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
1.熟记本单元的词语。
pú xiě yōu jìng là zhú shī míng chún shǔ mò shēng qīng yōu qín jiàn 谱 写 幽 静 蜡 烛 失 明 纯 属 陌 生 清 幽 琴 键 táo zuì sū xǐng fēi bēn jì lù lái yīn hé shà shí jiān wēi bō lín lín 陶 醉 苏 醒 飞 奔 记录 莱 因 河 霎 时 间 微 波 粼 粼 tàn fǎng jiāo shè fēng cǎi fù yuē dàn yǎ 探 访 交 涉 风 采 赴 约 淡 雅 zhuō mō chèn tuō huàn jué shēn yuǎn jiàng shēng mó fǎng shēn duàn 捉 摸 衬 托 幻 觉 深 远 降 生 模 仿 身 段 zào jiù kàng yì fēng dù liàn jiù yì lì yǒu zhāo yí rì dà yáng bǐ àn 造 就 抗 议 风 度 炼 就 毅 力 有 朝 一 日 大 洋 彼 岸 bù jiě zhī yuán àn wú tiān rì yǎn mào jīn xīng yì fǎn cháng tài wéi suǒ yù wéi 不 解 之 缘 暗 无 天 日 眼 冒 金 星 一 反 常 态 为 所 欲 为 shǔ qù hán lái bú zài huà xià qiè qiè sī yǔ wú yán yǐ duì 暑 去 寒 来 不 在 话 下 窃 窃 私 语 无 言 以 对 2.牢记本单元日积月累。
雕梁画栋 巧夺天工 独具匠心 引人入胜 古色古香 余音绕梁 不落窠臼 雅俗共赏
美不胜收 脍炙人口 曲高和寡 妙笔生花 阳春白雪 笔走龙蛇 不同凡响 别具一格
3.课外知识积累和运用。 4.继续训练短文阅读。 5.本单元作文指导。 (二)课外知识填空。 一、填空。
1、下列加点字注意有错的一项是( )
A.哭泣(qì ) 霎时(shà) B.摩挲(suō) 地域( yù ) C.卓越(zhuó) 佣人(yōng) D. 榛子(zhēn) 日晕(yūn)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快乐音符的乐章。 B.从地面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逐渐增加,大气中的湿度不断上升,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C.胡德林和胡德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描准敌人射击。 D.这天中午,正太郎漫不经心地走到小狐狸的窝旁,忽然听见喀嚓一声。
1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福厦高速公路是连接省会福州和特区厦门的重要交通要道。 B.通过老师的批评教育,使小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的精神,是改正错误的关键。
D.每一个有理想的青少年,都希望自己将来成为对四化建设有用的人。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B.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
C.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新鲜活泼、姹紫嫣红的素材,我们应该能够写出好文章。 ....D.节日的东大街,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5、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 例: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
A.我走向船头,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的大海。船头的波浪,唱着欢乐的歌。 B.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 C.我喜欢秋霜染红的似火的枫叶,喜欢观赏弯腰微笑的金黄的稻谷。
D.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蘸糖葫芦必须用冰糖,绵白糖不行,蘸出来不亮。
②早晨起来,父亲去市上买来了红果、海棠、山药、红小豆等,先把这些东西洗干净。 ③青丝、玫瑰也是要上等的。
④父亲的糖葫芦做得最好,有的都是最好的材料。
⑤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A. ①④②③⑤ B. ④②⑤③① C. ④①②③⑤ D. ①④②⑤③ 二、积累与运用(共26分)
7、名句积累。(每题2分,共12分)
(1)绿遍山原白满川, 。(翁卷《乡村四月》) (2)童孙未解供耕织,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3) ,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4)水光潋滟晴方好,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2
(5)遥望洞庭山水翠, 。(刘禹锡 《望洞庭》) (6)自古以来,月亮就是诗人笔下的伤情物。月亮寄托了诗人太多的情怀,很多感想因月亮而发,因月亮而发,同时,又有许多情怀归结于月亮,你一定也积累了不少这样的诗句。请默写一句含有“月”字的诗句: 8、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三道题。(14分)
(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2)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的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普照万物的无私; , 。(4分) (3)小明的妈妈给小明买了一个蓝色笔袋,可小明不喜欢蓝色而喜欢黑色。小明的妈妈告诉小明购买笔袋的商场,让小明第二天拿着去换。如果你是小明,来到商场,你准备怎么跟售货员阿姨说呢?
