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学习感想
-09373011任菁菁
体育课,一向是大部分女生的噩梦。尽管到了大学,上体育课的机会少了很多,但是随着锻炼的更少,身体体能的逐渐下降,每次上体育课都会比上学期来的辛苦。这也可以在基本体能测试看出来,虽然仰卧起坐还是能够短时间练出来,但是中长跑就一下子暴露了平时缺乏运动的不良生活习惯。起初真的是单纯觉得这门课不用在夏季学期到外面曝晒太阳,而且觉得散打就是挥挥拳套就好了,仿佛也不会太累,就把它放到选课名单上了。由于上散打课之前还有课程,匆匆忙忙就赶过来了,导致一开始的伸展下腰反而变成了最痛苦的部分。给老师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是一点半的课的话,能否不做下腰这个伸展呢?并不是下腰有多难,而是刚下课吃完饭,做下腰的时候总想吐,然后一节课的胃都很不舒服啊,希望老师能够有所改善。不过上了散打课,我的确觉得散打是对体力与意志的很大磨砺,不仅让我学会了这种拳法腿法,在课程的后段还学会了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逃脱术,让我领悟了很多很多。
刚开始练习散打的时候,老师要求比以前我上过课的体育老师严多了。毕竟“严师出高徒”嘛。况且这是一门关系到我们学生身体安全又多少带有一定风险的课程,如果稍不留神就会不仅伤到自己,而且很容易伤及到其他的同学。所以老师每堂课一开始在做完准备运动后都会叫我们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拳法、腿法和套路。在我们一组组回顾动作的时候,老师在一旁紧紧地盯着我们每个人的动作,一丝不苟地指正我们。即使那个动作是很早之前已经强调过,而且已经重复演示好几遍的,老师也还是会不厌其烦的一个个纠正。其实老师大可以像以前我上过课的体育老师那样,轻轻松松地过一堂课,可是老师并没有这样做,正是老师的严格教学,严肃的招式练习,成就了我们每一次的挥汗如雨。老师言传身教,旨在让我们能够真正学好散打。并没有像以前的体育课那样浑浑噩噩就过去了,
没有学到多少,很快就把那些体育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可是,我相信这门散打课的拳法、腿法和套路招式在以后的日子或许可以派上用场,让我们终身受用。
我们散打课上的内容没有一件是糊弄人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有它独特的效果,我们必须认真的学习和体会。散打的训练不但有武术那种爆发与力的美感,更是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着它优越的实效作用。散打中无论是直拳、摆拳,还是踢、踹的动作,都是最简单而实用的技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有些不适应。体能的不足和身体的不协调导致动作的不规范。无论是力量还是速度总是或多或少的不符合要求。出拳的力度不够、脚步的迟缓以及防守动作的生疏,直接导致了无论是温故旧动作还是学习新动作,老师都要用很长时间纠正我们,一个个动作慢慢分解给我们看。正因为如此,看到老师上课那么认真用心,我们上课比以前上体育课态度认真了许多,也会私下讨论如何把动作做协调正确,我们就在锻炼中提高,在失败中前进。然而在练习中伤痛是不可避免的,或者扭伤,或者摔伤,或者击伤,但是我们都没有轻易的请假偷懒,虽然散打课结束以后,我们总是因为练习踢沙包的扭动而浑身酸痛。
在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中,我逐渐体会了散打的要领,从备战姿势,出拳方式(终于不是只挥动拳,而是用腰部的力量),上步的速度,步伐移动,腾挪躲闪等等。毕竟散打是一门出色的个人身体对抗技术,经历了多少代人的修补完善,所以一招一式中蕴藏无数奥秘,每一个招数出拳出腿都有它的道理,怎么攻,怎么防也有他的独特之处,同一个部位的攻守竟然有其他许多一样效果的方式。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联系与对战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散打能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而且或许散打更是一种人生的哲理,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方法。人生在世,就和散打一样,要到达同样的效果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刚柔并济,不仅仅要有勇,更要有谋。就像在散打中,不要因为进攻而把保护的手臂放下来一样,要做到攻守兼备。
短短的一学期很快过去了,也意味着我将要和散打这一门课程说再见,然则散打将会伴我一生。通过这半年的学习,我不但从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关于散打的有关知识,在散打课上让我释放生活与学习上的压力,也悟出了做人做事的原则和道理,它们将和老师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方式一起,永远刻在我的大脑中,影响并指导我今后的人生,让我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的更顺!在最后仅以最衷心的祝福,献给辛勤无私教导我的老师,愿他身体健康,希望在他的教导下有更多的人在更好的环境下更好的学习散打,强身健体,并能够从中领悟散打的人生哲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