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堡礁

大堡礁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神奇的大堡礁之“旅”

摘要:大堡礁是世界上景色最美,规模最大,最为迷人的珊瑚礁,是令澳大利亚人最值得骄傲的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在198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上课时,有机会跟随老师的脚步,观看BBC纪录片《大堡礁》。根据所观看的纪录片以及所学知识,在本文的前半部分介绍了大堡礁的自然景观奇迹——大堡礁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化,最近关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海洋科学的一名学生,在论文的后半部分,对大堡礁的近况以及其面临的威胁做了概括,并简单的分析了原因,综述了澳大利亚在管理保护大堡礁方面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大堡礁 生态系统 形成演化 濒危状况 濒危原因 保护措施

一、大堡礁生态系统概述

大堡礁坐落在澳洲东北海岸,昆士兰州以东,南回归线与巴布亚海之间的南太平洋热带海洋区域,南 纬 1 8 °1 7 ′1 0 ″ , 东 经147°42′00″,纵贯澳大利亚东海岸,北起托雷海峡,南至弗雷泽岛附近,由2900个相互隔开的大小珊瑚礁岛组成,其中以绿岛、丹客岛、磁石岛、海伦岛、哈米顿岛、琳德曼岛、蜥蜴岛、芬瑟岛等较为有名。南北长2300 公里,东西宽从20公里到240公里,总面积479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400米。【1】大堡礁属于珊瑚礁,是由无数的珊瑚虫经过1万5千年的堆积而形成,是生物所建造的最大物体,就算从外太空也能看到。因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2】 珊瑚礁群漂浮在辽阔澄碧的大海上,点缀着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岛礁,大礁套小礁,环礁包着泻湖,目前海域内共有700多大小珊瑚岛,分别由 350多种珊瑚构成,堪称世界8大奇观之一。

1、 百态珊瑚

大堡礁由400多种绚丽多彩的珊瑚组成,造型千姿百态,堡礁大部分没入水中,低潮时略露礁顶。珊瑚群平时大部分隐在水中,只有低潮时略露礁顶。各色的珊瑚礁以鹿角形、灵芝形、荷叶形、海草形在海底扩展美丽的身躯。这里分布有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堡礁夜间的神秘故事:有部分珊瑚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荧光,看上去就像是一场灯光秀。

2、海洋生物

大堡礁海域生活着大约1500种热带海洋鱼类,有蝴蝶鱼,雀鲷,狮子鱼,印头鱼,石头鱼,还有天使鱼、鹦鹉鱼等各种热带观赏鱼。在大堡礁海域还生活着4000多种棘皮动物和软体动物等其它海洋生物,如:海参、海星、海葵、蠕虫、海绵、海蜇、管虫、海胆、海鞘、水母、虾,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人鱼和巨型绿龟)也栖息与此,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在礁外的深水区生活着海豚和鲸等哺乳动物。在大堡礁的边远处,最凶残的大白鲨和虎鲨则时刻在等待着海豚和海龟。瑚岛是无数海鸟的栖息地,成群的海鸥遮空蔽日,为大堡礁增添了无限生机。这里聚集的鸟类有240多种。如燕鸥、黑燕鸥、海鸥、鹱、军舰鸟、鲣鸟、大海雕等常在珊瑚礁面聒噪。

在BBC纪录片中,能一下子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海洋里面的这些生物。他们的摄食、繁殖等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乐趣。珊瑚礁群落内环境有异,其深度、温度、清晰度、宁静度及食物的种类随位置而改变,因此成千上万种生物都能找到所需的生存环境。估计有1400多种鱼、甲壳和贝类动物、海葵、蠕虫、海绵和鸟雀在大堡礁及四周安家;珊瑚只占其中10%。海参吐 出的细碎贝壳和沙粒沉人海底,就会填补珊瑚底基的裂缝,对保护礁石起着关键作用。【3】