小明说:“ 。” (三)基础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ú xiě yōu jìng mò shēng táo zuì sū xǐng zhuō mō ( ) ( ) ( ) ( ) ( ) ( ) fēi bēn là zhú jì lù chún shǔ mó fǎng yì lì ( ) ( ) ( ) ( ) ( ) ( ) 二、选字组词。
( 哉 载 ) 记_____ 善_____ 三年五_____ 呜呼哀_____ ( 涌 诵 ) _____读 _____现 汹_____澎湃 熟读成_____ ( 恬 刮 ) _____风 _____静 _____目相看 _____不知耻 三、给加点字选择读音。
喝(hè hē)彩 散(sǎn sàn)步 证券(quàn juàn) 肖(xiāo xiào)像 ....模(mó mú)仿 弹(tán dàn)琴 绷(běnɡ bēnɡ)脸 传(zhuàn chuán)记 ....
3
四、填字成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不解之( ) 一反( )态 ( )私语 微波( ) 余音绕( ) 妙( )生花 引人入( ) 脍( )人口 ( )俗共赏 独具( )心 美不胜( ) 巧( )天工
①这位作者真是 ,写出的文章情节 ,内容 。 ②音乐会上,既有 的流行音乐,也有 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 , 令人回味无穷。 ③这些木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 、 。 五、先用“静”字组词,然后填在括号里,不能重复。
(1)明朗的月光照着古朴的小镇,让这里的夜色显得分外的( )。 (2)正是考试的时间,教室里格外( )。 (3)照片上的她显得纯美又( )。 (4)请你( )下来,再想点办法。 (5)指导员( )地指挥抢险战斗。 (6)哀悼仪式开始了,烈士墓前一片( )。
(7)一天晚上,他在( )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六、按原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伯牙善 ,钟子期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伯牙所念, 。子期死,伯牙谓 ,乃 ,终身不复鼓。 1.原文的题目是《 》,与这个故事成语是 。 2.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善: 鼓: 念: 复: 绝: 3.“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 )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4.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动人场景呢? 4
仿写句子: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
5.伯牙“终身不复鼓”是因为 七、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 2.句子换新颜。
(1)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合二为一。
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在我心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 4.给句子治病。冬冬的这幅山水画的构思和色彩很巧妙。
八、先填空,再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曲高( )寡 _________ 不解之( ) _________ 转瞬即( )__________ 响( )行云 _________ 抑扬( )挫 ________ 窃窃私( )_________ 九、整理乱句,只填序号。
( )这支悠扬激昂,催人奋进的战斗歌曲很快传遍了全国,鼓舞人民拿起武器,反抗侵略。
( )后来,聂耳成了一名出色的作曲家,创作了许多歌曲。 ( )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我们的国歌。
( )1931年,日本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他万分气愤,谱出了《义勇军进行曲》,还指挥合唱队到街头、广场演唱。
( )聂耳从小就聪明好学,喜欢音乐,拉小提琴常常入迷。
5
十、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4分)
丝 张 番 幕 阵 段 部 首
一( )相声 一( )电影 一( )歌曲 一( )照片 一( )谈语 一( )短剧 一( )微笑 一( )吆喝
(四)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下面, 人们团结成兄弟……
气势磅礴的《欢乐颂》原本是德国诗人席勒的一首诗,但是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欢乐颂》却是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中所听到的终曲乐章。这首壮丽的《欢乐颂》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可谓是自由与心灵永恒的赞歌,《第九交响曲》也因此成了贝多芬、乃至整个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交响曲,为贝多芬自己的一生划下最完美的总结。( )用什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贝九的伟大( )不过分,因为在这部作品里面你可以找到人类最圣洁的理想——“只有人类成为兄弟,幸福才会降临”。
贝多芬是席勒的忠实崇拜者,这首《欢乐颂》也是贝多芬最钟爱的诗作之一,席勒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其实也正是一直向往共和的贝多芬的最高理想。所以作曲家从年轻时就开始计划着把这部诗作变成声乐作品,他曾经说过:“把席勒的《欢乐颂》谱成歌曲,是我20年来的愿望!”( )当时贝多芬在写这部作品时,正是他精神和物质生活都很不顺的日子,(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自己并没有享受过欢乐,他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所有的人们。《第九交响曲》可以说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顶峰,是他全部思想的总结和情感的结晶,我国著名学者丰子恺先生称之为:“世间最伟大的杰品”
