坏;场地多为填海造陆且基本没有植生 [2]严丽蓓.论我国石油储备的必要性及其发展[J].现代商贸 工业,2010,19(10):31—32. [3]朱凯华,尹金珠,许小娟,等.石油储备库等特殊建设项目 区的生境特点及生态治理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12, 32(6):177—181. [4]Akhil Garg,Ankit Garg,K Tai,et a1.Estimation of factor of safety of rooted slope using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J].Eco— logical Engineering,2014,64:314—324. 条件;原有自然山体景观出现断裂,景观连续性遭到破 坏,生态系统组成受到干扰,并且与运营过程中石油产 品的特殊危险性存在着交互干扰风险,对生态环境造 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在制定生态治理对策时应以 生态设计理念为指导,将储备库建设运营与边坡场地 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结合具体分区的特殊性 采取相适应的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进行治理修复。要 [5]Normaniza Osman,S S Barakbah.The effect of plant sncces- sion on slope stability[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 1,37: 139—147. [作者简介]吴华(1989~),女,辽宁锦州市人,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为园林规划设计与生态工程;通信作者辜 彬(1959一),男,重庆市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 恢复生态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5—05 充分考虑石油储备库易燃易爆的安全防火要求,因地 制宜选择配置抗风防火抗污染的植物物种并与周边生 态环境相协调。在保证项目成功建设运营的同时,营 建优美的边坡、场地生态景观。 我国的国家石油战略物资储备项目尚在起步阶 (责任编辑孙占锋) 天水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十 ̄-zS.”以来,甘肃省天水市先后启动实施了中 央预算内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等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总投资 26 6l3.81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428.01 km .兴 梁万亩(15亩=1 hm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清水县 石沟河万亩核桃、秦安县杨家沟蜜桃产业基地等一大 批精品示范工程,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 荣。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计综合治理小流域144 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 340.31 km ,水土流失治理程 度达 ̄,J65.76%。经过治理的区域基本实现了“水不 修水平梯田101 233.33 hm 。 在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以治理促开发,以开 发保治理,形成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梯田建设为重 点,治理开发与监督管护并重的水土流失防治格局,取 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综合防 治水土流失,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甘谷县阳 下山,泥不出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标,呈现出山 清水秀、生产发展、安居乐业、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 康贵良(甘肃省天水市水土保持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