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签产业40年
我国标签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基本同步。改革开放40年来,是我国标签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从优到精的40年。40年来,我国标签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熟,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我国印刷业最具潜力的细分市场之一。标签产业经过技术引进、设备国产化、开拓创新、稳固发展、走向繁荣几个阶段,取得了辉煌成就。从2010年左右开始,我国标签产业进入第四个“十年”,是我国标签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十年。在此期间,我国标签产业从成熟走向繁荣。我国标签印刷行业不仅做到了门类齐全,而且在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等方面,走在了我国印刷行业创新的前列,并积极走向国际市场,展示中国标签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标签印刷成为印刷业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近五年增长速度保持在8%-10%之间。我国标签印刷总产值超过400亿元。截止2017年底,我国共有标签印刷企业6046家。其中,长三角地区最多,共有2841家,占比46.99%;珠三角地区次之,共有1571家,占比25.98%;环渤海地区位居第三,共有1330家,占比22.00%;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共有304家,占比5.03%。
作为我国印刷业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尽管标签印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产业调整、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冲击,但其年产值同比增速,却始终高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及我国印刷业产值同比增速。在中国印刷业产值的同比增幅一路走低的态势下,中国标签印刷业产值同比增幅近五年保持在8%-10%之间,标签印刷业成为中国印刷业的亮点。
标签印刷业的市场潜力目前远未释放。从全球标签消费量来看,目前我国不干胶标签的人均消费量约
3平方米,若算上湿胶标签量,则人均标签消耗量也只在9平米左右,远低于全球不干胶标签人均消耗15平方米水平。从国内需求而言,消费市场的繁荣,城镇化及农村振兴也将持续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提升标签印刷的需求量。在城镇化方面,预计到2020年,相比2016年我国将约新增城镇户籍人口1.2亿左右,这必然拉动城镇商品需求量的提升。城镇化带来的商品需求红利,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比率约为70%。专家预计,203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此外,随着农村振兴规划的出台,农村已拉开振兴大幕,可预见农村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将催生更多农副产品、农业旅游文创产品生产量……这一切都将带动配套的标签印刷需求增长。
不干胶标签用量占据标签消费量半壁江山,模内标签等细分市场也在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标签消费量,在不干胶标签、湿胶标签、模内标签、其它标签四种类别中,不干胶标签用量约占50%,湿胶标签用量达40%,模内标签用量为0.25%,其它标签用量约为9.75%。模内标签等细分产业快速发展,中国印工协标签印刷分会专门设立有模内标签印刷专业委员会。
一、标签行业涌现一批龙头企业
经过前三个“十年”的厚积薄发,我国标签产业链愈加成熟,完备。我国已形成了标签印刷的完整的产业链,在各领域涌现出一批科技水平高、产值高、发展快的代表性企业。 无论在设备、材料,还是标签印刷领域都有一批龙头企业,它们深耕市场,不断创新,
84
Industry Overview
使我国标签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协同共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万杰、广州浩田、前润、浙江中特等标签设备制造商和深圳博泰、深圳瑞邦、温州力冠等标签后加工设备制造商为代表。
在标签印刷设备方面,浙江炜冈处于领先地位。除了胶印商标印刷机,浙江炜冈还自主研发生产了柔性版印刷机,产品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浙江炜冈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上海太阳机械、广东源铁等也发展很快。
在数字喷墨设备领域,北京北大方正、圣德科技、广州阿诺捷等公司推出的各类数字印刷解决方案,满足了食品、药品等产品的一物一码溯源方面的可变印刷需求。
在印后加工设备方面,深圳博泰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能化、模块化数字印刷标签后加工系统,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深圳博泰与惠普、柯尼卡、美能达等合作,将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检测设备方面,标签检测技术与设备领域,则涌现出北京凌云光技术、华夏视科、北京大恒、广州普理司等代表性企业。成立于1996年的凌云光技术集团已成长为拥有1400名员工,年产值逾16亿元的高科技企业。在标签行业,凌云光检测设备的装机量超过300套,在日化、食品、电子、医药标签领域有广泛应用,客户包括CCL、诺科、正美集团等知名标签印刷企业。
1、印刷企业