1824年5月7日,这部伟大的作品在维也纳首场公开演出,演出可谓盛况空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其严谨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热情、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伟大高尚的心灵,赢得全体听众的心。当整部作品演奏完毕之后,出现了或许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都难以看到的音乐会场景——观众近乎疯狂的鼓掌、欢呼,很多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人群不住的朝着舞台的方向拥去,人们被这伟大的作品深深打动,已经顾不得礼仪。而贝多芬本人虽然因为耳聋,已经听不到任何欢呼声和掌声,却依旧被这超乎寻常的热情场面激动得晕厥过去,一度不省人事……谢幕五次仍掌声如雷,激动的人们不能平静。
6
据说在奥地利,即使皇帝出场,安习惯也只想有3次鼓掌礼,而这一次,贝多芬却获得了5次鼓掌,这是贝多芬一生中最幸福的顶点,因为他亲自为人们讴歌了欢乐。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雨天在文中的( )里。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无论……都…… 只有……才……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盛况空前—— 3.给文章命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找出文中描述第九交响曲演出盛况空前的语句,用“ ”画出来。
(二)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 一曲弹完 她激动地说 弹得多纯熟啊 感情多深哪 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在( )里写出近义词。
格外( ) 纯熟( ) 清幽( ) 恬幽( ) 2.读盲姑娘说的话,回答问题。
(1)朗读这句话应该读出 的语气,需要重读的两处是__________。 (2)从这句话看出盲姑娘不但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是难得的知音啊! 3.你认为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再弹一曲?联系上下文你知道他弹的第二首是什么曲名吗?
答: 4.给第一自然段划线处加标点。
5.把兄妹俩听着琴声仿佛看到的景象用“ ”在文中划出来。 6.文中描述了哪几个画面?分别写出来。
7
(五)作文指导
语上第八单元作文指导
──写学一门艺术的故事或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本次习作的内容:写自己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表达要求:回忆本单元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学习某种艺术,比如,音乐(演唱、乐器演奏、舞蹈)、书法、绘画、雕刻等;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比如,字画、雕刻作品、陶瓷工艺品、歌曲、摄影等。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比如,参观美术馆看到的字画、在博物馆内看到的艺术品、一场精彩的电影、一场演唱会;甚至我们自己家里的一些装饰物品(特色的盆栽、挂画、工艺品……)都是描写的对象,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要写好本次作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这样才会有话可说,才能抒发真情实感。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重点突出。
3、将阅读课文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第一部分 写学一门艺术的故事
一、记事作文的特点、写作方法简述
根据习作题目的内容,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记事这类文章,事是重点,它的明显特点是:注重把事件、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不着力刻画人物,也无中心人物: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而不是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德。
一件完整的事情包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它们被称为事件的“六要素”。“六要素”在描述事件中的地位,起因、经过、结果是事件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部分又是整个事件的核心,更是一篇写事作文成败的关键。
怎样安排记叙的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
(1)运用顺叙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也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的。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才会是清楚、明了的。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
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
二、习作具体指导
根据题目所要求写的事情是属于成长足迹类型,如第一次……;学习某种本领;;增长见识;提
8
高思想;兴趣爱好;成功、失败、勇敢、胆小、伤心、快乐……的真切体验。
如何把自己学习某种艺术,比如,音乐(演唱、乐器演奏、舞蹈)、书法、绘画、雕刻等这些事作为材料来写成作文:
① 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②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比如,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学习这门艺术的,学习了多长时间。
③ 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比如,你是怎样爱上这门艺术的?学艺的动机是什么?
