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源工矿型城市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

资源工矿型城市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资源工矿型城市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 方培虎 (中共铜陵市委党校,安徽铜陵244000) 【摘 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生态型经济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和谐统一,是当前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以资源工矿型城市为例,论述了生态型经济的紧迫性和战略思 路、战略对策。 . 【关键词】生态经济;战略思路;战略对策 I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08)24--0082—02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许多发达国家也正在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中设置了种种“绿色 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是当前 壁垒”。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生态型经济,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参 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对铜陵这样一个集冶金、建 与国际分工,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 材、化工、电力为一体的重工业城市,也是人多地少、资源短缺、 (三)发展生态经济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环境容量狭小的城市来说,摒弃传统的发展观念,从根本上转 目前,人们已越来越关注自己周围生态环境,渴望在一个 变经济增长方式,探索生态型经济发展之路,进而建设生态化 绿色家园中工作和生活。只有发展生态型经济,改善生态环境, 的城市,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化生活环境,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环境质量需求,并能 激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增强城市发展的凝聚力, 发展生态经济是重工业城市面临的战略选择 进而阔步走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文明的可持 (一)发展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发展的需要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而产 续发展之路。一、生的。人类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环境公害以后,从严酷的事实中 才认识到单一的工业化是不行的。我们不仅需要发展经济,提 高城市的经济实力,而且还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 着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变革。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世界环发 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从此人类向可持续 发展时代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思 想。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但其核心是 环境问题,重点则是要发展生态经济。 铜陵是一个传统的资源矿山型城市,在其发展前进过程 中,不仅遇到了所有城市遇到的共同问题,还出现了自身所特 有的问题,或者说比其他城市更为突m的一些问题。一是产业 结构单一;二是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三是矿山企业负担重; 四是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五是城市建设滞后,功能不全;六 是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 这样的城市如果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路子会越走越窄。 只有不失时机地构建生态经济,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降低发 展成本,保持、发展和利用生态环境优势,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 展,同时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发展生态经济是与国际接轨、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方面,保护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利益,我们发展生态型经 一二、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思路 发展生态经济要坚持以下思路,即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良好 的自然优势,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加快以生产优质高产低 耗的绿色农产品为中心的第一产业调整;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 升级,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步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 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型工业发展的轨道;积极开展以生态 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建设。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主要应加快“三 个转变”。 1.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加快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要 依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 规划,合理组织种植业生产,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和持续发展,达 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 益的统一。要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加大农业结构的调 整和升级,建设“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主导”的新型持续发 展农业模式,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 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以农业生产区域化、标准化、生态化为重 点,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 产品,努力创建一批具有明显生态标识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品 牌拓展市场,借助市场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T,加快建 立一批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公 司+基地+农户”等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延长产业链 条,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注重推广运用农业新科技、新工艺、 新品种,采取生物防治办法,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建立健全 济可以扩大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国际市场 上绿色消费浪潮正在兴起,非绿色产品受到日益明显的冷落, 【收稿日期】2008—03—28 【作者简介】方培虎(1962一),男,安徽铜陵人,中共铜陵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企业文化 农产品市场认证体系和准入机制,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全面优 化。加强农业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再增值,提高农业综合生 产效益,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加快传统工业向生态型工业的转 变。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节能、降耗、减排为基本目标。推 动工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型工业就是建立工业系统的循环再生 产过程,尽量将“工业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以实现工业生 产的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发展生态型工业,一要加快工业 结构升级。要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的调整,坚决淘汰资源消耗大、污染大、市场过剩的产品,大力 发展高效、低耗、无污染、少污染的产业和产品,严重浪费资源、 技术落后、污染严重、市场无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二要合理规 划工业生产布局。大力加强各类经济园区建设,引导企业集聚, 实现资源共享,污染集中治理。集中力量建设好市经济技术开 发区,规划建设好化工工业同区。三要全面推广清洁生产。要选 择一批重点行业和企业,结合技术改造建立清洁生产示范、生 态示范工程。同时通过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规范企业行为, 生产出更多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四要加强污染防治,强化环境 管理。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加强企业污染监控监测,坚决制 止污染反弹的发生。要加强对新上项目的管理,严格执行“环 评”和“三同时”制度,实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台账”制度,杜绝 新污染源的产生。 3.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加快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 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生态文明,扩大规模,优化结 构,提高效益.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城乡生产服 务业,规范提升城乡生活服务业,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 明、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城乡人民生活 品质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服务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为此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完善服 务网络.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 务水平、服务档次和服务效率。 三、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对策 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生态经济,克服经济、社会 发展与环境保护暂时的矛盾性,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统一起 来,把当前日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重点要强化以下战略对 策。 1.加强教育宣传,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一方面 是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 实加强组织领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各级干部进行生态文明知 识的教育培训,使各级干部真正从思想观念上实现由重经济、 轻生态向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并重转变。在此基础上, 各级党委、政府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级抓 生态文明市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加强宣传教 育。建立健全生态教育机制,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全 方位生态教育体系.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宣传工具。 广泛宣传发展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和典型经验,宣传有关生 态文明建设对发展经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大意义;利用 【参考文献】 多种形式、多种手段,积极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害性, …周长成.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M¨E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从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重大意义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 【2】朱训论文选(矿业卷)【C1.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 【3】刘莉.矿产资源:能支撑我们走多远?(N】.科技日报,2003-0 1—23. 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 【4】铜陵统计年鉴(2007)【z列E京:统计出版社,2007. 2.倡导生态消费模式,引导人们树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 (责任编辑:L校对:Z} 一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文明的生活方式即生态化的生活方 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消费方式。生态消费, 又称生态文明消费或绿色文明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 度的、绿色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 展,建立和倡导新的消费模式是防止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的当 务之急。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充分揭示奢侈性、浪费性观念的 危害性,大力宣扬生态消费的重要性,引导人们摒弃那些过分 讲求豪华的“高档消费”、随意铺张浪费的“攀比消费”、片面追 求方便的“一次性消费”等消费陋习,自觉树立以“绿色、自然、 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生态消费观念,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消费 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 对浪费”主题活动,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大力倡导绿色文明。让 勤俭节约、生态消费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 3.宣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人们对待生态环 境的行为。通过生态文明的宣传,要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关爱生 态环境、善待生态环境的道德良知。在维持人的一定的生存质 量的同时,应该从生态伦理出发,保护好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 何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本生存权,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发挥聪 明才智去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比如积极清除白色污染,外出 旅游主动收集垃圾,不穿皮毛衣服,不吃野生动物;禁止随地吐 痰、折枝损草、随意开垦、炸鱼打鸟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鼓 励人们受花护鸟、保护环境,把人们的行为引导到善待生态环 境上来。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规范人与自然的 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是文明 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 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所以,要把生态 文明的内在要求写入相关法律,在法律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 健康发展;要制订一个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使自然资源 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要在各种经济立法 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 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 5.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严格依法管理。政府要积极 探索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 机制,强化宏观调控。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 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抓紧调整生态 建设的政策导向,千方百计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政策性倾斜。这 些政策应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 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能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 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 投入政策。同时,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 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畴,既考核GDP的增长速度.又考核生 态环境的质量。通过全面、科学的考评,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为官 任,造福一方,在工作中自觉做到既致富当代,又造福后代, 既注重当前发展,更注重持续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