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和目标 二、工作内容和成果
(一)社区居民自治
通过开展居民自治培训、居民议事会等活动,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公共事务决策。在自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居民参与度明显提高,居民议事会定期召开,居民代表积极提出问题和建议。
(二)社会组织参与 (三)政府支持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源,推动社区共驻共建工作的健康发展。与政府合作举办的社区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和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提升了社区的治安形势和环境品质。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强
部分社区居民对共驻共建工作认识不足,缺乏参与意识,导致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这与居民对共治模式理解的不足、参与机会的匮乏等原因有关。
(二)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
社会组织的参与程度和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社区缺乏有实力和经验的社会组织参与,导致工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有限。这与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的不完善、政府支持力度的不够等因素有关。
(三)政府部门支持力度不足
政府部门在共驻共建工作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不够明显,政策制定和资源投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与政府部门对共治模式优势意识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等因素有关。 四、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提高居民参与意识
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社区共驻共建工作的认识和参与意识。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社区论坛等方式,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事务管理。
(二)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三)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社区共驻共建工作的支持和引导,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同时,加强与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的沟通和协调,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五、工作展望
社区共驻共建工作是社区治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方式,今后将继续深化,在制度和机制上进一步创新,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会组织参与和政府支持的共治模式,推动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实现社会发展和居民幸福的良性互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