④ 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比如,详细写你学这门艺术的过程,你还记得当初练习时的情景?期间有没有什么趣事发生?遇到过什么困难和挫折,是否想过放弃?要开展联想和想象,把故事写生动。
⑤ 写感受,谈体会。写自己学习这门艺术的心得体会,比如,增长了什么知识,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学到了什么技艺。别人可借鉴的学艺方法,以及应吸取的经验和教训等等,让别人读了你的文章受到感染。可以把课文中所学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动笔之前应列出提纲,理出思路。先把事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开始怎样,经过怎样,结果怎样,有哪些体会,一一列出来。
参考题目:《学艺回忆》、《我爱画画》、《绘画给我的快乐》……
【例文1】 学泥塑的苦与乐
我家书架上的泥塑展示台上摆放着一套《西游记》人物的泥塑,来家里的客人见了这套泥塑,都夸我心灵手巧,可又有谁知道,为了学习这门技术,我可花了好一番功夫呢!
前几年,我与哥哥住在一起。哥哥做泥塑的功夫可棒了。他做的泥塑看起来栩栩如生,慢慢地,我的心中萌生了一个愿望——我也要像哥哥那样做一手漂亮的泥塑活。从此我便踏上了我的泥塑之旅。
以后的日子里,每当哥哥要做泥塑时,我便躲在角落里偷偷学着——边看着哥哥做,手里也拿着花泥和美工刀小心翼翼地模仿着。刚刚开始,好像一切不顺手,每当我把我的杰作向哥哥展示出来时,哥哥却总笑着说我做的是 “四不像”。几次之后,我再也不敢向他展示自己的作品了,便用零用钱买了本有关如何做泥塑的书,成天闷在房间里苦苦地自学着。
为了做好泥塑作品,我可下了一番苦功。炎热的夏日里,我在房间里做泥塑,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也顾不得擦一下;美工刀划伤了我的手指,贴上创口贴后继续做;做坏了,也绝不灰心,换块花泥重新做……。在刚入门时,我遇上了许多困难,也遭遇了多次的失败,但每次看着自己不太成功的作品,我都认真地思考,并获得了新的经验和教训。日复一日,我的经验也愈来愈丰富,做泥塑的技术也愈来愈成熟,摆在桌上的作品也越来越栩栩如生了。
记得我为了做《西游记》人物的泥塑,还费了好一番波折呢。那时,《西游记》中的四个主要人物里的三个已经做好了,只剩下一个斗战胜佛——孙悟空了,为了更形象地体现孙悟空的个性——活泼、好动,我也比以前更加细致认真了。为了塑好他的“肉身”,我认真刻画了好几天。这天,我准备完成最后一部分,也是最难的一部分——脸。我拿着美工刀,在上面细心地刻画,生怕一个不留神,几天的心血就会全部付之东流。但是,悲剧还是发生了:在刻眼睛时,力度没有掌握好,只听“吱”地一声,那“猴子”的脸上便留下了一道疤!“完了,没救了,这么长的口子怎么可能掩盖过去!哼!做个猴子都有这么难做,我不做了!”说着,我丢下了美工刀,跑到小区中庭玩去了。到了中庭,我发现邻居一个刚八个月大的小孩子正在那儿蹒跚学步,他没走几步就会摔一跤,虽然那张可爱的小脸上早已挂满泪痕,但他还是坚强地从地上爬起来往前走。我惊呆了:这么小的孩子都懂得不能半途而
9
废,那我呢?想到这,我又跑回家,重新拿了另一块花泥,雕起了孙悟空。经过了几天细心地制作,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开心地笑了。
现在,泥塑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也成了我的拿手绝活。看见我的作品,哥哥再也不笑我了,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啧啧称赞。每当我做起泥塑时,总会想起那个八个月大的孩子在中庭蹒跚学步。学泥塑就像孩子学走路一样,会有摔倒的苦,但一定会有学成之后的乐!
