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锴桢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出版物刊名:华文教学与研究 页码:88-95页
年卷期:2015年 第3期
主题词:有(一)点(儿);(一)点(儿);语义;语用
摘要:通过语料统计发现,'有(一)点(儿)'后谓词性成分消极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中性的,积极的非常少;'谓词性成分(一)点(儿)'前谓词性成分中性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积极的,消极的极少。'有(一)点(儿)'多出现在现实句中,'谓词性成分(一)点(儿)'口语中多出现在现实句和非现实认识类句中,书面语中多出现在非现实时间类句中。'有(一)点(儿)+谓词性成分'的语用功能为评价,'谓词性成分+(一)点(儿)'的语用功能为表示希望、对比和用于描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