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标签印刷企业的超常规增长。标签印刷企业,有正美集团、淄博泰宝、东莞赛维、苏州江天彩印、深圳正鑫源等代表性企业,其中,正美集团、苏州江天、广州美祺的发展颇具代表性。
正美集团于1969年创建于台湾,自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大陆后获得快速发展。目前,在大陆共有8家工厂,分布在上海、深圳、昆山、烟台、重庆、开封、东莞、天津等地,产品涉及日化和电子两大领域,为很多世界500强企业提供标签配套服务。2017年,正美集团销售额接近30亿元,年标签出货量达到120亿张。
苏州江天成立于1992年,在26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民营标签印刷企业的多个“第一”:第一家进口琳得科间歇式轮转印刷机;第一家引进捷拉斯柔版印刷机;在广州、苏州、天津设有工厂,第一家实现南、中、北的区域布局。
广州美祺创建于1998年,专业从事不干胶标签、防伪溯源标签、RFID智能标签,为立白、拉芳、纳爱斯、中粮集团等知名品牌提供标签服务。目前,在深圳、天津、湖北等地设立了6家子公司,年增速达到15%。
2、材料企业
在标签材料生产领域,以中山富州、金利宝、广东冠豪、联冠、金大等标签材料厂商为代表。
除艾利规模较大外,中山富洲、中山金利宝、上海金大等本土企业发展很快,成为国内标签材料生产领域的中坚力量。其中,中山富洲在中山、苏州、天津、上海设立了4个生产基地,拥有20多套全自动涂布生产线,年产能5亿平方米。2017年,中山富洲年产值达到18亿元。
二、自主创新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标签产业链企业不断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在推动行业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发展方面硕果累累。
1、绿色化
柔性版印刷是一种相对环保的印刷方式,由于使用UV、水性油墨,在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VOCs排放,被认为是标签印刷未来的的发展趋势。2015年,浙江炜冈经过多年努力,自主研发生产出柔性版印刷机,印刷速度达180米/分钟,质量可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媲美,实现了民族品牌在标签柔性版印刷领域的重大突破。
传统的不干胶标签由“面材+底纸”构成,面材被贴在物体上后,留下的底纸会污染环境。针对这一
3、印刷设备企业
除了国际供应商继续将最新技术、设备带到国内,本土企业也快速发展,在印刷、印后加工、质量检测方面都涌现出了实力雄厚的设备企业。以浙江炜冈、太阳机械、广州多威龙、瑞安鸿胜、东莞源铁、玉田
85
行业纵览
问题,深圳骄冠通过多年研发,生产出无底纸不干胶标签材料。综合计算,一枚无底纸不干胶标签可节约30%的材料成本,减少50%储存和运输成本,免除了传统标签处理废弃底纸的费用和造成的环境污染。
开展标签印刷产业链企业经济效益统计工作,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可参考的数据,向政府主管部门及时提供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反映行业诉求,提出政策建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为会员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组织制订标签印刷产品及检测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有关培训和对外交流、考察工作;
举办中国国际标签技术展览会;举办标签印刷技术交流会和新技术发展论坛会;出版标签印刷分会会刊《标签产业》杂志。
2、智能化
博泰生产的智能数码标签印刷后加工设备EUROTECH SDF,集全轮转的柔印、上光、冷烫、覆膜、UV、热风干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提高了标签后加工的生产效率,满足了中高端标签产品的需。该款产品成为我国标签后加工设备“智能化”的代表。
3、高效化
近年来,多家企业推出面向标签市场的组合印刷机。其中,上海高斯推出亚洲第一台包装组合印刷机——Divo Stream。该机器的胶印部分采用可变套筒技术,可以像柔性版印刷机一样更换印版辊筒、胶皮辊筒,从而实现了胶印更换印刷周长的功能。因为采用了全伺服技术,印刷周长可选择508-812mm之间的任意尺寸,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印刷材料。
标签印刷分会自正式成立以来,我国标签印刷行业在方向把控、标准制定和新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印刷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标签板块的编写与制定,为我国标签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标签印刷分会的指引下,标签产业众志成城,凝心聚力,共筑未来发展新蓝图。
四、以技术和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4、优质化
北京凌云光技术集团与浙江诚信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GMQM质量管理系统,主要目的是提升印刷企业的管理效率,加强对印品外观质量的检查。该系统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印品的废品率,并减少操作人员,提高生产效率。
1、编制路线图
2014年,在中国印工协统一部署安排下,标签印刷分会由谭俊峤同志牵头组织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部分企业领导参与标签板块路线图的编写。路线图坚持“科学性、前瞻性、创造性、引导性”指导思想,通过调查研究,反复广泛征询意见,历时两年多的时间,于2015年4月在东莞展会期间正式发布。路线图主要包括我国标签印刷产业现状及发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严峻挑战;国外标签产业发展经验;标签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如技术工艺路线、绿色印刷等)、实施步骤、进度和举措等内容。