【点评】:这篇习作仅仅围绕学泥塑的苦与乐,具体地叙述了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十分具体传神。尤其是文中关于学做《西游记》人物的泥塑的生活细节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文章先写苦,后写甜,前后对比,富有层次感。这种构思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例文2】 痛苦与快乐并存
今年,我已经十二岁了。从出生到现在十二年间,音乐就像我的朋友,一直陪伴着我,我有时想拥抱一下这个好朋友,可是又想甩掉这个朋友。
我在肚子里的时候,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妈妈每晚睡觉时都要听随身听,妈妈躺在床上听,我就在肚子里听,但又觉得隔着一层肉音响效果不太好,于是自作主张的从在妈妈肚子里蹦出来听。闷了九个月,我终于可以听到来自大自然的声音了!
七岁时,我和音乐更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下课听着凤凰传奇的歌,放学听着贝多芬的钢琴曲,回家看超女的全国总决赛。那时的我与歌为伴,无忧无虑。
在不知不觉中,我八岁了。当我看周杰伦、罗志祥这些我的偶像们都弹着钢琴时,我不服输的心里不禁有些痒痒的:偶像,偶像,我学习的榜样么!我便耍娇地要求妈妈买一架钢琴,没想到妈妈挺爽快的地答应了。没过几天,一台黑色的珠江钢琴,就进入了我的家门。
先开始,老师给我布置了好几首即简单又好听的曲子,我按着老师的要求,脚踏实地的在家里练了一个多小时的琴,把曲子练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满意为止。天天如此,自然得到了老师的极高赞赏,心里更是喜的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信心也呈倍数的增加,耶!!
我十岁那一年,老师突然对我说:“你现在可以去考钢琴五级了,该是时候对自己的成绩有个总结了。”我听后有些欣喜,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果实了,真快呀!于是便冒冒失失地走上了这条“贼船”。当我翻开五级考试所需要弹得曲子时,顿时傻了眼,只见一堆密密麻麻的五线谱占满了整整三面,先不谈去只有多难,光是背谱就已经让我一个头两个大了!我把手放在钢琴上,准备开始一个一个的识谱。但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毫无头绪,无从下手,自然也被老师猛批了一顿。那天我第一次感受到我与钢琴的差距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我垂头丧气地走回家,心情沮丧极了。我看了看钢琴,觉得它并不是我成长路上的好朋友,而是绊脚石,是拦路虎,是一个好像让我做弯路的家伙。我捏了捏拳头,真想一拳头把它砸碎。
这时,一阵悠扬的琴声又从耳边溜过,时而轻,时而重,时而缓,时而急,啊!原来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我不知怎么的,手脚不由自主的放在钢琴上,学着这个调子练了起来。
十月份了,考级证书发下来了。我满怀期待地翻开这书,朝评价栏一看。 哎!还是只得了“优—”啊!但是我很快又开心起来,虽然我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努力了!
钢琴这门艺术既给了我爱,又给了我恨,真是爱恨交织,痛苦并存着快乐呀! 【例文3】 我与艺术的碰撞(我爱书法)
拿起毛笔,在纸上入笔、不停地提按,毛笔在纸上行走飞舞,刷刷刷,两三下就写出一行漂亮的毛笔字来。可是你们知道吗,我,和书法这门艺术之间还发生过剧烈的碰撞呢!
那一天,我第一次学写毛笔字,对这黑漆漆的东西很陌生。我小手一张,像抓别的东西一样抓住了毛笔。这时,老师讲写“一”字。我一看,“一”字这么容易,不用学也会写的嘛。我左边点了一个墨点,右边点了一个墨点,再在中间直接划了一道横杠。我左瞧瞧,右瞧瞧,总觉的不满意。又抓住毛笔,在纸上狠狠地摁了一下。“嗯,这样好看多了!”,我自言自语道。当老师走过来时,一根“骨头”赫然呈现在纸上。“骨头”两头的墨点早已将整张纸浸黑。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拿出一张崭新
10
的纸,手把手地教我写这个简单的一字。我不停地点头,想:现在我会写了。过了十几分钟,老师转了回来,此时,迎接他的是一整张纸的“小木棍”!
