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摘要:在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起着拓展学生知识面的重大作用。古诗词是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代表,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通过构建古诗词高效课堂来增加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感悟。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存在可以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及道德意识,还能够通过古诗词的讲解开阔自身视野,了解到更多古代的人文、风俗、景观等知识,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字:小学语文;古诗词;现状分析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蕴含着博大的人文风俗。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可以领略各种风俗礼节、历史风貌,另一方面也可以因为其朗朗上口的韵脚及或高雅或平实的语言特色丰富自身文学素养。所以利用古诗词高效课堂对小学生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就安排了大量的古诗词教学,这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古代儿童启蒙阶段就会有大量的诗词经典教学,古诗词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阶段学生内心精神世界的塑造有很大促进作用。古诗词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许多诗词中都包含诗人的真挚情感,并且不断地传承下去。有些诗词蕴含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有些诗词蕴含着炽热萼爱情;有些诗词蕴含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些诗词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古诗词教学为语文学科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语文不仅是作为文化教学的学科,还是一门对人生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学科。学好古诗词和语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为人处世,构筑更加丰富强大的精神世界,来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目前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是可以增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而且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理解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小学生往往认为字数很少,很容易学习,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古诗词中蕴含着很深刻的内在含义,所以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但是学生可能会因为古诗词较难理解,从而减少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在目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能否背诵,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真正理解程度。语文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只是针对诗词字面意思进行讲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关心自己能否背诵与默写,因此忽略了对诗词进行透彻的理解,这样语文教师也无法创建高效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缺乏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性
我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代诗人或是出于对内心世界的表达,或是对自然风光的表述,在创作时都会注意对言语措辞的使用。即使是一个字的使用,也都有其自身的含义,乃至于出现“一字之师”的美谈,所以这些集古人智慧大成的古诗词,虽不至于艰涩难懂,但确实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才能理解其中深意。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处于启蒙阶段,知识积累还不够完善,虽然各年级的教材内容选择都尽量符合当时阶段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学生学习时仍然会感到吃力。所以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照本宣科的阅读和背诵古诗词。不加理解的记忆不能转化成自我的知识和文化素养,久而久之,会排斥这种枯燥无味的单纯记忆,丧失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深度不够,一知半解较多
一方面古诗词本身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另一方面单纯机械的记忆让学生丧失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这直接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多停留于表面,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
利如在学习《静夜思》时,相对于其它古诗词,这种诗词朗朗上口,音韵和谐,利于背诵,所以学生在学习时的记忆难度不大,通常老师带领学生诵读几遍,讲解下每句诗的意思,学生就能复述下来,流利背诵。但对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这两句诗词中作者由窗外的明月想到了远处的故乡,在月亮的陪伴下内心泛起孤独感的思乡之情却不能理解深入。对于本诗中对于“明月思乡”这种意向性的指代,也无法迁移到后期同类型的诗词学习中。这种浮于表面的理解,并不能转化成学习能力,学生一知半解,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以应试为学习目的,无法延伸和拓展
基于考试制度在我国学校中的普遍存在,通过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直接目标。古诗词学习本身带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同时古诗词仅是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部分,学生不会也不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古诗词深入学习上。直接简单的背诵足以应对考试中的题目,对于诗词分析类的题目,大部分学生也采取关键词背诵,固定解题套路照搬的方式应对。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多会大幅度下降。语文课通常会安排早读背诵,很多学生在早读课上打瞌睡,嗜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背诵内容缺乏理解,也是重要原因。短时间看,枯燥乏味的重复记忆可以带来考试成绩的提高,但无法将所学内容进行延伸拓展,最终会造成学习兴趣下降,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提升的结果。
1. 学习视野狭窄,课外资源介入较少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灵发展的启蒙阶段,身体活泼好动,不愿意被拘束于学校课堂上,反应到课堂中,就容易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专注力的现象。同时,心灵尚处于白纸状态,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所以很多想法都天马行空,在外界看来不切实际,缺乏实践支持。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也是同样的问题,在课堂上接触的教材资源只是学习的
一个小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安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倾注的精力也会适当分配,这样就容易出现学习视野不够宽阔,大脑思路难以拓宽的问题。虽然很多家长都选择给孩子购买诸如《唐诗三百首》等课外读物,但是诸如课堂背诵般的课外读物学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古诗词的风采。所以课外教学资源的介入形式非常重要,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研学游”,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课外资源介入。
结语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古诗词课堂,从而能够增强小学生对古诗词的朗读、想象与感知能力,进而能够让小学生能够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诗词教学时要通过多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产生学习诗词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张耀嘉.构建高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9(32):50-51.
[2]宋沛红.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8(06):131.
[3]张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