三、行业协会功不可没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标签印刷分会于2008年6月16日获民政部批准,这对于标签行业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我国标签行业的形成。标签印刷分会组织原则是根据中国印工协的章程和办会宗旨,以大印刷观思想为指导,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行业发展为目的,涵盖整个标签产业链,包括标签印刷、设备制造、材料、辅料生产等企业以及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标签印刷分会是全球标签协会组织L9成员单位之一。
分会做了许多为行业服务的工作。
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标签产业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向政府有关部门申报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项目,为政府宏观决策提出建议;
2、制定标签行业标准
十年来,标签印刷分会积极组织、推动、参与标签印刷产品标准和标签产品检测标准的制订、宣贯、实施工作。目前,《印刷品外观质量全检技术要求和验收方法》、《印刷技术不干胶标签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均已发布实施,并在行业内进行了有效的宣贯和实施。标准的制定工作得到了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印刷品外观质量全检技术要求和验收方法》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0)归口。《印刷技术不
86
Industry Overview
干胶标签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0)提出并归口。
协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世界标签协会(L9)北京峰会,同期还举行了中国国际标签高端论坛。来自欧洲、北美洲、印度、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代表介绍了全球主要标签市场的发展情况。标签分会谭俊峤名誉理事长以“中国标签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介绍了中国标签产业的最新进展。
3、推动电子监管码的应用
标签印刷分会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委托协助药监局实施“赋码”的应用、推广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参与关于赋码技术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从2006年以来,在全国药品展览会期间,召开组织“药品赋码解决方案”技术交流会,先后在京、津、沪、穗、哈尔滨、成都、南京、武汉、厦门等地,组织专家具体传授“赋码”技术应用和解答问题。由协会组织北大方正电子、美国柯达、新加坡杰鸣、西安环球、济南天一等单位,理清赋码使用UV墨水和水性墨水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利弊。目前,全国已有一大批包装、标签企业承担“赋码”业务。到“十二五”末,国内生产的药品(包括进口药品)已全部按国家规定的时间实现药品电子监管码的赋码任务。
3、中国人首获国际标签行业最高奖项
R·斯坦顿·艾利终身成就奖是全球标签行业的最高个人荣誉奖项,获得该奖项的个人必须为标签行业的推广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至少为行业服务25年。2017年9月25日,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标签印刷分会创始人、名誉理事长谭俊峤教授喜获2017年度R·斯坦顿·艾利终身成就奖。此殊荣是中国标签人的骄傲和自豪,因为此前发展中国家没有人获得过该奖项。
五、国际交流不断深化
1、成功举办6届国际标签技术展览会
标签印刷分会从2008年至2017年举办了6届标签技术展览会,前五届同科印传媒合办,2017年开始同英国塔苏斯集团合作。
举办大型国际展会是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主要目的是为参展商搭建平台,实现“引进来,走出去”。引进来,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如数字印刷、柔性版印刷等;走出去,即把国内的设备、技术、材料等推向国际市场。
2017年12月5-8日,第八届亚洲国际标签印刷展览会成功举办。此届展会有300家参展商,专业观众20084名,与2015年相比增幅达19.9%,再创现场观展人数历史新纪录,是亚洲地区当之无愧的最大的标签印刷展览会。展出面积创历史新高,国内外300余家参展企业参展,其中首次参展企业多达80家,是现场展出设备最多的一届标签印刷展览会,仅柔印机和数字印刷机的展出数量就多达54台。展商对展会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展览会成功地促进了我国标签行业的发展。
对标签产业来说,40年的发展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进步,标签产业仍在不断地演进。从产业的发展方向来看,柔印和数字印刷有望逐步成为标签生产的主流技术,组合印刷技术将不断得到推广,以环保、减量化、回收再利用为目标的绿色印刷成为大势所趋。同时,标签产业也面临着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化、高质量增长转变的机遇和挑战。
谭俊峤荣获R·斯坦利·艾利终身成就奖
2、成功举办世界标签协会(L9)北京峰会
2017年4月,应标签印刷分会的邀请,世界标签
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