二、大堡礁的形成与演化

1、礁的成因

起初,可能是因为澳大利亚的纬度位置高,水温太低不宜于珊瑚生长之故,后来可能是在高海平面时期,由于大陆架上的混浊水位很高,产生了不利于礁生长的条件。记录中没有礁生长的记录。

初期的礁生长仅局限于巴布亚湾的陆架区,该地区可能最早抵达热带的温暖水域。到早、中中新世(12百万年前)时,堡礁已开始在碳酸盐陆架边缘上发育。台式礁则开始在陆架前缘的高地上发育。可是,随着隆升和侵蚀的发生,它们又很快因上新世至近代的潮控三角洲的进积而被掩埋。

礁是在短暂的高海平面时期生长的。在相间的低海平面时期,露出水面的礁体受到了侵蚀。在礁的整个生长史上,其生长部位不停地再集群,从而使它们成为由一系列为不整合面分隔的残余礁组成的复合形迹。

今天,陆缘礁由于垂直生长已形成了自己的陆架坡折。这些陆缘礁在低海平面时期还使陆坡上的沉积作用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它们使河流一三角洲集束穿过堡礁上的裂隙,直接输往上陆坡峡谷,并在陆坡中、上部沉积下海底扇的缘故。

如图是所查找的文献中大堡礁中部陆架发育过程的沉积体系

2、 礁的生长

大多数礁的连续地层柱构造表明,礁一旦建造起来之后,通常于高海平面时期在较老的礁面上生长。在各个高海平面时期形成的新的薄层礁都覆盖在较老的礁上,而这些较老的礁在出露地面时都会受到侵蚀。

在最后一次冰期的高峰期间,海平面的最大下降约为150米。虽然绝对低海平面期可能比间冰期的高峰期更为有限,但对于礁来说,它们却是十分重要的时期。界大洋的水温平均降低约2.3℃,仅足以限制珊瑚在边缘海区的生长。然而,多达150米的海平面下降却会使世界上的大部分岸线置于陆架斜坡之上,而这势必会使有利于礁生长的浅水区(水深小于40米)大大缩小。

大堡礁在冰期后的海侵期间再集群的主要幼虫补给区可能是珊瑚海海台上的滩地。这对较老礁基底之沉没和全新世礁开始生长之间在时间上的延迟可能起过一定的作用。

3、 最终的形成阶段

在全新世时期,由于均衡响应的缘故,海平面的细微变化在格局上是有区域性的,大约在距今6,500年时大堡礁上的海平面已达到了现今海平面的高度, 这样,现代礁就有了生长到现今海平面的时间。

全新世的礁包括5个主要的生物一沉积组合:珊瑚相、丘状珊瑚相、分支珊瑚相、角砾/砂相,以及陆源相。现今的礁坪区主要是混生物的分支珊瑚一丘状珊瑚组合,而且在它们的整个发育史上始终如此。大堡礁中部中陆架礁的组构以碎屑相的砂、珊瑚砾、粘结砾、角砾和风暴漂砾层为主。

尽管前全新世礁基的水深范围很大,但是大规模生长似开始于距今8,300一8,500年间,而且最早的生长系开始于向风边缘。这表明,虽然水越深,生长的条件越佳。当海平面约在6,500年前达到稳定状态时,礁很快就长到了海平面的高度,而且大部分礁在距今。,500一4,500年间始终处在现代海平面上下2米内。

礁在海平面上生长的一个主要的结果是礁遭到了破坏, 最后表明,只有在礁边缘才可能出现明显的生长【4】

三、大堡礁的濒危状况与濒危原因

1、濒危状况

2010年8月联合国评选出全球濒危旅游景点,大堡礁位居第一。【5】

生态学家波兴翰在接受澳洲广播公司访问时指出,大堡礁过去27年里已消失了一半。他说,这种消失的趋势还会加速,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实际行动保护大堡礁。【6】