后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终于掌握了写毛笔字时提按的技巧,字的线条有了粗细变化,生动好看了许多,再也不会写出“骨头”或“木棍”这样的字了。不过,我和它的碰撞还没有结束呢。
又记起来那一次,我正在写毛笔字,不小心碰到了刚写出来的“墨资源”浓厚的字,弄的我满手都是墨。我没有在意,继续练我的字。
“嗡嗡嗡”一只蚊子在我的头上转来转去,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我的脸上。我连忙用手去打它------蚊子跑了,我倒变成了一只小花猫。我忙用衣服去擦手,左边摸摸,右边搓搓。最后,我的手还是漆黑一片,唯一不同的是,雪白的衣服上多出了好几个黑手印。我一看,急了,继续擦手,结果,我成功地把白衣服搓成了黑色。
虽然练书法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经常一站就是两个小时,夏天时教室又闷又热,冬天时小手冻的都快没了知觉,但我和书法的碰撞,确是如此的美好。通过这些年的坚持不懈和知难而进,让我越来越喜欢这门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线条艺术。
书法,我爱你!
第二部分 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艺术品,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创意物品,它主要包括:绘画类艺术品、书法类艺术品、摄影类艺术品、文艺类艺术品(音乐、舞蹈、戏剧)、雕塑类艺术品、陶瓷类工艺品、传统工艺品、民间工艺品等等。在选材时,只要选择一件自己最喜欢的艺术品。
如果你是选择一件喜欢的工艺品,写一篇状物的记叙文。就是用语言文字把某一物品形象逼真地再现于读者面前,达到丰富知识、陶冶性情的目的,同时也表达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因此,在写作时就要抓住工艺品的形状、特点、用途以及在生活中给你带来的乐趣、启迪和帮助,充分表达你对这件工艺品的喜爱之情。写作方法是:
1、确定观察顺序
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就是写作的顺序,这样写作时就会言之有序。有的是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有的是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有的是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有的是先主要再次要,或先次要再主要……,选择什么样的顺序要根据工艺品的结构特点来确定。如《精致的软木雕》的描述:
这个软木雕半尺多高,一寸多厚,呈椭圆形,漆黑发亮的黑枯木是它的外壳。木雕的中间有两层晶莹透亮的玻璃。玻璃中间嵌着软木雕成的立体风景,活灵活现,妙不可言。右边,一座飞檐翘脊的美丽凉亭掩映在松柏之中,亭子下层是一大堆突兀的怪石,一条小河曲曲弯弯蜿蜒其间。两只仙鹤悠闲地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慢条斯理地浮游。小河左边是一座陡峭的山峰,从山脚到山顶满是苍劲茂密的树木。有郁郁葱葱的松树,有铮铮硬骨的翠柏,有挺拔向上的修竹,还有毛毛茸茸的绿草,层层叠翠。这一切都是软木雕成的,你相信吗?最玲珑剔透的还要数那座建在河边的小亭。六角高耸的亭顶古色古香,又尖又弯的亭角上蹲着八只怪兽。房梁上刻着精美的花纹。六根朱红的细长柱子,小巧别致的护栏,做工精细。亭前的松树上能清晰地看见翠绿的松针,叫人禁不住想伸手摸一摸。
这是按从外到里的顺序介绍的。先介绍软木雕的外壳,再介绍中间的立体风景,右边的凉亭与小河,最后介绍小河左边的山峰。
2、要仔细观察工艺品的形状、大小、颜色、用途、质地等。通过比较找出你所要描述的物品不同于其他物品的特点。如《奔马》是这样描写的:
它昂着头,眼睛凸得像银铃。透过它张裂的嘴巴,那两排整齐的牙齿清晰可见,我仿佛听见了它那惊裂长空的嘶鸣。马颈上的鬃毛被风卷起,向两边有顺序地分开。它整个身躯向上直立,前腿弯曲,后腿伸直,仿佛要腾飞,它那黑里透红的毛分外壮观,隆起的肌肉像有无穷的力量要进发出来。
作者通过对奔马的眼睛、耳朵和鬃毛、身躯的形状的描述把一个活生生的小奔马呈现给大家,而
11
且突出描述了“奔”,这是与其他工艺品的不同之处,表现了这个奔马的特点。描写时,不要面面俱到,有些无关紧要或难以描写的部分就可以略写或不写,有特点的地方或你最喜爱的地方要重点描述。
3、注意观察描述工艺品的动态。动态是指物品在活动变化时的状态。如描述工艺拼玩具“森林之王”是这样的:
这只电动老虎是由遥控器控制的。只要一按那红色的按钮,老虎的前爪就会向上举起来,做出腾空而起之姿,同时尾巴会像一条刚劲有力的钢鞭来回摇动,显出一副准备搏斗的架势。按动绿按钮时,这只虎便会发出一阵阵的虎啸声,令人毛骨惊然。
只有把静态和动态描述出来,才能准确而完整地反映事物的特征。这样的描述,就会使文章具有了生活的气息,展示了生活的情趣。
4、要展开丰富的联想,把静物写活,使它具有生机。如《瓷马》中,作者是这样描述的: 看着这匹瓷马,我眼前好像出现了赛马时的情景:有一匹马被马群甩远了,但它不甘示弱,奋力追赶,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追上了队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马的品质。我国的那些体育健儿也具有马的品质。过去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名列奥运榜首,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会上升起。中国也像一匹骏马,迈开双踢,追赶着世界发达国家。我们相信,中国也将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那些发达的国家。
作者发挥合理的想象,由瓷马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人和国家,气势开阔,使文章的意境更上一层楼。 5、写作时,要融入“我”和工艺品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我”对它的喜爱之情。如《精致的软木雕》一文是这样描述的:
我常常望着这引人入胜的软木雕出神。我多么想变小,到这秀丽的微型立体风景中去游览一番呀!这座巧夺天工的软木雕又让我无比佩服那些能工巧匠们的高超技艺。这些没有生命的小木头在他们手里被造成栩栩如生的形象,真叫人赞叹不已。
小作者积极联想,“我多么想变小,到这秀丽的微型立体风景中道游一番呀!”由此发出衷心的赞叹:“这座巧夺天工的软木雕又让我无比佩服那些能工巧匠们的高超技艺”。“这些没有生命的小木头在他们手里被造成栩栩如生的形象,真叫人赞叹不已”。这样,就啊自己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6、写作时,要合理安排结构,注意段落的层次,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写工艺品可以先写这个物件的名字和来历,然后介绍它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最后介绍它的用途或玩法以及给“我”带来的乐趣,表达出喜爱之情。也可以根据玩具或学习用品的特点来安排。
【例文1】 我喜欢的盆景
我家的窗台上,摆着一盆山水盆景。那令人回味无穷的假山石,放在盛满一池清水的玻璃盆座里,一尾一尾的金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真令人心旷神怡。
在学习之余,我常常会去欣赏那独特的景观,借以散心开怀。瞧,在那云雾飘渺的山顶,一片葱郁的毛竹挺拔苍翠,茂密的枝叶遮盖着半座山峰。一座六角的竹亭,掩映在竹林之中。我常想,这可真是个清幽的仙境啊!一定有些文人墨客,在此仙境之中触景生情,大发灵感,挥毫题诗。停下,有一条充满神秘色彩的羊肠小道,通向一个深邃的小山洞。这样的“巨人”,我实在弄不清其中的奥秘。至于里面有什么奇观,有什么宝藏,也只有让孙悟空去瞧个明白了。
小亭对面,是一座异常陡峭的山峰,我称它为“灵云峰”,峰下是万丈深渊。这山峰如此陡峭,也许是对上山求仙者毅力和诚心的考验吧!半山腰,一座横穿仙山的山洞更是别有洞天。洞口,两位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的老仙翁一边下棋,一边悠闲自得地品着仙茶,好不逍遥。看到有人下棋,我忍不住又要插嘴。不过,我还是忍住了——“观棋不语真君子”,“灵云峰”下,一片茂密的野藤直垂到山下的水面,两只小猴正嬉笑攀玩。与仙山一水之隔,是一块巨石,一位白发老翁头戴斗笠,足登草鞋,手擎那支没有鱼钩的鱼竿,漫不经心地坐在巨石上,还和水上的渔夫、山上的仙人说笑呢!这可真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啊!山下,那一池清水,我叫它“东海”。“海”上风平浪静,两
12
叶小舟上,捕鱼人正在撒网捕鱼。不过,“东海”里,鱼实在少得可怜,充其量,不过十几条,可捕鱼人毫不气馁,数年如一日,从未想到过返航。透过清澈的“海”水,我仿佛看到了东海龙宫。一座座造型各异的楼阁,一条条曲径通幽的雕花走廊,构成了金碧辉煌的龙宫古建筑群。也许,龙王正在接受儿孙们的祝寿呢。“东海”海底是我用雨花石铺成的,五彩缤纷,艳丽多姿,别具特色。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水藻,宽阔的叶片下,几只小鱼正在追逐嬉戏。这是它们很好的保护伞,难怪捕鱼人收获甚微。