科学家在10月2日发表的报告中警告,大堡礁的珊瑚礁消失速度比原来预测的要快,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22年大堡礁的珊瑚礁规模将继续减少,生物多样性将降低。在调查的214处珊瑚礁中,珊瑚覆盖率从1985年的28%下降至2012年的13.8%,只有3处未受到明显影响。

2013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自然保护国际联盟发布了对大堡礁所处环境的评估报告,指出澳有关部门对大堡礁水质改善的管理缺乏力度,也没有停止会对大堡礁产生不利影响的开发计划。联合国希望澳大利亚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大堡礁的水质环境,特别是对相关发展计划进行慎重评估。如不尽快改善大堡礁水质,有可能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单。

2、濒危原因【7】

(1)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变暖、暖海水温度发生频率的增加、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剧以及降雨模式的转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使为珊瑚虫提供营养的共生虫黄藻大量离去或死亡,而导致珊瑚的白化和死亡现象就被称为珊瑚白化。

(2)海洋污染:因航运引起的石油泄漏仍威胁着大堡礁的生态系统,船舶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

(3)过度捕捞:人类对基石物种(如大法螺和鲨鱼)不可持续的过度捕捞,会破坏珊瑚礁相关的重要食物链。

(4)径流水质低劣:影响珊瑚礁健康的主要水质变量有水温、盐浓度、营养含量,悬浮泥沙浓度和农药浓度。在大堡礁区域存活的生物能够适应其水质的变化,然而一旦这种

变化超过临界阈值,就会对这些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水体中营养物质浓度的提升会对珊瑚群落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种极端的环境有可能让珊瑚消亡。这一情况还会加速浮游植物的生长,从而使滤食性生物的数量增多,让珊瑚的生存空间面临威胁。来自陆地的过量的沉积物将珊瑚覆盖,干扰了珊瑚再生的进程,也破坏了群落间的互相交换等,这一系列的影响都破坏了大堡礁原来的平衡。

四、成功保护措施经验

1、严密完整的行动计划

主要有分区计划、地点计划、管理计划和25年战略计划。这些计划从空间上覆盖了整个遗产区域,并对敏感地带和关键地点给予更细致和特别的管理;在时间上,除重视日常管理外,还注重战略管理,使大堡礁的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可持续性,而非看重眼前利益。这一系列的计划成为大堡礁旅游管理的指导,保证了整个旅游管理过程都贯穿了对世界遗产的保护。

2、合作管理和伙伴项目

利益相关者参与是大堡礁旅游和游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合作管理,即相关的资源使用者都参与到公园的管理中,管理不再只是政府的事情。大堡礁海洋公园管理局认为,大堡礁面积大、资源多、用途广,只有通过各方合作,才能解决环保与资源使用的问题,而由此产生的措施也才能落实到位,管理才能取得成效。

3、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法律法规条款。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立法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已建立起十分完善的遗产保护和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如:《大堡礁海洋公园法》(1975)是关于海洋公园的基本法,其法规为海洋公园的建立、看护和管理提供了框架。澳大利亚关于大堡礁法律法规的条款很细,可操作性很强,避免了执法的随意性,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摩擦。

4、 对游客旅游行为的管理与引导

澳大利亚的导游都要向游客介绍政府的环保规定,提醒游客严格执行,做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杂物,什么都不带走”。【8】

五、期望

从大堡礁濒危可以看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都会不断受到破坏。我们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文明。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生态环境道德的力量总体要求是要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参考文献:

【1】 梦幻大堡礁 曾凡祥 来源于世界遗产

【2】 维基百科

【3】 互动百科

【4】 大堡礁的演化 David Hopley 赵乃妙 莫杰 《海洋石油》

【5】 中新网:联合国评出全球濒危旅游景点 气候变暖后将消失 2010年8月5日

【6】 中新网:澳洲大堡礁或被列入濒危遗产名单 2013年6月7日

【7】 浅谈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破坏及保护措施

【8】 料立功,澳大利亚:生态旅游管理有“诀窍”-11-21

中国海洋报(国际版),2013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