这就是我的小盆景,它集锦绣山河之美于方寸之间,令我百看不厌。它使我在课余时间得到了休息,有了充分遐想的机会,为紧张的学习生活平添了几分生气和童趣,我喜欢它。
提示:如果你是选择一幅喜欢的画,或是一首喜欢的歌,就要用联想与想象来表达艺术感受。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更充实、感情更深刻。你可以回顾本单元《月光曲》课文中作者是怎么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盲姑娘的听音乐的感受?在《蒙娜丽莎之约》课文中作者是怎么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想象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比如,蒙娜丽莎那微抿(mǐn)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tián)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jīn)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蒙娜丽莎的身姿和交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端庄。她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mù)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朴素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衬托出特有的生命力。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山峦、石桥、流水、树丛、小径,在朦胧中向远方蜿蜒隐去。在这空旷而深远的背景里,蒙娜丽莎更加美丽动人。
【例文2】 我最喜欢听的一首歌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死神也望而却步,生命之花处处开遍„„”你听过这首歌吗?它就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爱的奉献》。
记得第一次唱这首歌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全校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我们班全体同学,在一个明媚的星期天到离校很远的张大叔家里,献上我们一片爱心,大家可积极啦,帮他砍柴、担水、扫地,还哼着歌哩!和我一起扫院子的是活泼爱动的李小燕同学,她嘴里一直哼着一支我不知名的歌,出于好奇,在休息的时候,我就缠着要她,渐渐地,我学会了并且第一次唱了这曲《爱的奉献》。
从那以后,我就迷恋起这首歌来,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还买了一本日记本,用红笔记谱,蓝笔记词,规规矩矩地抄下来了呢!进入中学,这首歌已在我脑中深深扎根。每次见到一些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人或听到一些被社会所赞扬,传颂的事,心里就有一种冲动,好想高歌一曲,用我心中的这首歌,去颂扬,赞美一大群新时期的“活雷锋 ”。
当我自己亲自体验这种感觉,并高唱这首歌时,你可以想象,我的心情是何等激动! 那是在大地回春的三月,我们全体师生敲锣打鼓,排着整齐的队伍,去敬老院看望那些曾经为社会辛劳一生,鞠躬尽瘁的老人们。当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献上全校师生醇醇的祝愿和一点小小的心意时,老人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在这种气氛中,不知是哪一个班的同学首先唱起了我最熟悉的这一首歌,歌声嘹亮,令人振奋。动人的旋律,自然从心里溢出,源源流淌,会唱的,不会唱的,都显得那么神往。我的心弦被深深地拨动了。在我们的国家里,哪里没有回荡这样的一首歌呢?
“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 这歌声,将在世界的每个城市、乡村生根开花,传遍每个角落。这首歌,永远是我一生最爱听,也是我最爱唱的歌.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